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云南松种源,林分和家系苗高生长的遗传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云南松种源区划的基础上,评选出11个产地,24个林分,328个自由授粉的优良家系在昆明双龙,蒙自芷村,祥云清华洞个测试点上进行3水平的联合栽培测定,从幼苗的生长量表明,云南松的变异是丰富的,每一个选择层次上都可以获得一定的遗传增益。  相似文献   

2.
对源自3个种源地的28个云南松半同胞家系进行了苗期早期选择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云南松家系其种子的出苗率、容器苗的抗猝倒病能力以及苗木的高、地径生长量等指标在家系间差异显著.综合考虑其苗木的各个生长指标,初步筛选出石屏Ⅳ22号、石屏Ⅳ25号、石屏Ⅳ21号、石屏Ⅳ13号、石屏Ⅳ30号、石屏Ⅳ31号、石屏Ⅳ18号、禄丰Ⅱ10号、禄丰Ⅱ18号、弥渡042号、弥渡057号、弥渡035号、弥渡061号等13个云南松优良家系.入选的云南松优良家系种子平均出苗率在89 % 以上,变异系数6.86 %,标准差为6.12;患猝倒病比例低于8 %;苗木高生长的实际增益为21.08 %~46.37 %,遗传增益为17.62 %~42.53 %;苗木地径生长的实际增益为13.53 %~27.19 %,遗传增益为11.25 %~22.6 %.较优云南松家系与较差云南松家系比较,其苗高可增长68.71 %~88.38 %,苗木地径可增长24.63 %~43.34 %.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云南松单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滇西北云南松测树因子与各器官的生物量模型,在宁蒗县翠玉和红桥乡设置云南松样地,在样地内选取云南松样木伐倒进行生物量器官称重调查,查数截取的树干圆盘年轮,建立了云南松单木各器官生物量与测树因子回归模型,分析了云南松的连年生长量。结果表明,利用胸径和各器官生物量建立的滇西北云南松生物量模型具有很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南方红豆杉家系进行了生长节律变异研究,以选育优良速生的南方红豆杉家系.[方法]在江西分宜、湖北京山、浙江淳安和浙江龙泉4个地点对2年生南方红豆杉家系容器苗进行了苗期遗传测定和苗高生长节律观测,分析了其性状变异的家系效应、地点效应及家系×地点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参试的南方红豆杉苗高、地径和苗高生长节律参数在家系间、地点间和家系×地点间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南方红豆杉家系间苗高最大值分别高出最小值76.20%(江西分宜)、52.98%(湖北京山)、55.42%(浙江淳安)和78.10%(浙江龙泉);地径最大值分别高出最小值126.67%、23.68%、37.02%和26.48%.南方红豆杉家系间苗高和地径变异系数在11.81%~26.50%之间.对南方红豆杉2年生容器苗各性状进行遗传力估算,遗传力在0.80~0.97之间.相关性分析认为不同测试点间苗高与苗高生长节律参数具有不同相互关系,江西分宜点苗高与线性生长速率呈负相关,而浙江龙泉点苗高与线性生长速率则呈显著正相关.以苗高作为主要性状指标,从4个测试点中筛选出7个南方红豆杉优良家系.[结论]南方红豆杉家系间,苗高、地径与苗高生长节律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差异,遗传改良潜力较大,家系各性状遗传力较大,受较强的遗传控制,早期选择有一定的可靠性.家系与地点的互作效应显著说明部分家系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强,遗传稳定性较弱;其中闽11和三元06两个优良家系在4个测试点中均被选中,遗传稳定性较强,可在多点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广西百色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样地调查及标准木法,对广西国有雅长林场细叶云南松天然林中林(23年)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的生物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3年生细叶云南松天然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140.06 t/hm^2。(2)各层次的生物量分布为,乔木层127.75 t/hm^2,占总生物量91.21%,其中细叶云南松生物量124.01 t/hm^2,占总生物量88.54%;灌木层5.21 t/hm^2,占3.72%;草本层2.56 t/hm^2,占1.83%;枯枝落叶层4.54 t/hm^2,占3.24%。(3)乔木层生物量在各器官的分布为,干材生物量57.61 t/hm^2(46.46%),皮9.97 t/hm^2(8.04%),枝23.25 t/hm^2(18.75%),叶9.26 t/hm^2(7.47%),根23.92 t/hm^2(19.18%)。  相似文献   

