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推广种猪群伪狂犬病的控制与净化的技术。[方法]在3个试验猪场的种猪群中开展应用研究。对试验种猪群采取g E基因缺失弱毒疫苗免疫,每隔3个月检测PRV-g E抗体,淘汰阳性猪,采取外引种猪隔离、检疫、灭鼠、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结果]持续性监测和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5月至2011年2月期间,随着检测次数的增加,3个猪场不同类别种猪群的伪狂犬病阳性率不断下降,到第3次检测时全部为阴性;3个猪场30%的后代猪群的伪狂犬病g E抗体检测结果全为阴性。在根除猪伪狂犬病2年后,3个猪场的抽检结果全为阴性。[结论]持续性监测和调查结果表明,3个试验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得到净化,提高了猪群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浙江桐乡某现代化规模养猪场针对猪伪狂犬病,采用以免疫、检测、淘汰为主,结合隔离、消毒等综合防制技术,经过2年的净化工作,原有种猪群已完成70.00%的淘汰更新,PRV-gB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抗体抽检结果显示,旧母猪群后代70~100日龄生长猪PRVgE抗体阳性率从原来40%降到0,且新进种猪群及其后代始终保持PRV-gE抗体阴性。结果表明,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免疫、消毒、隔离、淘汰制度,能有效控制伪狂犬病在猪群中的传播,在创造相应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净化猪伪狂犬病的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20112012年期间,采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鉴别ELISA方法对南昌市8家阳性种猪扩繁场的血样进行了血清学抗体检测试验比较分析,并通过检测-淘汰-监测-净化,以及免疫、检疫、消毒、隔离等综合措施对这些猪场进行了伪狂犬病的净化,结果显示,经过净化后的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率明显下降,且种猪群伪狂犬病野毒感染阳性率在10%以内开展净化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猪伪狂犬病是由猪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对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和防控不但可以降低猪场因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还能提供健康的猪,减少病原扩散,提高经济效益。2016年4月~2017年1月,通过对丰县3个规模猪场猪只开展抗体检测、淘汰阳性猪、优化调整免疫程序和疫苗接种等一系列猪伪狂犬病净化工作,整个猪群的PRV-g E抗体平均阳性率由8.7%降至0%,PRV-g B抗体平均阳性率由79.9%升至97.8%,生产绩效有了明显提升,并在全县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净化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5.
大型集约化猪场成功清除伪狂犬病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彻底清除种猪群中的伪狂犬病病毒、提高猪群健康水平、保障种猪质量,笔者对猪群采取严格的疫苗免疫、基础猪群检测淘汰、整体防疫管理等综合技术措施,进行猪伪狂犬病的清除与净化.3个种猪场共有4 713头基础公母猪,每个猪场分3个阶段检测,每个阶段间隔2个月.通过场内全群检测淘汰法,共检测12 631头份,淘汰(或隔离)伪狂犬病阳性猪和可疑种猪共182头,在3个大规模种猪场成功地清除了伪狂犬病.2004年7月至2007年12月对种猪后代(测定种猪、后备猪和重胎母猪)、各阶段猪共抽检16 314头份血清进行PRV-gE抗体的检测,结果全为阴性.表明猪伪狂犬病被成功清除净化后,猪场一直保持伪狂犬病阴性.该项清除净化工作共投资48.5万元,新增纯收益210万元,有效提高了猪群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6.
正为探讨猪伪狂犬病"免疫+监测+淘汰"净化方案的临床应用,采用美国IDEXX动物疫病ELISA试剂盒检测猪场猪伪狂犬病抗体,通过PRV-gI/E和PRV-gB抗体检测、免疫程序调整与优化、阴性后备种猪补充替换、gI(gE)阳性种猪逐步淘汰和持续监测等系列综合措施,4年内实现了全场猪伪狂犬病净化的目标,目前已连续3年保持猪伪狂犬病野毒阴性。  相似文献   

7.
为降低夷陵区猪伪狂犬病流行风险,对该区生猪供精中心种猪场采取"免疫—监测—淘汰"为主,配合消毒、隔离等综合措施进行伪狂犬病净化。持续监测结果表明猪伪狂犬病gB抗体合格率维持在98%以上,猪伪狂犬病gE抗体阳性率由9.26%逐渐降至0。通过对比净化前后母猪生产性能,可知净化后养殖户母猪生产性能提高,证明了种猪场开展猪伪狂犬病净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在某个曾流行猪伪狂犬病的规模化商品猪场实施了仔猪初乳前滴鼻接种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进行首免的方法,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免疫方法的免疫可靠性。随后,建立了以实施初乳前首免、建立严格隔离检疫和消毒卫生制度、淘汰可疑带病毒种猪、建立健康种猪群等技术措施为主要内容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技术,并在该场应用。经2年时间的净化后,目前,该场已达到净化猪伪狂犬病的目的,通过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测,未发现临床病猪和健康的gE抗体阳性猪。  相似文献   

