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狗獾控制沙棘木蠹蛾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 Hua.Chou,Fang et Chen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辽宁、山西、陕西、宁夏、河北等地,发生面积13.3万hm^2,其中50%以上的受害沙棘林成片死亡。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调查,沙棘木蠹蛾发生面积1.8万hm^2,发生率58.7%,平均有虫株率42%,平均虫口密度9头/株,最高可达118头/株。通过人工饲养和野外观察,对狗獾的生活习性及其林间控制沙棘木蠹蛾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2.
云南松榉木蠹象(Pissodes sp.)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幼树。目前仅在昆明市嵩明县大哨乡海拔2200-2600m范围内的云南松纯林以及混交林幼林中发生,通过3年的调查,基本掌握了该虫的危害程度及危害特点,调查结果表明:大哨乡云南松榉木蠹象危害严重时期松林受害面积达351hm^2,其补充营养株率,枝干受害株率,危险指数分别为90.5%,37.1%,42.1%,枝干受害株率和危害指数与该虫补充营养株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华山松木蠹象(Pissodes punctatus Langor et Zhan)在我县最早发现于1983年,主要分布在海拔2100m以上的六哨乡鱼味,马场华山松林内,危害面积38hm^2,1985年扩大到646.7hm^2。经过连续2年采用化学防治580hm^2,基本控制了危害。2001年11月调查,该虫在全县受害面积476hm^2,波及六哨等7个乡镇,且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制约我县华山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生物灾害因素。为尽快控制危害,找到经济、安全、有效、简易的防治办法,我们结合生产防治,进行了试验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条林区红脂大小蠹危害调查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脂大小蠹属鞘翅目大小蠹科 ,自 1998年 9月在晋城市首次捕捉到成虫以来 ,通过数次大规模调查 ,发现全省多数地市都有该虫分布 ,尤以中条山东部和太岳山危害最重 ,全省发生面积达 2 0万 hm2 。该虫以危害油松和华山松为主 ,直接威胁着山西林业的发展 ,已成为山西主要造林树种—油松正常生长的主要障碍。我们于 1999年下半年开始 ,对中条林区的红脂大小蠹危害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调查 ,现将结果整理初报如下 :1 红脂大小蠹危害对松树生长的影响红脂大小蠹主要侵害松树树干基部和根部 ,既影响松树的生长势 ,抑制松树的高生长和直径生长 ;又可导…  相似文献   

5.
防治强大小蠹的方针与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以来 ,太行、吕梁山区的油松林木大面积暴发了山西历史上最严重的森林虫害—强大小蠹危害 ,其来势凶猛 ,蔓延迅速 ,危害极大。据最新调查统计 ,全省发生面积已达 2 4 .8万 hm2 ,死亡油松 34 2 .6万株 ,损失十分惨重。强大小蠹主要危害健康油松 ,小至胸径3cm,大至上百年的古树均有侵害。沁源县树龄已近60 0年的油松王九杆旗 ,树干上虫孔累累 ,满目疮痍 ,就连佛教圣地五台山寺庙内的参天古松也未能幸免于难。据初步估计 ,强大小蠹已给山西林业造成了上亿元的经济损失。油松是山西的主要树种 ,在保持水土、含养水源、美化环境、防止土壤…  相似文献   

6.
红脂大小蠹对油松的危害及越冬前后干、根部分布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红脂大小蠹Dendroctonus valens Leconte大面积为害油松,造成健康油松大量死亡,在我国尚属首次,选用定点观察和线路踏查相结合的方法。从1999年到2001年5月,对该虫害油松进行了详细调查,胸径10cm以上的油松受害较重,且胸径越粗爱害越重,最细3cm的油松也受害,有虫株率5%-11%,最高达40%,受害株死亡率3.6%,最高达38%。以成虫侵入干基70cm段集中为害,高达180cm,侵入孔流出凝脂,在干部越冬的成虫和幼虫,越冬后死亡。该虫也为害根部,在根部同样可以产卵并发育为成虫,能正常越冬,成为新的扩散早源。  相似文献   