6.
13个兴凯湖松家系间的苗高性状存在丰富的变异,变异范围在25.85%~35.27%之间;地径性状变异较小,平均变异系数为26.64%.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家系间的苗高与地径生长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地径性状表现最好和最差的家系分别为JDG08和JXI21,生长最快的家系较生长最慢的家系提高26.82%;苗高性状表现最好与最差的家系分别为JDG16和JXI21,生长最快的家系较最慢的家系提高35.50%.综合2个性状,表现较好的家系为JDG19、JDG12、JXI13及JDG16.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培育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人工林的有效措施,选择了3项立地条件、3个来源的良种处理、3种基质培育的苗木和3种造林密度,采用L9(34)正交表和随机区组设计安排云南松造林组合试验,研究各种措施对云南松树干、树枝、树叶、植被及枯落物、单株、种群等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松各生物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立地条件;而良种来源、育苗基质和造林密度对各生物量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以生物量为主要目标的云南松人工林培育中,在做好立地选择的基础上,以良种选择为主,结合具体的生物量指标,配以有效的育苗基质和造林密度,培育高产优质云南松人工林。  相似文献   

8.
通过采集云南松不同径阶的150株样本,对比分析其不同径级组间和不同径级组内各部位生物量占比情况。研究表明:不同径级组间径级组越大,树干生物量占比越高,树叶生物量占比越低;树枝、树根生物量占比随径级组增大先增高后降低,中径级组占比最高;地上部分生物量占比随径级组增大先降低后增高,中径级组最低。不同径级组内树干生物量占比占绝对优势,均达到一半以上,其它部位生物量占比均未达到20%。  相似文献   

9.
对杉木120个优良家系子代苗期的苗高、分枝数、根系发育、生物量等15个主要性状进行了遗传变异研究。结果表明:家系间在苗高、分枝数、侧枝盘数、侧根数,侧根长、冻害率、地下鲜重、地下干重、全株干重等性状上的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上。侧根数、侧根长、主根长、全株鲜重、地上鲜重、地下干重等性状差异不显著。苗高、侧根长、冻害率、地下鲜重、侧根数、地下干重等性状有较高单株遗传率,受较强的加性遗传效应所控制,其他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苗木冻害率与纬度间中度负向相关,来自南部家系易受冻害,北部家系有较高抗寒性,其他性状的地理变异趋势不明显。因此遗传改良作苗期选择时,除了注意苗高和地径生长外,应把苗木侧根的发育情况视为选择的指标之一。在良种推广应用上,须考虑到家系抗寒力的适应地域。  相似文献   

10.
云南松生物量和碳储量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业资源管理》2016,(6):37-43
基于云南省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样地数据,以优势树种为云南松的样地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及生物量和碳储量之间的转换模型,分别计算和分析不同海拔梯度、龄组、郁闭度、林分密度以及径级的云南松样地生物量和碳储量及其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云南松样地生物量和碳储量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1 800~2 400m为云南松生长的最适宜海拔区间;2)随龄组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样地生物量和碳储量最高值出现于中龄林;3)随郁闭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于中郁闭度林分;4)随林分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高值出现于Ⅱ林分密度级;5)随径级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最大值出现于中径组。  相似文献   

11.
用4种不同遮光措施对云南松苗木进行处理,研究光照强度对云南松苗木生长的影响。以70%的光照强度处理(T1)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最大,其1 a生苗最高可达11.23 cm,地径可达6.28 mm,总生物量为3.56 g,根干质量为0.99 g,茎干质量为0.79 g;100%的全光照处理(T0)育苗效果次之,而30%的光照强度处理(T3)育苗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12.
对昆明、永平 2个云南松种源试验林和石屏、建水 3个 3~ 4年生云南松自由授粉子代试验林进行遗传分析及综合选择 ,结果表明 :云南松高、径生长 ,木纹理通直度 ,木材密度和松脂含量在家系间、单株间差异显著 ,其中树高遗传力估值为 :0 2 8~ 0 5 75 ,地径遗传力估值为 :0 16~ 0 6 6 6 ,材积遗传力估值为 :0 5 2~0 6 7,木纹理通直度的遗传性被高度控制 ,估值达 0 85 ;木材密度次之 ,估值为 :0 5 2~ 0 83;松脂含量的遗传力估值为 :0 4 5 3~ 0 73。借助于约束或非约束选择条件能有效地进行生长、形质和材性兼优家系、单株的选择 ,综合评选出牛达 39号、龙朋 5号、双柏鄂嘉 17号等 32个优良家系。入选的优良家系高生长实际增益30 6 3% ,遗传增益 16 85 % ,说明依据主要性状联合评选出的家系其优良性能是极其显著的。试验还在 2个种源试验林内共同选出广西乐业、贵州兴义、云南双柏、云龙、富宁、开远 6个优良种源、 2 7个优良单株 ,为进一步开展优良家系、单株的选择 ,提供了物质基础。这批家系和单株适宜在单试点、双试点或多试点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云南松林碳储量的初步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云南省第五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及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专业调查的林木、林下灌木、林下草本植物生物量、林下土壤有机碳含量等资料成果为依据,对云南省的云南松林碳储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云南松林储碳总量为4.649亿t.文章还以"连清"推算的生长率及消耗率数据为依据预测了云南松林碳储增长量.  相似文献   

