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是世界上茶叶产量最大的国家,拥有最多的茶叶种类和古茶树资源。古茶树是中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世界价值,不仅有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古茶树的科研价值及文化价值,尤其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我们的祖先很重视茶叶与文化传播,在延续长达2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把茶叶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了东南亚、欧洲、美洲,影响了整个世界~([1])。由此可见,茶文化源远流长。云南省是全国古茶树最集中的省份,而云县是  相似文献   

2.
正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园位于澜沧县惠民乡景迈村和芒景村,距县城72 km。古茶园最高海拔1662m,最低海拔1100 m,平均海拔1400 m,年平均气温18℃。古茶树分布范围包括惠民乡的景迈、芒景、芒洪、翁居、翁洼等地,总面积1800 hm~2(2.8万亩),有成林成片采摘面积600 hm~2(1万亩)。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系当地布朗族、傣族先民所驯化、栽培,迄今已有1828年历史。生长在万木丛林中的古茶,靠自然肥力生长,无任何污染,品质优良,是纯天然的绿色产品,衍生于古茶树上的"螃蟹脚",品种珍稀,绝无仅有。景迈千年万亩古茶园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  相似文献   

3.
正凤庆是全国范围内古茶资源比较丰富的县份之一。全县有百年以上的栽培古茶园1626.66 hm~2(24 400亩),野生茶树群落2106.66 hm~2(31 600亩),凤庆县共计有古茶树资源3733.33 hm~2(56 000亩)。其中,现存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类型最丰富、最具代表性的地区是小湾镇锦秀村香竹箐"锦秀茶祖"及周边古茶树群落——锦秀村古茶山。锦秀村古茶山集中连片面积约20 hm~2(300亩),存在古茶树14 000多株,其中,胸径1 m以  相似文献   

4.
中国普洱茶饮及茶艺云南省思茅地区外贸局何仕华中国普洱茶的故乡──云南四季如春,雨量充沛,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是茶树生长的理想环境,茶树原产中国,自“中国普洱茶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后更进一步为世界所公认。因为中国是世界最早利用...  相似文献   

5.
云南文山州古茶树资源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特征,为其有效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调研和走访等方法,对文山州境内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物种丰富,表型多样;目前共发现古茶树资源分布点43个,记录到5种、2变种,古茶树资源储量8583株;古茶树平均树高6.89 m、平均基围1.35 m、平均分枝高度0.63 m、平均冠幅29.25 m~2,4个树体性状变异系数平均为52.11%;古茶树总体长势良好,其生长势为旺盛、一般、较差、濒死和死亡植株分别占调查总数的64.86%、26.00%、6.57%、2.00%和0.57%;古茶树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结论】基本掌握了文山州古茶树资源,建立了初步的古茶树资源档案。在保护利用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为文山州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的国家,产茶历史已有三千多年,而且茶叶是我国从古到今最具文化底蕴的名片产品之一,中国一直有着世界产茶大国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7.
正贺开古茶山位于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勐混镇南接布朗山乡班章茶区,东临格朗和乡,西北两面俯瞰勐混坝子,距勐海县城40 km。贺开古茶山海拔在1400~1750 m,植被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古茶园集中连片,树龄达200~1400多年的栽培型古茶树有1080 hm~2,数量达200多万株,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连片面积最大、密度最高、保护最完好的古茶园。贺开,傣语意为"坝子的源头"。贺开村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景迈山的古茶资源,对景迈山古茶树进行了一次实地普查,选取10个村寨共100株古茶树,对其生物形态特征和病虫进行分析,并就古茶园的管理及古茶树资源利用问题,实地与农户访谈.结果表明,景迈山是一个茶树资源库,里面品种繁杂,景迈山古茶园古茶树的形态特征主要是栽培型,平均树高3.491 ~5.006 m,平均树幅3.12m×2.61 m~4.41 m×4.14m,树型79%乔木、16%小乔木、5%灌木,病害主要有小绿叶蝉、蓟马等,虫害主要有茶白星病、炭疽病、茶饼病等.在当地茶农的管理经验基础上,结合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为古茶树保护提供发展的空间和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走访等方式对遵义市古茶树开展调查,分析了古茶树的种类、数量、分布和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遵义古茶树分布于习水县、凤冈县等10个县(市、区),资源储量为1 881株,其中单株古茶树1 844株,还有1个37株组成的古茶树群。共计3个种和变种,其中疏齿秃房茶(疏齿茶)Camellia gymnogyna var.remotiserrata数量最多,为1 613株。古茶树树龄100~299年的三级古茶树有1 873株、占99.575%,树龄在300~499年的二级古茶树有7株,树龄超过500年的一级古茶树仅有1株。古茶树树高主要为>5.0~≤10.0 m,株数占比为76.87%;树冠直径大部分为>3.0~≤7.0 m,占比达83.42%;地围在1.0 m及以下的最多,占比达91.65%。由于粗放的管理模式、保护措施不当、过度采茶等,导致部分古茶树树势衰弱、生境破坏。单一的古茶树资源利用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古茶树资源的管护和开发利用。该调查初步摸清了遵义地区古茶树资源状况,讨论了古茶树资源面临的问题,并对其保护、管理及开发利用提出了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全世界共有40个国家种茶。中国的茶数据库使大家认为中国是“茶树之乡”。但是,古资料及外国科学家和越南茶叶协会最近研究的结果显示,茶树发源地并不是中国(天然茶树或者野茶树不是在黄河平原发现的)。茶树的发源地在南方。直至隋朝,茶树才从南方(古南沼)和越南(古南越)进入中国。因此,可以说越南正是世界最古老的茶树来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1.
贵州普安是茶树原产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品质优良,普安的四球茶是目前国内已发现最古老最大的古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四球茶野生古茶树居群。四球茶种(Came lliatetra-cocca Chang),是珍稀古茶树资源,在茶树起源、演化和分类研究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古茶树之乡”称号。本文对贵州省普安县近几年来茶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对下一步茶产业的发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古茶树的故乡,茶树最早在我国是由野生变为人工园栽,它源于自然,关乎人文,根植中国,传播世界。古茶树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它既具有人类物种的自然属性,同时又兼备某种文化特质,我们今天探讨长江流域的茶叶种植,对探究唐代长江流域政治、经济、文化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并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及进一步推动“茶科技、茶产业、茶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合理利用古茶树资源,对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内古茶树资源进行形态学及遗传多样性分析。634株古茶树单株的调查结果表明,沧源佤族自治县内古茶树种质主要为大理茶(Camellia taliensis)和普洱茶(C. assamica);古茶树平均地径为26.729 cm,平均胸径为18.816 cm,主干高度平均为1.184 m,树高平均为5.655 m,冠幅平均为2.931 m;树势按照生长势强弱分为强、中、弱3级,大部分古茶树长势一般;500 a以上树龄古茶树遗传变异系数平均值为46.505%,Shannon-Wiener指数(H′)变幅为0.873~1.858,表明古茶树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在优异资源选育过程中可利用性高;聚类分析将42个调查点平均性状分为3类,各性状的遗传地域性特征不显著。沧源佤族自治县古茶树以大理茶和普洱茶为主,古茶树单株总体呈小聚落状分布,单株间表型性状存在较大的遗传多样性,该结果可以为茶树育种提供参考,助力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14.
正凤庆种茶、制茶、饮茶历史悠久,素有茶乡之称,是驰名中外"滇红茶"的故乡,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是茶马古道重镇之一,凤庆还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重要起源中心,境内的古濮人3200多年前种植遗存的世界最粗大最古老的古茶树——锦秀茶祖3733 hm2(56 000亩)的古茶园便是最有力的证明。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滇红集团),前身系当代中国著名茶叶专家、"滇红茶"创始人冯绍裘先生1939年创建的"顺宁实验茶厂",  相似文献   

