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双条杉天牛又名双条天牛,蛀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1分布及危害我国华北、西北、东北、华中、华南、华东等地均有发生,主要分布在辽宁、甘肃、陕西、内蒙古、山西、北京、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重庆、贵州、四川等地。条杉天牛是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危害侧柏等柏科植物,初孵幼虫蛀道穿过韧皮部造成粒状流脂;以后幼虫在韧皮部与边材之间为害,蛀成扁圆形不规则的虫道,虫道内充满粪屑,流脂  相似文献   

2.
<正>1蛀干类害虫的危害蛀干类害虫为钻蛀枝梢及树干的害虫,危害园林植物的主要有天牛、吉丁虫、透翅蛾等。由于钻入茎秆危害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给药剂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以幼虫钻蛀植株茎秆,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蛀道危害。对园艺植物造成危害的种类主  相似文献   

3.
张剑 《河北农业》2007,(7):30-30
双条杉天牛又名蛀木虫,属鞘翅目、天牛科,危害侧柏等柏科植物,是一种毁灭性害虫,为我国确定的森林检疫对象之一。主要以幼虫在树皮下串食危害,把木质部表面蛀成弯曲不规则的蛀道,寄主被害后树势衰弱,针叶渐枯,危害枝干皮层一圈后,整株死亡,成虫期(侵入期)在每年4—5月,防治比较困难。国内主要分布在北京市和河北  相似文献   

4.
濮阳杨树黄斑星天牛防治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黄斑星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它主要为害杨树、柳树、榆树、槭树、法国梧桐、沙枣、胡杨等树种,分布于陕西、甘肃、宁夏、河北、河南,以幼虫蛀食韧皮部及形成层,后钻入木质部为害,蛀道初为横行,斜向上方,后钻成直立的"L"形蛀道,互不穿透,外排有木屑及虫粪。近年来,黄斑星天牛在濮阳市多有发生,对杨树正常生长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对黄斑星天牛形态特征、发生规律、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旨在为黄斑星天牛防治提供参考。一、黄斑星天牛形态特征(一)卵黄斑星天牛的卵成椭圆形,颜色  相似文献   

5.
青阳天牛属于昆虫纲、鞘翅目、天牛科。又名青杨楔天牛、杨枝天牛。青杨天牛是危害杨树的一种危险性害虫。该虫先以幼虫在皮下蛀食,后钻入木质部危害,蛀道可达树木髓心部,主要危害杨树、椴树等树种。由于该虫属蛀干害虫,它隐蔽性强,在防治上极为困难,所以一但杨树发生青杨天牛危害,若治理不及时,可快速造成大面积蔓延,将对杨树林木造成毁灭性危害。  相似文献   

6.
绿色威雷防治天牛成虫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牛是园林植物重要的蛀干害虫,属鞘翅目,天牛科,主要以幼虫钻蛀植株茎干,在植物韧皮部和木质部形成蛀道危害,使植株生长衰弱,易引起"风折",成虫期则啃食嫩枝树皮补充营养,对植物也有较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双条杉天牛是侧柏属、圆柏属、扁柏属等植物的主要蛀干害虫,被列为国家级森林植物检疫对象。该虫以幼虫为害侧柏、桧柏、杉、松等,常在韧皮与边材之间蛀成不规则虫道。老龄幼虫则蛀人心材,促使树木衰弱而枯死或风折。双条杉天牛在山西省主要分布于晋中、临汾、  相似文献   

8.
桃红颈天牛为害桃、杏、李等核果类果树,是主要的蛀干害虫。幼虫为害树木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为害部位隐蔽,防治困难。近年来,桃红颈天牛在保定顺平桃园发生频繁,为害严重,加强该虫研究刻不容缓。对桃红颈天牛的分布范围、发生为害特点、生活习性和防治技术等进行阐述,旨为相关研究以及生产上高效防治该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香梨优斑螟属鳞翅目螟蛾科优斑螟属,主要以幼虫蛀食危害梨树,在梨树主干、主枝的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蛀成不规则虫道,虫道中排满虫粪,可导致枝干腐烂、树势衰弱。严重时会造成死枝死树。该虫常与梨小食心虫、苹果蠹蛾等害虫混合危害,导致果品质量和产量下降。90年代末,该害虫只在库尔勒地区个别梨园发生危害,目前已遍布天山南北,并成为库尔勒香梨等果树上的重要害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重要蛀干害虫——云斑天牛的生活习性。[方法]从生物学特性、补充营养、发生规律、综合防治措施4个方面综述了云斑天牛近年来的研究进展。[结果]云斑天牛主要有成虫、卵、幼虫、蛹4种形态;每2~3年发生1代,主要以成虫或幼虫在蛀道中越冬;成虫食叶和嫩枝皮使新枝枯死,幼虫蛀食枝干皮层和木质部,孵幼虫把皮层蛀成三角形蛀道,木屑和粪便从蛀孔排出,树皮外胀纵裂,是识别云斑天牛为害的重要特征;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人工措施(营林措施、人工捕捉成虫和锤击卵粒和初孵幼虫)。[结论]为有效控制云斑天牛的危害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双条杉天牛是我国重要蛀干害虫,1996年1月被我国列为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严重威胁着一些地区的古柏和侧柏纯林。截止2001年底,该虫在山东已造成近30万株侧柏死亡。双条杉天牛寄主主要有圆柏属、扁柏属、侧柏属等柏类树种和杉木等重要园林绿化和石灰岩质山地造林树种。双条杉天牛主要以幼虫在侧柏树皮下串食危害,由于其虫粪堆积在虫道内,不排在树干外,幼虫隐蔽,难以发现;成虫羽化不集中,防治难度大,柏树被害后,轻者树势衰弱,针叶枯黄,重者把木质部蛀食一圈,导致侧柏死亡。此虫喜欢在被压木、风折枝等处活动,交尾产卵。幼虫蛀入林木的韧皮部及木质部为害,切断或破坏疏导组织而影响水分养分运输,轻者影响生长势,重者整株枯死。  相似文献   

