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优化海底履带采矿车的行走性能,建立了基于AMESim平台的海底履带采矿车行走液压系统仿真模型,组成液压马达角速度闭环控制系统,对履带速度和马达压力的响应特性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和试验验证表明,所建立的行走液压系统液压马达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特性,能满足海底履带采矿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菱形4轮中耕机转向系统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其前、后轮同步对称反向转向的特点,利用正、反平行四边形机构设计出一种全液压转向机构,以现有机架的尺寸以及连杆布置条件为基础,以前、后轮对称反向转动的同步性能为目标,计算各连杆的具体尺寸,并且通过Creo软件的Elements模块仿真试验以及样机试验。验证转向时前、后轮偏转角度的差值。结果表明,菱形4轮中耕机全液压转向系统能够顺利实现前、后车轮反向转向,并且转向过程中基本保持同步,工作顺畅稳定,在平地进行行驶转向过程中,前轮与后轮相差±0.5°,当机架极限偏转时,前、后轮偏转相差±4°。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该车辆的线性二自由度数学模型,通过数学计算的方法分析了该车辆的横向稳定特性,对车辆的稳态响应进行了数值分析.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林火巡护车辆建立了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了稳态转向特性及瞬态响应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试验方法与数值分析计算结果非常吻合,该车辆具有不足转向特性,其质心位置是影响该车辆横向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  相似文献   

4.
基于转向动力学、运动学及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特点,建立了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瞬态过程的仿真模型,对转向角加速度、转向角速度及转向角度等转向参数随液压转向闭式回路系统排量比、变速箱档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转向角加速度从最大开始减小到零,转向角速度从一稳态值变化到另一稳态值,转向角度增大.该结果对转向系统响应特性分析和转向操纵系统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利用ADAMS软件建立麦弗逊悬架转向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分析了转向机构中的关键点对阿克曼转向特性和车轮前束角变化特性的影响,对转向梯形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计算过程中把麦弗逊悬架系统和转向机构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运动分析,考虑了车轮跳动对转向误差的影响,并根据转向过程中的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的权重,使得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结果表明,优化设计后改善了转向梯形的运动特性和车轮前束角的变化特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菱形新概念车制动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通过simulink仿真计算,模拟出车轮不同顺序先后抱死时菱形新概念车在干扰力和干扰力矩作用下的质心横向位移和航向角.仿真结果表明,在干扰作用下,当中轮最先抱死后,若后轮比前轮提前抱死后,则整车将出现航向角和横向位移迅速增大的不稳定工况;若后轮最先单独抱死,则情况加剧.提出了避免失稳的解决方法,为菱形新概念车制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系统的联合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农业机械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线控转向技术在拖拉机等农用车辆上的应用得到了重视和研究,为了指导拖拉机线控液压转向的研究,缩短开发周期。本文在分析线控液压转向系统的控制算法与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其联合仿真模型。基于AMESim软件平台建立液压系统模型,以及整车模型;利用Simulink分别建立模糊免疫PID、模糊PID、常规PID的控制器模型,通过Visual C++6.0实现接口通讯,完成了传动比为1时的转角响应、转角跟随的联合仿真,以及在拖拉机车速15 km/h,方向盘转角180°,传动比为9时的横摆角速度响应、质心侧偏角响应等联合仿真。模糊免疫PID控制可以获得0.272 s的阶跃响应时间、1.182°的跟随误差、3%的横摆角速度响应超调量、0.85°/s的质心侧偏角响应稳态值,均优于常规PID与模糊PID。联合仿真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模糊免疫PID控制应用于线控液压转向系统可以获得理想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农作物生长后期田间机械化管理作业需求,设计了一种小型全液压驱动的高地隙履带车。履带车采用两侧马达正反转的方式进行原地转向,为验证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使用AMEsim软件和集思宝G970高精度GNSS设备对履带车原地转向性能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水泥路和砖砌路稳定转向时,两侧马达转速分别为-76 r·min~(-1)和81 r·min~(-1),转速差约为总转速的3.3%,基本可以实现等速正反转。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实时差分卫星定位信号可以精确测定履带转向轨迹,在水泥路和砖砌路履带车转向半径均值分别为0.054 m和0.126 m,转向轨迹半径变异系数分别为40.969%和64.899%;圆心距离标准差分别为0.093 m和0.017 m。仿真和履带车试验表明,采用两侧行走马达正反转实现履带车原地转向的方案可行,履带车转向半径较小。  相似文献   

