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1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 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l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1年5熟的高效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赤小豆"1年3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结果发现,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模式的种植方法简单,且操作易行,产投比约为185.6%,产值、经济效益分别为1年3熟模式的2.09,1.83倍,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此外,鲜食"蚕豆/春玉米+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复种指数达350%,l年种植1熟蚕豆和2熟大豆可使生物固氮量增加350-450kg/hm~2,折合尿素可达700 kg/hm~2以上,其生态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在结果比较的基础上,总结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十大豆-秋玉米/秋大豆"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随着大豆的价格进一步上升(目前已达到4.50元/kg),充分利用川南地区晚秋光热资源,将传统的"双三○"麦/玉/苕旱地种植模式改变为新型的麦/玉/豆(冬大豆)种植模式,一可提高土地复种指教,提高土地经济效益;二可改变种植模式,调整市场结构,增加经济收入;三可培肥地力,利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四可省工省费,适宜目前农村劳动力匮乏的现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阆中市农牧业局围绕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大力推进旱地"千斤粮万元钱"等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并有多项粮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得到示范推广,其中辣椒/玉米/豇豆/花菜间作模式周年栽培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显著,现介绍如下。一、模式特点及效益该模式既能保证粮食产量又可提  相似文献   

6.
<正>洋芋/玉米窄厢套作种植,是四川省射洪县近年探索总结出来的旱地作物高产高效套作种植新模式。该模式通过冬季种植洋芋,春季在洋芋宽行套作春玉米,实现洋芋、玉米双高产,比"双三O"(1尺=33cm,下同)洋芋/玉米宽厢套作种植模式,扩大了洋芋种植播幅,实现了洋芋产量翻番,因而深受农民欢迎。其技术要点是:一、选择好适宜品种洋芋/玉米套作种植,洋芋种植在前,不会受玉米荫蔽,因此,玉米品种选择主要是看其丰产性、抗病性和适应  相似文献   

7.
夯实农业基础,在抓好"米袋子"的基础上,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抓手。稳粮增收是各级政府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过程中的重大课题。简阳市是典型的丘陵农业大市,发展粮经复合模式对同类生态类型区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2010年以来,在调查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小麦/玉米/蒜苗/蔬菜"粮经复合模式,并在简阳市简城镇顺河村开展配套技术的集成和示范,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示范区共有326人,耕地面积293亩,人均耕地不足1亩,常年种植玉米268亩,红薯220亩,传统种植模式为"麦/玉//薯"三熟,占种植  相似文献   

8.
"花生-西兰花/甜豌豆高效种植模式"是由泰兴市农科所经几年研究探索形成的种植效益高、茬口衔接紧密和土地利用率高的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为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分别对花生、西兰花、甜豌豆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鲜食“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一年四熟种植模式,比较了该种植模式与“蚕豆-春玉米/小豆”一年三熟种植模式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发现“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模式种植方法简单、操作易行,复种指数达300%,显著提高了农业产量和农民收益.分析了“蚕豆/春玉米-夏(秋)大豆/秋玉米”种植模式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后,介绍了该种植模式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鲜食蚕豆/鲜食春玉米、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如东县加强了以玉米为主体的间、套作多熟制种植模式地研究与推广,其中"鲜食蚕豆/鲜食春玉米—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增收效益明显,笔者对该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丘区的棕紫泥旱坡地上,研究了"麦/玉/苕"旱三熟增间大豆的经济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麦/玉/苕"间种大豆结合秸杆还田耕作,在大春粮食增产或不减产基础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养分提高,特别是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明显增加.认为改进种植模式与发展大豆生产相结合,是提高旱坡地综合效益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连作三年的制种玉米土壤上,采用单作玉米、单作菜豆、玉米/菜豆间作三种不同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产出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单作菜豆与玉米/菜豆间作的种植模式,与单作玉米的种植模式相比,均能够降低土壤的容重,提高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及土壤内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以单作菜豆的种植模式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玉米/菜豆间作后的土壤容重与单作玉米的相比,降低了0.92%,其土壤的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与速效钾的含量分别比单作玉米的高出4.14%、2.35%、0.91 cmol/kg、0.73 g kg-1、2.24mg kg-1、1.48mg kg-1与2.81mg kg-1;不同的种植模式中,以采用玉米/菜豆间作土壤的产值、产出/投入比最高,其值分别为12.76×104元.hm-2与9.52。  相似文献   

13.
在四川盆地东北部中丘区的棕紫泥旱坡地上,研究了"麦/玉/苕"旱三熟增间大豆的经济效益和土壤生态效益.结果表明:"麦/玉/苕"间种大豆结合秸杆还田耕作,在大春粮食增产或不减产基础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养分提高,特别是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明显增加.认为改进种植模式与发展大豆生产相结合,是提高旱坡地综合效益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项目核心示范区进行了连片24hm2的"烤烟-晚粳"种植模式示范,结果表明:该种植模式增产明显,比"早籼-晚粳"增产3168kg/hm2,比"烤烟-晚籼"增产1054.5kg/hm2;经济效益高,比传统双季稻合计增加纯收入33795元/hm2,"烤烟-晚粳"种植模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江苏南通地区根据当地气候特点、栽培习惯和市场需求,对大棚蔬菜高效茬口布局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批设施蔬菜多元多熟的高效种植模式,其中"大棚茄子/丝瓜—大白菜—芹菜"一年四熟种植模式具有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适宜其他蔬菜生产基地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江阳区属川南浅丘区,温、光、水、热资源丰富,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旱地主要采用"油菜/玉米//红苕、油菜/高粱//红苕"等传统种植模式,该种植模式平均收益约3 000元/亩,经济效益低。近年来,笔者利用江阳区地处泸州市城郊的区位优势,结合实施"四川省粮油高产创建酿酒高粱项目",经过5年的种植试验探索,逐步形成了"高粱//茄子/甘蓝"等粱经复合型高产高效旱三熟新模式。该模式主推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瑞安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全市耕地面积3万hm2.近年来,为了引导当地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当地农技部门积极探索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在实践中成功地摸索出粮田"西瓜-晚稻/榨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8.
在小麦/玉米带田对玉米带采用平作、开沟种植、微垄种植3种种植模式进行了带田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模式下带田小麦的产量差异不显著,玉米带开沟种植处理的小麦、玉米合计产量最高,为16 503.8 kg/hm2,平作次之,微垄种植最低;开沟种植模式玉米与小麦间0~100 cm土层土壤的平均含水量的差异最大,微垄种植次之,平作最小;玉米带开沟种植模式带田的玉米单株产量、百粒重、生物产量、双棒数、行数、行粒数、株高、穗周长、穗长均高于其它处理,而穗位高、茎周长、秃顶长最小.  相似文献   

19.
我县地处浙西南山区,是浙江省旱粮生产的重点县之一.过去,全县的旱地均是种植"马铃薯-甘薯",以两熟制为主,因此经济收益较低.为了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了"春马铃薯/鲜食春玉米-秋马铃薯/鲜食秋玉米"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0.
黄恒掌 《农技服务》2012,29(1):16-17,19
介绍了玉米/辣椒—水稻—蔬菜种植模式及该种植模式的优势,并利该模式进行了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式每1 hm2年平均产粮15160.5 kg,粮食产量与水稻—水稻—蔬菜模式基本持平,产值增加62 196.3元,纯收益增加46 546.8元,边际成本报酬率达3.97,新增纯收益率60.5%,实现"吨粮万元"目标,经济效益明显。该模式适于南方双季稻区应用,尤其适用于类似来宾市春、秋干旱频繁发生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