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三唑磷在养殖泥蚶和缢蛏中的积累和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泥蚶和缢蛏是两种典型的不同生活习性的贝类,在养殖过程中为清除敌害生物而施用的三唑磷,能在可食组织中残留。通过模拟养殖环境对养殖泥蚶和缢蛏给药,采用GC—NPD分析三唑磷在养殖泥蚶和缢蛏中的积累和消除规律。结果表明给药24h后,三唑磷在泥蚶和缢蛏体内的浓度均迅速上升,分别为0.42mg/kg和2.97mg/kg。泥蚶中三唑磷的消除速度相对较慢,第10天体内三唑磷降至0.14mg/kg,缢蛏中的三唑磷消除速度较快,100h后体内三唑磷降至0.021mg/kg。泥蚶和缢蛏浓度-时间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y=1.549e^-0.345t和y=1.667e^-1.336t,二者的t1/2为2.1d和3.0d,组织中浓度隆至0.01mg/kg,即t0.01为17.8d和4.7d.  相似文献   

2.
日本对虾与花蛤的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贝混养的原理是通过对虾与花蛤生理、生态的不周进行养殖,利用贝类滤食特点,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微生物,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净化水质,促进各品种生长。利用虾池进行日本对虾与花蛤混养是投资风险小、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养殖模式。现就虾池混养花蛤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虾池混养青蟹是利用养虾池塘在不影响养虾的前提下混养青蟹的生产技术,可以提高虾池的利用率及经济效益。随着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厦门地区对虾与青蟹混养的面积不断扩大。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认为虾池养蟹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鱼鳖混养新技术杨红霞(湖北省枣强县流常中心粮站院内053101)鳖大多喜欢潜居水底钻入泥中,或者上岸晒。甲、活动,使得养鳖池的大量空间处于闲置状态。而与鱼类混养,可以大大提高水体利用率。根据对比试验,鱼鳖混养地的经济效益。较之单养鱼类的对照池,提高效...  相似文献   

5.
《山东饲料》2005,(8):26-26
2002年,辽宁省普兰店市开发养虾池混养海蜇800万米^2,其中皮口镇养殖面积430万米^2,总产量350吨,获产值380万元。这种养殖模式的开展,为今后北方地区养虾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降低养虾业风险,增加经济效益提供了新经验、新出路。  相似文献   

6.
利用虾池混养海参是一种新的养殖技术和模式 ,值得大力推广。虾参混养的经济效益很高 ,一般每 667m2 放 1 5cm以上的参苗 5 0 0 0头 ,经过2年的精心管养 ,一般回捕率可达 2 0 %以上 ,每667m2 产量可达 1 2 0~ 1 5 0kg以上 ,就海参一项每667m2 产值可达 80 0 0多元。2 虾参混养应注意的问题 ①投放附着基数量不足 ,附着基的种类也不合理 ,使海参不能安全度夏和越冬 ,造成海参生长缓慢和大量死亡 ;②放养数量严重不足 ,回捕率低 ,造成产量不高 ,效益低。1 虾参混养技术要抓好 6点 ①混养参池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应选择底质较硬的…  相似文献   

7.
陈潭 《饲料研究》2003,(8):25-25
近年来,泥鳅市场行情看好,不仅国内市场需求扩大,而且对韩、日等国出口增加。因此,利用青虾池混养泥鳅,可以增加泥鳅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泥鳅与青虾混养,在长江流域,一般在5月份向青虾池中投放抱卵虾,6月底7月初再放养泥鳅种苗,并在7月中旬以后,每1/15公顷搭配放养300条鲢鳙夏花,以改善水质。同时,还要在池中种植一些水草。  相似文献   

