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正>去年一次偶然,发现自家的枣树得了一种怪病,不知缘何长出了许多小叶子,一簇一簇的,非常紧密,不开花不结果实,后经查阅资料和询问林业技术人员得知是枣疯病(又叫"公枣树")。枣疯病是我国枣树的严重病害之一,对生产威胁极大,近年来枣疯病相继暴发成灾,并日趋严重。只有科学认识枣疯病,才能对防治起到良好的作用。1症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症状类型:1花变叶。2枝叶丛生。3有的萌发疯蘖。以上三种类型都出现  相似文献   

2.
<正> (一)枣疯病 枣疯病是典型的黄化丛枝型病症,是枣树生产上的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侵染性病害,在国内外枣树栽培区均有分布。枣树发病后,通常小树1~2年、大树3~6年即逐渐枯死。 1、症状 枣树染病后首先在养分比较集中的顶梢表现症状,芽萌发不正常,或花器畸变退化成枝叶,具体症状有:  相似文献   

3.
枣疯病是我国枣树上发生严重的甚至具有毁灭性病害之一。枣树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结果。病树俗称为“公枣树”,发病后3~5年枣树便会死亡,对枣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威胁。辽西北地区建平县是枣树大规模开发的新区,在发展过程中,正视枣疯病的发生和蔓延,对枣疯病进行科学防治,是保证枣业开发成功的关键所在。1枣疯病的寄主与发生症状枣疯病的寄主有枣树和酸枣树,被侵染的枣树于春夏枣树开花时出现明显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正>枣疯病又称丛枝病、扫帚病、火龙病,是一种枣树的毁灭性病害。山东、河北、山西、河南等枣区受害严重。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结果,所以,病树又叫"公枣树",枣树染病后一般小树1~3年,大树4~6年就会死亡。一、症状表现。初始症状出现在开花后,表现为花器退化,花柄延长,萼  相似文献   

5.
王文龙 《现代农业科技》2010,(6):140-142,146
枣疯病是枣树生产上一种具有毁灭性的侵染性病虫害。通过对临沂市临沭县周边地区枣树发病情况进行调查,较系统地总结了枣疯病的病因、影响发病因素、传播途径、防治措施等,并提出枣疯病研究上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主攻方向,以为该地区枣疯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枣疯病又称丛枝病、公枣树,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主要通过传病昆虫来传播。影响枣疯病潜伏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有:一是嫁接时间。6月底以前接种的当年可发病,以后接种的翌年花后才出现症状。二是接种部位。接种于根部的当年就发病,接种于枝上的发病较晚,到翌年才发病。三是接种量。皮接块数多时发病较快。枣树发病一般从部分枝条、枣股及根蘖上先发生,也有整株同时发病的,症状由局部扩展到全株。枣疯病的发生与枣树品种有关,枣树品种不同,抗病能力也不相同。枣园土壤干旱瘠薄、管理粗放、树势弱的发病较重,反之则轻。但在盐碱地很少发病。枣疯病…  相似文献   

7.
枣疯病分布范围广、危害重,是枣树的主要病害。本文通过对枣疯病症状及发病规律的介绍,总结了该病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枣疯病是枣树生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毒性病害,在我国所有枣树栽培地区都有发生。咸阳市渭北地区枣树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彬县和泾阳县太平镇,实验区选在泾阳县太平镇陈贠村。通过对病树采取药物治疗措施,以及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对综合防治结果进行了对比,总结出枣疯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枣树的病虫种类很多,常因病虫危害造成严重损失。因此,病虫害防治是枣树栽培管理的重要工作,也是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一、病害及防治(一)枣疯病。又称丛枝病、病原为类菌原体。1、症状地上和地下均可感病,该病主要  相似文献   

10.
枣疯病病树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健康枣树与感染枣疯病枣树的光合能力,确定其影响枣树光合特性的主导因子。试验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选择了圆红品种,对感染枣疯病和健康枣树的光合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感染枣疯病的枣树光合能力远远低于健康树,健康树日间光合速率最大可达到16.1μmol.m-2.s-1,而病树仅为1.1μmol.m-2.s-1。感染枣疯病的枣树光合日变化趋势与健康树基本相同,具有双峰和"午休"现象。相关分析表明影响健康枣树光合作用的主导因子是光照强度、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以及胞间CO2浓度,而病树的光合受制于胞间CO2浓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正>枣疯病又名丛枝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染病枣树,花退化畸形,枝叶细小、丛生,叶片皱缩不伸展,造成大量植株滞长或死亡,防  相似文献   

12.
一、枣疯病:枣疯病又称丛枝病、公枣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寄生枣和酸枣。1.发病规律:枣树染病后主要表现为枝芽不正常萌发生长。花柄变长,为正常花的3~6倍。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反常生长,变成浅绿色小叶,一朵花变成2~3厘米的小枝,一个花序变成  相似文献   

