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通过对环县农业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环县农业在西部大开发中应坚持可持续农业的道路,重视水土保持和优化生态环境,同时针对环县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改土治水,调整农业结构、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及提高农民素质等一系列促进农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
李关勤 《甘肃农业》2012,(3):35-36,39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环县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地膜种粮增产不增效、舍饲圈养难弃传统放牧方式、特色产业发展规模不大、质量不高等问题。环县的县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始终以农业经济为主导,因此,发展农业必须千方百计加大投入,集中力量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党和国家政策的强势支持,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处理好"外出务工"与"留守务农"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拓宽流通渠道,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利用企业带动农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环县是一个半农半牧县,长期以来,五谷杂粮全种,牛羊猪鸡全养,搞的是"小而全",农业处于慢速度、小规模、低效益的水平上,农民增收缓慢,温饱得不到稳定解决.笔者认为,环县之所以贫困,有多方面原因,但归根到底是农业结构单一,缺乏支撑经济稳步发展的推动功能.因此,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把种草养畜作为主攻方向,引导群众走退耕路,念草木经,发畜牧财,是发挥环县资源优势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环县的农业优势资源和产业开发特点进行分析,提出适合环县特色的优势资源配置原则和区域配置布局,并指出环县目前进行优势产业开发的思路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马铃薯为环县一大主要农作物 ,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 ,随着商品农业的发展和马铃薯加工业的迅速崛起 ,马铃薯已由传统的粮食作物转变成为全县种植业中经济效益较显著的经济作物 ,农民种植积极性较高 ,马铃薯市场比较活跃。马铃薯产业不仅成为环县农业产业化最具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 ,而且也是我国加入WTO后农村经济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产业之一。我们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 ,充分发挥和利用环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区域优势 ,进一步加大发展力度和加快发展步伐 ,提高农业竞争力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一、环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1.自然条件适…  相似文献   

6.
白军祥 《甘肃农业》2006,(10):48-49
环县自然条件严酷,水资源奇缺已是制约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最大因素,人畜饮水是最突出的问题。作者在对环县自然地理环境、水资源现状的调研和对干旱形成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环县干旱缺水问题的长期、中期、短期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按照国务院、农业部等相关文件精神及省市安排,环县于2018年开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动物防疫服务,本文从环县现状、主要做法、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下一步打算等方面入手,对环县"政府购买动物防疫服务试点"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为来年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环县北部沙漠迅速南移、沙漠化加剧的现状及沙漠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有关研究资料及数据,提出建设保护性林业、巩固自给性农业、发展商品性畜牧业、调整土地结构、加大投入等防治环县北部沙漠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甘肃环县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面积9236平方公里,辖20个乡(镇),人口34万。曾是匈奴、羌、戎、狄等民族交往及古老秦陇文化和多民族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诞生了"环县道情皮影"这一民族民间艺术。环县道情皮影是"道情"与皮影相结合的产物,已有千年历史。历  相似文献   

10.
环县大陆季风性气候明显,全年降水少且分布不均,干旱严重威胁着本区优势农作物——向日葵的正常生产。为解决此问题,自2006年起环县开始引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旱作农业技术。3年的试验示范表明,该技术增产增收成效显著。为促进该技术在环县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从选地整地、施肥选种、起垄覆膜、田间管理等方面扼要介绍了该技术主要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