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冬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唐山市丰润区冬小麦常年在11月23日左右停止生长进入越冬期,到来年的3月8日左右返青恢复生长,整个越冬期历时106 d左右,占冬小麦全生育期的41%。因冬小麦在越冬期处于停止生长状态,这一时期绝大部分农民对麦田的管理不重视,给返青后的麦田管理带来被动。经多年的实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廊坊市小麦播种面积99.93万亩,2014年12月1日全面进入越冬期。总体看小麦播种基础扎实、管理措施到位、冬前普浇冻水、群体合理充足、个体健壮。越冬期间气温整体较常年偏高1℃~3℃,越冬后期全市普降瑞雪,小麦越冬状况良好。目前主体麦田墒情适宜,利于小麦返青及返青后的生长,小麦在3月8~10日进入返青期,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3.
王玉堂 《农家顾问》2014,(12):32-32
小麦冬季(越冬至返青)管理的主要任务是防止冻害,确保麦苗安全越冬。具体措施有。 1.盖粪 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顺垄撒施一层粪肥,群众称之为“暖沟粪”。可以避风保墒,增温防冻,并为麦苗返青生长补充养分。盖粪的厚度以3~4厘米为宜,每667平方米施用粪肥5车左右;粪肥不足时,晚茬麦田、浅播麦田、沙地麦田以及播种弱冬性品种的麦田要优先盖。  相似文献   

4.
<正>2019年沧州市冬小麦于3月上旬进入返青期。返青以来,前期气温回升较快,光温条件适宜冬小麦恢复生长;大部麦区降水偏少,但结合冬前灌溉,大部麦田土壤水分尚可满足冬小麦返青起身的需求。各地应根据墒情、苗情分类管理。1气象条件对冬小麦返青的影响冬小麦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回升至3℃以上时,地上部分开始返青生长,当气温上升到6℃~8℃时为  相似文献   

5.
利用2013-2014年菏泽市冬小麦农业气象资料,分析了冬小麦主要发育期的农业气象条件对冬小麦生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生育期农业气象条件较好,冬小麦达到增产效果。冬小麦播前农田墒情较好,为丰产奠定了基础;播种期气象条件适宜,冬小麦适期播种;播后光、温适宜,农田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冬前生长及分蘖,冬小麦苗齐、苗全,大多带蘖壮苗越冬。越冬期积雪覆盖,冬小麦安全越冬,积雪增加农田墒情,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春季气象条件使冬小麦长势整体良好,苗情转化升级快,一、二类麦田达90%以上。在冬小麦生长后期持续低温,有利于冬小麦灌浆,千粒重增加,使冬小麦增产。5月降水使农田墒情较好,降低干热风对产量影响。同时利用MODIS卫星遥感植被指数对比分析,2014年菏泽市春季气象条件有利于冬小麦返青生长,苗情较好,生长情况良好,为冬小麦丰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章总体评价了气象因素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为指导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廊坊市小麦播种面积99.93万亩,2014年12月1日全面进入越冬期。总体看小麦播种基础扎实、管理措施到位、冬前普浇冻水、群体合理充足、个体健壮。越冬期间气温整体较常年偏高1℃~3℃,越冬后期全市普降瑞雪,小麦越冬状况良好。目前主体麦田墒情适宜,利于小麦返青及返青后的生长,小麦在3月8~10日进入返青期,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7.
<正>小麦从返青期到拔节期是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由于去年秋雨的影响,河北省部分地区小麦播种较晚,早春麦田重点抓好以下几点管理。1返青期管理1.1弱苗。受气候因素的影响,2007年小麦晚播面积大,越冬期提前,造成大面积麦田越冬群体不足,根系少,预计  相似文献   

8.
张燕 《河北农业》2014,(4):18-19
一、以增温保墒为重点的早春管理 一般情况下,早春的温度和水分是影响冬小麦返青生长的一对主要矛盾。春季雨雪后或返浆后水分充足的麦田,由于水的热容量大,土壤升温慢会影响返青生长;干旱麦田水分不足也会影响冬小麦返青生长。因此,早春管理要抓住主要矛盾,协调温度与水分的关系,增温保墒,促进冬小麦早发快长。  相似文献   

9.
《河北农业》2014,(2):9-10
目前,冬小麦正处于越冬期,即将进入返青期。总体看,主产区冬小麦苗情长势是近几年较好的一年,一类苗比例增加,群体比较充足;土壤墒情总体较好。但冬季气温持续偏高,部分播期偏早、播量偏大的麦田出现旺长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长阶段水分胁迫对旱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为了探究不同生长阶段水分胁迫对旱区冬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通过2012-2013和2013-2014两个生长季在遮雨棚人工控水试验,对比分析不同分段受旱条件下冬小麦的株高、叶面积指数、生物量、物候期和产量等生理生态指标的动态变化过程。【方法】试验将冬小麦整个生育期划分为越冬、返青、拔节、抽穗和灌浆5个主要生长阶段,每相邻两个生长阶段连续受旱,形成4个不同的受旱时段水平(D1-D4),根据小麦生育期的需水量,设置灌水定额分别为40和80 mm两个水平(I1和I2),共形成8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在遮雨棚内采用裂区试验布置,此外在旁边设置1个各生育期全灌水的对照处理。【结果】在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进行连续水分胁迫时,明显影响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越冬期和返青期受旱时冬小麦的株高和叶面积指数都最小,但是拔节后受旱对小麦植株生长影响不明显,且拔节期后冬小麦株高和叶面指数的平均生长速率均为拔节前的10倍;拔节期前各处理小麦的生物量都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拔节后各处理差异明显,越冬期和返青期受旱处理的生物量明显低于其他各处理,并且后期复水也不能弥补生物量的严重损失;干旱胁迫能缩短冬小麦的生育期,在同一灌溉水平下,受旱阶段D1、D2、D3、D4的抽穗期和开花期比对照处理延迟1-3 d,且受旱时期越早、胁迫程度越大,则生育期越提前,成熟期最多可提前5 d;相同灌溉水平下,若抽穗和灌浆期受旱(即越冬、返青、拔节期灌水)可获得较高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但千粒重较低;而抽穗和灌浆期灌水,可以提高冬小麦千粒重,但穗数和穗粒数较低;在I1和I2水平下,越冬期和返青期受旱处理的产量最低,仅为对照处理产量的42%左右,但I1水平下拔节期和抽穗期受旱的处理产量最高,约为对照处理的63%,I2水平下返青期和拔节期受旱的处理产量最高,约为对照处理的75%。【结论】灌水定额和受旱阶段具有明显的交互作用,返青期和灌浆期为旱区冬小麦田间水分管理的关键时期,生产中需加强这两个生长阶段的田间水分管理以确保高产。  相似文献   

