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为了西部的发展开展了广泛的社会调查,研究了当地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他发现有关西部开发主要集中在物质文明和经济利益层面,忽略了文化艺术。在费孝通看来,西部的贫困与生态失衡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他指出生态平衡是西部大开发的根本,民族共同繁荣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人文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宝库。因此,他提出要保护、开发和利用西部的人文资源,认为只有将人文和地理结合起来考察西部的开发,才是我国经济发展逐步发育成熟的表现,只有这样才符合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符合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2.
西北农业大开发的若干战略问题抉择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讨论了西北农业大开发的若干战略问题,认为西北大开发中农业开发事关区域经济整体发展,应当优先启动,农村经济发 本地区实现生态重建的基础而应优先发展,干旱山塬区林果草生产的生态经济效果优于粮食生产而应重点发展,水土流失治理应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而西北农业大开发的关键制约因素是水资源短缺,发展高效节水农业是西北农业大开发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杨乙丹 《古今农业》2007,(4):111-117
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多次通过了开发西北的决议,形成了"开发大西北"的热潮。这次西北开发,在舆论宣传、交通运输、高等教育、科技引进和法制建设等领域都有许多创新之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时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是,由于政策的贯彻不力和较为单一的政府行为,开发的政策与措施表现出短期行为的特点,造成西部开发效益的局限性。另外,动荡的社会局势也严重制约了这次西北开发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4.
国民政府时期,随着日本侵略的不断加剧,西北在国家战略架构中地位跃升,开发西北以建设抗战后方战略基地成为各界共识。国内学界以报刊杂志为平台掀起开发西北的舆论热潮。作为西北开发重要一环的农业开发也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学界精英在书写西北农业现状基础上,从营造良好农村社会环境、兴筑交通和水利设施、协调农业开发与水土保持、普及农民教育、农业人才培养与农事试验等方面构建西北农业开发思想,为国民政府的西北开发实践提供重要的农业开发思想理论基础,也为新中国建立后的农业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马应超 《甘肃农业》2004,(9):108-109
一、西北民族地区开发战略模式选择的研究学者们认为 ,在新的体制背景、市场格局、开放环境和发展阶段下 ,要求西北民族地区开发在战略模式上有所创新。杨文炯、张嵘等从西部地区的人文传统和自然生态的角度提出民族地区开发是一种“另类现代性”的主张 ⑴ 。他们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 ,“另类现代性”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性现象 ,现代化不是一个由甲到乙的同质化的趋同过程 ,而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具体的、多线的、异质的历史变迁过程 ,是一个民族的传统合乎逻辑的必然发展。 2 0年来的梯度推移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 ,民族地区更多的是套用大同模式 ,墨守成规 ,始终处于按图索骥、照猫画虎的阶段。正是这种进退维谷的现代化路径 ,成为制约西部社会长足发展的内在“壁垒”。他认为必须对西部地区特别是西北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在结构与模式上进行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的内科式的深层次反思。温军、胡鞍钢等认为 ,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的选择 ,基本上是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一脉相承的 ,正是因为缺乏民族特色、能够带动少数民族自身变革与繁荣发展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战略 ,才导致少数民族经济政策大多是单纯注重经济扶贫的经济政策 ⑵ 。他认为...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蓉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90-10793
西北5省区地缘关系紧密,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开发潜力。在西北地区实行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有利于发挥西北地区资源优势,克服局限因素,开创旅游业发展的新局面。从政策、地缘、资源、市场4方面分析了西北地区实施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基础,重点提出了西北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战略,对西北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切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部开发是全国人大九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全体会议的热点话题,也是朱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是党中央贯彻落实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战略思想,促进我国各地区经济协调平衡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8.
西北贫困地区农村人才开发与管理问题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才资源在区域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就是缺乏人才资源。因此,加强农村人才的开发与管理是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当务之急。主要是把人才开发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充分发挥现有人才资源与开发新资源结合起来,通过盘活现有资源、抓好实用人才、提升人才规模和质量、培育新型农民、加强规划指导、建设人才市场等六个方面措施来做好人才保障工程。  相似文献   

9.
张玉山 《农业考古》2015,(3):140-144
左宗棠在开发经营西北经济的过程中,十分重视对西北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并从多个方面入手对西北生态环境进行了综合治理。在他的构想和实践中折射出了朴素的环境保护意识。尽管方法还很粗糙,理论的高度和系统性还很不够,但他致力于环境保护的这种意识、毅力和勇气,仍是一笔值得我们借鉴和继承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汉代河套地区开发与环境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大一统封建王朝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也是汉朝政府对边疆地区大规模开发的重要历史时期。汉代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主要集中在西北部、北部、南部和西南部。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使边疆地区很快纳入到中原王朝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序列中来。其中,河套地区的经济开发对于巩固北部边疆,抗击匈奴的进攻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出繁育楸树苗木的理想方法。通过劈接、插皮接和带木质部芽接的多组重复试验,研究不同嫁接方法培育的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量。在嫁接成活率上,劈接与插皮接有显著性差异,与芽接有极显著性差异,插皮接与芽接差异不显著。芽接与插皮接培育出的楸树苗木在地径和苗高生长上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劈接与插皮接在苗木高生长上存在着极显著差异。带木质部芽接培育的苗木成活率为99%,地径3.15 cm,苗高308 cm。楸树春季用带木质部芽接法培育的苗木成活率高,长势好,应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50年代初,大陆和台湾都进行了一场有着广泛影响的土地改革,虽然两地区的土地改革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优势条件主导下进行的,但其背景也有着诸多相同之处,主要包括大陆和台湾土地改革前经济都受到战争的破坏,经济亟待恢复;农村中的土地占有制度和租佃制度不合理,阻碍农村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急需改革;政权刚建立,社会秩序有待安定。  相似文献   

