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糜子(Panicum miliacum L.)大孢子及雌配子体发育动态,主要结果为:雌蕊为2心皮合生,1室,内含1横生胚珠,双珠被,薄珠心.珠孔由内珠被形成,孢原细胞发生于珠心表皮下,直接起大孢子母细胞作用.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四分大孢子,珠孔端3个退化,合点端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为蓼型,成熟胚囊由8核7细胞构成.受精前,反足细胞经分裂增至4~6个.  相似文献   

2.
甜菜大、小孢子发生与雌、雄配子体发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申家恒  李慧蓉  殷华 《作物学报》1986,12(3):205-212
本文描述甜菜(Beta vulgaris L.)大、小孢子发生及其雌、雄配子体的发育,主要结论是:1.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四分孢子为四面体形。2.单核小孢子分裂为营养细胞和生殖细胞时,分裂中期的纺锤体不对称,营养核的形成稍早于生殖核。分裂末期,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之间有细胞壁,而后消失。生殖细胞进一步分裂形成2个精子。成熟的花粉粒为3细胞型,营养核有解体的趋势。3.花药壁由五层结构组成:最外层为表皮,其次为药室内壁,其中层包括两层细胞,绒毡层为分泌型。4.甜菜为单子房、单胚珠、双珠被、厚珠心,曲生型胚珠。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形排列的四个大孢子。合点端大孢子具功能。5.胚囊发育属于蓼型。开花前,两极核已融合为次生核。成熟胚囊由7细胞组成。具有盲囊结构。6.同一朵花中,在前期、雄蕊的发育早于雌蕊的发育;在后期,当花粉粒成熟时,雌配子体也达到成熟,雌、雄蕊发育趋于同步。  相似文献   

3.
水稻84—15的细胞胚胎学研究:兼论无融合生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光春  倪丕冲 《作物学报》1996,22(6):657-660,T003
对1380个水稻84-15子房系统的细胞胚胎学研究表明,84-15约97.3%的子房内,大孢子发生及其胚囊的发育过程与普通水稻品种相似,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大孢子四分体,绝大多数四分体成线型排列,少数成T型排列。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消失,合点端的一个为具功能的大孢子,经3次有丝分裂发育为典型的八核蓼型胚囊。在受精、胚及胚乳的发育过程中未见异常现象;约2.7%的子房内有珠心细胞、胚囊及幼胚败育等细  相似文献   