9.
差动制动对制动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差动制动的力学特性,并通过ADAMS/CAR建立整车仿真模型,对不同制动初速度下的直线制动及转弯制动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差动制动方式可以减小汽车制动时的侧向位移量;转弯制动时,内轮施加制动力可改善转向不足,外轮施加制动力可改善过度转向;内后轮与外前轮对于制动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汽车转向盘输入下的瞬态响应特性是评价操纵稳定性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某车型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角阶跃输入下瞬态响应反应时间滞后的问题,通过采用多体动力学方法,建立了刚柔耦合仿真模型,对比了多种因素对该车角阶跃输入下瞬态响应反应时间的灵敏度,最终决定采用改变轮胎的侧偏刚度和调整质心的方案.对改进后的样车进行道路试验,结果表明瞬态响应反应时间有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变型四轮驱动拖拉机牵引动力学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变型四轮驱动拖拉机前后桥切线牵引力比的概念,它是评价四轮驱动变型拖拉机相对两轮驱动基本型拖拉机动力提高程度的重要参数,并推导出该比值的计算公式,试验证明,该公式揭示了变型四轮驱动拖拉机作业中前后桥动力分配的规律。结果为合理地设计及应用变型四轮驱动拖拉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Donohue J 《Science (New York, N.Y.)》1969,166(3908):1000-1002
A structure for "polywater" is proposed. It consists of hydrogen-bonded clusters of water molecules lying at the vertices of rhombic dodecahedra. This structure contains features which are less unattractive than those which are part of several earlier models.  相似文献   

13.
AResearchonThrustRatioofFrontWheelstoRearWheelsofFrontWheelAssistTractorHuangXinghua(Northo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Harbin,1...  相似文献   

14.
为确定细支卷烟打叶复烤适宜的打叶工艺,从叶片质量、叶丝质量、卷烟质量3个方面对菱形框栏、六边形框栏片烟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六边形框栏片烟具有大小相对均匀、含水率及成丝稳定性好、烟支密度分布均匀等优点,不足之处在于抗造碎性弱、整丝率及烟丝利用率低,而菱形框栏片烟相反;(2)与菱形框栏片烟相比,六边形框栏片烟经卷烟加工后,单支质量、烟支吸阻、总粒相物、焦油稳定性好,燃烧飞灰、持会性有所改善,燃烧时间短,抽吸口数少,叶丝填充值及其他物理烟气指标无明显变化。从卷烟内在品质的角度为出发点,细支卷烟选择六边形框栏加工的片烟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超硬磨料砂轮的修整是制约其优良磨削性能发挥的瓶颈。本文采用声光调Q YAG脉冲激光径向辐照砂轮表面,利用自己开发的一套在线检测闭环控制系统,控制激光脉冲的输出,对砂轮表面进行修整,达到了理想的整形精度,并发现可同时实现修锐,使超硬磨料砂轮的激光修锐和整形可合二为一,通过单脉冲试验研究总结出激光参数和工艺参数对砂轮修整效果的影响特点,选择优化的参数进行修整,获得了较好的修整效果。  相似文献   

16.
集约化重型拖拉机的使用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由于拖拉机轮胎对土壤的冲击,对土壤水分、通气性、肥力和植物生物活性条件等的不利影响,又反过来影响了作物的产量,推导了轮式拖拉机下土壤的应力公式,并进行了覆带分散传导挤压实验,结果表明,拖拉机覆带能够降低土内应力及对土壤的压实,从而减少了冬春小麦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土槽中对弹性轮进行了牵引性能试验研究及弹性轮与7.50-16橡胶轮胎牵引性能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弹性轮以牵引系数表示的牵引性能明显优于7.50-16轮胎,且达到履带行走装置的水平,为进一步优化弹性轮结构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从改善农用运输车制动方向稳定性的角度,提出在制动管路中装置感载比例旁通阀,以提高农用运输车的行车安全性.文中导出了制动时前、后轮同时抱死拖滑的理想制动压力和感载比例旁通阀的设计计算表达式.  相似文献   

19.
六角形网目围网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角形网目围网首先在挪威试验研究成功,十几年来在北欧几个国家中较普遍使用,围扑毛魿鱼、鲐鱼、鲱鱼和鳕鱼等.这种新型围网在作业中显示出比传统的四角形网目围网更良好的渔捞性能.本文采用与四角形网目围网对比的方法.在理论上分析了六角形网目围网的网线用量、工作高度、网线张力、上纲网圈变形,网衣形成最大高度时间等特性,指出了如何利用六角形网目的特点设计六角形网目围网技术参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北京朝天轮结构设计为背景,通过分析确定轮辐索预张力需考虑的因素,给出了确定大型柔性摩天轮结构轮辐索预张力的方法,包括预张力值域的确定方法及其调整方法,在值域范围内调整预张力需考虑的各种因素,及估算合理预张力的简便算法.指出轮辐索预张力值域上限由180度索是否满足轮辐索安全系数确定,值域下限由0度索是否松弛确定;减小轮缘自重或适当减小轮辐索的安全系数可增大值域范围,而增大轮辐索截面积可能引起调整预张力的恶性循环;轮辐索预张力的确定还需考虑轮缘平面内外的刚度及90度索的松弛;由于轮辐索预张力和轮缘自重的比值R可大致决定结构的受力特性,故大型柔性摩天轮结构可采用与北京朝天轮相近的R值初步预估轮辐索预张力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