12.
双条衫天牛[Semanotus bifasciatus (Motschulskx)],是柏类树种的毁灭性害,此虫以成虫在被蛀寄主的枝、干的蛀道蛹室内越冬.翌年当日平均温度达10℃时的2月下旬,3月上旬成虫出木,交配,产卵;3月上、中旬幼虫孵化蛀入皮下,反复蛀食韧皮部和边材,其蛀道内充满虫粪和碎屑,因切断其输导组织,而引起树木生长衰弱,或被害部位上部枝条枯死或整株枯死,9月上、中旬化蛹,9月下旬羽化为成虫越冬.此虫为钻蛀性害虫,防止十分困难,只有在成虫期采取防治措施,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13.
正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 Blessig)隶属鞘翅目天牛科山天牛属,是危害蒙古栎的主要蛀干性害虫。该虫害在我市主要分布在鸭绿江和浑江流域的蒙古栎天然林内,经多年的虫情监测,该虫在我市3a完成1个世代,并且其世代比较整齐,除成虫期羽化出孔外,世代周期中较长时间均以幼虫在树干木质部钻蛀危害。遭受栗山天牛幼虫危害的林木,轻则木材等级下降;重则千疮百孔,毫无利用价值,严重威胁着我市的森林生  相似文献   

14.
1园林主要害虫种类及防治原则 园林害虫根据其生长特点、危害部位和危害特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刺吸式害虫,主要有蚜虫、螨、介壳虫等;食叶类害虫,主要有柳叶甲、柳毒蛾、梨星毛虫、苹果褐卷叶蛾等;蛀干类害虫,主要有月季茎蜂、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等幼虫危害;地害害虫主要有蝼蛄、地老虎、地蛆等。  相似文献   

15.
青杨天牛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青杨天牛(saoerda populnea Linnaeus)又名青杨楔天牛、青杨枝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国内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黑龙江、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北京、江苏、湖北;国外分布于朝鲜、西伯利亚及高加索、欧_洲、北非南部。为害杨柳科树木。食性较单一,以幼虫蛀食枝干,幼虫先于韧皮部与木质部间蛀道,稍长大后,蛀入木质部为害,从而阻碍养分的正常运输,被害处  相似文献   

16.
天牛属一类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钻蛀树干、枝条及根部,严重危害林木、果树,特别是松墨天牛传播松材线虫,引起马尾松等大量枯死。该文对峡江县境内天牛主要分布种类、危害情况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简要综述,以为防治天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洪文  姚晔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11-11412
[目的]找出萧氏松茎象在玉屏县未造成危害的原因。[方法]以人工采脂松树为对照,从蛀道的横向长度和流脂量研究萧氏松茎象危害松树的情况。[结果]萧氏松茎象割面负荷率远远小于标准0.4的规定,所形成的蛀道不足以危害松树。有萧氏松茎象的松树平均单株年流脂量40.95g,每厘米胸径流脂量2.95g,采脂树平均单株年流脂量1500.00g,每厘米胸径流脂量79.74g,表明萧氏松茎象造成松树流脂仅有人工采脂的数十分之一。有萧氏松茎象的松树与周围松树的生长状况、树高与胸径没有明显差异。从古到今玉屏县从未发现萧氏松茎象致死松树的现象。[结论]流脂量和蛀道的横向长度都不足以对马尾松造成实质损害,是萧氏松茎象在玉屏县危害不严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沙棘木蠹蛾主要产卵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卵孵化后,初孵幼虫首先取食树干的韧皮部,然后逐渐向下转移危害根部,根部幼虫主要取食木质部,形成多条、纵向的蛀道,通过蛀道在主根与侧根、侧根与侧根间进行转移危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园林树木蛀干害虫调查研究,探讨小蠹虫、吉丁虫、星天牛、槐天牛、象虫等数十种蛀干害虫的危害现状及发生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控制虫害蔓延,降低害虫危害,减轻经济损失,巩固绿化成果。  相似文献   

20.
咖啡灭字脊虎天牛(Xylotrechus quadripes Chevrolat)属鞘翅目,天牛科天牛亚科。俗称钻心虫、柴虫等,它是危害中国咖啡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由于咖啡大面积单一品种种植、栽培管理粗放、该虫野生寄主分布广以及化学防治较困难等原因,造成该虫发生危害严重,成为阻碍咖啡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该虫以幼虫钻蛀人树干木质部危害,被害咖啡树叶枯萎,受力或被风吹极易从被害处折断,造成整株死亡,给咖啡生产造成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