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豆科技》2006,(4):6-6
大豆菌核病主要侵染茎杆。7月下旬开始发病,最初茎秆上生有褐色病斑,以后病斑上长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及白色颗粒,后变黑色颗粒(菌核)。纵剖病株茎秆,可见黑色圆柱形老鼠屎一样的菌核,病株常枯死呈白色,故又叫死秧子病、白绢病。向日葵等作物的菌核病与大豆菌核病属同一种病菌,可以互相侵染。此病以混杂在种子里的菌核、茎秆内的菌核越冬,第2年发病侵染。菌核在土壤中可以存活2年,向日葵茬种大豆、重迎茬大豆、低洼地大豆、密度大长势繁茂的大豆发病重。7月底至8月降雨多的年份,发病重。  相似文献   

2.
大豆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的真菌侵染所引起的,病菌除危害大豆外,还侵害油菜,向日葵,马铃薯等多种作物。赵光地区近几年来由于调整种植业结构的需要,油菜,向日葵,马铃薯,重茬大豆的面积进一步扩大,大豆菌核病的发生与危害也逐年加重,在部分生产队成为主要病害。对大豆菌核病防治的宗旨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充分利用耕作,轮作,药剂防治等多种手段来进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大豆菌核病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综述了关于大豆菌核病发生和防治的相关内容,旨在为菌核病的防治和抗大豆菌核病品种的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从齐齐哈尔市大豆的生产现状、气象因素、菌核病的自身特点等方面分析齐齐哈尔市大豆菌核病发病的原因认为:菌核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大豆、向日葵种植面积加大及大豆重迎茬严重,为大豆菌核病发生提供了病源;多数年份降雨集中在7、8月份,形成了适合菌核萌发和菌核病孢子、菌丝侵染的条件,同时降雨偏多大豆生长繁茂也形成了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而不利于机械或人工作业进行防治的条件,密植栽培措施与菌核病防治相背,以及没有抗病品种等。  相似文献   

5.
大豆胞囊线虫病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胞囊线虫病是大豆生产上,尤其在干旱盐碱及沙土地带危害最大且发生最普遍的病害,对大豆产量影响极大。介绍大豆胞囊线虫病的症状、发生原因和特点,并提出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大豆菌核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菌核病是大豆重要病害,可以造成大豆减产甚至绝产。菌核病的发生与气候、前作、品种、栽培等有密切关系。菌核病的防治应以控制病源为主,即轮作、深翻及建立无病种子田等措施,再辅以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7.
大豆菌核病发病因素分析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黑龙江省由于大豆栽培面积增加,重茬现象严重,加之油菜、向日葵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加剧了大豆菌核病病害的发生.2003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大豆菌核病普遍发生,而且发病时期早,发病重,对大豆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8.
大豆菟丝子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菟丝子是大豆生产上常见的病害,为检疫性病害.如气候适合,发生严重,对大豆产量影响很大.基于研究与生产实践,介绍大豆菟丝子的症状、发病规律,传播途径并提出加强植物检疫、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豆根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大豆根腐病的主要种类与症状识别,分析了大豆根腐病的发生规律,提出了大豆根腐病的综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大豆细菌性病害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大豆科技》2007,(5):21-21,34
大豆细菌性病害是大豆生产上常见的病害.如果气候条件适宜病菌生长、田间管理不当,则对大豆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基于生产实践及研究,介绍三种大豆细菌性病害的症状识别、发病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栽培大豆种质资源对大豆菌核病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叶柄接种法鉴定了200份栽培大豆高世代品系对大豆菌核病菌株Jia30和Jian29的抗感反应.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参鉴材料中没有发现免疫类型,但各品系间抗性有一定的差异.供试200个品系中既表现抗Jia30菌株义表现抗Jian29菌株的材料占供试材料的2%;抗Jia30菌株的材料占3%;抗Jian29菌株的材料占5%,根据抗性资源筛选结果,这些抗性材料可合理地用于大豆生产,并为大豆抗病育种亲本选择和利用品种布局进行大豆菌核病生态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豆菌核病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大豆菌核病是黑龙江省近年来危害大豆的重要病害,发生严重的可达到50%以上,导致百粒重严重下降,造成减产甚至绝产。应用加收米和菌克毒克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加收米和菌克毒克拌种,并在发病前用菌克毒克喷施茎部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69.7%,只用加收米拌种,并在发病前用菌克毒克喷施茎部防治,防效达51.9%,增产13.16%~20.28%。  相似文献   