13.
枣疯病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对枣疯病的发生、症状发展过程、症状形成的病生理学基础、传病介体昆虫、病原菌在枣树体内的运行规律以及枣疯病MLO单克隆抗体的检测技术等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4.
枣疯病是我国枣树发生严重的病害甚至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枣树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开花结果,俗称为“公枣树”;发病后3—5年枣树即行死亡,对枣业生产具有较大的威胁。辽西北地区建平县是枣树大规模开发的新区,在发展过程中,正视枣疯病的发生和蔓延,对枣疯病进行科学防治,  相似文献   

15.
超速离心结合Real-time PCR分离纯化枣疯病植原体D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离纯化枣疯病植原体基因组DNA,有助于进一步开展对此病原全基因组测序的研究,CTAB法提取枣疯病叶片的总DNA后,采用氯化铯双苯酰亚胺密度梯度离心法从枣树总DNA中富集纯化枣疯病植原体DNA,并通过Real-time PCR方法对分离纯化效果进行定量检测。在此基础上,探索了不同CsCl初始密度对DNA分离效果的影响。在20℃,初始密度为1.650 0g/cm3,经206 000×g下离心23h后,感染枣疯病样品(IS)的离心管中出现2条DNA亮带,正常枣树样品(NS)离心管中只有1条。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NS管中的条带为枣树基因组DNA;IS管中与NS管中相同位置的条带为枣树基因组DNA,另1条带为枣疯病植原体基因组DNA。在保留其他试验条件下,不同CsCl初始密度,会影响DNA条带的位置,也会影响枣疯病植原体DNA与枣树DNA的分离效果,在1.562 2g/cm3的初始浓度下分离效果最好。采用超速离心法可以有效地从感染枣疯病的枣树中分离得到纯的枣疯病植原体DNA,同时利用Real-time PCR法可以实现分离效果的评价,利用此方法分离得到的DNA可用于枣疯病植原体的全基因组测序。  相似文献   

16.
枣疯病又称丛枝病,果农称其为"疯枣树"或"公枣树",枣树地上、地下部均可染病。一旦发病,翌年就很少结果,发病3~4a后即可整株死亡,对林业生产造成毁灭性的灾害。作者通过4a针对性的实验研究,查清了枣疯病在清原地区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及发生规律,研发出了无公害防治技术,以指导枣疯病的科学防治,达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目的,愿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CTAB法提取感染枣疯病的枣树叶片总DNA,再通过氯化铯-双苯酰亚胺密度梯度离心从总DNA中富集纯化枣疯病植原体DNA。利用枣树26S r DNA基因和枣疯病植原体16S r DNA基因的特异引物,分别对富集纯化前后感病枣树叶片总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模板浓度为1 ng/μL时,富集后的总DNA模板扩增枣树26S r DNA的电泳条带亮度低于富集前,扩增枣疯病植原体16S r DNA电泳条带亮度明显高于富集前。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模板浓度为1 ng/μL时,纯化后的枣疯病植原体DNA中26S r DNA相对纯化前的量为0.0638,而JWB相对纯化前的量为0.5035,这说明采用氯化铯-双苯酰亚胺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有效地从感染枣疯病枣树总DNA中富集纯化枣疯病植原体DNA。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枣疯病在天津大港地区冬枣树上的发生率有所提高。枣疯病是枣树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不仅严重影响枣农的经济收入,同时也动摇枣农种枣增收致富的信心。本文探讨了枣疯病的发病规律、发病原因及其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枣疯病在我国分布甚广,几乎分布于国内外所有的枣树栽培区,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本文阐述了枣疯病的发生特点,介绍了其传统防治技术,探索了纯中草药制剂控制技术,以期为枣疯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枣疯病植原体越冬后向新生组织的转移扩散特点,从而指导枣疯病预防和控制,本研究采用PCR和DAPI荧光显微技术,比较枣疯病植原体向枣树不同类型新生组织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室内水培的疯枣枝在萌芽30d后,新生叶片可以检测到植原体;自然栽培枣树的枣股新生叶片生长发育至24d出现植原体;枣树根蘖在萌芽后12d即可检测到植原体。嫁接试验表明,嫁接于染病冬枣砧木上的易感品种接穗‘唐星’,‘阜星’,其萌发的新生幼叶在第34天即可检测到植原体,而抗病品种‘星光’接穗在第119天才检测到植原体。由此可见,枣疯病植原体在地上和地下部分均可以越冬,越冬的植原体向枣树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种新生组织中的转移扩散速度存在差异,由快到慢为根蘖>自然生枝条>离体水培枝条>嫁接接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