13.
常量矿物质元素含量是影响牧草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对内蒙古阿拉善额济纳荒漠区60种牧草进行了这方面的分析研究。得出的结果是,钙含量最高的是灰毛假紫简草(8.73%),最低的是拂子茅(0.031%);磷含量最高的是蓍状亚菊(0.258%),最低的是短叶假木贼(0.096%);镁含量最高的是沙拐枣(1.67%),最低的是麻黄和灌木铁线莲,均为0.11%;硫含量最高的是花花柴(3.28%),最低的是木紫菀(0.012%)。60种牧草中,含6种以上的科有禾本科、豆科、菊科、藜科和蒺藜科,其中每个科的钙、镁、硫、磷总量均值,蒺藜科居首位(3.86%),禾本科最低(0.75%).  相似文献   

14.
作物生长期间土壤可矿化氮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陕西杨凌中等肥力红油土上安排大田试验,定期分层采取土样,测定土壤可矿化氮和生物体氮,研究作物生长期间田间土壤可矿化氮的变化及其与生物体氮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可矿化氮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耕层高、下层少;土壤可矿化氮呈显著的阶段性变化,作物生长前期,含量低而稳定,后期显著增加,是前期的2倍;土壤可矿化氮不因施氮而减或增加,但在施有机肥的后期则显著增加;作物种类与种植与否对可矿化氮的影响较小;可矿化氮和生物体氮之间不仅无密切相关关系,前者仅为后者的12.0;.因此,难以用生物体氮的多少反映土壤供氮能力.  相似文献   

15.
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业改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大后方的农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良.首先,积极调整战时农业政策,确定农业改良为基本国策,设立了中央农业改良机构,调整充实了省县及县以下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并推行农业推广督导制度,为战时全面、大规模的农业改良奠定了组织和制度基础.其次,为了解决粮食问题和发展经济作物,主要抓了六个方面的工作.战时农业改良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总之,抗战时期大后方的农业改良,对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具有重大意义.这一成绩是大后方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也是与当时国民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有利于大后方农业生产发展的方针、政策与措施分不开的.应当承认,抗战期间,大后方农业经济为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红菇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浸提法分别处理红菇子实体干品以获得提取液,并研究其抑菌作用。[结果]红菇子实体的超声波提取液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菌效果随超声时间的增加而增强。红菇子实体的微波提取液对不同菌种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但较弱。以无水乙醇为提取剂时,红菇子实体提取液对细菌、霉菌、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但以无菌水为提取剂时其仅对黑曲霉有抑制作用。红菇子实体的浸提法提取液只对黑曲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超声波提取法所获得的提取液对不同菌种的抑菌作用较其他提取方法要强。  相似文献   

17.
为优化蛹虫草深层发酵培养基组成,采用菌体生物量和腺苷含量作为响应值,运用JMP析因设计(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研究糖蜜、VB_1、玉米浆干粉、(NH_4)_2SO_4、MgSO_4和CaCl_2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分析显示,极显著影响蛹虫草深层发酵生物量和腺苷含量的关键因子为糖蜜、玉米浆和硫酸铵(P<0.01),且在实验范围内与响应值均呈正效应;VB_1是影响生物量和腺苷含量的显著因子(P<0.05);氯化钙仅对生物量有显著影响(P=0.023 5<0.05),而对腺苷含量无显著影响(P:0.095 5>0.05);硫酸镁对2个响应值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8.
烤烟区试品种经济性状与环境互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7个烤烟品种产量和产值性状与环境互作的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Y106具有丰产稳产的特性,Y102丰产性好,但稳定性较差;H8190丰产性较好,稳定性一般;8182丰产性差,稳定性好;8122丰产性较差,稳定性较差;优选1号丰产性差,稳定性较好;对照NC89丰产性差,稳定性一般。  相似文献   

19.
核桃枝条解剖结构与生长势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核桃矮化性的鉴定及矮化砧的预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和田间调查的方法,分别对核桃嫁接树和实生树的生长特性及枝条解剖结构进行研究。【结果】不同核桃品种嫁接树枝条结构与树体生长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核桃实生树枝条结构与生长势有一定的相关性,木质部面积所占比例与株高增长量、株高及干周均显著正相关;材皮比与株高增长量及株高显著正相关;髓部面积与株高和干周显著负相关;韧皮部面积与株高增长量显著负相关;导管密度与生长势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枝部材皮比及木质部面积所占比例可作为核桃实生树预测生长势强弱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以黑龙江省野生偃麦草为试验材料,选取冬季、春季和夏季的偃麦草根茎,提取全蛋白和非质体蛋白,通过对3个时期蛋白质进行SDS-PAGE分析,发现全蛋白中有冬春季节特有的两条蛋白多肽,分子量分别是52 ku和26 ku,其中52 ku在非质体蛋白电泳谱中出现。同时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到冬季非质体蛋白提取液具有将冰晶生长修饰为六角形的能力,说明偃麦草非质体蛋白内含有抗冻蛋白,而52 ku蛋白可能为抗冻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