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不仅反映植物的空间分布特点,还有助于研究者了解植物利用资源的现状和生存能力。本研究以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为研究对象,按株丛斑块面积将矮生嵩草分为小斑块级株丛(0~30 cm2)、中斑块级株丛(30~80 cm2)和大斑块级株丛(>80 cm2)3个株丛级,采用点格局分析的g函数统计方法,分析了矮生嵩草各级株丛的空间格局及关联性。结果表明:矮生嵩草种群中小斑块级株丛占比高于中斑块、大斑块级株丛占比,种群中幼苗充足,正处于稳定的增长阶段;矮生嵩草小斑块、中斑块、大斑块级株丛在小尺度范围内表现为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大,所有株丛斑块的聚集程度减弱,逐渐趋向于随机分布;小斑块与中斑块、大斑块的矮生嵩草株丛在小尺度内表现为正关联。斑块聚集分布和相互共存是矮生嵩草的一种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2.
党永桂 《青海草业》2021,30(2):11-13
采用样方法分析了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草甸、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草甸、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草甸和高山嵩草—异针茅(Stipa aliena)草甸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藏嵩草草甸的株高为最大值(14.33cm),高山嵩草—异针茅...  相似文献   

3.
用两项局部样方方差(TTLQV)法和成对样方方差(PQV)法研究了高寒矮嵩草草甸优势植物矮嵩草(Kobresiahumilis)源株种群(genetpopulation)和分株种群(rametpopulation)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方差均值比率(S ̄2/X)的t-检验和X ̄2-检验对分布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矮嵩草两种群结构水平的空间分布型完全不同,源株种群为随机分布,分株种群则为集聚分布。分株种群集聚分布格局的规模、强度和纹理在水平空间上与放牧强度的变化表现出一致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群落调查的基础上,对贺兰山高山草甸进行数量分析。主要的结果如下:(1)贺兰山高山草甸可分为三个群系,分别为珠芽蓼群系、高山嵩草群系和矮嵩草群系,而高山嵩草群系和矮嵩草群系可进一步划分为两个亚群系,不同群系(或亚群系)的群落结构和环境特征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2)高山嵩草群系和矮嵩草群系之间的界限约为海拔3200m,而珠芽蓼群系主要分布于研究区的偏阴坡,与海拔关系不大;(3)14个频次大于50%的物种在排序图上的空间分布反映了这些物种最适宜生境的位置,而且与群落类型的空间分布一致。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退化高寒草甸矮嵩草和高山嵩草的繁殖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下两种嵩草都以营养繁殖为主扩大无性系繁殖后代,其中两种嵩草的芽分别占无性系小株数的比例最大;有性繁殖能力较弱.芽向一龄分蘖的转化率较高,各退化程度下矮嵩草平均分株内芽转化率达76%,高山嵩草达91%.两种嵩草无性系的扩大主要由二龄分蘖产生大量的营养芽来实现,芽通过一龄分蘖、二龄分蘖到生殖枝的转化率最低,其中矮嵩草无性系最多只有14%,高山嵩草最多只有5.7%.矮嵩草无性系分株生物量中根茎>叶>根,高山嵩草根茎>根>叶,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  相似文献   

6.
植物群落构成和植物种间联结,反映植物物种空间上相互关系,对于草地演替动态及稳定性的揭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以青南牧区南部3个嵩草群落为对象,分析了群落生物量构成变化;并基于2×2列联表及植物种多度,采用Ochiai种间关联度指数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了不同嵩草群落的植物种间关系及群落演替特征。结果表明:藏嵩草群落的生物量显著高于高山嵩草+异针茅/杂类草群落,群落生物量主要由莎草科植物构成,其占总生物量的45%~80%,而禾草、杂类草和不可食植物则分别约占总生物量的8.1%,15.2%和16.4%;3个嵩草群落内的植物种对一般存在完全关联、绝对关联和完全独立3种关系,藏嵩草群落和高山嵩草+杂类草群落中完全独立的种对较多,为38.1%和40.0%;而高山嵩草+异针茅群落中完全关联种对较多,为36.3%;3个群落中较多植物种对间存在显著联结性,且显著正联结种对数多于显著负联结种对数,同一种对在不同群落中的种间关系不同;各嵩草群落均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7.
嵩草草甸退化和恢复过程中主要牧草演替和地表特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禾草、矮嵩草和小嵩草的重要值及斑块变化为对象,研究其在嵩草草甸退化和恢复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退化中的嵩草草甸小嵩草重要值显著高于矮嵩草和禾草,样带调查显示在小嵩草样带矮嵩草盖度急剧降低,黑斑盖度增加近一倍,小嵩草斑块分布普遍;重牧小嵩草草甸小嵩草成为优势种,重要值显著高于矮嵩草和禾草(P<0.05),黑斑面积增大,塌陷增多,矮嵩草斑块出现几率小;恢复中的小嵩草草甸禾草重要值增大,矮嵩草恢复慢,恢复斑块上禾草成为优势种,小嵩草斑块接近消失,黑斑和秃斑面积急剧缩小,植被盖度增加;恢复较好的草甸禾草成为样地的优势种,矮嵩草和小嵩草的重要值低(零星斑块分布),没有黑斑和秃斑出现。高寒草甸退化引起优势植物更替,地表黑斑和秃斑严重,封育和减牧措施能够有效恢复退化的草甸。  相似文献   