15.
陈珲 《农业考古》2005,(2):241-243
一、跨湖桥遗址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茶树种籽”,(一)证明世界上有茶树至少在八千年以上这颗极其珍贵而难得的世界上最早“茶树种籽”,出土于2001年发掘的跨湖桥遗址T0510探方的第七层中,由于一直未引起考古人员的重视,只当作一般出土种实对待,故消息没有传开。  相似文献   

16.
遵义地区部分县市古茶树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茶树现有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参考,对遵义地区部分县市的古茶树资源进行了调查,以探明古茶树资源的生态环境与基本特征。结果表明,遵义地区大部分野生古茶树分布在海拔963~1 230m地区,大多数生存在偏僻的乡村,土壤多为砂质黄壤,周围环境多为林地、房屋、农田,古茶树周围有很多或者零星的茶树分布,古茶树资源为野生资源,有性繁殖,乔木,树龄在100年以上,长势优良。  相似文献   

17.
西双版纳古茶树资源的多样性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红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529-8530,8532
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是普洱茶(Camellia)的故乡,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境内100年以上的古茶树资源具有多样性分布的特征。按不同茶种的分布情况介绍了西双版纳境内的古茶树资源,提出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古茶树资源进行科学论证、合理开发,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普洱市是世界茶树发源地和茶叶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境内有栽培型古茶园18万亩。近年来,由于认识不足、疏于保护和管理等因素,致使古茶树因病虫害、过度开发利用或随意采摘等人为损毁破坏的情况较为严重,部分古茶树已提前衰老和死亡。本文从古茶树(园)的耕作、培肥、茶树树体管理、环境维护.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进行阐述,旨在使古茶树管护责任人能以借鉴和应用,也能在同行内进行探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19.
何仕华 《农业考古》2005,(2):323-325
中国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地,世界最早利用茶树的国家。据古代文字记载,中国在3000年前已开始栽培茶树,并作为食用和羹饮。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培管理措施对云南古茶树树势恢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省是中国古茶树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省份,但由于对古茶园栽培管理不当,造成很多古茶树衰退。本研究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对云南保塘古茶树的树冠、树幅、叶层厚度、新梢生长、鲜叶产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耕作-施肥-合理留叶采摘春、秋茶-留养夏梢的措施能明显使茶树生长势增强,产量提高。这对加强古茶树的保护及茶叶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