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田间调查和试验分析,对林地达乌尔鼠兔主要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进行了观察,并对目前国内常用的防治害鼠效果比较理想的化学药剂毒鼠磷、溴敌隆、磷化锌和自制的初试产品克鼠星(KRS)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防效有显著的影响:4种药剂中以克鼠星对达乌尔鼠兔的杀灭效果最好,灭鼠率为87.39%,溴敌隆小麦毒饵和毒鼠磷小麦毒饵次之,磷化锌洋芋毒饵最差,其杀灭效果分别为77.32%、70.41%和65.99%。KRS最佳投饵量为5g:对鲜豆角、洋芋、小麦3种饵料进行筛选表明,不同饵料配成的毒饵,杀灭效果差异不显著;药物对达鸟尔鼠兔的防治效果与投饵季节无关。  相似文献   

2.
达乌尔鼠兔的危害及其药物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笼养观察、田间调查和试验分析,对林地达乌尔鼠兔主要生活习性和危害特点进行了观察,并对目前国内常用的防治害鼠效果比较理想的化学药荆毒鼠磷、溴敌隆、磷化锌和自制的初试产品克鼠星(KRS)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防效有显著影响;4种药剂中以克鼠星对达乌尔鼠兔的杀灭效果最好,灭鼠率为87.39%,溴敌隆小麦毒饵和毒鼠磷小麦毒饵次之,磷化锌洋芋毒饵最差,其杀灭效果分别为77.32%、70.4l%和65.99%。KRS最佳投饵量为5g;对鲜豆角、洋芋、小麦3种饵料进行筛选表明,不同饵料配成的毒饵,杀灭效果差异不显著;药物对达乌尔鼠兔的防治效果与投饵季节无关。  相似文献   

3.
为避免灭鼠药剂散投影响防效,甚至造成环境污染, 有效控制农田害鼠,2014年首次在崖城镇坡田洋试行毒饵站防治法。前期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监测结果为31.8%,属大发生。后期采取0.05%敌鼠钠盐毒饵站药剂防治,首次投药后第24d,监测鼠密度为8.2%,防治效果达74.2%,取得一定的控制效果,为今后开展农田害鼠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胸鼠(Rattus flavipectus)有选择摄食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年来,黄胸鼠入侵山西并形成种群,成为山西省一些地区的重大害鼠。以捕获于山西省长治市的黄胸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有选择摄食量研究,结果表明,黄胸鼠对各种饵料的日均摄食量为14.0 g,其中,对小米的摄食量显著高于对其他饵料的摄食量。研究结果可以为山西省的黄胸鼠防治工作提供饵基选择、投饵量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便宜、适用、效果好的毒饵站制作材料,在贵州省瓮安县使用3种材料进行毒饵站防治农田害鼠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毒饵投放后3 d,住宅区瓦片毒饵站、圆塑管毒饵站、纸筒毒饵站平均取食率分别为5.00%、5.13%、6.45%;农田区平均取食率分别为9.20%、7.45%、6.50%。毒饵投放后15 d,住宅区和农田区平均防治效果分别为71.67%和78.25%,对鼠类的取食率、防治效果都很接近,没有实质性的区别,说明3种材料毒饵站均可在农区灭鼠中使用。  相似文献   

