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是限制籽粒机收的关键因素。选用郑单958、先玉335、华美1号等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对籽粒、苞叶、穗轴的含水量及脱水速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的籽粒含水量、籽粒脱水速率差异极显著;不同品种间的苞叶、穗轴含水量差异极显著。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籽粒含水量、苞叶含水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穗轴脱水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品种籽粒含水量在收获时差异明显,华美1号、先玉335、迪卡517、安玉308这4个玉米品种收获时产量高、籽粒含水量低,平均脱水速率较快,收获时含水量符合籽粒机收的要求;郑单958、迪卡516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较快,适时晚收对这2个品种很重要;联创808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度慢,收获时含水量高,不适宜机收。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玉米籽粒机收质量的关键因素,解决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偏高的问题,总结与分析了国内外玉米籽粒脱水相关研究,笔者提出未来玉米籽粒机收推广过程中,选用适宜籽粒机械化直收优良品种,不断改进种植模式、优化养分和水分施用方式,研发高效促脱水化学调控产品等关键栽培技术途径,是推动中国玉米籽粒机收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玉米生产实际,提出了加快籽粒机收推广的建议:加快早熟、籽粒脱水快、适宜机收品种的选育;明确各生态区域影响籽粒脱水动态的因素和机制;综合运用粒收品种选育、品种熟期配置、延迟收获期、栽培技术配套。同时,应加强农艺措施相配套的轻简化农机装备的有效研制,农艺农机有机融合,推动玉米籽粒机收技术应用,提升玉米产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差异及其对籽粒脱水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快、收获期含水率低是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基本要求。穗部性状是玉米遗传基础的直观表现,与籽粒脱水有较紧密的联系,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籽粒脱水速率的关键指标,对于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选育和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黄淮海夏玉米区当前主推的22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按苞叶、籽粒、穗轴和穗柄等部位将穗部性状分为41个指标参数,于2015—2016年进行连续观测,并与衡量籽粒脱水快慢的5个参数(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籽粒总脱水速率、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1个穗部指标在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部分指标与籽粒脱水特征密切相关。苞叶长度与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显著负相关,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显著正相关;"苞叶长度/果穗长度"与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显著负相关;果穗夹角与籽粒总脱水速率显著正相关;穗轴生理成熟期含水率与籽粒生理成熟期、收获期含水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穗粒数与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总脱水速率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的负相关关系;"果穗长度/行粒数"与籽粒生理成熟前、后和总脱水速率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生理成熟期百粒干重与籽粒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穗部其他性状与籽粒脱水速率、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黄淮海区域现有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差异较大,苞叶短、穗轴生理成熟期含水率低、果穗夹角大、穗粒数少、籽粒小等穗部特征有利于籽粒脱水,可为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筛选和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玉米籽粒灌浆速率、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及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和产量是决定能否实现籽粒机收的关键影响因素。试验选用生育期有明显差异的黄淮海区域夏玉米品种安玉308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运用曲线拟合软件对其籽粒灌浆和含水率变化进行动态拟合,研究并明确了不同生育期夏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和脱水特性,旨在为黄淮海区域机收品种的筛选及选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授粉后28 d至授粉后49 d安玉308的平均灌浆速率为比郑单958快0.16 g/d,百粒干物重比郑单958高2.16 g;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比郑单958低3.14%,品种间差异显著;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比郑单958每天高0.20%,品种间差异显著;收获期苞叶、穗轴含水率明显低于郑单958,穗柄含水率没有明显差异;较郑单958增产6.89%。  相似文献   

5.
正天塔619玉米具有高产、广适、耐密、脱水快、适宜机收等特点,2017年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株高256厘米,穗位高101厘米。全生育期105天左右。果穗筒形,穗长17.5厘米,穗行数14行左右。籽粒黄  相似文献   

6.
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研究分析及种质改良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目的]玉米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对中国北方玉米的品质、产量及储藏加工都具有显著影响,脱水速率也是宜机收品种选育上的重要目标性状。[方法]从不同品种间籽粒脱水速率的差异分析、农艺、品质等性状与籽粒脱水速率相关性分析以及玉米籽粒脱水速率遗传研究及QTL定位研究进展3个方面总结了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整体研究情况。[结果]结合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研究规律,提出了玉米种质改良选育方向。[结论]研究结果为高产、优质、脱水速率快玉米杂交种选育提供综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轮作区,生产上小麦早播晚收、玉米晚播早收和缺乏适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不利于黄淮海区实现玉米机收籽粒的问题。全国农技中心在前期工作基础上,于2016年开始在河南开展了小麦玉米双机收模式试验,以筛选适宜的小麦玉米品种、确定合理的小麦玉米茬口、优化集成配套技术,为黄淮海区实现大面积玉米机收籽粒和小麦玉米轮作全程机械化提供依据。试验表明,通过培育选用早熟、籽粒脱水快、站秆能力强、抗逆、高产的玉米品种和早熟、耐晚播、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配套小麦晚播早收、玉米早播晚收的"双早双晚技术",能够在黄淮海区实现大面积玉米机收籽粒和小麦玉米轮作全程机械化。  相似文献   

