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雪生  刘芳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49-J0050,J0052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收集医院2007年9月至2008年12月ADR报告329例,分别从药品种类、ADR表现、给药途径及患者年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报告329例涉及172种药品。抗菌药物56个品种,ADR175例,占总例数的53.19%;其次为中草药制剂和循环系统药物。引起皮肤及附件损害的ADR最多(127例),占总例数的38.60%;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116例),占总例数的35.26%。〉60岁患者发生ADR所占比例(23.40%)最高。结论:老年患者应慎重用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中草药制剂,加强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某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某院2012年收集的158例ADR报告分别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引发ADR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发生率男性略高于女性,比例为1.29:1。60岁以上患者ADR的发生率最高,占51.90%。抗生素类药导致的ADR最多,占36.08%,其中以头孢菌素类和喹诺酮类居多,分别占40.35%和19.30%。ADR中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多,占36.47%。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对ADR的监测,最大限度地减少ADR的发生,保证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医院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与规律,探讨ADR的防治对策,为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脑科医院2012-2014年上报的ADR 579例,从患者的性别、年龄、药物品种、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临床表现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79例ADR中男性271例,女性308例。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最多为313例(50.73%),其次为口服254例(41.17%)。静脉给药与非静脉给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DR药品种类中以精神障碍类药物最多为165例(28.25%),其次是抗感染药物和中药制剂,分别为87例(14.89%)和77例(13.1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系统器官损害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多为189例(32.6%),其次为消化系统113例(19.5%)。结论 用药前应充分了解药物及患者的ADR情况,减少联合用药,谨慎使用静脉给药。选择合适的药物及给药方式,注意监测。  相似文献   

4.
我院2004-2005年麻醉镇痛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镇痛药和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及变化趋势,评价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计算我院2004-2005年麻醉镇痛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的药物总使用量及DDD s排序,并抽取3178张处方分析各种药物的利用指数(DU I)。结果:2005年与2004年相比,麻醉性镇痛药增幅较大的依次为枸椽酸芬太尼注射液、盐酸哌替啶注射液、吗啡注射液和吗啡控释片,二类精神药品增幅较大的依次为阿普唑仑片、舒乐安定片、苯巴比妥片、苯巴比妥注射液。吗啡控释片、吗啡注射液、哌替啶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的DU I值分别为1.25、1.02、1.20、3.50,均高于限定日剂量。结论:麻醉镇痛药品和二类精神药品临床需求量大,用量呈整体上升趋势;2 a中本院对这些药品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某院心内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特点,探讨ADR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12—2015年上报的心内科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72例心内科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306例(53.50%),女性266例(46.50%);70~<80岁人群ADR发生率最高,有188例(32.87%);ADR发生率最高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206例(36.01%),其次是口服给药205例(35.84%);新的ADR报告113例(19.76%),严重的ADR报告28例(4.90%);心血管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最多,有410例(71.68%),其次为中药注射剂73例(12.76%);以消化系统损害145例(25.35%)最为常见。结论 心血管药物(抗血小板、抗凝和调脂药物)、中药注射剂是心内科ADR监测重点药物类别,60岁以上患者是ADR监测重点人群,静脉滴注是ADR监测重点给药途径,消化系统损害是提示ADR发生的重要信号。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方法通过查阅病历和输血反应回报单制度,对临床输注血液相关制品的输血反应进行统计分析,记录发生输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1893例受血者中,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5例,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0.26%,其中发热反应3例,发生率为0.16%;过敏反应2例,发生率为0.11%。结论建立规范化的用血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应用输血新方法、新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药品标记情况,确保摆药核对的准确性和患者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统计我院住院药房摆药中405种药片或胶囊的标记情况,并就药品标记对摆药核对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药片或胶囊药品中有标记的药品为132种,占32.6%,其中标记对核对有较大帮助的药品仅有88种(占21.7%);没有任何标记的药品有273种,占67.4%...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近2年临床分离致病菌药敏结果做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使用VITEKSYSTE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全院患者送检培养呈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少数标本的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扩散法,并对结果做综合分析。结果:2年间常见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都不同程度增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ESBL检出率不断升高,应引起重视。结论: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多重耐药菌也越来越多,我们应重视医院感染监控,加强耐药检测,对制定符合本地区或本单位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顺德区2006年至2008年年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的统计与分析,以建立顺德区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的分析与管理系统,实行有效的监测、收集和分析输血反应信息,了解输血反应发生的频率和范围。