6.
大沙鼠、子午沙鼠、三趾跳鼠是准噶尔盆地荒漠灌木梭梭林的主要危害生物,植株被害率上升率达11.45%。利用毒饵增效保护器投放克鼠星饵料和雷公藤甲素饵料,植株被害率下降率分别达到57.9%和57.8%;在自然灭洞率年度变化均值23%左右的情况下,克鼠星饵料防控区灭洞率年变化均值达到33%左右,雷公藤甲素饵料防控区灭洞率年变化均值为62%左右。利用药剂饵料防控荒漠鼠害,可在局部区域快速、持续、有效的降低害鼠密度和种群数量,减轻荒漠植被受侵害程度,其不足之处是投资投劳量大,一次防治需连续2~3a,防控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为了确定自主研发的蛇形管毒饵站的使用效果,于2007年7月在哈尔滨市民主乡高玉环屯水稻田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处理样地中的毒饵站平均毒饵消耗量的下降趋势符合y=5.169 3e-0.0685x,R2=0.984 5;在对照中平均饵料消耗量增长趋势符合y=1.820 7e0.027x,R2=0.966 7。说明在处理样地中的毒饵消耗随着害鼠数量的减少而逐渐减少,对照样地中害鼠对毒饵站中的饵料选择性增加,使饵料的消耗量逐渐增加。夹夜结果为处理平均捕获率为2%,对照平均捕获率为11.33%,防治率为82.35%,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山西隰县社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雌雄分开,随机分组,按5个不同食毒期供给浓度为0.000 5%的溴敌隆毒饵,在实验室做单个笼养无选择摄食试验,并用Bliss计算机程序计算不同食毒期与对应死亡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社鼠对溴敌隆的敏感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b>0.05,PLFP50>0.05),故将雌雄数据合并计算,得毒力回归方程y=3.32+3.81x,LFP50,LFP95,LFP99及其95%置信限分别是2.76(2.17~3.51)d,7.47(4.42~12.62)d和11.27(5.79~21.95)d。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以致死99%敏感靶标鼠种的食毒期(LFP99)取整天数作为抗药性检验标准,山西隰县地区社鼠摄食浓度为0.000 5%溴敌隆毒饵12 d存活即为抗性鼠。  相似文献   

9.
抗生育剂莪术醇对区域性害鼠的控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5~2006年,在山西隰县进行了0.2%莪术醇对区域性害鼠的防控效果试验。试验结果显示:(1)害鼠前三天对毒饵的平均摄食系数为0.47,大于0.3,接受性较好。(2)使用药剂后,雌体繁殖率降低了18.80%;平均胎仔数下降了7.5%,平均子宫斑下降了6.83%;亚成体所占的比率下降了72.28%,对害鼠的繁殖影响作用明显(。3)通过密度检测,试验药剂对种群密度的控制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在增加,第三次校正控制效果达到了44.73%,表明该药剂能够有效地降低害鼠的种群密度。(4)投药后,在试验区未发现天敌二次中毒及其他非靶动物出现异常现象,也未发生人、畜、禽误食中毒现象,大田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0.
早春2~3月,气温回升,老鼠开始恢复生机,是寻食、寻偶、交配、繁殖的关键时期。此时,老鼠种群数量小、密度低、雌鼠怀孕繁殖力强,寻食求偶活动范围广,而农田尚缺食,是药饵灭鼠的好时机。现将具体做法总结介绍如下:1.制好毒饵常用的药剂有:溴敌隆、氯鼠酮、杀鼠迷、鼠克星、磷化锌、敌鼠钠盐、“复方灭鼠剂”88—1和88—9等。饵料采用稻谷、小麦或大米等。几种毒饵的制作方法是:(1)溴敌隆毒饵。1份0.25%溴敌隆水剂配50份饵料,充分搅拌即成。(2)磷化锌毒饵。先在1000克饵料中加入植物油或动物油50克,搅拌均匀,然后加入磷化锌30克,再搅匀即成。(3)敌鼠钠盐毒饵。先在饵料中加入2%植物油混匀,然后将1%敌鼠钠盐粉剂1份溶于100C的开水中,再将10份与油混匀的饵料倒入药液内,搅拌至药液渗入饵料为止,晾干后即可使用。(4)“复方灭鼠剂”88—1和88—9毒饵,80%的“复方灭鼠剂”88—1或88—9原药7克,加水适量溶解,拌  相似文献   