8.
西藏那曲地区高山嵩草草地的分布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高山嵩草是高寒草甸主要的草种。以高山嵩草为建群种的草地面积占西藏那曲地区草地总面积的17.43%,也是该地区中部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草地类型。本文详述了那曲地区高山嵩草草地的分布、面积、产草量、质量及利用现状,分析了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尽快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严格控制载畜量,调整畜群结构和年龄组合,大力发展围栏草场和人工草场的对策及发展季节畜牧业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徐世敏 《青海草业》2006,15(1):16-17,21
对不同退化程度下的矮嵩草和高山嵩草无性系繁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下两种嵩草有性繁殖能力较弱,种子生产能力低,其中中度退化草地上高山嵩草每有效穗最高只产生2粒种子,重度退化草地矮嵩草每有效穗最高只产生3.6粒种子。  相似文献   

10.
以牦牛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体外产气法评定燕麦(Arrhenatherum elatius)青干草与玉树地区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高山嵩草-异针茅(Kobresia alpine-Sti pa aliena)、高山嵩草、紫花针茅(Stipa purpurea)、高山嵩草杂类5种草地型分别按100∶0,25∶75,50∶50,75∶25,0∶100比例两两搭配后的组合效应,通过产气量结合干物质消化率确定最优组合搭配并探讨对发酵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产气量结合干物质消化率得出最优组合:燕麦青干草分别与藏嵩草、高山嵩草、高山嵩草杂类以75∶25比例组合搭配最好;燕麦青干草与高山嵩草-异针茅以25;75比例搭配最好,与紫花针茅以50∶50比例搭配最好.pH在6.56~7.02范围内,没有造成微生物区系紊乱,组合效应对pH影响不明显;NH3-N浓度在9.12~15.68 mg·100 mL-1之间,适于瘤胃微生物生长;牧草组合后产生的乙丙酸累积量与单一牧草产生的无显著差异;牧草组合后CH4产量与单一牧草的CH4产量无极显著差异,组合效应并没有提高CH4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西藏自治区岗巴县高寒草原天然牧草养分含量及消化率季节变化规律,选取垫型蒿、高原鸢尾、藏羊茅、藏西嵩草和线叶嵩草5种牧草,分别分析8月、10月和12月各种牧草的粗蛋白质、脂肪、灰分、钙、磷和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干物质和纤维组分体外消化率.结果 表明:5种牧草中垫型蒿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17.28%)、线叶嵩草次之...  相似文献   

12.
不同海拔梯度嵩草种子的萌发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种不同试剂(KNO3、H2SO4、NaOH和温水)分别对西藏地区不同海拔梯度下的5种嵩草[四川嵩草(Kobresia setchwanensis)、喜马拉雅嵩草(K.royleana)、藏北嵩草(K.littledalei)、线叶嵩草(K.capillifolia)和高山嵩草(K.pygmaea)]进行浸种处理,以研究嵩草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4种不同试剂处理均能显著影响各种嵩草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嵩草幼苗的苗长和根长,且不同种子来源对发芽势、发芽率的影响较大,而不同试剂处理对幼苗苗长和根长的影响更大(P<0.05)。40%的NaOH溶液浸种后,四川嵩草和藏北嵩草发芽率分别达到98.00%和73.33%,且后者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NaOH浸种是增加嵩草幼苗高度的最优方法,将5种嵩草幼苗高度提高了13.0 mm以上,KNO3、H2SO4和温水对5种西藏嵩草种子的发芽均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的矮嵩草草甸水肥样地进行了氮、磷、钾施肥添加试验,研究了施肥对植物花期物候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使矮嵩草草甸有效积温增加,地下5cm和地上10cm有效积温的大小均为:氮磷钾对照;施肥使垂穗披碱草、甘青剪股颖、冷地早熟禾、矮嵩草、黑褐薹草、双柱头藨草、美丽风毛菊的始花期、终花期显著推迟(P0.05),而鹅绒委陵菜和麻花艽的始花期、终花期显著提前(P0.05);施肥后禾草的花期持续期小于莎草和杂类草;与对照相比,垂穗披碱草-麻花艽、垂穗披碱草-美丽风毛菊、甘青剪股颖-麻花艽和冷地早熟禾-麻花艽的开花时间(始花期)上的差异变小,种间开花时间重叠增加;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的检验结果为,对照、钾、磷和氮处理下其群落之间的相似程度逐渐降低,添加氮、磷促进了非相似性群落的形成。熵值法综合评价分析得出,对矮嵩草草甸添加氮、磷后,花期物候响应较为敏感的物种为:垂穗披碱草、矮嵩草、麻花艽和美丽风毛菊。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格姆滩高寒草甸不同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地上总生物量为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山生柳灌丛草甸〉小嵩草草甸(P〈0.05)。藏嵩草沼泽化草甸由24种植物组成,隶属13科22属;小嵩草草甸由36种植物组成,隶属16科31属;山生柳灌丛草甸草层由42种植物组成,隶属13科31属。不同草地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均为山生柳灌丛草甸草层〉小嵩草草甸〉藏嵩草沼泽化草甸,植被盖度山生柳灌丛草甸草层〉藏嵩草沼泽化草甸〉小嵩草草甸。  相似文献   

