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产量低的地区。长期以来,群众在沟边筑坝、拦蓄洪水泥沙,淤地造田。一般中小型淤地坝3—5年即可淤为坝地。坝地土壤肥沃、耐旱、能稳产高产,比坡耕地产量高4—5倍。因此,加速修建淤地坝已成为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利用近20年来邵阳发生地区性大旱的年份建立时间序列,应用灰色灾变预测理论及方法,对邵阳地区未来可能出现大旱的年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邵阳的大旱出现以2年为1个准周期,未来几个大旱出现的年份为2010、2012和2015年。灰色灾变预测的干旱结论为邵阳的抗旱工作提供科学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运用 137 Cs示踪了陕北安塞试区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并以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 北部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在 山坡中、上 部是侵蚀最严为强烈的地带,而在坡顶侵蚀较弱,在坡下有土壤堆积;土壤全N、碱解N和 速效K 与水蚀及耕作侵蚀成线性相关;有机质、速效P、阳离子代换量及土壤质地则与水蚀及耕 作侵蚀无 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137 Cs示踪了陕北安塞试区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并以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北部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在山坡中、上部是侵蚀最严为强烈的地带,而在坡顶侵蚀较弱,在坡下有土壤堆积;土壤全N、碱解N和速效K与水蚀及耕作侵蚀成线性相关;有机质、速效P、阳离子代换量及土壤质地则与水蚀及耕作侵蚀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137Cs法对重庆中梁山岩溶区坡耕地进行了土壤侵蚀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样地顶部侵蚀速率都大于10 000 t/(km2·a),是坡耕地土壤侵蚀最强烈的地方,坡耕地上部侵蚀速率为3 000-4 000 t/(km2·a)左右,而在耕地下部土壤出现堆积.样地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速率分别为2 765,3 202 t/(km2·a),其均值相当云贵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的40.3%,三峡库区的39.9%,嘉陵江流域的54.1%,黄土高原的39.1%,土壤侵蚀绝对量不大、相对侵蚀强烈是岩溶山区的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梁山岩溶区坡耕地土壤侵蚀137Cs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37Cs法对重庆中梁山岩溶区坡耕地进行了土壤侵蚀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样地顶部侵蚀速率都大于10000t/(km^2·a),是坡耕地土壤侵蚀最强烈的地方,坡耕地上部侵蚀速率为3000-4000t/(km^2·a)左右,而在耕地下部土壤出现堆积.样地多年平均土壤侵蚀速率分别为2765,3202t/(km^2·a),其均值相当云贵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的40.3%,三峡库区的39.9%,嘉陵江流域的54.1%,黄土高原的39.1%.土壤侵蚀绝对量不大、相对侵蚀强烈是岩溶山区的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水土流失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定位试验,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对土壤主要物理性质影响的机理及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有效的防治黄土高原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坡耕地持续利用。[方法]在陇中半干旱区6°~7°的坡耕地上,设传统耕作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T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T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TCL)、免耕秸秆覆盖下春小麦与苜蓿间作(NTSWL)、马铃薯与苜蓿间作(NISPL)、鹰嘴豆与苜蓿间作(NTSCL)6个处理,进行保护性耕作的定位研究,并分别探讨保护性耕作对每种间作方式的土壤容重、饱和导水率以及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T)相比,免耕秸秆覆盖(NTS)增大了土壤的容重,提高了表土的饱和导水率,使土壤的稳定性有所提高,水分易于入渗。免耕秸秆覆盖(NTS)可明显减少土壤侵蚀量和径流量。[结论]保护性耕作是控制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东北黑土耕作地区拥有大量的坡耕地,但是坡耕地过多连带效应就是东北地区的黑土耕作地区受到坡耕地的危害极其严重。本文从养分流失,侵蚀沟数量以及发育变化,土壤结构恶化,生态环境恶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坡耕地给东北黑土耕作区带来的危害,并从耕作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等方面阐述了应对坡耕地危害的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0.
<正>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甘肃省环县,2009年遭遇五十年一遇的大旱,然而玉米地里仍见秸秆青绿、穗大粒满。县委书记赵连印说,这些地都采用了集雨、保墒的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目前全县已推  相似文献   

11.
