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湿地松高效低耗持续丰产采脂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8种刺激剂和5种施药周期及3种割沟频率组合采脂技术的筛选,2年的采脂试验,取得的松脂产量数据经本底产量对比研究,以采用复方植物生长调节剂作刺激剂,12天为一刺激周期,割沟频率4天1刀为组合的采脂方法效果最好。与常法采脂比较:平均单株全年松脂总产量提高20%以上;单刀产脂量提高100%以上;割面消耗降低50%;采脂工劳动生产率提高66.6%;经济效益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n)中长期化学采脂效果,以期为生产提供一定依据,我们参考亚硫酸造纸废液(以下简称“亚硫废”)硫酸黑膏(以下简称“硫膏”)用于马尾松采脂和乙烯利(2—  相似文献   

3.
增脂剂的制备由松脂制成的松香、松节油是造纸、油漆、电气、塑料、橡胶、医药、食品、香料、选矿、农药、印染等工业的重要原料。是我国重要的林化产品。为使采脂丰产,目前国内、外均采用化学刺激采脂法。主要是硫酸和亚硫酸纸浆废液法。其中,美国。1946年就开始用...  相似文献   

4.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是我国主要采脂树种,产脂量较高,占全国松脂总产量的90%以上。目前常法采脂劳动生产率低,一个采脂农民在一个采脂季节内一般只生产松脂2-3吨,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因此,迫切需要开展新的化学采脂技术研究,以提高松脂产量和劳动生产率。我们曾用过53种有关化学药物、植物生长刺激素、生物刺激剂对马尾松进行中长期(采脂年限为10-15年)化学采脂筛选试验,要求选择增产松脂效果好,安全无毒和不损害松树生长的化学采脂刺激剂。筛选结果表明,应用亚硫酸盐酒糟醪液(以下简称“醪液”)刺激马尾松增产松脂效果较为显著,三年试验结果,平均比常法采脂增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认为,超低频覆膜采脂技术在降低采割频率(刮皮刀具每19天1刀,广西刀具12天1刀)的情况下,可比常规采脂分别增加产量29%和19%. 松脂松节油含量增加28%,松脂内无杂质,质量大为提高. 劳动效率提高3倍以上. 树木受到更好保护同时,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该技术使产流脂达到更高效的动态平衡,具有很大的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6.
天然松香有三种来源,质量最好的是脂松香。近年,美国脂松香产量,据称由于“劳力紧张”一再下跌。为了提高采脂工效,以维持生产,获取利润,美国普遍采用了涂抹硫酸膏的化学刺激采脂法,并在继续研究新的更为有效的化学刺激剂。据报道,1973年下半年,美国松香松  相似文献   

7.
开展16年生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采脂与非采脂林分生长对比试验,并对连续5年的采脂效益和11年的马尾松松脂和原木市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脂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的负面影响显著,采脂处理平均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增量只有非采脂的65.2%、56.6%、60.5%,因采脂导致林分蓄积生长量减少为32.014 9 m3/hm2,风害损失为6.325 m~3/hm~2。松脂原料收购价格波动较大,整体呈上升趋势。原木市场价格较为低迷,不利于促进林农种植马尾松的积极性。采脂对林分原木收益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采脂林总体的经济效益比未采脂林经济效益显著,能有效提高马尾松商品林经济效益和缩短投资回收周期。  相似文献   

8.
国外普遍认为,实行化学刺激采脂,是提高采脂劳动生产率和松脂产量现实而有效的途径。生产中使用较广的化学刺激剂有:硫酸和亚硫酸盐酒糟、酵母废醪液等。近年,各采脂国家都在寻找更有效的新型化学刺激剂。这种刺激剂必须是:对植物组织和人体腐蚀性小、  相似文献   

9.
(一)氯化钙可延长采脂期黑龙江林业厅林产工业局为了打下明年大规模推广化学采脂方法,在小兴安岭,经带岭林业实验局协助,曾用漂白粉刺激红松流脂成功,已见本快报第15号。但东北采脂期极短,只有五月半到八月半三个月:八月下旬,带岭气温就已降到华氏55度左右,流脂量虽经漂白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采脂林经济效益,以此提高林农采脂积极性,缓解当前松脂产业发展的国内原料短缺问题,以桂东南地区马尾松土壤养分状况为基础,通过综合分析高产脂林分、低产脂林分土壤养分以及针叶养分动态关系,建立了相关模型,得出了适合桂东南马尾松采脂林施肥配方(N、P、K含量分别为8%、12%和10%,Mg+Ca+Si+有机质≥10%),并研究了不同施肥量对桂东南近熟马尾松林分生长和产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配方肥可以有效促进马尾松生长和产脂,施肥2kg比施肥1kg可以提高胸径生长量90.9%,材积生长量38.6%,材积生长率12.7%,产脂量21%;施肥第一年可增加采脂林净利润8285元/hm~2。说明配方施肥可以有效提高采脂林经济收益,开展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是解决当前国内松脂产业原料短缺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应用已经公布的第6次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对我国的采脂松树资源和松脂贮量进行估测分析,探索一条有效实用科学的松脂储量计算方法和途径,提出按"连清"数据中可采脂龄级计算采脂松树资源,用可采脂径级统计的株数进行松脂贮量估测的方法.通过计算,得出全国目前可采脂松树资源为316.65万hm~2,松脂贮量为162.5万t·a~(-1).论证分析我国各省(市)区松脂资源的分布和存贮量.  相似文献   