11.
针对农区裸投毒饵在灭鼠的同时杀灭一些有益生物及鸟类这一问题,设计了不同材质毒饵站取食量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农区应用陶土毒饵站、PVC毒饵站灭鼠技术,可有效压低害鼠密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试验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残食行为、规格差异和饵料密度对杂交鳢仔稚鱼残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杂交鳢仔鱼全长达到1.30 cm(7日龄)时出现残食.同规格杂交鳢仔稚鱼饱食状况下几乎没有残食现象,而全长2.21cm仔鱼在饥饿状况下表现出了较高的残食率;规格差异越大,残食率越高,全长比为0.57:1.00、0.50:1.00、0.39:1.00的3个试验组的残食率分别为18.35%、46.65%、61.67%,差异显著;饵料缺乏时的残食率显著高于饵料充足时,全长2.21 cm杂交鳢仔鱼饲养7 d,不投饵和饱食情况下的残食率分别为46.67%和1.11%,差异显著;以日投喂率0%、5%、15%饲养杂交鳢仔稚鱼(全长比为0.50:1.00)5 d,残食率依次为83.33%、35.00%、3.33%,差异显著.可见,规格差异和摄食状况对杂交鳢仔稚鱼的残食都有显著影响.生产上,小个体和大个体全长比低于0.60;1.00时,及时分池饲养是提高杂交鳢仔稚鱼成活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对世博园内鼠类的种类、数量进行调查及监测的结果显示:世博园鼠类有9处,用盗食法测得鼠类的平均盗食率为80.82%,用夹日法得出平均鼠密度为17.8%,根据世博园特殊的环境条件和要求,在开园前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防治、一次中小规模防治及特殊地段采用特殊的综合治理措施,至开会前夕,鼠密度降至2%以下,确保了世博盛会的成功举办。  相似文献   

14.
一、饵料的选择与配制:毒饵的优劣、饵料的种类和质料直接关系到毒饵的适口性,从而影响到灭鼠的效果。一种理想毒饵应具备防潮、防腐、适口性好、易于拌和、投放方便等条件。农田灭鼠一般以小麦作饵料为好,优点是易浸泡、不易碎、成本低、适口性好,鼠喜欢吃。毒饵的配制,要严格细致,按浓度配制,毒饵中加入5%的糖、2%的食盐等,可以提高毒饵的适口性。毒饵的配制以浸泡法最为方便,配制毒饵应加警告色,防止误食、误用。  相似文献   

15.
单环刺螠幼体生长及摄食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饵料(微绿拟球藻、2/3微绿拟球藻+1/3螺旋藻、1/2微绿拟球藻+1/2三角褐指藻)对单环刺螠Urechis unicinctus幼体(体质量约0.5 g)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生态学试验方法测定了单环刺螠幼体的清滤率和滤食率。结果表明:用混合饵料投喂可显著提高单环刺螠幼体的增重率(P0.05);在一定盐度范围内,单环刺螠幼体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均与盐度呈正相关关系;盐度为20~28时幼螠清滤率和滤食率随盐度的升高逐渐增加,盐度为28时达到最大值,幼螠的清滤率为(262.16±3.90)mL/(ind.·h),摄食率为(123.41±0.74)×10~4cells/(ind.·h);温度对幼螠的清滤率和滤食率影响显著(P0.05),温度为15~25℃时,清滤率和滤食率随温度升高逐渐增加,水温为20℃时幼螠的清滤率最高,为(251.33±10.16)mL/(ind.·h),水温为25℃时幼螠的滤食率最高,为(159.11±4.35)×10~4cells/(ind.·h)。研究表明:在较为理想的外界环境下,单环刺螠幼体的增重率与食物来源相关性较大,以混合饵料投喂效果最好;盐度和温度对单环刺螠幼体的摄食有显著的影响,幼体摄食的最适水温为20~25℃,最适盐度为28。  相似文献   

