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豆灰斑病是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趋向严重,根据生产调查,每年发生面积1500万亩左右,使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明显下降,一般减产12—15%。另外,吉林省的通化、集安等地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豆孢囊线虫病、根腐病、灰斑病、病毒病、疫霉病是世界性大豆病害 ,也是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 ,严重危害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查阅了大量文献综述了 5种病害的研究进展。通过对 1990~ 2 0 0 0年这 5种病害的危害情况、生理小种鉴定、抗病资源筛选、品种抗病机制及病菌致病机制、综合防治等方面研究进展的综述 ,笔者从宏观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抗孢囊线虫病大豆新品系91-4750张玉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哈尔滨150086)大豆孢囊线虫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出高抗孢囊线虫病大豆新品系91-4750,其主要特点是:高产、抗孢囊线虫病、抗旱、耐盐碱。1选育经过...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是大豆的主产区之一,常年种面积在200万hm2以上,由于大豆种植面积较大,大豆田缺苗较为严重,给大豆的生产带来了较大损失.笔者对黑龙江省大豆田缺苗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豆对主要病害多抗性种质资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鑫  丁俊杰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4):256-260
近年黑龙江省生产上大豆病害发生严重,已成为影响大豆高产、优质的限制因素之一,调查、发现、了解大豆生产上病害发生危害情况,筛选和培育抗病品种是控制病害危害的最经济有效途径。本试验大量收集了国内外大豆资源材料,分别鉴定各品种(系)对大豆灰斑病、疫霉病和根腐病的抗性,然后进行双抗和多抗性鉴定。共筛选出3份抗灰斑病和疫霉病的双抗资源,筛选出3份抗根腐病和疫霉病的双抗资源,筛选出2份抗病毒病和灰斑病的双抗资源。为抗病育种提供了宝贵的多抗亲本。  相似文献   

6.
王江  侯帅 《中国种业》2011,(Z2):66-68
大豆是黑龙江省主要栽培作物,栽培面积大约446.67万hm2,重迎茬面积30%~50%,病虫害比较严重,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所以,及时科学诊断和防治大豆主要病虫害,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确保大豆栽培丰产丰收有着重要意义。1大豆主要病害1.1大豆菌核病大豆菌核病是发展速度较快的病害,比其他病虫害造成的损失大,一般造成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达50%~90%,甚至绝产。  相似文献   

7.
大豆新品种合农152母本为合农68,父本为黑河45,2021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该品种累加与聚合了双亲的优良基因与性状,具有早熟、适应性好、蛋白质含量较高、抗大豆生产主要病害(灰斑病)、高产稳产、生产潜力大等突出特点,品种表现优异.该品种亲本系谱由91个材料组成,分别来自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  相似文献   

8.
1 病害发生特点黑龙江省大豆的重点防治对象仍然是大豆根腐病和大豆孢囊线虫病害,有些病害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现在又有所回升.如大豆灰斑病在20世纪后期基本得到控制,灰斑粒控制在3%以下,但是近几年又有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9.
大豆是黑龙江省的主要栽培作物之一,播种面积居全国之首位,是我国重要的大豆 生产和出口基地。但是,黑龙江省的大豆单产水平与世界大豆主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等 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积极选育推广大豆新品种对提高大豆生产水平,发挥黑龙 江省的大豆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好的育种目 标,经过十多年的工作,育成了合丰39号。  相似文献   

10.
<正>大豆根腐病分镰刀菌根腐病、疫霉根腐病两种,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主要发生的是镰刀菌根腐病,也是大豆常见的根腐病之一。大豆疫霉根腐病是检疫性病害,也是大豆毁灭性病害,大豆各生育期均可发生。出苗前染病引起种子腐烂或死苗。出苗后染病引致根腐或茎腐,造成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