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声波法制备高黏度的壳聚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忻  袁毅桦  刘佳  孙恢礼 《水产科学》2007,26(6):352-354
以甲壳素为原料,用超声波法制备高黏度的壳聚糖。研究超声波的温度、超声的时间以及制备壳聚糖时浓碱的浓度3个不同条件对壳聚糖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超声波制备高黏度壳聚糖的最佳反应条件是: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3 h,NaOH溶液的浓度为50%,可以得到黏度为2886.7mpa.s、脱乙酰度达97.17%的壳聚糖。将得到的高黏度壳聚糖制成膜,用于染料废水的处理,15 h后,壳聚糖膜对活性橙的脱色率就可达到99.5%。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用丰年虫卵壳制备甲壳素及壳聚糖的方法及过程,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检测并与美国标准谱图库检索出的用蟹壳制备的壳聚糖光谱图对照,证实丰年虫卵壳制备的壳聚糖。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甲壳素、壳聚糖在不同酸、碱条件下通过测定特性粘度[η]来表征其对降解性能的影响及通过测定游离氨基研究其对脱乙酰基程度的影响,为壳聚糖制备选择工艺条件和应用性能提供重要参数。本文还研究了盐酸存在下彻底水解制备葡胺糖的条件,并对葡胺糖的还原性、旋光性和其衍生物葡胺  相似文献   

4.
分别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法、明胶包埋交联法、壳聚糖吸附交联法制备固定化海洋芽孢杆菌酯酶ETM-b,并对其固定化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壳聚糖制备的固定化酶效果最好,壳聚糖2%、戊二醛浓度1%、小球与酶液4∶3(g/ml)时制备的固定化酶的活性回收最高,达到66%。壳聚糖制备的固定化酶使用10次,相对活性保留70%,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固定化酶在非水介质中具有转化α-乙酸萘酯(α-Naphthyl acetate)的能力,在异辛烷、正辛烷、正己烷中活性表现最高。  相似文献   

5.
虾壳制备壳聚糖纤维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壳聚糖纤维是以壳聚糖为主要原料,在适当的溶剂中将其溶解,配制成一定浓度的胶体纺丝原液,再经喷丝、凝固成形、拉伸等工艺,制备成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高分子功能性材料。早在1942年,美国就首先研制成功壳聚糖纤维,由于当时对壳聚糖纤维的特性研究不太深入,尤其是壳聚糖纤维的抗菌性未被发现,因而未被人们接受。20世纪80年代,日本开展壳聚糖和甲壳素及其衍生物纤维的研究,到90年代初期,日本的富士纺织株式会社实现了壳聚糖纤维的工业化生产,我国自90年代中期才真正开始对壳聚糖纤维制备及其功能性进行广泛研究。壳聚糖纤维的生物相容性,广谱…  相似文献   

6.
可食性狭鳕鱼皮明胶—壳聚糖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狭鳕鱼皮明胶可食性膜的性质,采用壳聚糖以不同比例与狭鳕鱼皮明胶共混,以改善狭鳕鱼皮明胶膜的性能。结果表明,狭鳕鱼皮明胶具有很好的成膜性,但其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较低。壳聚糖与鱼皮明胶混合后相容性较好,复合膜的透光率达88%以上。鱼皮明胶中分别加入80%壳聚糖和60%壳聚糖后,膜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提高82.5%和330%,热变性温度提高10 ℃。壳聚糖使鱼皮明胶膜水溶性和水蒸气透过系数急剧降低,但吸湿性略有升高。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狭鳕鱼皮明胶与壳聚糖并不是简单的混合,而是通过化学结合生成了新的大分子化合物,可以制备稳定的复合膜。  相似文献   

7.
关于壳聚糖制备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曾名勇 《水产科学》1992,11(10):9-13
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系统地研究了Na0H浓度,碱处理时间及碱处理温度这三个主要因素对制备壳聚糖的影响,并以粘度和脱乙酰度为主要性能指标,提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壳聚糖制备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及其水产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杰  孟军  于志 《水利渔业》2006,26(5):11-13
壳聚糖以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在农业、医药、工业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对壳聚糖的来源、制备方法、结构及理化性质做了简要说明,着重介绍了其生物学功能以及在水产业中的应用状况,并指出其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为壳聚糖今后在水产业中的应用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罗非鱼Tilapia mossambica鱼鳞为原料,经低温酶解提取鱼鳞Ⅰ型胶原,将鱼鳞Ⅰ型胶原与壳聚糖进行混合交联,冻干后制成胶原-壳聚糖止血海绵。以止血海绵的密度、吸水倍数、保水率、透气率和止血时间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获得最佳的制备工艺:胶原与壳聚糖配比7∶3、制备液总浓度1.4%、交联剂添加量0.015%。在该最佳工艺下制备的止血海绵密度为22.95mg/cm3、吸水倍数为45.34、保水率为55.83%、透气率为46.36%、止血时间为68.0s,呈蜂窝状多孔结构,具有优良的持水性和透气性。  相似文献   