4.
应用脱色苯胺蓝诱导荧光法观察了甜菜单体附加系M14(Beta vulgaris L., VV+1C、2n=18+1)正常有性生殖与二倍体孢子生殖时,大孢子发生期间细胞壁内胼胝质的变化,结果如下。韭型(Allium odorum-type)胚囊大孢子发生时,自大孢子母细胞的珠孔端细胞壁内出现胼胝质荧光,并逐渐扩展到整个细胞壁,中期Ⅰ至末期Ⅰ细胞壁呈现胼胝质荧光。二分体时,珠孔端大孢子细胞壁内胼胝质荧光消失,二分体之间的横壁以及合点端功能大孢子的侧壁上荧光明显。二倍体功能大孢子的合点端细胞壁内的胼胝质荧光消失。单核胚囊形成后,其细胞壁内无胼胝质荧光,而退化的大孢子细胞壁胼胝质荧光显著。蝶须型(Antennaria-type)胚囊大孢子发生时,大孢子母细胞、二倍体功能大孢子的细胞壁均无胼胝质荧光。蓼型(Polygonum-type)胚囊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时,其珠孔端细胞壁出现胼胝质荧光,并逐渐扩展到整个细胞壁。二分体、三分体、四分体时期,胼胝质荧光主要存在于大孢子之间的横壁上,侧壁内胼胝质荧光较弱。退化的大孢子细胞壁胼胝质荧光明显,功能大孢子细胞壁上缺少胼胝质荧光。此外,本文还讨论了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与细胞壁内沉积胼胝质之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陆地棉花粉和胚囊发育进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地棉花粉和胚囊的发育全过程,都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大、小孢子;第二阶段由大、小孢子经有丝分裂产生胚囊和花粉。本试验3年的观察结果,由大孢子母细胞产生大孢子持续时间约4天左右;从大孢子产生成熟胚囊所需时间约6天左右,全过程历时10天左右。由小孢子母细胞产生四分孢子持续时间约3天左右;从单核小胞子到发育成熟的二核花粉约需7天左右,全过程历时10天左右。胚囊和花粉发育的迟早,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探求甜菜单体附加系M14 (Beta vulgaris L.,VV+1C, 2n=18+1)有性生殖大孢子与二倍体孢子生殖大孢子发生时的超微结构特征,了解有性生殖和无融合生殖起始细胞的超微结构差别。甜菜单体附加系M14为兼性无融合生殖体,大孢子发生有韭型、蝶须型和蓼型三种类型。韭型和蓼型大孢子发生时均起源于大孢子母细胞,二分体之前从形态结构上难以区分;减数分裂前期I,细胞核中出现核液泡,形成联会复合体,细胞质改组,细胞壁上沉积胼胝质。韭型大孢子发生时,只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发生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二分体,珠孔端二分体细胞退化,合点端二分体细胞发育为二倍体功能大孢子。蓼型二分体的珠孔端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或分裂过程中退化,合点端细胞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两个细胞,构成三分体,最终合点端大孢子发育为单倍体功能大孢子。蝶须型大孢子发生是M14中唯一的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方式,其大孢子发生时大孢子母细胞不发生减数分裂,不出现核液泡,未形成联会复合体,无细胞质改组,细胞壁上缺乏胼胝质的沉积和缺乏胞间连丝,这些可作为二倍体孢子无融合生殖的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7.
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草棉×异常棉(A1×B1)、草棉×长须棉(A1×B3)两个杂种一代与各自双亲之一的异常棉和长须棉的雌配子体发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个杂种一代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起始时间比亲本推迟1~2d,减数分裂过程持续时间多2d,雌性败育主要发生在四分孢子到大孢子期间,A1×B1F1和A1×B3F1败育胚囊分别占观察总数的66.7%和71.0%,且在单核至成熟胚囊期间也有较多的异常胚囊类型。败育的主要原因是产生胚囊的大孢子染色体组成不完整。两个杂种在开花前一天的花蕾中,正常成熟的胚囊分别占15.4%和10.4%,表明这两个野生种与栽培种草棉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8.
番木瓜胚珠发生与雌配子体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力求探明番木瓜胚珠发生与雌配子体形成的过程,为进一步了解其遗传背景和指导今后种子生产提供有关资料。实验采用石蜡制片法将材料制成永久制片,切片厚度10~12 μm,铁矾苏木精整染,Nikon摄影显微镜观察拍照。结果发现番木瓜胚珠倒生,双层珠被,不形成珠孔,厚珠心;单孢原细胞起源于珠心表皮细胞下,大孢子四分体呈直线形排列,合点端的大孢子为功能大孢子;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八核胚囊中合点端有三个核优先形成反足细胞,成熟胚囊中仅由1个卵细胞和1个中央细胞构成,中央细胞中的两个极核在受精前融合为一个次生核,3个反足细胞和两个助细胞在受精前解体消失。研究表明番木瓜胚珠发生与雌配子体的形成符合被子植物发育的一般规律,而本研究与其他学者的观察存在些许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番木瓜遗传背景复杂进而造成不同研究者采用的实验材料迥异而致。  相似文献   

9.
朱晓红  曹显祖 《作物学报》1998,24(4):421-430
利用携有和不携有广亲和基因的两种籼粳亚种间杂交为材料,观察其孢子体和配子体的发生过程,明确杂种雌雄配子体败育的特征,结果显示:花粉和胚囊的败育均与小孢子和大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异常有关,前者表现为小孢子间有丝会裂不同步,导致部分花粉不能正常成熟和败育,后者表现为大孢子有丝分裂异常(包括一些大孢子有丝分裂的延迟)在成熟的胚珠中不能形成胚囊,利用整体染色技术直接决定了杂种胚囊的育性,不同于携有广亲和基因  相似文献   

10.
薛光行  邓景扬 《作物学报》1987,13(3):229-234
本文首先利用太谷小麦可育株证实了同一朵小花里的大孢子母细胞(EMC)和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节律基本同步的现象。随后,以这种可育株作标准,与含 Tal 基因的孪生不育株比较,初步证实:该基因的存在对 EMC 的减数分裂节律和分裂相表征无明显影响;但对 PMCs 的减数分裂早在造孢细胞期或PMCs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便显出它的阻遏  相似文献   