12.
以林分为空间单元,动态评估小班尺度潜在森林火灾风险对于火灾预防管理实践具有重要作用。研究以云南临沧市临翔区多年采脂思茅松林分为对象,采集多年未采脂、采脂条件下的林分因子样本,以火源可及性、死可燃物载量、林分易燃性,以及坡度、坡向、地表湿润度为评估变量,构建小班尺度上的森林火险评估模型,分别评估林分在全国火险等级模型下的基础火险值(BHX)、未采脂条件下的静态火险值(SHX)及采脂条件下动态火险值(DHX)。在地理信息系统(GIS)支持下,利用地图模拟表达采脂活动引起林分可燃物载量和易燃性、火源密度等增加下的火险动态变化格局,并分析林分森林火险等级大幅变化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所有林分具有一致的基础森林火险值(BHX),危险性大;林分可燃物条件差异造成的未采脂林分静态火险值差异较大,大部分小班处于高火险等级;林分因采脂经营活动使各小班火险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林分火险等级主要集中在极高火险,火险上升比率大于25%的林分面积超过60%;过度、非规范的采脂经营活动是林分火险等级增加的主要原因。林分是森林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火险评估精细化至不同经营水平下的林分小班尺度,研究对基层林火管理及其它经营措施下火险动态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及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近年来我国松脂资源的动态变化及发展趋势,分析论证松脂资源变化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松香产业发展提供基础资源数据。【方法】基于已经公布的2002和2012年全国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径级株数法"对我国采脂松树资源和松脂贮量进行计算估测分析。【结果】目前我国成规模的采脂松有马尾松、云南松、思茅松和湿地松4个树种,林分面积和蓄积分别为985.5万hm~2、5.821 2万m~3,447.8万hm~2、4.947 5亿m~3,55.8万hm~2、5 982万m~3,10.5万hm~2、515万m~3。全国可采脂松树总面积为1 499.6万hm~2,较2002年减少33.2%;松脂总贮藏量为562.1万t·a~(-1),较2002年增加118.4%;林分单位面积的蓄积量和贮脂量分别为76.1 m~3·hm~(-2)和1 090.5 kg·hm~(-2)a~(-1),较2002年分别增长57.56%和89.1%。其中,近、成、过熟林面积占总量的35.1%,增加13.0%,蓄积占总量的57.0%,增加12.8%;幼、中龄林面积占总量的64.9%,减少13.0%,蓄积占总量的43.0%,减少12.8%。主要用于采脂的用材林和薪炭林面积为889.7万hm~2,占总量的59.3%,增长4.8%,数量较2002年减少38.2%;单位面积蓄积为67.6 m~3·hm~(-2),较2002年增加52.2%;松脂贮藏量为404.7万t·a~(-1),占总量的72.0%,下降8.9%,数量较2002年增长150.3%。【结论】我国采脂松树资源林分质量有所提高,松脂资源总量增长,单位面积贮脂量增加,后续采脂资源中幼龄林减少较多,本土传统优势的采脂松树马尾松数量剧减。可采脂松树资源中近、成、过熟林比例大幅增加,面积由原占22.1%增至占35.1%,蓄积由原占44.2%增至占57.0%,幼、中龄林大幅减少。全国17个省(市)区均有规模采脂松树资源分布,云南的资源量和贮脂量最多,各地的数量前后期相比较发生了较大变化,松脂资源由过去主要在沿海分布转向西南内陆地区的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苏联乌杨诺夫斯克林业管理局某采脂大队,应用了新的中央林化所采脂实验室研究的松脂分泌刺激索——(?)。在1969年曾设置了两个50棵树一组的试验小区。在每棵树上开割了两个割面。在第一个小区一个割面是用新的刺激素采脂,而第二个割面是采用一般的方法(不用刺激素),在第二个小区第一个割面用新的刺激素割,而第二个割面——采用亚硫酸盐碱液酒糟。用化学割刀,一天内在所有的割面进行采脂,采脂间隔期3-3.5天。用新的刺激素采割,每个割面上松脂产量比一般采脂方法增加190-195%,而采用亚  相似文献   