8.
玉米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偏高是制约玉米机收籽粒的关键因素。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有利于玉米籽粒脱水,但田间站秆时间过长对玉米产量等性状均有较大影响。本试验通过对比不同玉米品种生理成熟期后田间站秆4周时间的籽粒含水率、籽粒平均脱水速率、百粒干重、倒伏倒折性、穗腐病以及掉穗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发现,生理成熟期各玉米品种籽粒含水率普遍较高,成熟后田间站秆2周后,除郑单958和东单913外,其他玉米籽粒含水率均降至28%以下,其中粒收1号后期脱水速率最快,超过0.5%/d;百粒重成熟后2周时间内变化不显著,但超过2周,百粒重则显著下降;玉米倒伏倒折率表现为站秆2周变化不明显,2周后显著提高;穗腐病表现为随着站秆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的趋势,可能与成熟后期雨水较多有关;除东单913和广德5号外,其余玉米掉穗率表现为站秆2周无显著变化,2周后则表现为显著增加的趋势;产量损失表现出与掉穗率一致的趋势,站秆2周无显著变化,2周后产量损失率显著增加。综合分析各指标变化情况发现,玉米生理成熟后田间站秆时间不宜超过2周,一般以7~12 d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9.
籽粒性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玉米籽粒性状对玉米产量和机收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包括单株粒数、百粒重与产量的关系;籽粒构型和产量的关系;籽粒性状与玉米机收品种选择的关系。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密切相关,通过改良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可有效提高产量。单穗产量与绝大多数籽粒构型性状显著相关,特别是与粒长的相关系数最高;对单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粒长、粒厚、穗长、出籽率和粒长/穗半径。玉米籽粒含水率决定籽粒的软硬程度,直接影响玉米机收的破碎率、损失率和杂质率,从而影响籽粒机收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玉米育种中,应选择出籽率高、品质好的玉米材料;关注籽粒性状,尽量选择穗粗、粒大、粒长等性状的材料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美系和欧洲的脱水性状突出种质材料,并充分利用杂优模式。  相似文献   

10.
不同基因型夏玉米果穗脱水特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化直接收获玉米籽粒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玉米果穗脱水特性成为研究重点。本试验以黄淮海区域36个主推夏玉米品种为研究对象,测定生理成熟前后玉米果穗各部位的含水量、脱水速率,运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获得果穗脱水性较强的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夏玉米果穗的籽粒、苞叶和穗轴含水量两两间极显著相关,而脱水速率两两间不相关;36个主推品种中登海605、青农105、农华101和金阳光7号为该地区果穗脱水性较强的品种;果穗脱水性较强品种的苞叶、穗轴和籽粒含水量为36%、58%、29%左右;籽粒含水量不是机收粒的关键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1.
黄淮海区主推夏播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籽粒机收是现代玉米生产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及生理成熟后籽粒物理脱水速率是决定玉米能否机收籽粒的关键因素,明确不同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可为机收籽粒玉米品种选育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2018年,以京农科728等18个黄淮海区主推夏播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测定籽粒含水...  相似文献   

12.
【文章】 :本文分析了玉米单穗产量、百粒重、籽粒构成、籽粒脱水性等籽粒性状与产量和机收的关系。单株粒数和百粒重与单株产量密切相关,通过改良单株粒数和百粒重可有效提高产量。单穗产量与绝大多数籽粒构型性状显著相关,特别是与粒长的相关系数最高;对单穗产量影响较大的性状有粒长、粒厚、穗长、出籽率和粒长/穗半径。玉米籽粒含水率决定籽粒的软硬程度,直接影响玉米机收的破碎率、损失率和杂质率,从而影响籽粒机收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玉米育种中,应选择出籽率高、品质好的玉米材料;关注籽粒性状,尽量选择穗粗、大粒、粒长等性状的材料进行研究;同时利用美系和欧洲的脱水性状突出种质材料,并充分利用杂优模式。这对于选育适合机械化收获的玉米新品种技术研究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为了探究不同春玉米品种穗部及籽粒性状对机收品质的影响,以6个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对籽粒机收品质(破籽率、落籽率、杂质率)与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及行粒数)和籽粒性状(平均面积、平均周长、平均长度、平均宽度、长宽比、平均粒厚、平均体积)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通过机收品质与...  相似文献   