9.
良圻原种猪场2003年开始实施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通过全群采血检测、淘汰野毒感染种猪、采用伪狂犬病g E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引入阴性后备种猪、完善并严格执行生物安全防疫制度和日常饲养管理等综合性措施,成功地在大于6 000头母猪的种猪场净化了猪伪狂犬病,构建阴性种猪群。建立了伪狂犬病毒感染低阳性率的大型种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模式。2011年底和2012年上半年国内部分猪场发生猪伪狂犬病疫情(后证实为变异株),为应对疫情,良圻场在2012年12月再次开展不同疫苗比对试验,发现应用优质"活+灭"疫苗可显著提高猪只中和抗体水平。被变异伪狂犬病毒感染的规模猪场,执行净化方案时,对基础猪群加免灭活疫苗,可缩短基础猪群猪伪狂犬病净化的进程,进一步表明多年前制定的猪伪狂犬病净化方案依然有效。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规模化猪场猪瘟病毒及伪狂犬病病毒感染的严峻状况,选取山东省某规模化猪场核心种猪群开展猪瘟及伪狂犬病的净化工作。结合血清学、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在系统研究了该场两种疫病的流行病学、带毒状况及疫苗免疫状态的基础上,对种猪群进行为期约一年的猪瘟及伪狂犬病净化工作,在良好的卫生防疫措施的基础上,精选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淘汰带毒猪及抗体阴性猪。结果显示:经过两次净化,种猪群的猪瘟病毒带毒率下降到3.03%,伪狂犬病病毒带毒率下降到3.23%,生产成绩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净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在某600头母猪的伪狂犬病阳性猪场,应用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弱毒苗对全场所有猪只严格按免疫程序进行强化免疫,8个月后对本场种猪群猪伪狂犬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当抽样检测gE抗体阳性率低于5%时,对全群种猪进行检测并淘汰gE阳性猪只,对免疫后的后备母猪进行逐头检测,gE阴性猪只并入生产群。通过反复检测、淘汰,3年后,该场猪伪狂犬病野毒阳性率由2008年的11.53%下降为0,达到净化标准。  相似文献   

12.
猪伪狂犬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猪的以繁殖障碍和呼吸道疾病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是危害养猪业的重大疫病,净化是彻底控制猪伪狂犬病的唯一出路。本文采用IDEXX ELISA试剂盒评价猪伪狂犬病的PRV-gE和PRV-gB抗体情况,通过阴性后备种猪快速补充替换、免疫程序调整与优化、圈舍分区隔离、gE阳性种猪淘汰和持续监测等净化方案,3年内初步实现了新疆某规模化猪场全场母猪伪狂犬病净化的目标。在净化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该猪场的配产率和产活仔率得到了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四川省部分规模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RV)感染情况和疫苗免疫状况,采用ELISA方法,对四川省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川中5个片区的17个规模猪场进行PR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采集的1 388份血清样品中,PRV-gB抗体总阳性率为84.51%,PRV-gE抗体总阳性率为15.63%;17个规模猪场中,PRV-g B抗体场阳性率为100%,PRV-g E抗体阳性猪场10个,场阳性率为58.82%;哺乳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经产母猪、种公猪、后备猪PRV-g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52%、71.98%、77.58%、94.29%、88.33%、86.27%,PRV-g 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12%、13.74%、21.71%、15.53%、1.67%、10.78%。结果表明,四川省规模猪场伪狂犬病总体免疫效果较好,但部分猪场免疫抗体水平不高,野毒感染情况也较严重,尤其是哺乳仔猪、育肥猪和经产母猪群。结果提示,四川省猪伪狂犬病流行形势仍然严峻,需要继续加强猪伪狂犬病的系统性防控,有计划开展猪群PRV净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查出北京市郊区某规模种猪场隐性伪狂犬病感染猪并加以淘汰,达到净化猪场的目的,应用伪狂犬病病毒(PRV)gE蛋白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不同阶段猪群血清进行抽检。结果表明:该种猪场不同阶段猪均存在PRV gE抗体阳性猪,采取普检种猪并淘汰PRV gE抗体阳性猪、调整免疫程序、抓好综合性防控措施、采用PRV gB蛋白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抗体等方法,使该种猪场猪的伪狂犬病得到了净化。说明用PRV gE蛋白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血清样本进行检测,发现并淘汰PRV gE抗体阳性猪、调整免疫程序可以净化猪伪狂犬病。  相似文献   

