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以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分布点的气候和海拔因子作为模型运算的基础数据进行适生区预测.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贵州的高度、中度适生区主要位于贵州西南部(24.62° ~27.76°N,103.62° ~108.95°E),面积约689.14万hm2,占全省行政区划面积...  相似文献   

2.
利用全球1 172个薇甘菊分布点、27个环境因子及Max Ent模型,预测并定量分析云南省薇甘菊不同等级适生区域及其面积。结果表明,云南省薇甘菊适生区主要分布于北纬25°以南地区,普洱市、德宏州、红河州有大范围高适生区;临沧市、西双版纳州和文山州有大范围的中等适生区;玉溪市、楚雄州、大理州有较大面积的低适生区。云南省薇甘菊适生区等级划分采用阈值较为合理,等级划分结果符合云南省实际情况。高适生区基本都是现有薇甘菊发生的地区,不同适生区等级气候生态条件与薇甘菊生长需求的层次也很吻合。本研究利用全世界1 172个薇甘菊发生点数据既包括了原产地中、南美洲,也包括了云南省被入侵地德宏州、保山市、普洱市等,提高了薇甘菊在云南省潜在分布区域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萧氏松茎象是贵州省发生危害较大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对其在贵州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可以为后续该虫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运用MaxEnt模型,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对萧氏松茎象在贵州的适生区进行分析。萧氏松茎象潜在适生区预测结果显示,其在贵州省的适生范围为24.92°—29.22°N,104.94°—109.59°E,总面积达13.89×104km2。萧氏松茎象在贵州省高、中适生区分布于铜仁市、黔东南州,黔南州和贵阳市除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及遵义市的东部地区。ROC曲线AUC值为0.993,标准差为0.001,本次构建的模型达到“极好”标准。通过刀切图分析,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暖季度平均降水量、最湿月份降水量、年均降水量和最冷月份最低温度是影响萧氏松茎象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因此,温度和降水量是影响萧氏松茎象分布的决定性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4.
油茶象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油茶象的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因子数据,通过MaxEnt生态位模型预测油茶象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油茶象的潜在分布区主要集中于我国南方省份;在ArcGIS中进行显示与风险等级划分,按栅格数值的大小将油茶象的适生范围分为4级,分级标准为: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非适生区,经ROC曲线分析法验证,MaxEnt生态位模型的AUC值为0.979(非常接近1),表明预测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对刺槐叶瘿蚊在全国的普查情况,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软件的互补双对数输出方式对刺槐叶瘿蚊在中国当前和未来(2050年)的适生区进行预测,为林业和海关检疫部门对刺槐叶瘿蚊当前与未来的防控与检疫工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方法】使用MaxEnt、ArcGIS、R软件对刺槐叶瘿蚊危害点,气候图层,模型参数这3方面进行科学的优化选择,确保模型的科学性、有效性。当前气候适生区的预测使用WorldClim网站全球气候数据Version 1.4,未来数据则采用通用气候系统模型CCSM4下3种外排情景(RCP26、RCP45、RCP85)。【结果】最终确定52个危害点,7个主导气候图层,运用互补双对数输出方式对适生区进行预测。模拟结果的测试遗漏率与理论遗漏率基本吻合,ROC曲线即AUC值为0.919,标准差为0.023,表明所使用的数据无空间自相关,构建的模型达到"极好"的标准。通过刀切图分析,对刺槐叶瘿蚊分布影响最大的3个气候图层分别为Bio1(年平均气温)、Bio12(年降水量)、Bio5(最热月的最高温度)。对当前气候刺槐叶瘿蚊适生区进行划分,刺槐叶瘿蚊在中国的适生范围为22.08°—48.42°N,39.39°—135.06°E,达国土面积的31.90%。除西藏、青海、海南、台湾4省区外,其余省份均包含其适生区,其高度适生区以西南(四川、重庆)和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陕西)为主。对未来(2050年)适生区的预测,3种外排情景RCP26、RCP45、RCP85的总适生区均比当前气候的总适生范围大,以高度、中度适生区面积的增大为主,新疆和我国北部区域面积显著扩增。RCP85情景下的刺槐叶瘿蚊适生区面积最大,达国土面积的39.71%,比当前预测的多出75万km~2。