7.
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治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红脂大小蠹是近年来为害油松的园内新纪录种,1998年在山西省阳城,沁水县首次发现,此后在全省各地暴发成灾,发生面积高达24.8万hm^2,为害空前猖獗,本文简要介绍了红脂大小蠹在山西省的发生与防治阶段成果,并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云南松梢木蠹象危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云南松梢木蠹象(Pissodes sp.)主要危害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幼树,目前仅在昆明市嵩明县大哨乡海拔2 200~2 600m范围内的云南松纯林以及混交林幼林中发生.通过3年的调查,基本掌握了该虫的危害程度及危害特点.调查结果表明大哨乡云南松梢木蠹象危害严重时期松林受害面积达351hm2,其补充营养株率、枝干受害株率、危害指数分别为90.5%、37.1%、42.1%;枝干受害株率和危害指数与该虫补充营养株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皋落林场     
本刊记者 《山西林业》2008,(5):F0004-F0004
中条山国有林管理局皋落林场位于中条山区的垣曲县境内,始建于1950年。经营总面积1.59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0133万hm^2,活立木总蓄积33万m^3,有林地中乔木树种主要有栓皮栎(占林分面积60%)、油松、辽东栎,辖区森林覆盖率达到4120%。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以来,共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飞播造林872hm^2,封山育林1050hm^2,全部达到合格以上工程。  相似文献   

10.
云南木蠹象和华山松木蠹象大面积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瑆 《云南林业》2004,25(5):19-20
云南木蠹象和华山松木蠹象(以下简称两虫)都是危害云南省松林资源的主要蛀干性害虫,它们对云南省松林资源所造成的危害仅次干纵坑切梢小蠹虫。由于受气候变暖,中幼林抚育跟不上和大面积防治技术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两虫危害呈现出上升趋势。在我省,两虫主要分布在丽江、曲靖、玉溪、昆明、临沧、保山、昭通等地市,发生面积分别达到了1.1万hm^2和2.3万hm^2。如何尽快地控制两虫的扩散蔓延,已经成为我省  相似文献   

11.
曲靖地区松纵坑切梢小蠹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自1997年以来,在沾益县菱角乡和白水镇蠹害林区内设置样地,通过连续和年的观察,对小蠹虫的生活史,成虫蛀梢,蛀干危害习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组建了纵坑切梢小蠹自然种群生命表,通过对1000hm^2的受蠹害林区的综合防治,平均受害株率从防治前的61.5%下降到17.8%,受害梢率从34.9%下降到10.4%,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脂大小蠹又称强大小蠹,是来自北美的外来林业有害生物。2000年在临城县首次发现此虫。该虫主要危害胸径10cm以上松树的主干基部和根部。当该虫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坑道相连形成环剥时造成整株死亡。给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造林绿化成果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管涔林区防治红脂大小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涔林区位于晋西北地区、黄河中游 ,全区森林面积 3.2 5万 hm2 ,其中油松林 1733hm2 。 1999年 9月 ,发现红脂大小蠹侵害油松林 ,面且侵染面积已经达到136 7hm2 ,经进一步深入调查 ,虫口密度每株为 70头~ 80头 ,有虫株率 2 %~ 3% ,根据红脂大小蠹防治技术方案认定为轻度感染。我们对红脂大小蠹进行了观察研究 ,并开展了有效的防治工作 ,现将防治情况介绍如下。1 观察结果10月 8日 ,在杜家村林场西坡林缘解剖 1株树干 ,并未见活虫。根部解剖共有 10 3头 ,幼虫 4 12头 ,未见蛹。最深侵入主根达 80 cm,侧根达 130 cm,且害虫多集中于根部向…  相似文献   

14.
蔡珺  张晓平  董莺 《中国林业》2009,(17):45-45
丹巴腮扁叶蜂主要分布四川、青海、甘肃武威(天祝),该虫属膜翅目、广腰亚目、广背叶蜂总科、扁叶蜂科,于1989年在甘肃省天祝县乌鞘岭林区青海云杉人工幼林地上初次发现,危害面积850亩。1991年扩展到天然幼龄林分和林间苗圃,受害面积3000亩。2005年其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发生面积1万余亩,平均有虫株率17.5%,严重区域达100%。  相似文献   

