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现代农业》2002,(2):8
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指出,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县级市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凡在上述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住户口.  相似文献   

2.
《农村百事通》2001,(14):14
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 , 国务院近日批转了公安部 < 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 , 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 , 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  相似文献   

3.
律师同志: 在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中,已办理了城镇常住户口的村民,还能否继续享有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 陈华陈华同志: 为了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转移,1997年以来,我国稳妥有序地开展了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2001年国务院批转的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新农民》2001,(8):3-3
为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国务院近日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  相似文献   

5.
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 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意见》提出了改革的目标。通过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引导农村人口向小城镇有序 转移,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同时,为户籍管理制度的总体改革奠定 基础。《意见》明确了实施范围和内容。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范围是县级市市区、县 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凡在上述范围内有合法固定的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 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  相似文献   

6.
2001年10月1日,国务院批转的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开始实施,中国2万多个小城镇中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这一重大举措意味着40多年来横亘在中国城乡之间的户口藩篱将被拆除,农民成为城镇人不再是梦想。 户籍制度:阻碍城镇化发展 事实上,长期以来,我国的户籍制度一直游离在《宪法》之外。 户籍制度是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户籍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在2000年12月15日国家计委召开的“十五计划”问计求策座谈会上,具有4年打工经历的青年刘兴发说:“我认为,我国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城镇化发展,与社会形势的发  相似文献   

7.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近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了上述改革举措。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8.
《新农业》2014,(15)
<正>"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7月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上述改革举措。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公安部副部长黄明在同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这次户籍制度改革决心之大、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措施之实是前所未有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2014年7月30日公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上述改革举措。这标志着我国实行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和"非农业"二元户籍管理模式将退出历史舞台。不再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之后,如何逐渐剥离与户籍相挂钩的诸多社会福利,将是改革的焦点和难点所在。《意见》对此进行了阐释: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  相似文献   

10.
《农村发展论丛》2001,(12):30-30
公安部治安局局长武冬立最近表示,建立户口统一登记制度,这是社会发展前进的需要,也是人类明进步的体现。他透露,目前全国小城镇,包括一些中等城市,正全面开展户籍管理制度的改革,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这一户口二元管理结构正在被打破。  相似文献   

11.
<正>回望我国古代户籍制度,对当下的户籍管理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今年7月24日,国务院正式颁行《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意见》指出,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作为中国古已有之的户籍制度因此有了质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回望我国古代户籍制度,对当下的户籍管理仍然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发展论丛》2001,(6):15-15
2001年3月2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3.
《农村发展论丛》2001,(11):15-15
2001年3月3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农村城镇化的内涵,指出了我国在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着乡镇工业布局分散,城镇基础设施薄弱,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并提出了合理发展小城镇,调整乡镇工业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制定科学、可行的城镇规划以及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民进城     
《新农业》2016,(20)
正天气渐凉,北京雾霾加重,口罩遮不住一个特殊话题的传播——农民就要和市民拥有一样的身份了。2016年9月,首都户籍改革终见大招,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农村人"与"城市人"从户籍上平等了。其实早在1997年,国务院就批转公安部《关于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试点方案》,正式提出户籍制度改革。之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将大力推进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为重点的户籍管理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的二元户口性质,实现公民身份平等。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措施。加快城镇化进程必须消除城镇化的思想、体制和政策障碍,实行以大城市为主、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战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搞好城镇规划。  相似文献   

18.
户籍管理制度是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一种管理住户和人口的社会人口管理制度.新中国成立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非农业户口"与"农业户口"的管理格局逐渐形成.现行二元户籍制度关系的弊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带有终身制和世袭制的色彩,导致中国社会阶层的两极分化,限制了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人为地制造了各种差异和不公平及造成户籍管理效率不高.有鉴于此,作者认为应该取消户籍身份上的特权,实行全国城乡统一的户口;逐步实现迁徙自由及剥离户籍的"附加"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一句话信息     
林洪 《农村百事通》2001,(11):13-14
国家粮食局发出通知,自 5月 1日起,城镇居民户口在全国范围内迁移,以及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不再办理 < 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 > .  相似文献   

20.
小汤山镇作为小城镇综合改革的试点镇,在政府管理体制、多元投资体制、户籍管理制度、企业产权制度、现代农业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综合改革,促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新路子。试点为推动京郊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加快农村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起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