11.
<正>盖粪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顺垄撒施一层粪肥(群众称之为"暖沟粪"),可以避风保墒,增温防冻,并为麦苗返青生长补充养分。盖粪的厚度以3~4厘米为宜,每667米2施用粪肥5车左右;粪肥不足时,晚茬麦田、浅播麦田、沙地麦田以及播种弱冬性品种的麦田要优先盖。  相似文献   

12.
周吉红  李锐 《北京农业》2009,(12):37-37
盖粪 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顺垄撒施一层粪肥(群众称之为“暖沟粪”),可以避风保墒,增温防冻,并为麦苗返青生长补充养分。盖粪的厚度以34厘米为宜。每667米2施用粪肥5车左右;粪肥不足时,晚茬麦田、浅播麦田、沙地麦田以及播种弱冬性品种的麦田要优先盖。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选择宣州区近年冬小麦主栽品种,进行农业气象观测与小麦农艺性状调查,分析测定冬小麦田间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宣州区冬小麦的主栽品种为春性弱筋红皮小麦品种;播种期从10月下旬开始11月上旬结束,收获期为5月下旬到6月上旬初,全生育期约206d左右;越冬期冬小麦仍处于缓慢生长中,没有返青现象;小麦叶龄在拔节期达到最大;拔节后小麦生长速度加快,孕穗期生长速率达到最大,时段在2月中旬到3月中旬;孕穗到灌浆期是小麦叶面积的最大时段,光合能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4.
科学合理的栽培措施可有效提高小麦产量。依据淄博地区的地理条件及生产实际,阐述了冬小麦播种前、越冬期、返青拔节期及生长中后期等关键时期的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鲁中地区的冬小麦栽培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抗寒性不同的3个冬小麦品种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为试材,研究了越冬期间和返青期冬小麦分蘖节的相对电解质渗出率(RC)和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可溶性糖(SS)含量等4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越冬前叶面积量与干物质积累有利于冬麦的安全越冬;相对电导率在越冬期(12月4日)变化幅度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而在返青期(3月26日)相对电导率的绝对值和相对值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整个越冬过程中及返青期可溶性糖的含量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在越冬末期(2月3日),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幅度为米808<冬麦9625<冬麦138;脯氨酸、丙二醛变化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针对苗情对小麦进行早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麦越冬后,开始返青、起身,进入春季快速生长阶段,在早春管理上要根据苗情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进行分类指导,促弱控旺。1分类管理对正常生长的一二类麦田返青期使用耘锄进行划锄,松土保墒,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浇水施肥推迟到拔节期,减少春季分蘖,积累养分,保壮稳健。对群体小、长势弱的3类麦田、沙土  相似文献   

17.
<正>1苗情特点1.1群体充足,个体健壮。越冬以来群体充足、个体健壮、长势均衡。一、二类麦田占97.1%。全市返青期平均亩茎数97.6万,单株分蘖3.9个,单株次生根5.3条。1.2越冬状况较好。今年越冬期间气温高于常年,没有剧烈的温度变化和极端低温,没有死蘖死苗现象,麦田带绿越冬,有利于小麦早返青、早生长。  相似文献   

18.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冬小麦返青期苗情与越冬期≤0℃积温值,降雪次数、降雪量和最低气温间的典型相关性。认为,阿克苏市冬小麦越冬期间的降雪量对返青期苗情起主要决定因素,越冬期间的降雪量越大,总苗情越好。  相似文献   

19.
小麦春节前的田间管理技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五招促小麦安全越冬①盖粪(有机肥)。在小麦进入越冬期后,顺垄撒施一层有机肥,厚度以3~4厘米为宜,可避风保墒,增温防冻,并为麦苗返青生长补充养分。粪肥不足时,晚茬麦田、浅播麦田、沙地麦田以及播种弱冬性品种的麦田要优先盖粪。②覆盖秸秆(草)。冬前  相似文献   

20.
1.春季麦田管理1.1返青期(2月下旬-3月初)在冬季浇足冻水的情况下,不浇水施肥,以增温保墒促苗早发为主。1.1.1及时锄化提温保墒,促进根系发育,麦苗早返青、早生长。1.1.2促控结合对播种早群体大、麦苗长势旺的麦田可在早春镇压,促旺苗转壮;对徒长麦田采取深耕断根(10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