11.
大麦胚珠发育中淀粉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常规石蜡制片法,在光学水平观察了淀粉在大麦胚珠发育中的消长动态。结果表明,淀粉粒的聚积出现三次高峰,即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之前,受精之前和种子成熟时期。认为淀粉的积累预示着活跃的代谢活动。珠心中具贮藏淀粉,说明短命珠心不仅作为转运组织,而且在一定时期具贮藏功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利用太谷小麦可育株证实了同一朵小花里的大孢子母细胞(EMC)和花粉母细胞(PMCs)减数分裂节律基本同步的现象。随后,以这种可育株作标准,与含 Tal 基因的孪生不育株比较,初步证实:该基因的存在对 EMC 的减数分裂节律和分裂相表征无明显影响;但对 PMCs 的减数分裂早在造孢细胞期或PMCs 减数分裂前的间期便显出它的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特有珍稀花卉植物蝟实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石蜡切片、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数量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研究蝟实大孢子发生及其雌配子体发育的特征;种子发育特点以及种子在果实中发育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其胚珠倒生,薄珠心,单珠被,大孢子四分体呈直线排列,功能大孢子位于合点端.胚囊发育类型属于蓼型.婿实的胚胎学特征与忍冬科的胚胎学特征基本相同;在植株上种子胚的发育停留在鱼雷型胚时期,这属于种子的后熟现象.得出的结论是:蝟实胚发育停留在鱼雷型胚时期,种子发育不完全及败育率非常高(61.86%)是影响蝟实繁育的主要内因,也是蝟实稀有及孤岛状分布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龙桑和垂桑胚胎发育观察及其异常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桑科植物的两个变种龙桑与垂桑的雌株为材料(种植园内无雄株),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单性结实桑科植物的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单性结实的垂桑和龙桑胚胎发育过程基本相似.大孢子卵细胞不经过授粉受精直接开始发育,发育成类似于合子的胚状体结构,再进行分裂,依次经棒状形、球形、心形、鱼雷形,至果实成熟时形成子叶胚.其胚珠倒生,胚囊发育类型属于蓼形胚囊,生殖方式属于二倍体孤雌生殖.在种子发育过程中发现,珠心、珠被细胞解体、大孢子卵细胞不正常分裂等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5.
植物提取物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美洲商陆和绞股蓝提取物对烟草普通花叶病毒(TMV)的抑制效果,探索防治烟草病毒病防治的新思路,以期为开发植物源提取物防治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半枯叶法和大田直接喷施的方法,测定美洲商陆和绞股蓝的提取物对TMV的抑制作用和对大田TMV植株发病情况的影响,分析以上2种植物提取物对TMV的防治效果。半枯叶法的结果表明:化学防病毒药剂在25~200μg/m L浓度时均表现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抑制率均在80%以上,与TMV不同混合时间后接种其抑制率在90%以上;美洲商陆和绞股蓝不同粗提物对TMV抑制率效果表现为甲醇提取物苯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美洲商陆对TMV抑制率显著高于绞股蓝,用200μg/m L浓度与TMV混合后,混合时间越长其对TMV抑制率越高;对大田烟草TMV防治效果表现为:复配制剂美洲商陆绞股蓝,且高浓度效果优于低浓度,同时,缓解了感病植株烟草农艺性状各项指标。结果表明这2种植物源提取物对TMV抑制作用显著,是防治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较为理想的植物源药剂。  相似文献   

16.
秋水仙素诱导美洲商陆四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改良L.D.Cua法对美洲商陆进行多倍体诱变,在秋水仙碱浓度为0.2%条件下,设置24h、48h和72h三个诱变时间,并对所得到的变异株和对照株进行形态学、细胞学等方面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诱变48h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变异株的叶片厚度增加43.75%;叶形指数减少37.95%;气孔纵横径分别增加52.94%和73.01%;保卫细胞内叶绿体数目增加20.91%;花直径增加22.96%;花粉粒直径增加22.47%;果实直径增加23.66%。对变异株进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鉴定,小孢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2x=36,而对照小孢子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x=18,证明变异株为四倍体。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大麦(Hordeum vulgare L.)的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的细胞学过程,主要结论是: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胞质分裂为连续型,四分体排列为左右对称型.小孢子第一次有丝分裂形成生殖和营养细胞.生殖细胞再分裂一次,形成一对精子.所以,大麦的成熟花粉粒为三细胞型.绒毡层为分泌型.母细胞减数分裂时,绒毡层细胞内多数具双核.小孢子释放前,绒毡层开始退化,二核花粉粒时仅留残痕.  相似文献   

