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到4周龄内的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将雏鹅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3周龄前雏鹅饲养管理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3.
雏鹅一般是指从出壳到28日龄之间的小鹅。雏鹅具有生长发育快、消化道容积小、肠胃收缩力弱、消化能力不强、绒毛稀少、抗病力差等特点,且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完全,对外界温度的变化适应力很弱,特别是对低温、高温和剧变温度的抵抗力很差,因此,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4.
雏鹅是指刚出蛋壳至30日龄内的鹅,其生长发育快,消化能力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具体归纳起来,对于雏鹅的饲养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出壳至3周龄的幼鹅称雏鹅。此阶段需要供温,并以人工喂养为主,逐渐过渡到放牧饲养。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正>雏鹅是指刚出蛋壳至30日龄内的鹅,其生长发育快,消化能力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因此,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产性能。具体归纳起来,对于雏鹅的饲养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雏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规模养殖鹅过程中,0~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其中因环境条件恶劣,管理不科学所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960%以上,给养鹅者造成很大损失。为什么雏鹅容易死亡?这与雏鹅的生理特点密切相关。雏鹅个体小,绒毛稀薄,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差;雏鹅生长快而胃肠容量小,消化力弱;同时生活力、抗病力较弱,容易患病,因此必须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认真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加强饲养管理工作,以满足雏鹅对环境的需要,促其正常生长发育。导致雏鹅死亡的主要环境因素如下:  相似文献   

9.
在养鹅过程中,由于雏鹅体质娇嫩,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较差。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最关键的一环。必须精心管理。科学饲养,才能发挥其生长快,觅食强,耐粗饲。耗精料少和抗病力强等优势。雏鹅培育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幼鹅的生长发育,而且关系到成鹅的生产能力。在雏鹅饲养管理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0.
雏鹅的饲养管理不仅直接影响其生长发育,还关系到将来的生产性能,所以育雏期是养鹅生产的关键时期,在饲养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雏鹅 雏鹅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健壮雏鹅活泼,眼大有神,反映灵  相似文献   

11.
锥鹅(1~30日龄)的饲养管理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它直接影响着雏鹅的成活率、中鹅的生长发育和种鹅的产蛋率。刚出壳的雏鹅体小,绒毛稀,自身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周嗣环境的适应性和抵抗力也较弱,怕湿、怕冷、怕热。若管理不当,就会引起疾病,造成死亡。所以在育雏阶段,应当给雏鹅创造适宜的生活条件,实行精心饲养管理,才能养好雏鹅。  相似文献   

12.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全部饲养管理的基础,为此,笔者现将雏鹅的育雏饲养管理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继而影响到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雏鹅是指出壳后30日龄以内的苗鹅.雏鹅培育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到幼鹅的生长发育,还关系到成鹅的生产能力.因此,根据雏鹅的生长发育规律,针对雏鹅的生理特点和要求进行精心饲养、正确管理,以确保育雏的饲养效率,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1 严格做好雏鹅的选择 选择健壮的雏鹅是雏鹅高效饲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雏鹅是指从出壳到30日龄以内的苗鹅,在此阶段的饲养管理不仅影响雏鹅的健康状况、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同时还直接影响到成鹅的生产性能和鹅肉的品质。因此,育雏是关键,必须给雏鹅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和精心的饲养管理,具体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提供适宜的温度刚出壳的苗鹅,体温调节机能差,既怕冷又怕热,必须实行人工保温,舍温宜保持在26~16℃。温度的高低,还应根据雏鹅的动态、叫声和饮食状况灵活掌握,当室温过低时,雏鹅聚集打堆,不吃食;温度过高,则雏鹅远离热源,喘气,饮水增加;温度适宜,雏鹅活泼,食欲良好,饮水…  相似文献   

16.
3周龄前雏鹅饲养管理得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牛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在养鹅生产中,在育雏期间,0~21日龄的雏鹅死亡较多,其中因管理不到位、环境条件恶劣和应激所造成的死亡,约占雏鹅死亡总数的55%以上,给养鹅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雏鹅体小、体温调节机能不全,身上的绒毛稀薄,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雏鹅生长发育快,而雏鹅的胃肠容量小,  相似文献   

18.
雏鹅主要是指孵化出壳后到1月龄内的小鹅,提高雏鹅的成活率是养鹅生产成功的关键,也是养鹅生产过程中的难题.雏鹅的饲养管理是整个饲养管理的基础,雏鹅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的高低,继而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和鹅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9.
徐梅 《水禽世界》2015,(2):10-11
<正>雏鹅是指孵化出壳后到4周龄或1月龄内的鹅,又叫小鹅。雏鹅喂养管理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雏鹅的生长发育与成活率的高低,继而还影响到育成鹅的生长发育与鹅的生产性能。笔者现将雏鹅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育雏前的准备工作育雏前应做好舍内及周围环境的清扫消毒工作,备好火炉,做好保暖工作,防止贼风,门口设消  相似文献   

20.
豁鹅的育雏期是指从出壳到4周龄以内的鹅苗。这时的雏鹅个体小、绒毛稀、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各种应激的抵抗力较弱,如果饲养管理跟不上,会直接影响到豁鹅的生长发育及其产品价值,并且极易发生疾病,造成死亡。所以,育雏是养鹅生产中的关键环节。因此,抓好豁鹅雏的饲养管理技术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