10.
微波法制取壳聚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乙酰度为主要性能指标,兼考虑粘度,利用微波法对几个影响壳聚糖性能的条件作比较。研究,从而提出了间歇性水洗微波法制备较高粘度、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及副产物的利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蒋挺大 《水产科学》1997,16(5):31-33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制备及副产物的利用蒋挺大(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关键词:甲壳素壳聚糖制备副产物利用甲壳素(Chitin)是由N—乙酰—2—氨基_2—脱氧—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形式连接而成的均多糖,是自然界里存在量仅次于...  相似文献   

12.
三、醋酸对壳聚糖水解性的影响: 壳聚糖大多溶解在醋酸溶液中使用,为此,我们测定了壳聚糖分别在10%和20%浓度的醋酸溶液中,并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下其降解性的变化。结果如下: 1.壳聚糖样品的初始[η]=2.83ml/g,在  相似文献   

13.
利用壳聚糖、明胶为载体材料,乳化交联法制备卡托普利/壳聚糖明胶网络多聚物缓释微球(Cap/CGNPMs), 以部分因子设计试验优化微球的制备处方和工艺。结果表明,壳聚糖分子量(700000 Da)、药物与载体材料投料比(1∶4)、交联剂组成(甲醛+三聚磷酸钠)、交联度(1∶0 .75)、添加0 75%微晶纤维素为制备Cap/CGNPMs 的较理想条件。按较理想处方和工艺制得的Cap/CGN PMs粒径分布范围为220~280μm,包封率46. 23±4 .51%,载药量9. 95±0 .77% , 方法重现性好,体外释药试验证明,Cap/CGNPMs具有良好的缓释延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岭土与壳聚糖2种天然材料,通过高岭土来改性壳聚糖,用于处理废水中重金属铜。实验结果表明:在铜离子初始浓度为0.2mg/L,壳聚糖与高岭土的配比为0.1,搅拌吸附反应时间为30min,吸附剂质量浓度为1.2g/L,溶液pH值为6时,对铜离子的去除效果最佳。与单一材料相比较,制备的高岭土改性壳聚糖对铜离子的去除能力强,且用量少。  相似文献   

15.
为开发利用蚕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利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EPTAC)对自制蚕蛹壳聚糖进行季铵盐化改性,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测定了产物的取代度,并对其抑菌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蚕蛹壳聚糖分子中的-NH2上的氢原子已经成功地被EPTAC取代,制备得到了蚕蛹壳聚糖季铵盐;蚕蛹壳聚糖季铵盐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效果,且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较对大肠杆菌的强。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阳离子聚合物,生物相容性好,是理想的微胶囊壁材材料之一;而鱼油是一种易氧化的材料,低温有利于鱼油加工,采用冻干技术可以缓解鱼油的氧化作用。实验以壳聚糖为壁材,金枪鱼油为芯材,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鱼油微胶囊,并运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以包埋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最终确定最优的微胶囊制备工艺参数为壁材质量浓度2.1%、壁芯比1.9∶1、乳化剂Tween80和Span80比为2∶1、乳化剂添加量0.9%,在此条件下鱼油微胶囊理论包埋率为79.67%,实际平均值为79.45%,所制得微胶囊理化指标符合行业标准。研究结果不仅对冷冻干燥法制备鱼油微胶囊具有一定的实践参考意义,也为壳聚糖微胶囊的制备提供一定的实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树桥  周国勤  周国平  陈兵 《水产科学》2007,26(10):574-577
以壳聚糖为原料,25%戊二醛为交联剂,引入羧甲基壳聚糖等制备了一种新的壳聚糖衍生物吸附模拟养殖废水溶液中的Cu2 ,研究了Cu2 质量浓度、pH、吸附时间、温度、衍生物用量等对Cu2 的吸附影响,初步探讨了吸附的内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该衍生物抗酸碱性较好,Cu2 吸附容量可达178 mg/g;且再生方便,可重复使用,是性能良好的除Cu2 吸附剂,可用于水产养殖及其他废水中铜的去除。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是我国对虾养殖大省,对虾加工业比较发达,但是作为对虾加工剩余物的虾壳,其经济价值长期以来被人忽略。近几年来,以虾壳等为主要原料,制备提取壳聚糖正成为国内外开发利用的热门。壳聚糖(Chitosan)俗称甲壳胺,是由2-氨基-  相似文献   

19.
昆虫源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适宜添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平均体重为25.2±1.7 g·尾 -1的225尾鲫鱼( Carasslius auratus )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组15尾.饲喂昆虫源壳聚糖5种不同添加水平(0%、0.25%、0.50%、0.75%和1.00%)的饲料,研究昆虫源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结果表明,添加昆虫源壳聚糖不同程度提高了鲫鱼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 P <0.05),0.50%壳聚糖添加水平组的生长性能最好.通过计算最佳相对增重率和饵料系数时的昆虫源壳聚糖添加水平以及结合试验结果,认为鲫鱼饲料中昆虫源壳聚糖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0%~0.60%.  相似文献   

20.
在草鱼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壳聚糖,连续投喂42 d,研究壳聚糖对草鱼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壳聚糖可以提高血清溶菌酶活性、SOD活性、AKP活性、补体C3含量和血液白细胞吞噬活性,并能降低MDA含量。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5 g/kg的壳聚糖对草鱼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最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