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自从自然界分化出了人,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关系也就形成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对自然的作用在逐渐增强,在某些方面甚至对自然界造成了严重创伤,同时威胁到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拟就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理论与实践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生态环境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保证。从我国生态环境状况、保护生态环境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等方面,分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内涵和意义,论证保护生态环境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张高臣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4):87-90
当今中国把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置于十分突出的位置,而在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的思想中都不同程度上涉及到社会协调发展问题。研究他们关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及其联系,对于理解科学发展观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确立,继承了邓小平发展思想,又是与时俱进的新发展现。文章着重围绕要发展、怎样发展和为什么发展的我国发展中的这些重大问题,从3个方面重温了邓小平发展思想,阐发了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观点,表明这样的理解:中国要顺利越过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经济社会发展的这道“坎”,仍要加快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搞好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的农业经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揭示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和关键是农业现代化,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要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现代化要靠政策,靠科技。 相似文献
6.
刘芳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5):85-87
中共三代领导核心都关注到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毛泽东开始意识到中国社会要走自己的协调发展之路;邓小平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张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江泽民努力追求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研究他们之间的思想联系,有利于更好的把握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通过百草坡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现状及采取的各种保护措施,了解到保护区已初见保护成效,但依然存在一些制约保护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剖析,提出解决问题、促进保护区协调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翁伯琦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1):59-64
简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努力开创整体协调的文明发展道路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哲学和经济学观点深入分析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有关人与自然关系这一理论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马克思在人与自然关系这一基础上,通过人的生命展开方式即实践活动,阐明了自然、人和社会的内在统一性,对于我们当代人类解决目前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存在资源能源——产品——废弃物的直线型经济发展现象。农业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致使资源约束矛盾日趋突出,环境污染更加严重,生态破坏进一步加剧。农业循环经济是科学地安排不同生物质在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或再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农业环境条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得到更多更好的产品。简单地说,就是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型经济模式。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汪永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3,(6):50-54,124
区域协调发展基本法是调整区域协调发展关系最基本的法律,是协调区域发展规范化、制度化、法治化的前提和保障。性质研究是部门法哲学的理论基石,区域协调发展基本法的性质是区域协调发展法律理论研究及其制度设计的根源。区域协调发展基本法的秩序和正义价值应是区域协调发展基本法性质的体现,从秩序和正义的普遍价值出发,探讨区域协调发展基本法应是协调之法和规范协调之法以及公平法的基本性质,由区域协调发展基本法第一层次的规范性质和价值性质可以探究其更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的社会本位法。 相似文献
14.
15.
16.
郑斌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6,(3):12-14
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当代环境伦理的核心内容,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必须正确认识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借鉴吸收各种环境伦理价值的科学合理成分,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伦理价值观指导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别涉及许多方面,而饮食观念的差别是其中最重要的.中国的饮食观念是体验性的和注重调和的,西方的饮食观念是理智性的和强调个性的.中西饮食观念存在明显差异,而形成这些差异的根源是双方不同的"中坚思想"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这也是中西文化的本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使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过度的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又使土地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而这种破坏作用反过来又会使经济发展的速度放缓,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人类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土地可持续利用,要想使土地可持续利用,就必须使土地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在安徽农业大学召开的‘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的4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科学发展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这一会议主题,就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观念培育,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认识误区与经验教训,在当前和今后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难点和重点,农业和农民教育、乡村文化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城乡统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与政策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和坦诚交流,提出了很多颇有见地和具有参考价值的观点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