15.
在思茅松适生的临沧市临翔区,通过调查428株思茅松采脂木的树高、胸径及材积等生长量,并对未采脂的45株思茅松进行树干解析,建立其树高、胸径与材积标准生长曲线,对比分析了思茅松采脂后树高、胸径、材积等生长量降低比例,研究了采脂对思茅松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采脂使思茅松林木生长放缓,对各径阶林木生长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采脂对思茅松材积生长影响最大,其材积降低24.84%,其次是胸径,采脂后胸径生长降低17.12%,对树高生长影响较小。(2)林木径阶越小,林木受采脂影响越大,各指标生长降低比例越大。建议规范采脂,降低对思茅松林木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首次采脂时间对马尾松林分生长与收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不同年龄开始首次采脂对马尾松林分生长和林分经营收益的影响,探索马尾松材脂两用林的合理首次采脂时间。结果表明:首次采脂时间对马尾松胸径生长有影响,20-25年龄段内开始采脂的平均胸径(26.01±0.61 cm)显著低于35年开始采脂的平均胸径(29.80±0.58 cm)和未采过脂的平均胸径(30.51±0.78 cm,p0.05);首次采脂时间对马尾松树高生长影响不显著;首次采脂时间对马尾松林分蓄积有影响,20-25年龄段内开始采脂的林分蓄积最小(300.83±13.67 m~3/hm~2),未采过脂的林分蓄积最大(430.06±27.74 m3/hm~2),进而采脂后林分收益也有较大差异。结果表明,从整体经济效益来看,马尾松材脂两用林适合的首次采脂年龄在35年后。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5年生湿地松幼林连续5年的常规采脂,分析采脂对湿地松幼林生长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研究开展湿地松早期利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采脂对5年生湿地松林木生长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在前2年,对林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生长均存在较大的负面影响;林木枯损率随采脂年数增加快速上升,到第5年时,采脂林分的枯损率为51.5%,是非采脂林分的2.5倍;松脂产量不稳定,第2年产脂量最高,整体随采脂年数的增加、林木径阶的减小而下降;若在10年生主伐,采脂林可获得98 919.8元/hm~2的松脂产值,是非采脂林分原木产值的3.6倍,采脂林分和非采脂林净现值分别为32 338.49元/hm~2和-2 977.4元/hm~2,内部收益率分别为39.5%和7.8%,采脂林分折现率远大于12%,非采脂林分折现率低于12%。综合分析认为,采脂对速生期的湿地松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使林木生长提前进入生长缓慢期;林木枯损主要出现在采脂后期,导致林分蓄积量损失严重,合理的采脂周期有待研究;松脂产值是开展湿地松早期利用的主要收益来源,而且效益可观,有利于缩短投资收回周期。  相似文献   

18.
阐述湿地松使用促进型刺激剂的试验和验证结果及大面积生产应用的增益效果. 通过试验和验证结果证明,以植物生长调节剂、食品级色素、溶剂、渗透剂组成的多种刺激剂,在不同的树龄、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采用相对应的不同刺激剂和不同施药周期(高温期20~30 d、中温期16~20 d、低温期12 d);不同采割沟频率(高温期3~4 d、中温期4~5 d、低温6 d)的工艺与常法采脂技术比,可使采脂工的工效提高100%以上,资源利用率提高100%以上,采脂林的综合经济效益增加100%以上. 是现有湿地松采脂理念的一种突破和技术创新,大面积的生产应用进一步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云南松是我省松脂生产的主要树种,也是全国三大采脂树种之一。为提高云南松立木产脂量和采脂劳动生产率,进而促进云南松松脂资源的充分利用,特参考亚硫酸造纸废液、乙烯利在马尾松等树种上试验的资料,于1980年7—12月在云南省石屏县大桥公社果腊村后山云南松纯林内组织小区试验。  相似文献   

20.
不同强度采脂对马尾松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脂试验,研究不同采脂强度对马尾松中龄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采脂对马尾松中龄林的生长有影响,随着采脂强度的提高,对其生长的影响越大.不同采脂强度对胸径年生长量与材积年生长量的影响较大,对树高年生长量影响则不明显.随着采脂强度提高,产脂量也随之提高,但采脂降低了木材质量,木材利用率低,不利于培养大径材.建议在马尾松中龄林中禁止60%以上超负荷采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