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栽培新技术对苹果园病虫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全国各苹果产区大规模推广苹果套袋、果园生草覆草等新技术,优化了果园生态环境,改善了果品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降低了农药对果品的污染,对提高苹果生产经济效益起了重大作用。但是,这些新技术也对果园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现将这一问题研究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2002~2006年进行了果园覆草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覆草园冬季15cm土层不结冻,温度稳定在0~2.3℃;不覆草园冬季15cm处结冻,温度稳定在-0.8~-3.2℃。从2月底地温开始回升,不覆草园地温回升快;8月中旬不覆草园比覆草园地温平均高1.7~2.4℃。沙地果园,覆草园比不覆草园土壤含水量高1.8%~11.8%;山地(黏土)果园,覆草园比不覆草园土壤含水量高1.2%~6.2%。连续覆草5年的果园比不覆草的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1.85%~2.11%,速效氮含量高2.43~3.27倍,速效磷含量高2.02~2.12倍,速效钾含量高6.84~8.54倍。覆草园每平方米剖面上,苹果覆草园的根量是不覆草的3.43倍,死根仅占3.7%,不覆草的死根占17.4%;李覆草园的根量是不覆草的2.2倍,死根占2.6%,不覆草的死根占11.7%。覆草苹果园150g以下的果占6.34%,而不覆草的为17.73%;覆草的250g以上的果占59.64%,不覆草的为36.56%。红富士苹果覆草园比不覆草园平均株产增加13.07kg。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苹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种植模式多种多样。静宁县通过多年实践,大力推广以乔砧密植园为主的苹果栽培模式。本研究对旱地乔砧密植苹果园进行覆膜、覆沙、覆草、全园生草栽培比较试验,对照为清耕处理。结果表明,覆沙栽培促发苹果树中、短枝数量较多,对促进树体健壮生长、花芽分化、早期结果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田间2年生金矮生苹果为试材研究表明。覆草、覆膜、清耕植株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势相似,上午7~9时达最大值,之后逐渐降低。覆草、覆膜对光合速率日变化影响较小,但显著提高子叶片CO_2日同化量。  相似文献   

5.
苹果根系生长与土壤条件密切相关,根系集中分布层是土壤生态环境最适层。土壤覆盖能为根系生长创造最佳土壤环境。笔者连续4年对覆草‘长富2’苹果园进行了土壤水分测定,得知果园覆草能调节地温、减少水土流失、提高降雨的渗透蓄积能力、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同时改善了土壤环境,加强了果树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加了产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苹果、梨、桃,杏、李园进行4年的覆草研究,发现果园覆草有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调节果园土壤温度及气温,提高果树的光合效应,促进果树生长发育,提高果品产质量等方面,以及对开发改遣低产果园(特别是旱薄地果园)具有积极的意义,可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苹果生产需水量较大,一般需降水540~700mm才能够保证树体正常生长结果的需要。而静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450mm,水分短缺成为静宁苹果生产的最大限制因素。在长期生产实践中。静宁群众广泛地应用了覆盖栽培措施.促进了天然降水利用的最大化.提高了苹果生产效益,为干旱地区苹果生产积累了经验。其中覆草栽培是成功做法之一,现将覆草措施在静宁苹果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山地不同抗旱措施对新红星苹果幼树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88—1991年在山地对新红星苹果幼树进行树盘覆草、树盘穴贮肥水、树盘覆膜和树盘清耕(对照)等抗旱措施的比较试验。4a(年)试验结果表明,抗旱措施效果以树盘覆草为最好,其次为树盘穴贮肥水,树盘覆膜也较好,树盘清耕较差。树盘覆草可以改良土壤,保持土壤水分,缓解旱情,稳定土壤温度,促进树体健壮生长,提高早期产量与果实质量。  相似文献   

9.
栽培新技术对苹果园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套袋、果园生草及覆草作为苹果园新型栽培技术,能有效地改善果园的生态环境,提高苹果外观品质,减少农药污染,产生较好的效益,是当前生产无公害果品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针对泾川县人力不足对苹果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苹果园起垄覆膜、覆草、生草抗旱保墒试验示范。通过调查分析表明:苹果园起垄覆膜、覆草、生草抗旱保墒技术,可以减少人工投入、降低果园成本。  相似文献   