14.
云南松容器育苗技术综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南松容器苗进行不同的苗木类型的落地和离地培育以及不同育苗技术措施的试验,结果表明幼苗切根落地培育对云南松苗木的高、径生长和根系生长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培育70天左右的苗木,多数能形成长度为10cm左右的3~8条根系,且地上部分粗壮,增强苗木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能力,利于造林成活率的提高。用云大-120、根宝二号稀释液喷洒苗木以及容器采用不同基质等处理,对70天左右的苗木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云南松天然林分遗传增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了永仁县白马河林场云南松优良林分子代测定试验林树高和地径,估算优良林分的遗传力和遗传增益。结果表明:天然云南松优良林分子代林树高生长量的遗传力为87.9%,与对照相比遗传增益为5.7%;地径生长量的遗传力为52.6%,遗传增益为8.6%。  相似文献   

16.
油松种源/家系苗期生长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采自4省11种源区的341个油松家系种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油松种源间以及种源内家系间苗高生长呈极显著的差异,山西浑源种源苗高生长量最大为9.24 cm,内蒙种源苗高生长量小。千粒重与大多数家系苗高相关紧密。油松苗高性状的家系和单株遗传力均大于0.8,呈强度遗传。在不同种源内进行家系选择,预期遗传增益均大于17%以上,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作者在永仁县白马河林场做了3个不同种源50个林分云南松母树林子代林的遗传测定试验,对3年生的子代林树高、地径进行了方差、遗传力、实际增益、遗传增益的分析计算,并对不同种源的子代林树高、地径、进行了对比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母树林子代林与商品种子代林之间在树高、地径生长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树高生长具有较大的遗传力,遗传增益为8.42%;不同地域的云南松母树林第一代子代初期的表现性状均较稳定,用母树林种子造林能够大幅度地提高云南松林木材生产量。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松生长特性及其促成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松苗期生长极其缓慢,造林后又有严重的蹲苗现象,从而制约了幼林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发挥.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依据云南松生长特性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促成培育的途径和方法,其中包括遗传改良以及改善树体营养水平、激素状态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与评价马尾松一代、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遗传增益及改良效果,指导马尾松良种选育、生产及应用。【方法】利用营建在浙江省淳安县燕山林场和福建省邵武市卫闽林场的6年生马尾松一代和二代自由授粉家系遗传测定林,分析不同世代种子园子代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并进行家系育种值估算及生长评价。【结果】马尾松不同世代的种子园子代生长差异很大,其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生长量显著大于马尾松优良天然林分的混系子代,其中一代种子园子代各家系单株材积表型值和育种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5.78%~84.62%和40.66%~71.39%,二代其值分别大于优良天然林分混系58.96%~108.97%和42.97%~91.89%,二代种子园子代的平均生长量和遗传稳定性总体上高于一代种子园子代。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等主要生长性状在世代内家系间的生长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在一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1.94%、30.72%和97.75%,在二代种子园子代中最优家系的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分别大于最差家系23.42%、29.60%和90.09%,说明种子园中对亲本材料的再选择非常重要。依据子代的单株材积育种值在两测定点的位次及其变幅大小,将38个家系分成速生型、较速生稳定型、较速生不稳定型和慢生型4类,各类所占家系数分别有23.68%、26.32%、21.05%和28.95%,其中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所对应的亲本无性系可作为新建马尾松二代无性系种子园的优良建园材料。种子园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地点×家系、区组×家系的互作效应极显著,说明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一致。【结论】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良种效益显著,二代增益大于一代。通过选择速生型和较速生稳定型家系将有助于种子园建园亲本的再选择、现有种子园的留优去劣疏伐和重建新的种子园。鉴于子代主要生长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使各家系在不同立地环境中生长表现不同,建议对子代生长表现突出、结实量较多的无性系进行单系采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