15.
1999 年,油松大小蠹(学名待定)在山西省许多地区的油松林内暴发成灾,对30年生或胸径12 cm 以上的油松危害极大,造成了严重损失。该虫为害油松系首次发现。其成虫大多在距根基部1 m 以内的树干部位侵入蛀食韧皮部,雌虫产卵量一般为100 多粒。幼虫继续取食韧皮部,常造成油松死亡。该虫营隐蔽生活,一般的化学防治方法效果很差。采用钻孔塞入磷化铝毒丸薰杀法,成虫死亡率可达96.4% ,幼虫死亡率可达97.7% 。  相似文献   

16.
氟铃脲和阿维灭幼脲防治椰心叶甲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椰心叶甲是世界性棕榈科植物危险性检疫害虫,原产于印度尼西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现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我国是在20世纪90年代随棕榈科植物苗木的引种而传入的[1.2].据报道,海南省海口市2002年6月发现该虫危害后经调查,全省受害株数3.1万株,发生面积为0.67万hm2;2003年8月受害株数为10万株,发生面积达1.8万hm2;2004年3月受害株数110多万株,发生面积达3.08万hm2,并已扩散到12个县(市、区),造成枯死树10多万株.椰心叶甲主要危害椰子、酒瓶椰子、西谷椰子、大王椰子、亚力山大椰子、华盛顿椰子、槟榔、卡喷特木、油椰、梭椰、棕榈、鱼尾葵、山葵、刺葵、薄葵、散尾葵、大王棕等棕榈科多种重要经济林木及绿化观赏林木.  相似文献   

17.
红脂大小蠹是国内新纪录种,为害油松的主干和主侧根,可导致健康油松在短期内大量死亡。该虫主要以成虫和老熟幼虫越冬,一般1年1代,在较寒冷地区.深层主侧根部位发育速率较慢,3年2代或2年1代,世代重叠。在纯林、生长衰弱、郁闭度小的林分中为害较重。营造混交林、加强林木管理、控制虫源、引进并保护和利用天敌是控制红脂大小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世界竹藤通讯》2006,4(1):23-23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以毛竹为丰的竹产业,2005年5月县政府委托浙江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制订了《长兴县五万亩毛竹发展工程》规划,并于去年12月3日通过专家评审论证,2006年由县林业局开始组织实施。据介绍,该工程总规划为0.35万hm^2,总投资7250.5万元。2005年,在县政府鼓励发展毛竹林的扶持政策推动下,巳实施面积1260hm^2,完成投资1536万元。今年计划实施面积666hm^2,投资1058万元。另悉,目前全县的毛竹林面积巳达1.73万hm^2。  相似文献   

19.
黑山大小蠹(Dendroctonus ponderosae)和波缝重齿小蠹(Ips pini)危害同一株扭叶松时,前者主要危害树干的下部,而后者主要侵害已受黑山大小蠹危害林木的上部树干。对受害林木树皮表面羽化孔的调查表明:两种小蠹虫羽化孔的数目呈明显的负相关。室内段木接虫试验表明:同时接种两种小蠹虫,黑山大小蠹子代的数量明显下降。交叉接虫,波缝重齿小蠹子代的数量随接虫时间的延迟而降低。在林间用外激素引诱波缝重齿小蠹侵害黑山大小蠹的  相似文献   

20.
李星 《世界林业动态》2007,(30):9-10,F0004
一、森林资源变化与所有制结构 根据2004年的调查,韩国的国土面积为996万hm^2,其中森林面积640万hm^2(64.2%),呈逐渐减少趋势。2000-2004年的5年间,森林面积减少2.2万hm^2,年均减少0.44万hm^2。立木蓄积年增加4%-5%,2004年达4.89万m^3,平均每公顷蓄积76.4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