16.
为加大毒饵站灭鼠技术的推广力度,2017年春季开展了大范围的毒饵站灭鼠技术试验示范工作。结果表明,用毒饵站灭鼠技术与传统的裸露投放毒饵的方法防控农田害鼠的防治效果很接近,毒饵站灭鼠技术示范区的总体防治效果达82.67%,裸露投放毒饵的对照区的平均防治效果达82.99%,2种技术防治效果都达80%以上,差异不明显,没有实质性的区别,故可以在农田灭鼠中广泛应用毒饵站灭鼠技术。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农田鼠害如何防治呢?作者通过几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以下技术要点: 1、要坚持田间鼠情预测的原则;本着“安全第一、经济有效、无公害治理”的指导思想,规范农区统一灭鼠技术,做到,“统一组织领导、统一筹集资金、统一宣传培训、统一鼠药供应、统一配饵投饵”,大范围消灭鼠害.首先了解当地受害作物和程度以及鼠种数量与分布情况,当农田地面害鼠春季密度达3%(或平均每亩有效鼠洞在1个以上)、农户室内密度2%,秋季鼠密度达5%(或平均每亩有效鼠洞在1.5个以上)时需要开始防治;鼢鼠等危害地下根茎类的鼠类,密度平均每5亩1只以上时即需要防治.春秋两季是大多数鼠类的繁殖高峰期,因此,投放毒饵的时机应把握在幼鼠出生高峰前期.所以要及时制定方案,组织防治队伍安全用药,防止二次中毒,达到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化学防治带来的杀鼠剂生态风险,针对广东省农区的害鼠发生动态和生境特征,对国内外兴起的围栏捕鼠技术(TBS)进行优化设计,并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开展农区灭鼠试验。结果表明:排灌渠、机耕路两侧和高大田埂的百米有效鼠洞口数分别为36.2(±6.77)个、37.4(±6.39)个和17.3(±4.13)个,是农田害鼠的主要栖息地和TBS围栏的布放地点;将围栏洞口改为10 cm×12 cm的方形口、并在围栏顶部及洞口周边加装挡鼠片后,TBS围栏每月平均捕鼠10.00(±1.12)只,8个月捕获害鼠的总生物量为7 898.0 g,均明显高于常规TBS试验区;应用优化的TBS技术后,鼠密度降低75.11%,水稻鼠害率为1.23%,控害效果略低于化学灭鼠但具有显著的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探测轮虫对2种微藻(小球藻和转基因金属硫蛋白聚球藻)的摄食情况,研究轮虫对不同微藻的摄食量,确定轮虫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每天摄食单细胞藻的量,并比较了2种细胞大小相差悬殊的微藻对轮虫的投喂效果。[方法]分别置于不同培养条件(自然、黑暗)下,利用不同的微藻作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urceus)的饵料,每天计数轮虫密度,并用分光光度计测微藻的OD值。[结果]结果表明,轮虫每天摄食量与饵料的密度密切相关,密度越高摄食量越大,而且小球藻的饵料效果好于转金属硫蛋白聚球藻。[结论]为有效地促进轮虫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0.075%胆钙化醇毒饵的毒力及灭鼠效果,为农区推广应用和科学使用鼠药提供依据。由中国农业大学鼠害防治实验室按相关杀鼠剂急性毒力测试规程对0.075%胆钙化醇毒饵进行了毒力测试,测得胆钙化醇对小白鼠的全致死剂量Dm=57.33 mg/kg,无致死剂量Dn=13.61 mg/kg,Dm/Dn≈4.21,致死中量LD50值为38.16 g/kg。室外灭鼠试验委托北京康华盛大有害生物防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北京市顺义区养猪场进行。结果显示:①该毒饵强制饲喂药效毒效显著,毒饵半致死量LD50=38.16 g/kg,lg LD50的标准误为0.070 48 g/kg,其95%平均可信限为(38.16±9.150 7)g/kg;取食死亡时间3~6天。②胆钙化醇毒饵消耗量低于溴敌隆毒饵,害鼠只取食3天,可能是胆钙化醇会使害鼠产生厌食现象。③胆钙化醇灭鼠效果不及溴敌隆毒饵,药后15天溴敌隆的灭鼠效果为100%,胆钙化醇的灭鼠效果为75.84%,二次投药的灭鼠效果为86.8%,也达到良好灭鼠效果。胆钙化醇是一种新型的安全杀鼠剂,可与抗凝血杀鼠剂交替使用或治理抗凝血杀鼠剂抗性种群,适于在家鼠为主的农区环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