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国古代,农村的环境污染主要来自生活污染、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以及矿冶业发展带来的污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则加剧了农村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
康丽云 《农业考古》2005,(5):139-141
在中国文学史上,自苏轼在词中开辟农村词这块领域后,后继者并不多,真正加以继承和发扬者是辛弃疾.但对辛弃疾农村词的研究,历来是一个较薄弱的环节,其农村词蕴涵的人文精神,更是鲜有人论及.辛弃疾农村词的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一、讴歌农村风光,抒发对农村的热爱之情;二、塑造农民形象,突出农民主体地位;三、描绘农村生活图画,关注农民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
康丽云 《农业考古》2007,(6):189-190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创始人,辛弃疾是农村词的集大成者,本文拟就其农村题材作品的异同进行比较。其主要异同表现为:都具有隐居农村的生活经历,但他们的理想与追求有所不同;都讴歌了农村的美丽风光,但他们对农村生活的喜爱程度有所不同;都描绘了农村的生活场景,但他们与农村生活的融合程度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4.
不同民族文化类型有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与古代社会的移民模式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决定了古代社会移民过程中,存在不同的移民模式。在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移民历史时,关于移民的缘起、过程与数量被学者们给予了足够的关注,但是生活方式与移民模式之间的关系则少有论及。中国古代生活方式,带有明显的食尽一山则移一山的特点,类似于荷花覆盖池塘现象,与欧洲生活方式老虎式圈套地显著不同,中国古代的移民行为主要为内调式,与西欧外部扩张式存在明显区别,这是由于中国古代的生活方式的作用之故。这也就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国相对紧张的人地关系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农村社会的转型和农民精神生活的深层变革,使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具有了一些新的特征,表现为农村社会成份的混合性、农村社会成员个体属性的模糊性、农村社会信息传播的复杂性、农村生活方式的多元性和社会道德选择与建设的功利性等。这一切都使农村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同居"一词,古代典籍屡见,现代生活中也时常应用,但其在古代的含义和现代的含义是不同的。本文试分析其含义的演变。  相似文献   

7.
康丽云 《农业考古》2006,(3):167-169
苏轼创造性地“以诗为词“,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把农村题材写入词中.继苏轼之后的辛弃疾,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都直接承继了苏轼的农村词,并且有所发展.本文仅从农村场景的描绘上,农民形象的塑造上,表现手法的运用上三方面探讨辛弃疾农村词与苏轼农村词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8.
田庆锋 《甘肃农业》2006,(11):312-313
改革开放后,农村教育史的研究逐渐受到了教育学界和历史学界高度重视,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本文拟分“古代农村教育”、“近代农村教育及乡村教育”、“私垫教育”、“革命根据地和改革开放前新中国的农村教育”等四个专题进行述评。其中难免挂一漏万,敬请方家指正。一、古代农村教育史研究古代农村生活是古代农村教育形成和发展的极其重要的生态环境,也是我国教育传统形成之杜会基础。教育传统又与前现代农村教育相互影响。学者们从教育哲学和文化学等角度探讨了我国古代教育传统的结构、特征和内容等问题。丁钢《中国教育传统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文化的关系》(载《教育研究》1987:12)利用文化学的方法对中国教育传统的结构、特征及其与文化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考察,其主编《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国教育传统的理论探索》(教育科学出版牡2002年版)对中国教育传统结构及其现代性、中国民间社会教育心理传统、中国教育传统的非正式制度(包括民间文艺教化、作为伦理教化的宗族制度、农业习俗教育等)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此外还有郭齐家《论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现代意义》(载《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5)、刘鸿远《试析古代德育的政治性》(载《中州学刊》1999:1)等。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越来越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稳定。本文分析了临泽县板桥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与建设力度,制定合理的水价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防治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及畜禽养殖污染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家在农村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农村日渐溶入整个社会变革之中,生活方式逐渐改变,职业流动加剧,促进了农村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因此,在新的情况下,考察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状况,对于了解农村、促进农村发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京郊农村社区依托首都的地域优势,发展迅速,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社区功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亟待调整和改善。现代京郊农村应着重加强社区的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社会保障功能以及社会控制与社会稳定的功能、环境保护的功能等,以实现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保证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城镇化的浪潮,征地已经逐渐成为了农村社会生活必须经历的事件,并深刻重塑了农村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生活。《新时期农村权力结构演变》从动态权力分析视角,以桥村的征地事件为例,探讨了在政治新常态的背景下,农村权力关系结构的变化,并进一步揭示了这种农村权力结构变化所反映的农村微观治理过程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村环境污染与农村生态环境破坏已变成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迈进的关键因素之一。增强农村环境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定要求和始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首要部分。本文重点简析了贵州省六盘水市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包含农村生活污水污染、农村生活废弃物污染和农业生产污染等,并且从处理生活污水、生活废弃物,迈进生态农业,环境监测等方向提出了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青铜时代农业生产工具的考古发现及其考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白云翔 《农业考古》2002,4(3):165-171,206
一、引言恩格斯指出 :“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 1) 。因此 ,研究古代社会 ,尤其是研究古代社会经济生活 ,就离不开对古代农业的分析和考察。农业生产离不开农业生产工具 ,而农业生产工具不仅是农耕技术和农业生产发展水平的重要指示器之一 ,而且是在与古代农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振兴乡村的战略,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农村的生活风貌、经济形态、管理状况等多方面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农村的文化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农村文化是基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长期互动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文化风格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规范着人、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维系着农村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而建国初期的十七年间,农村文化具有更加强烈的集体主义色彩,这不仅深化了农村生产、生活的模式还对于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念的塑造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从农村传统文化的内涵,邯郸市周边农村文化的回味、现状以及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农村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论许真君民间崇拜中的农耕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真君民间崇拜信仰是古代江西地区一种较为突出的社会现象,它广泛存在于社会各个领域,尤其在农业生产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随之产生.许真君民间崇拜中的农耕文化,是以崇拜许真君为主要特征,在江南各农村地区存在最为广泛,对当地社会生产、生活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党和政府乃至整个社会历来都比较重视农村问题,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统筹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完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8.
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成因及农村养老保障面临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政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699-4701
在分析我国农村老龄化成因与农村养老保障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积极创造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社会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解决农村养老保障难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汤鸣 《现代农业》2007,(11):116-117
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关心和救助农村孤寡老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与温暖,既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解农村孤寡老人的现状,解决存在的问题,笔者采取走访相关部门、问卷调查、深入农村实地调查等方式,对合肥市肥西县农村孤寡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稳步向前发展,农民的生活取得了实质性的改善,农村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虽然农村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农村人畜饮水水资源短缺和水质难以保障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的发展进步,因此,探索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对于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