18.
沙棘的花芽分化及花器发育进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中国沙棘花芽分化及花器发育进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沙棘花芽分化分为花芽分化开始期、花序分化期、花蕾分化期、花萼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花粉性细胞的发育经过花粉母细胞、二分体、四分休、单核花粉粒、双核花粉粒几个阶段。胚囊发育包括孢原阶段、四分孢子、经减数分裂,形成成熟胚囊等几个阶段。该研究为合理制定沙棘的栽培技术措施和培育新品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栽培甜菜雌配子体发育中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 L.)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特征, 丰富被子植物生殖生物学方面的资料, 并为甜菜相关研究提供借鉴。观察结果表明,栽培甜菜雌配子体发育类型为蓼型。功能大孢子时期核糖体密集, 线粒体和质体分裂以增加数目;单核胚囊时期, 细胞体积增大, 小液泡融合为2个大液泡,分别位于珠孔端和合点端,细胞核增大, 核仁显著, 至发育后期核膜呈微裂齿状,细胞器数量不断增加,珠孔端形成明显的壁内突;二核胚囊时期, 胚囊迅速扩张, 形成中央大液泡, 胞质中细胞器增多;四核胚囊时期除细胞器的数量继续增加外,质体中开始出现淀粉粒;八核胚囊时期相当短暂, 很快细胞化,初期的七细胞八核胚囊中各细胞均以初生壁相隔, 壁上存在胞间连丝, 沿细胞壁分布着众多伸展状粗面内质网和活跃分泌小泡的高尔基体;细胞化后期, 卵、助细胞出现极性分化, 胞质中的众多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参与细胞壁及丝状器的建成;中央细胞在珠孔端与胚囊壁相邻的部位形成壁内突。栽培甜菜雌配子体发育进程中胚囊体积不断增大,细胞器种类与数量呈增加趋势,表明各时期代谢较活跃。在功能大孢子及单核胚囊早期是通过合点端的胞间连丝与珠心细胞以共质体形式相通;在单核胚囊发育后期至细胞化胚囊,是通过珠孔端所形成的壁内突来扩展质膜表面积, 以加强非共质体之间物质的运输。  相似文献   

20.
应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栽培甜菜(Beta vulgaris L.)雌配子体发育过程的超微结构特征, 丰富被子植物生殖生物学方面的资料, 并为甜菜相关研究提供借鉴。观察结果表明,栽培甜菜雌配子体发育类型为蓼型。功能大孢子时期核糖体密集, 线粒体和质体分裂以增加数目;单核胚囊时期, 细胞体积增大, 小液泡融合为2个大液泡,分别位于珠孔端和合点端,细胞核增大, 核仁显著, 至发育后期核膜呈微裂齿状,细胞器数量不断增加,珠孔端形成明显的壁内突;二核胚囊时期, 胚囊迅速扩张, 形成中央大液泡, 胞质中细胞器增多;四核胚囊时期除细胞器的数量继续增加外,质体中开始出现淀粉粒;八核胚囊时期相当短暂, 很快细胞化,初期的七细胞八核胚囊中各细胞均以初生壁相隔, 壁上存在胞间连丝, 沿细胞壁分布着众多伸展状粗面内质网和活跃分泌小泡的高尔基体;细胞化后期, 卵、助细胞出现极性分化, 胞质中的众多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参与细胞壁及丝状器的建成;中央细胞在珠孔端与胚囊壁相邻的部位形成壁内突。栽培甜菜雌配子体发育进程中胚囊体积不断增大,细胞器种类与数量呈增加趋势,表明各时期代谢较活跃。在功能大孢子及单核胚囊早期是通过合点端的胞间连丝与珠心细胞以共质体形式相通;在单核胚囊发育后期至细胞化胚囊,是通过珠孔端所形成的壁内突来扩展质膜表面积, 以加强非共质体之间物质的运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