【结论】结合实际调查情况,新型MaxEnt模型预测结果可信度高,阐明影响刺槐叶瘿蚊分布的主导气候因子,预测出刺槐叶瘿蚊当前与未来的分布范围及适生程度情况,对刺槐叶瘿蚊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评价丹霞梧桐的潜在生境,为该种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无人机获取丹霞梧桐黄叶期186个空间分布数据,结合6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预测丹霞梧桐的潜在适生区,并分析主要环境变量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Maxent模型评价效果达到优秀水平,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947和0.906;刀切法验证结果表明,高程、坡度和坡向是影响丹霞梧桐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其贡献率分别为51.2%、30.3%和7.8%;在3个主要环境变量的共同作用下,丹霞梧桐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丹霞山高程150~530m、坡度20°~60°的阳坡;以自然断点法将丹霞梧桐的潜在适生区分为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和非适生区4个等级,高、中适生区面积为30.27km^2,仅占丹霞山总面积的10.41%;低适生区面积为41.01km^2,非适生区面积为219.5km^2,共占丹霞山总面积的89.59%;野外实地调查数据验证结果表明,92.1%的丹霞梧桐实地分布点落入高、中适生区,Kappa系数为0.958,说明Maxent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结论】Maxent模型可较准确预测出丹霞梧桐在丹霞山的潜在适生区,并揭示影响其分布的3个主要环境变量,该模型对小尺度区域预测亦有较好效果。对丹霞梧桐保护提出2点建议:1)就地保护方面,要严格限制其高、中适生区的旅游设施建设,并建立长期的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跟踪其种群动态变化;2)迁地保护方面,根据其适生条件,选择适合区域开展野外回归试验扩大其种群分布。本研究结果可验证低空无人机遥感在物种识别和种群调查中的优势和可行性,并揭示该方法在丹霞地貌这种特殊生境监测与评价中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通过最近邻体距离法和相关性分析法分别选取样本数据和环境变量,并应用最大熵方法(Maxent)建立生态位模型,分析了影响棣棠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预测了棣棠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棣棠适应生长在温度、降雨适中,海拔较低的平原地带;目前,棣棠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南部,介于22°N~36°N和98°E-122°E之间的区域;未来气候变化下,棣棠的潜在分布区向北移动,但高适生区和适生区范围减小,边缘适生区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8.
杨干象Cryptorhynchus lapathi (L.)是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之一,已经对我国的杨柳科树木造成严重危害。杨柳科树木在山东省广泛分布,且杨干象尚未在山东省分布,考虑其在分布区危害的严重性,急需对其开展入侵山东省的风险分析。本研究利用CLIMEX4.0模型预测了杨干象在山东的适生性,并根据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方法对其在山东的风险性等级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杨干象在山东省的生态气候指数EI值介于26~39之间,山东省全境为杨干象的高度适生区;杨干象在山东省的风险性评估值R=0.885,判定为风险性极大。明确杨干象在山东省的适生性及各风险性等级,对山东省对杨干象的监测预警及防控对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图谱法的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交密站闽楠适生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楠适生区的研究是保护野生闽楠的一个重要前提,可为闽楠的管理繁育提供借鉴。利用GIS对影响闽楠分布的生态因子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得到闽楠高度适生区、中度适生区、低度适生区和不适生区分布图,各适生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域面积的7.89%、17.90%、46.54%和27.67%。将分级图与现存闽楠分布叠加分析,在高度适生区有72.76%的闽楠分布,不适生区没有分布。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学模型对嘉兴市区四种主要林业有害生物风险性进行评估分析表明:光肩星天牛属于中度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星天牛属于高度风险性林业有害生物;葎草属于中度风险性有害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属于高度危险有害植物。根据其不同生长特性和危害特点,分别采取营林措施、人工机械除治和化学除治,实施综合治理,均可取得良好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伊春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外来有害生物对该市林业生态安全威胁加大,如何真正有效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及应对外来有害生物对全市林业生态的安全威胁,是伊春林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从建立和完善伊春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警系统方面阐述了建立科学、完备的伊春林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 L.)在黔西南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危害对象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以及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飞机草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得出飞机草风险综合评价R值为2.21,属高度危险、是具有较大潜在危险性的林业有害生物,应在工程造林、幼林抚育中做好除治,并注意集中销毁。  相似文献   

13.