14.
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脱水及机收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和郑单958这4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玉米品种籽粒的灌浆速率、脱水速率及机收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玉米授粉后15 d籽粒灌浆速率逐渐加快,授粉35 d达最大值后缓慢下降,且均表现出抛物线型单峰变化特性,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的平均灌浆速率分别为6.70、6.86、7.06 mg/(粒·d),均高于对照郑单958;灌浆后期先玉335、桥玉8号、华美1号脱水速率均高于对照,华美1号脱水速率最快,有利于降低玉米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各玉米品种落穗率为2.46%~6.01%,机收产量损失率为0.93%~1.79%,落籽率为0.17%~0.27%,其中郑单958和先玉335的籽粒破碎率较高,分别为6.17%和5.24%,华美1号最低,为4.19%,籽粒杂质率以华美1号最低,为1.21%。  相似文献   

15.
研究旨在筛选渭南地区适用的机械化籽粒直收玉米新品种。试验共征集比较10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指标。结果表明,在“陕单620”、“陕单650”、“迪卡517”玉米品种表现出矮秆、穗位整齐度高、耐密、茎秆强度强、抗倒、成熟期籽粒水分含量低、高产、生育期短等宜机收的特性,建议在关中灌区夏玉米种植区推广。  相似文献   

16.
黄淮区籽粒机收玉米标准及育种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隆平华研种业的育种实践和农业部关于籽粒机收玉米的现行标准,提出了机收净籽粒和机收干籽粒的品种标准,机收净籽粒和干籽粒的水分分别控制在20%和16%以内,破碎率控制在3%和1%以内。并阐述了实现这个育种目标的杂交模式。通过试验结果的分析,认为早熟和脱水快是机收玉米的首要核心性状,抗倒抗病是机收玉米的必要支持性状;实现机收丰产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玉米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7.
选用黄淮海地区有代表性的8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SPSS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多重比较表明,8个玉米品种的13个性状在不同品种间达到显著性水平,行粒数除外。相关分析表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穗轴含水量、生理成熟天数、出苗至授粉天数、穗粗、百粒质量、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性正相关,与籽粒脱水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逐步回归分析表明,苞叶含水量、穗粗、穗行数、百粒质量、籽粒脱水速率这5个农艺性状可以解释95%的因变量变异。通径分析表明,苞叶含水量、穗粗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均为正值,穗行数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基本抵消,百粒质量的间接正效用大于直接负效用,籽粒脱水速率的直接与间接作用均为负值。因此,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为获得籽粒含水量低的品种应重点选育田间脱水速率快、苞叶含水量低、穗粗较细及百粒质量稍低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玉米果穗各部性状对籽粒含水量和脱水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德美亚1号、郑单958、先玉335和丹玉39为材料,对其主要穗部性状进行测定并分析,探究影响玉米籽粒含水量和脱水速率的相关性状。研究内容包括苞叶、穗轴的含水量和脱水速率以及籽粒大小等相关性状。结果表明,在玉米整个生长阶段,苞叶和穗轴含水量高的品种其籽粒含水量也高,苞叶和穗轴脱水速率快的品种籽粒脱水速率也快,籽粒较长的品种其含水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籽粒含水量与苞叶含水量达极显著正相关,与穗轴含水量达显著正相关;籽粒脱水速率与苞叶脱水速率达显著负相关,与穗轴脱水速率达极显著正相关;籽粒含水量与粒长达到显著负相关,与粒宽和粒厚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水平。籽粒的脱水速率与籽粒的长度达显著负相关,与籽粒的宽度和厚度均未达显著相关水平。  相似文献   

19.
玉米机械化生产尤其是机收是提高中国玉米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而玉米籽粒含水量是影响玉米机收尤其是粒收的主要因素。本文基于已发表的文献分析了玉米籽粒脱水速率的概念及其快脱水品种培育的重要性,归纳了快脱水玉米种质的挖掘、快脱水性状的遗传与基因定位以及快脱水性状的表型选择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从加强玉米籽粒快脱水等机收性状遗传机制的研究,重视早熟、抗倒、抗病、快脱水等优异种质的挖掘和创制,同时重视育种材料的大田和室内的表型选择等三个方面对快脱水玉米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高低是影响籽粒机收的重要因素。本试验选用8个在黄淮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玉米品种,进行籽粒含水量、籽粒脱水速率、产量等性状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收获时含水量、不同品种籽粒平均脱水速率差异均极显著;对8个品种收获时籽粒含水量进行水分高低分类,华美1号、宇玉30为低水分含量品种,先玉335、迪卡517、安玉308为中间类型品种,迪卡516、郑单958、联创808为高水分含量品种;从产量方面综合比较,中间脱水类型品种(先玉335)其脱水速率较快,产量最高,目前来讲先玉335为比较适宜机收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