灰色灾变预测的机理是先将灾变出现的时间由小到大依次排列,构成原始数列,然后用GM(1,1)模型预测未来某个时间是否发生灾变,或某种异常数据可能出现的时间间隔。预测的准确性由模型的预测精度决定,在精度检验中可以用残差、相对误差e或后验差进行检验。在后验差检验中,把后验差比值C和小误差概率P作为精度检验的指标,C值越小越好,P值越大越好,通常认为C0.35,P0.95时预测精度较高,模型属1级,预测效果较理想。利用近20年来邵阳发生地区性大旱的年份建立时间序列,应用灰色灾变预测理论及方法,对邵阳地区未来可能出现大旱的年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邵阳的大旱出现以2年为1个准周期,未来几个大旱出现的年份为2010、2012和2015年。灰色灾变预测的干旱结论为邵阳的抗旱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去年,受气候、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农药的需求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总体上呈现萎缩的状况。倒春寒的出现,使得虫害发生偏轻,随后胶东地区出现大旱,病害发生也较轻。大旱还使得夏季玉米除草剂和秋季麦田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人工植被复合经营在解决农林争地、保持水土、恢复生态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满足人们对各种农林产品的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对黄土地区坡耕地人工植被7种复合经营模式的系统结构配置、调控技术、系统功能及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植被复合经营是黄土地区坡耕地治理,农林牧综合协调发展、达到持久农业的主要途径和技术措施。坡耕地人工植被复合经营模式的多元化生产是黄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林草覆盖率、恢复植被,进而改善生态环境及振兴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西吉县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坡耕地约占95%,马铃薯是主栽作物之一.由于耕作粗放,杂草危害十分严重,杂草与作物争夺水分、养分、空间和阳光,直接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为了有效地防除马铃薯田杂草,现将综合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去年,受气候、种植结构调整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农药的需求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总体上呈现萎缩的状况。倒春寒的出现,使得虫害发生偏轻,随后胶东地区出现大旱,病害发生也较轻。大旱还使得夏季玉米除草剂和秋季麦田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的耕地面积中,坡耕地占有很高的比例。但是受到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导致坡耕地没有得到良好的水土保持而影响到农业产量。虽然国家对坡耕地的有效利用给予了重视,但是在农业种植结构上依然存在不合理性。本研究以陕北地区坡耕地为例,针对坡耕地利用的特色农业进行可拓研究,以期提高坡耕地的有效利用率,促进坡耕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荒山造林先锋树种和主要的用材树种,但当前云南松林分的衰退问题已经日益严重,2009年至今在云南地区的连续大旱更是导致了云南松出现成片死亡的现象。基于此,从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趋势、遗传改良、生长生理响应特征等方面综述了云南松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针对云南松面对连年大旱的现实困难,提出了可能的对策与未来的研究展望。建议采用生理生态学方法,重点研究云南松纯林与混交林的碳收支进程对连续干旱逆境气候的响应机制,可以为合理改造云南地区广泛分布的云南松低产林分、提高云南松的林分质量和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云南松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松是我国西南地区荒山造林先锋树种和主要的用材树种,但当前云南松林分的衰退问题已经日益严重,2009年至今在云南地区的连续大旱更是导致了云南松出现成片死亡的现象。基于此,从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趋势、遗传改良、生长生理响应特征等方面综述了云南松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针对云南松面对连年大旱的现实困难,提出了可能的对策与未来的研究展望。建议采用生理生态学方法,重点研究云南松纯林与混交林的碳收支进程对连续干旱逆境气候的响应机制,可以为合理改造云南地区广泛分布的云南松低产林分、提高云南松的林分质量和生态效益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陕北地区大量存在的采用传统方式种植的坡耕地成为制约该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寻求坡耕地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表现出其独特的优越性。研究了坡耕地利用与循环经济理论的融合,以及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坡耕地利用的制度与举措。  相似文献   

20.
耕作措施对玉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采用自然降水径流小区田间实测法,在典型黄土高原黄绵土种植区域研究了不同耕作措施对玉米主要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全膜双垄沟播+免耕种植模式有效延长了玉米生育期,且各项经济性状表现最优,产量最高,籽粒产量达6907.78kg/hm2,较不施肥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分别提高19.53%、13.06%,可视为黄土高原黄绵土种植区域坡耕地种植稀播作物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