张昌才  万鹰 《中国林业》2010,(17):47-47
<正>据贵州省台江县2010年林业有害生物越冬调查材料统计,全县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4.174万亩,其中轻度发生4.12万亩,中度发生0.03万亩,重度发生0.02万亩。造成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增多的原因主要是,天气持续干旱,气温偏高,  相似文献   

14.
2022年河北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态势总体上较为平稳,全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43.51万hm2,危害程度基本在中度以下。2023年,预测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为45万hm2左右,较2022年发生面积略有上升,预测虫害发生面积在40万hm2左右,病害发生面积2.4万hm2左右,鼠(兔)害发生面积3.3万hm2左右。因此,2023年要进一步严格检疫监管,继续加强监测预警,积极做好物资储备,加大联防联治等,突出重点区域位置、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  相似文献   

15.
细梢小卷蛾Rhyacionia leptotubula Liu et Bai是危害华山松Pinus armandi的重要蛀梢害虫,在滇东北高海拔地区大面积发生.在滇东北具有代表性的地区设立固定样地,连续3 a调查研究了细梢小卷蛾的危害状况和种群变动情况,发现该虫的危害逐年加重,种群呈上升趋势,对华山松的生长影响较大.采用区域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方法对细梢小卷蛾进行定性与定量风险分析,结果表明:细梢小卷蛾的寄主植物分布范围广,适生区广且根除难度大,对云南林业的潜在威胁较大;细梢小卷蛾风险指数R为1.90,在云南属中度危险性有害生物,林业部门应重视该虫的监测与防治工作,阻止其更大范围的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6.
林业有害植物葛藤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葛藤在湖北省的局部地区危害严重,对林业建设构成较大的潜在威胁。该文通过对林业有害植物葛藤的风险分析和入侵湖北省适生区的风险指数评估,表明葛藤是湖北省有害生物,其风险值R=1.538,入侵适生的风险值IR=54,在我省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植物,应加强防治管理,防止扩散蔓延。同时提出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松突圆蚧的生物学特性、分布状况、潜在风险性和奇主经济重要性等,对浙江省松突圆蚧入侵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浙江省为松突圆蚧生态适生区和易爆发流行区,松突圆蚧入侵风险值达2.092 4,为高度危险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并提出了加强检疫和进行松林林相改造的营林措施来有效减少入侵风险.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危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及发生情况的全面调查,分析了林业有害生物种类组成情况,在不同起源林分、不同区域的种类分布和发生危害情况。结果表明:辽宁省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以害虫为主,占总有害生物的74.44%。害虫中鳞翅目最多,占比达到近一半;其次是鞘翅目占比达到1/3。在区域分布上辽东山区林业有害生物种类最多,其次是辽南沿海地区及辽中平原区,辽西丘陵区和辽北低山丘陵地区相对较少。辽东和辽西区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最大,分别为251 500 hm~2、242 413 hm~2,分别占全省发生面积的35.46%、34.18%,总计占比达到近70%;而辽南、辽北区域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相对小得多。林业有害生物在人工林中占有绝对优势,发生面积达到498 027 hm~2,占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70.23%;而天然林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要少一半,为211 047 hm~2,占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的29.76%。建议在辽东山区天然次生林区域采取生态、生物为主的防控措施,辅以药剂防治,实现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构树是桑科构树属植物,基于良好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2015年构树被确定为国家精准扶贫树种,构树扶贫成为国家战略,为了解构树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采用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ArcGIS技术对构树在国内的潜在适生分布区域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1)预测结果的精度采用ROC曲线法检测,结果显示数据精度为0.935,预测结果极准确,获得了较好的预测结果。(2)模型预测认为构树适生区域面积为307.104万km~2,适生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为31.99%;高适生区和极高适生区面积为178.752万km~2,占比为18.62%,长江流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和黄河流域部分地区为高适生区域。(3)降水和温度是影响构树潜在分布的气象要素。构树潜在适生区的研究对了解构树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合理制定构树扶贫开发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林业有害植物葛藤风险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通过对林业有害植物葛藤的风险分析和入侵湖北省适生区的风险指数评估,结果表明:葛藤是湖北省有害生物,其风险值R=1.538,入侵适生的风险值IR=54,在湖北省属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植物,应加强防治管理,防止其继续在我省扩散蔓延。目前,葛藤在湖北省的局部地区危害严重,对该省的林业建设构成较大的潜在威胁。笔者从3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