8.
泥蚶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温扬敏  高如承 《经济动物学报》2009,13(3):168-170,182
对泥蚶营养成分和泥蚶的药用价值(泥蚶提取物一海生素,泥蚶多肽的抗肿瘤作用,泥蚶不同组织的抗氧化与抗菌作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泥蚶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1注意混养池塘面积 春季鱼类混养池塘要大而深,一般每个池塘面积最好5亩以上,水深2m以上,才可考虑配套上、中、下层鱼类混养。面积1-2亩,水深1.5m以下小而浅的池塘和饵料种类比较简单的池塘,以及新开挖的池塘.一般不宜混养。  相似文献   

10.
池塘鱼鸭生态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礼 《中国家禽》2005,27(1):28-29
鱼鸭生态养殖是利用鱼、鸭互利共生原则进行的池塘混养方式,可以实现,饲料喂鸭,鸭粪肥池养鱼,一池双用,上鸭下鱼,鲜鱼鸭蛋双收的生态效果。为示范、推广鱼鸭混养技术,带动当地群众发展生态养殖业,2003年我们在校养殖实习基地3000m^2的鱼池上进行了鱼鸭混养试验,现将主要技术与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有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于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具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开展混养已势在必行、鱼池混养黄颡鱼具有:一是  相似文献   

12.
实践证明,在蟹、虾池中混养鳜鱼等名贵鱼类,用肉食性鱼类消灭池塘中与蟹、虾争食、争氧、争空间的小型野杂鱼、虾,不仅可以提高商品蟹、虾的规格和品质,而且还可套养出一定数量受市场欢迎的名贵鱼类,经济效益显著。现将其  相似文献   

13.
虾贝混养的原理是根据对虾与花蛤不同生活特点,采取适当的措施,使其在同一水体中形成共生关系。利用贝类滤食特点,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微生物,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净化水质,促进各品种生长。利用虾池进行  相似文献   

14.
鱼鸭混养和单纯养鱼的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30亩鱼鸭混养池塘和54亩单纯养鱼池塘分别从生态和经济效益两方面进行比较。通过水质分析测定,鱼鸭混养池塘透明度、溶氧分别比单纯养鱼的高8.4%和28%,化学耗氧量低31.8%。通过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得出色鸭混养的经济效益高出单纯养鱼的5~6倍。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动物园草食兽混养的报道还很少,本文就这方面的饲养情况作一些浅显探析,混养区因种群多,空间有限,种群间及种与种之间的竞争都在加剧,有别于单个种群的饲养。  相似文献   

16.
惠恩举 《猪业科学》2001,19(5):73-74
利用虾池混养海参是综合开发利用虾池的一项主要措施.虾参混养的经济效益很高,一般1 hm2放1.5 cm以上的参苗75 000头,经过两年时间的精心管养,回捕率可达到20%以上,1 hm2产量可达1.8~2.25 t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养鸡》2004,(3):36-36
近来在谈到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很多专家都提到养禽场不要鸡鸭鹅等家禽混养、也不宜与猪混养,这里的不混养是指在同一个养禽场不要同时饲养几种禽类或者猪。首先,因为家禽混养不利于养禽场安排防疫计划;第二,有些疫病本来主要只发生于某种家禽,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其它家禽类也  相似文献   

18.
池塘鱼鳖混养一、鱼鳖混养优点1.充分利用水体甲鱼(鳖)以底栖生活为主,可充分利用单养鱼类浪费的部分水域空间。2.甲鱼对水体有增氧作用甲鱼是用肺呼吸的,经常浮到水面呼吸,这种往返运动,使表层溶氧扩展到底层,弥补了深水中氧的不足。3.净化水质甲鱼在水底活...  相似文献   

19.
张仕  谢奎 《江西饲料》2004,(1):41-41
家鱼和珍珠混养,可以立体利用水利资源,改善水生物的食物链结构,提高饵料利用率,增加水产业的经济效益。鱼蚌混养一般每667m^2水面年产值可达3000元左右。经济效益比鱼、蚌单养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池塘混养不但可以提高池塘利用率和商品鱼、虾、鳖的质量,而且可大大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该文就某市养殖日本对虾、中国对虾,花蛤混养状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多品种混养有利于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减少病毒发生,并能有效增强池塘的综合效益,具体一定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