15.
选择徐州六马种猪科技有限公司种猪场作为伪狂犬病净化创建场,通过开展对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种猪、待售种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抗体(gE抗体)和疫苗免疫抗体(gB抗体)检测,进行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的本底调查,了解各阶段猪群健康状态、免疫情况、免疫抗体水平和野毒感染状况。根据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感染状况,采用不同的净化方案,进行猪伪狂犬病净化。通过净化,该场种公猪、生产母猪、后备种猪及待售种猪连续2次以上抽检结果均为伪狂犬病gE抗体阴性且gB抗体合格率70%以上,达到猪伪狂犬病净化创建场标准;同时,猪群的健康状况、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成活率均有明显提高,为今后猪场伪狂犬病净化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定科学的猪伪狂犬病净化策略,估计猪场伪狂犬病的流行率和群间分布情况。[方法]通过科学合理抽样,采用针对性的检测方法,使用猪伪狂犬病病毒g E-ELISA试剂盒,对采自厦门市一种猪场不同猪群的1561份样品进行了血清学检测。[结果]该猪场伪狂犬病血清学真实流行率为90.8%(95%CI:87.9%~93.7%);不同猪群中,种公猪的g E抗体阳性率最低,其次为育肥猪,哺乳仔猪的g E抗体阳性率最高;不同品种间,黑猪的g E抗体阳性率最高,其次为大白和长白,杜洛克的g E抗体阳性率最低。[结论]该种猪场可能感染了新的伪狂犬病毒,导致血清学流行率较高;在今后类似的伪狂犬病血清学流行率研究中,可以考虑把哺乳仔猪排除在研究群外;如无法在短期内淘汰所有PRV g E抗体阳性种猪,建议首先要淘汰阳性种公猪,其次要探索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加强监测。  相似文献   

17.
《养猪》2021,(5)
为了解2019—2020年新疆部分地区种猪群主要疫病的抗体水平,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采集的654份猪血清进行了口蹄疫O型病毒(FMD-O)、蓝耳病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圆环病毒2型(PCV2)、伪狂犬病g B蛋白(PRV-g B)、伪狂犬病g E蛋白(PRV-g E)抗体检测。结果显示,FMDV-O抗体阳性率为84.92%(169/199)、PRRSV抗体阳性率为95.33%(531/557)、CSFV抗体阳性率为93.67%(577/616)、PCV2抗体阳性率为92.86%(273/294)、PRV-g B抗体阳性率为96.78%(451/466)、PRV-g E抗体阳性率为35.64%(170/477)。试验结果可为该地区主要猪病流行病学调查提供参考,也可为免疫程序的调整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20,(5)
为落实国务院《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的要求,在两年(2017—2019年)内达到猪伪狂犬病免疫净化场的目标。嘉定区梅山猪育种中心加强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严格检疫、淘汰阳性猪、净化猪群、建无毒猪群、消除隐性感染、定期消毒等措施,此外猪场还加强环境管理,做好灭蚊灭鼠等工作,使生产公母猪、后备公母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全部为阴性,伪狂犬病抗体水平90%,窝均产活仔率提高10.20%。经过两年的努力,成功净化了猪伪狂犬病,建立阴性猪群,可为其它猪场净化该疫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正1猪伪狂犬病1.1净化评估标准1.1.1同时满足以下要求,视为达到免疫净化标准(控制标准):(1)种公猪、生产母猪和后备种猪抽检,猪伪狂犬病g E抗体检测均呈阴性。(2)生产母猪和后备种猪抽检,猪伪狂犬病g B抗体的合格率大于90%。(3)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4)现场综合审查通过。1.1.2同时满足以下要求,视为达到非免疫净化标准(净化标准):(1)种公猪、生产母猪和后备种猪抽检,猪伪狂犬病抗体检测均呈阴性。(2)停止免疫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发生。(3)现场综合审查通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种猪场猪伪狂犬病的综合防控方法,试验采用PCR方法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云南昆明3个阳性种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净化防控研究。结果表明:因地制宜制订种猪场猪伪狂犬病净化综合防控方法,对种猪群采血进行检测,淘汰或隔离阳性感染猪,引入阴性种猪,加强饲养管理,最终使猪伪狂犬病得到净化。3个猪场净化防控技术净现值多为正数,效益成本比均大于1。说明所制订的防控措施具有经济学上的合理性,检测淘汰法的净化效果好于管理免疫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