方法:制定3种输血不良反应记录表格,收集输血不良反应的各种数据在输血不良反应的事件的分析与管理系统中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有效的监测、收集和分析输血反应信息,解决了各医院输血反应的报告数据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问题,提高顺德区各级输血机构对输血不良反应的信息反馈能力,保障数据的准确性。结论:通过建立顺德区输血不良反应事件的分析与管理系统,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572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各年龄组ADR发生情况,对ADR报告涉及的药物分类、品种数及占总例数的百分比、ADR表现和涉及的系统进行分类统计.结果:572例ADR报告涉及药物共190种,其中抗生素63种,占涉及种类3316%;消化系统的ADR最多,有214例,占总例数的3822%.结论:加强药物ADR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天然产物分离》2004,2(2):18-1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卫生部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从3月15日起正式实施。此项办法的颁布规范了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制度。该办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长沙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对长沙市2011~2013年各单位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980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占同期报告总数的6.15%。长沙市ADR/ADE报告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12年是报告数急剧增加的一年。2012年、2013年严重ADR/ADE比例均在10%以上。 ADR/ADE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全身性损害,其次为呼吸系统、胃肠系统、心血管系统等。ADR/ADE涉及84个生产厂家的55个中药注射剂品种,有5个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出现ADR/ADE频率居前10位。结论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具有客观性、多样性和一定的规律性,应当充分重视中药注射剂发生的ADR/ADE,进一步加强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38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警戒信号,为ADR监测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报告的38份严重ADR报告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引起严重ADR最多的药品是抗感染药;涉及器官前三位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静脉给药是引起严重ADR最多的给药途径;多见于并用3种或以上药品的病例;<14岁患者的严重ADR占44.74%,>60岁的占28.95%。结论重视儿童和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性监控,加强抗感染药和注射剂的ADR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以减少严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我院所使用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研究其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和特点,探讨其ADR产生的规律和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5-2013年间的173份上报的活血类中药注射剂的ADR报告进行总结分析,采用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规定的方法进行评价、对比和分析。结果 173例活血类中药注射剂产生ADR居前3位为:香丹注射剂、红花注射剂、血栓通注射剂;ADR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全身性损害最多见;多发生在输注过程中,为速发型;发生情况与患者的年龄、原发病、给药途径、给药剂量、溶媒、合并用药等有关。结论活血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上使用时应结合药理作用和中医辨证施治理论进行合理区分和选择,提高用药水平和准确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畜禽常用的2种给药途径,即注射给药和经口给药,以期为畜禽疫病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近2年临床分离致病菌药敏结果做综合分析,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主要使用VITEKSYSTE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全院患者送检培养呈阳性的标本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少数标本的抗生素敏感性测定采用Kirby-Bauer(K-B)纸片扩散法,并对结果做综合分析。结果2年间常见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都不同程度增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最敏感,革兰氏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大肠埃希菌与肺炎克雷伯菌ESBL检出率不断升高,应引起重视。结论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多重耐药菌也越来越多,我们应重视医院感染监控,加强耐药检测,对制定符合本地区或本单位的抗生素使用原则和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文献计量学角度评估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方法以"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和(或)"过敏"为主题,检索中国生物医学全文数据库(CBM)、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WF),对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65篇文献共86例红花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纳入本次分析;涉及17个省份和地区,46种期刊;年均约有4篇相关的案例报道,在2004、2007和2011年出现3个不良反应事件报道高峰期;82例中,男34例,女48例,以50岁以上患者为主,且多为全身性损害。结论临床上应用红花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中老年患者的用药反应,并准备好相应的应急药物和设施,确保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农产品 10月~6月 2004财政年度 2005财政年度预测 11 00月.二 ,: 84月.二 2 果蔬产品 水果(新鲜和冷藏) 香蕉 水果(制品或果酱) 坚果及其制品 蔬菜(新鲜和冷藏) 番茄 蔬菜(制品或酱菜) 酒类 麦芽饮料 精炼油 切花和苗木 牲畜产品 活牲畜(不包括家禽) 红肉及红肉产品 牛肉和小牛肉 猪肉 奶制品 谷物和饲料 石:物 油料 植物油 糖及相关产品 可可类产品 咖啡类产品 橡胶、香料、天然药材和茶 其他饮料、烟草、种籽 农产品进口总计 2004 17.675 3 .276 0820 1 .379 0 .660 3 .343 0 .782 2 .073 2 .492 2一056 1 .326 1 .071 7 .705 1 .020 4 .…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 10月一6月 2004财政年度 11 27 … ..上一SJ斗 谷物和饲料【l] 小麦[2] 大米 粗粮[3] 玉米 饲料 油料 大豆 大豆粉阱〕 大豆油 畜产品 牛肉和小牛肉 猪肉 牛肉和猪肉制品 皮革包括毛皮 家禽及其产品 肉鸡肉[5] 奶制品 烟草及其原料 棉花和短绒棉 种籽 果蔬类产品 水果及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常将硫酸镁采取口服、外敷、静注等方式用于患者,发挥着导泻、消肿、止惊、降压等作用。硫酸镁不同的给药途径其作用原理不同,护士要了解硫酸镁的药物特性、药理作用和医生的给药途径,以做好相应的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