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藏林芝地区种畜场牦牛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高原是我国牦牛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 ,占全国牦牛数量的 90 %以上 ,其中林芝地区是藏东南山地牦牛集中产区 ,海拔在 2 1 0 0~ 50 0 0 m之间 ,草场主要是高山草甸、山地草甸和高山灌丛草场 ,本区气候温和湿润 ,雨量充沛 ,年平均气温 7~ 9℃ ,相对湿度 6 0 %~ 70 %。林芝地区种畜场位于海拔 40 0 0 m左右鲁郎县。牦牛在西藏林芝地区畜牧业生产中具有独特的经济地位 ,近年来 ,该地区牦牛生产性能、繁殖性能以及抗病力逐渐下降 ,为了搞清其原因 ,我们首次对林芝地区种畜场牦牛进行了寄生虫种类、分布、流行规律和危害情况的调查 ,并提出了…  相似文献   

2.
牦牛,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草原地区生长良好,然而在1800米的低海拔地区能否生长?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红松洼种畜场从1979年先后从青海省引进牦牛260头,其中母牛244头,在坝上饲养,至今已成功的发展到2010头。红松洼种畜场地处河北北部坝上,海拔1800米,无霜期70~80天,年平均气温-0.3℃,最高气温29.80℃,最低-42℃,年平均降雨量400~450毫米。种畜场草场面积10.7万亩,为高寒草甸类草场。 经测验牦牛在低海拔条件下生产性能良好:牦牛出生重为20~30千克,饲养24个月公牛体重255~301千克,母牛体重226~250千克,屠宰率45%,净肉率40%。繁殖成活率一般达85%以上,最高达97.4%,双犊率1~2%,平均每头产毛1.5千克。  相似文献   

3.
草地螟是昆仑山区草场主要害虫之一。2011年4~8月,在新疆和田地区采取灯光诱杀和随机取样方法对草地螟分布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海拔1984m草场草地螟成虫数量最多,依次为海拔2500m、3076m和3488m,不同海拔区草地螟成虫发生期基本相同。草地螟幼虫在海拔2950~3253m均有分布,其中海拔3055~3097m的虫口密度明显高于其他海拔区,海拔低于2800m和高于3400m的草场无草地螟幼虫分布。越冬代草地螟幼虫及蛹主要分布于海拔3028~3070m间的于田县阿羌乡塔孜克草场平均虫口密度284头/m~2,最高密度达296头/m~2。  相似文献   

4.
牦牛(Bos grunniens)起源于中国,是一个分布范围比较狭窄的珍稀畜种,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寒地区,具有高原之舟和全能家畜的美誉[1-2];但由于生产方式不合理、饲养条件落后以及严重的近亲繁殖、草场退化等原因,导致家牦牛普遍出现自然退化现象。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利用野牦牛这一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1 野牦牛 1.1 分布概况 野生牦牛主要分布在康藏高原及青海沿唐古拉山、昆仑山、巴喀拉山和祁连山等多狂风暴雪,气候奇寒,海拔4 000~6 000 m以上的山区.  相似文献   

6.
根据实地考察和查阅大量资料,对野牦牛的分布范围,数量及类型作了阐述.野牦牛仅分布于青藏高原4 500 m以上的高山寒漠,数量约2~4万头.野牦牛和家牦牛属于同种动物.论述了野牦牛的两个生态类型,祁连山型和昆仑山型.经八年试验研究证明,导入野牦牛血液明显提高了家牦牛生产性能.野血牦牛在活重、体格大小、增重速度、屠宰率、产奶量等方面,均比家牦牛高15%以上,为牦牛选育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比较来自2个不同海拔栖息地分布牦牛的39项生化指标和3个脂肪代谢因子的差异,进一步挖掘牦牛与栖息地环境生态因子的环境适应行机制。收集40头年龄为3.5~4岁、体重在280~350 kg的雌性牦牛的血样进行测定,牦牛分别来自阿里地区改则县(AL,较高海拔分布群体,海拔5 100 m)及那曲聂荣县(NR,较低海拔分布群体,海拔在4 500~4 700 m),每个栖息地20头。结果显示:栖息地处于高海拔的AL牦牛的血清白蛋白、白球比、前白蛋白、钾、钠、总胆固醇、阴离子间隙和渗透压等13个指标高于低海拔牦牛群体(P0.05);高海拔群体的血清球蛋白、碱性磷酸酶、总胆汁酸、肌酸激酶、α-羟丁酸脱氢酶、二氧化碳、磷和尿素均低于低海拔群体(P0.05);在脂肪代谢相关因子的研究中发现,低海拔牦牛的脂联素浓度显著高于高海拔群体。综上,不同海拔分布的牦牛群体中一系列血清生化指标及脂联素存在显著差异,暗示不同海拔高度分布的牦牛在长期自然选择的压力下通过多种生理生化机制的调节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牦牛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是乳、肉、役、毛综合性品种,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经济特性.牦牛肉的特点是天然纯净,具有蛋白质含量高(18.8%~22.6%)(蒙古牦牛、西藏牦牛)、脂肪低[1.4%(甘肃牦牛)~7.9%(青海半血野牦牛)]、干物质高[23.7%(眼肌肉)~33.8%]的特点.本研究通过对青海牦牛的产肉性能及肉品中维生素的分析研究,对青海牦牛肉质评定、资源开发利用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畜牧与兽医》2015,(7):146-147
<正>口蹄疫(FMD)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传染病。FMDV具有多型性,在我国牦牛流行感染的病毒型有O型、AsiaⅠ型和A型。天山牦牛主产区在巴州和静县及周边县海拔2 400~4 000 m的高寒草甸草场,存栏量在10万头左右。为了控制牦牛口蹄疫,每年春、秋两季对天山牦牛施以口蹄疫O型、AsiaⅠ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本文通过对天山牦牛随机抽取的  相似文献   