13.
采用茎中可溶性色素水平测定法,对来自不同省份的95份大豆新品种(系)菌核病耐病性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大豆品种(系)对大豆菌核病耐病性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共有11份大豆品种(系)表现为中等耐病性,占参试材料的11.58%,其中4份耐病强度(TI)>60%;11份中等耐性品种(系)中有8份来自东北地区,占所有中耐材料的...  相似文献   

14.
草地螟是北方大豆田重要害虫之一,该虫来势凶猛、虫量大,大发生年对大豆等农作物危害较重.介绍草地螟的为害症状、识别特征、习性、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李永刚  陈丽娜 《大豆科学》2011,30(2):281-284
采用单菌核分离法得到大豆菌核病菌,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株大豆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多菌灵和腐霉利的抗药性.结果表明:供试菌株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是15~20℃,而菌核的产生则在15℃左右最多;大豆菌核病菌丝生长最适的环境为中性和偏酸性;不同菌核及病残体埋入土壤不同深度后越冬处理,病残体上菌丝不能越冬,而菌核能够越...  相似文献   

16.
丁俊杰 《大豆科学》2012,31(2):327-329
为明确大豆菌核病发生发展中各个时期气象因子的重要性及相关性,对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中9个地点的大豆田菌核病病情指数进行调查,收集各地6~8月的平均降水量、平均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回归方程,然后利用通径分析确定影响菌核病发生的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8月份平均降水量对大豆菌核病病情指数的影响最为严重,其次为7月份平均日照时数和8月份平均温度;7月份平均日照时数是通过与8月份平均降水量相互作用对大豆菌核病的病情指数产生较大影响。其它因子的直接间接通径系数都很低,对菌核病病情指数的影响不大。因此,在7月份的平均日照时数少,8月份平均降雨量大,并且8月份平均温度适宜的情况下菌核病将发生流行。  相似文献   

17.
利用PDA培养法从黑龙江省黑河、绥化和佳木斯等3个地区大豆发病田中,共分离和纯化出135个菌核病病原菌分离物,并对菌落的形状、生长速率、菌核重量和子囊盘等形态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菌落的形状和生长速率方面,不同地区的分离物群体间差异极显著,同一地区内各个分离物的表现一致性较好;在菌核重量和子囊盘形态特性方面,不同病原菌分离物产生的菌核的数量、大小、重量及子囊盘形态明显不同。不同采样地点的大豆菌核病病原菌菌落的形状和生长速率存在区域专化性,即3个采样地点的菌落形状和生长速率存在明显差异,而菌核重量和子囊盘形态特性不存在区域专化性。  相似文献   

18.
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人工接种方法,测定拮抗菌剂对大豆菌核病的抗扩展能力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同时研究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对大豆菌核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离体试验中,叶片接种后,拮抗细菌和黄绿木霉菌及其混剂均可较好的抑制菌核病病斑的进一步扩展;盆栽试验中,黄绿木霉菌处理对大豆根、第1复叶、第3复叶的PAL、PPO、POD活性均有明显增强作用,而解磷钾菌或拮抗细菌处理对PAL、PPO、POD活性的变化无明显影响,化肥处理则降低PAL、PPO、POD活性;有机肥处理对PAL活性有明显增强作用,对PPO、POD活性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有效药剂,明确不同杀菌剂复配对核盘菌的联合毒力,测定了啶酰菌胺与咪鲜胺复配对核盘菌菌丝生长、菌核的萌发及生理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啶·咪复配对核盘菌均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二者复配比例为1:1时,增效系数为1.7657,增效作用最强;啶·咪复配能够有效抑制核盘菌的生长,降低菌核的萌发率和子囊盘形成率,其效果明显优于两单剂;啶·咪复配处理下,核盘菌草酸的分泌量和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显著降低,核盘菌的Ss-oah1、Ss-pg1和Ss-pg3等3个致病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相比分别下调了69.90%、55.00%和71.30%。结果表明,啶酰菌胺与咪鲜胺复配,能有效抑制核盘菌的生长,降低核盘菌的致病力,是防治向日葵菌核病的有效复配药剂。  相似文献   

20.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大豆菌核病效果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应用枯草芽孢杆菌ZH-2菌株的发酵菌剂,在桦南县进行了生防菌剂防治大豆菌核病的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生防菌剂100倍稀释液浸种和喷洒处理对大豆菌核病的田间防效达67.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