11.
凯特杏果园覆草对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为探索杏园覆草对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进行了5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凯特杏果园覆草5年后,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比对照高0.83%,N、P、K含量也有明显提高,此外,覆草能显著提高杏产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清耕园和生草园苹果幼树越冬抽条情况,根据土温动态监测结果,初步认为生草苹果园抽条严重的原因是杂草反光隔热,春季树盘根区升温慢,水分冻结,根系吸收水分少,而地上部枝条蒸腾强烈,树体严重失水所致。在生草苹果园中进行了树盘覆草、树盘覆草+覆黑膜、树盘清耕、树盘清耕+覆黑膜等试验,表明生草苹果园采用树盘清耕+覆盖黑膜是降低幼树抽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陇东旱塬盛果期红富士苹果树为试材,研究了起垄、挖沟、覆膜或覆草,施普通有机肥加生物有机肥,以及有无秋施基肥对苹果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秋施基肥条件下起垄+施微生物有机肥+覆草或覆膜能够促进苹果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树势,提高产量和品质;无秋施基肥严重影响苹果树来年生长和结果。  相似文献   

14.
果园覆草一年四季均可实施,一般在春季整地、施肥、浇水后进行,也可在麦收后利用麦糠进行夏季覆盖。覆草种类包括各种杂草、麦秸、麦糠或稻草,也可用铡成5~10cm长的玉米秸秆。覆草时覆盖树盘或全园覆盖均可,覆草厚度15~20cm。第1年每666.7m^2用草量1000~1500kg,以后每年补充用草600~800kg,覆草后在草上撒少量土压实。为防止初次覆草后果树暂时缺氮,覆草前每666.7m^2应比不覆草果园多施尿素15~20kg。  相似文献   

15.
果树覆草的弊端及其对策①覆草果园病虫害比较严重,因为果园覆草后为多数病虫害提供了适当的越冬或栖息场所,故在覆草前需用高浓度的杀菌剂和杀虫剂喷洒地面。②覆草果园果树根系分布浅,烂根病重,应在春夏把树盘下的覆草刨开对根系进行晾晒。③覆草果园易发生冻害和根...  相似文献   

16.
富士苹果裂果率的产生,除其内部因素外,外部条件主要取决于全年土壤含水量和果园湿度的变化幅度。起垄加覆草,旱能保水、涝可排水,使土壤年周期含水量和果园湿度较为稳定,能减少富士裂果。  相似文献   

17.
果园覆草     
果园覆草答河南省内黄县读者秦喜强果园覆草,是一种新的栽培措施,具有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水分蒸发等好处,据调查覆草后可增产15%~20%。覆草时间一般9~10月为适宜,覆前先进行深翻20~30cm,然后用麦秸(稻草、山草等均可)进行覆盖,...  相似文献   

18.
栽培技术对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业已证实栽培技术如品种、砧木、密度、树形、修剪、疏花疏果、产量、施肥、灌水、果园覆草与生草、果实套袋、采收期及其它果园管理措施对苹果品质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介绍近10年来此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山地干旱果园覆草的好处答山东省费县读者杨强斌山地果园可利用周围杂草进行冠下覆盖保墒。若在春季覆草,先浇1次水再将切碎的草覆盖,厚度10cm左右,上面撒少量尿素或人粪尿,然后压少量土并盖地膜,这样既能减少地面水分蒸发,又能提高地温,待覆草腐烂后,还能提...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金柑VA菌根侵当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以15年生枳砧金弹(Fortunella crassifolia Swingle)和成年野生山金柑(F.hindsii Swindle)为试材,于1989-1991年在浙江宁波北仑,浙江普陀桃花岛进行,设置免耕生草覆草,耕翻生草覆草,清耕(对照),野生(对照)等4个处理,结果表明,随耕悉翻次数增加,根系VA菌根侵染率降低,VA菌根侵染率野生>免耕生草覆草>耕翻生草覆草>清耕,20-40厘米土层>10-20厘米土层>0-10厘米土层,离根尖1厘米左右根段中泡囊出现百分率与VA菌根侵染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免耕可保持菌根,提高菌根侵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