10.
<正>牦牛(Bos grunniens)起源于中国,是一个分布范围比较狭窄的珍稀畜种,主要分布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及其毗邻的高寒地区,具有高原之舟和全能家畜的美誉[1-2];但由于生产方式不合理、饲养条件落后以及严重的近亲繁殖、草场退化等原因,导致家牦牛普遍出现自然退化现象。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利用野牦牛这一种质资源,采用杂交技术实施家  相似文献   

11.
牦牛是生活在海拔3 000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农牧民商品意识淡薄,受传统影响,"畜多为富"、"惜杀惜售"。草场超载,退化严重。能繁母牦牛采食量受到严重影响,直接影响到产奶量。再加上牧民有取牦牛奶做酥油的习惯,牦牛犊牛可食  相似文献   

12.
牦牛是分布于海拔3 000 m以上,以我国青藏为中心的高山、亚高山地区的牛种之一,是唯一能够充分利用青藏高原草地资源进行动物性生产的优势牛种和特有的遗传资源。牦牛对高海拔地区严寒、缺氧、缺草等恶劣条件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可提供奶、  相似文献   

13.
牦牛是牛属动物中惟一生活在海拔3 000 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有牛种资源.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及其相邻的高山地区[1].它能在其他牛种难以生存的低氧环境中健康生长和繁衍后代;由于牦牛在青海省分布的地区和生态的不同,将青海牦牛分为高原型、环湖型和白牦牛3个类型[1].青海环湖型牦牛分布于青海湖周边地区.  相似文献   

14.
甘南牦牛是海拔3 000 m以上高寒地区的特种家畜,是高寒牧区最适宜发展的一个畜种,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甘南牦牛已成为高寒牧区严峻生态环境的特殊畜种之一,是一种十分宝贵和大力开发利用的畜种资源,甘南藏族自治州现有牦牛约87万头,占全省牦牛总数的80%以上,其中适龄牦牛饲养量约在40万头左右,但现养的牦牛由于受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文化条件的限制,选育程度很低,个体产肉量不高.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原型牦牛产犊间隔及体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牦牛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毗邻地区特有的畜种,能有效利用高海拔草场资源,是西部藏区少数民族的主要生产生活资料。各地牦牛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不同,其繁育性能差别较大。高原型牦牛是青海高原牦牛的主要组成部分,生活在海拔3500m以上,有许多优秀的品种优点,同时生活条件严酷,地理环境恶劣,因而对牦牛的生殖生理造成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牦牛属季节性发情动物,但约有70%的个体在发情季节中只发情一次。一般在海拔3 000m左右的地区,母牦牛的发情季节在6~11月份,多集中在7~9月份,占70%以上,为发情最为旺盛的时期。雷焕章等报道,母牦牛的发情主要集中在早晚天气凉爽的时间,在早晨6~9时为46.7%,19~22时为26.75%,在雨后和阴天发情的也较多。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孔玛乡海拔为4 570m,7月初个别母牦牛才开始发情。  相似文献   

17.
<正>牦牛主要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其中,野生牦牛生长在海拔3 000 m以上的青藏高原苦寒地区,被称为世界屋脊上的"草原之舟"。但是,目前青藏高原野生牦牛由于长期的狩猎捕杀,数量已经急剧减少。以青海省为例,数据统计显示,截至目前,野生牦牛数量仅存不到10 000头。牦牛浑身都是宝,肉质鲜美,皮毛是高档皮料的来源,牦牛奶更是当地居民离不开的日常饮品,甚至连牦牛的骨头都是一味著名的中药材。随着人们消费水  相似文献   

18.
<正>白牦牛是生长在海拔3 000~5 000m高寒地区高山草原上一种稀有的牛种,也是高寒环境中生存的一个宝贵特殊品种,是天祝县的重要畜牧资源,全世界这种珍稀品种的纯白牦牛仅生存于我国的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由于自然条件的恶化及人为因素,草场植被没有得到很好地改善和投入,白牦牛的生产受到影响,数量在近10年一直是呈下降的趋势。从数量上看是呈急剧减少的趋势,可以说天祝  相似文献   

19.
<正>青海省贵南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总面积约6 600 km2,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 150~4 500 m之间。贵南县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地区,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50%以上,2014年底存栏各类草食畜86.77万头(只),其中牦牛10万头。从2013年起,该县群众反映牦牛发生流产多。为了掌握该县牦牛的流产率和流产原因,2015年8月对该县牦牛流产情况做了入户调查的同时,采集流产牦母牛  相似文献   

20.
马秀山 《中国牛业科学》2009,35(5):84-84,93
天祝藏族自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祁连山东端,青藏、内蒙、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处,境内海拔在2 040~4 873 m之间,年平均气温-1℃~1.3℃,冷季长达7个月,无绝对无霜期.产区内牦牛饲养量9.5万头,其中天祝白牦牛4.3万头,占牦牛总数的45%,农作物有青稞、燕麦、豌豆、油籽等.产区内影响天祝白牦牛生产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风雪、冰雹、低温.距对近30年的气象资料分析:干旱发生为"五年二遇或三年一遇",持续时间最短15 d,最长48 d,春末夏初的干旱使牧草生长停止甚至枯死,特大暴风雪五年一遇,春季雪灾连年发生,冰雹平均每年6.9次,最多达15次,因雪灾、冻害导致天祝白牦牛平均死亡率达9.5%严酷的自然环境导致天祝白牦牛的群体生产性能较低,体重、体格、体形外貌及生产性能不整齐,抗灾能力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