15.
牦牛粪沉积下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种间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群落构成和种间关联,反映物种在空间上的分布及相互依存和制约关系。为探究牦牛粪沉积和植被斑块互作下草地植物群落演变趋势及稳定性机制,以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寒草甸禾草/杂类草斑块和嵩草/杂类草斑块为对象,分析牦牛粪沉积下两种斑块中主要植物种的重要值(IV)、Jaccard种间关联指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粪沉积使禾草/杂类草斑块的建群种扁穗冰草的IV增加和西北针茅的IV降低,嵩草/杂类草斑块的建群种线叶嵩草的IV降低;2)禾草/杂类草斑块中,粪沉积(DP)和对照(CK)的正负关联种对比为0.61和0.63,显著联结种对为6.6%和6.4%;嵩草/杂类草斑块中,DP和CK的正负关联种对比为0.90和0.72,显著联结种对为2.8%和14.5%;且二者显著联结的种对多存在于优势种或亚优势种与伴生种之间;3)两种斑块中多数种对间联结性弱,群落处于不稳定阶段;粪沉积使嵩草/杂类草斑块的稳定性增强,利于禾草/杂类草斑块的演变;4)依据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子,将两种斑块的群落植物种划分为喜阳耐旱植物、喜阴喜湿植物和喜阳喜湿植物三大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16.
基于国际冻原计划(ITEX)模拟增温效应对植物影响的研究方法,设置温度梯度,从物种个体水平研究了莎草科功能群植物生长特征与地表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莎草科功能群除了黑褐苔草的高度与地表温度呈线性关系外,矮生嵩草与黑褐苔草的分蘖数、叶片数、高度与地表温度均呈二次函数形式变化,说明少量增温有利于该功能群植物的生长发育,但...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揭示高寒草甸初级生产力与土壤因子及多样性指数的关系,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三江源区具有代表性的高山嵩草矮嵩草草地型、高山嵩草杂类草草地型和高山嵩草圆穗蓼草地型,进行植物多样性、生产力及土壤养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高山嵩草草甸生物量、群落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都存在显著差异(P <0.05),其中高山嵩草圆穗蓼草地生产力最高,物种数最多,土壤营养成分含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地上生物量及优良牧草生物量与土壤理化性质呈显著相关(P <0.05),优良牧草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物种数的多寡与土壤养分呈显著相关(P <0.05),而群落结构的均匀度及多样性是与植物都需要的大量元素钾呈正相关的(P <0.01)。优势物种的竞争能力是通过土壤的有限养分(速效磷)体现的,两者呈显著正相关(P <0.05),因而地上生物量及优良牧草生物量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P <0.01)。而矿物氮(包含碱解氮)对丰富度指数、初级生产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采用稀释平板法从两种嵩草属牧草休眠期根和种子中分离到23株内生细菌,测定了其抑菌、溶磷、固氮和产IAA等生物学功能,并通过16S rDNA 基因序列分析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两牧草根和种子中内生细菌的数量和群落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线叶嵩草内生细菌的种类比矮生嵩草丰富;矮生嵩草根部内生细菌比种子中丰富,而线叶嵩草种子内生细菌较根部丰富;种子存放时间影响内生细菌数量;20株可继代培养内生细菌中具有抑菌、溶磷、固氮和产IAA生物功能的菌株分别占总菌株数的35%,55%,45%和25%。获得15株内生细菌的16S rDNA 基因序列,经同源性比较,其分别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类芽孢杆菌属(Paenibacillus)、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原小单孢菌属(Promicromonospora)和鞘氨醇盒菌属(Sphingopyxis),且芽孢杆菌属细菌为其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