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中和试验微量法与试管法比较检测了从丹麦、荷兰引进奶牛的704份次血清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其阳性检出率及阴性检出率基本一致。微量法与试管法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的特点,可在大批量进口牛的检疫中采用。  相似文献   

2.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也称牛肺疫,是由牛丝状支原体引起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以纤维素性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各种牛均易感染,发病率60%以上,死亡率30~50%。病牛和带菌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来源。传播途径主要以呼吸道感染,也可经消化道或生殖道感染。现以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流行特点、症状、病理变化、诊断等进行阐述,仅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980年3月,广东省光明华侨农场从新西兰进口一千余头奶牛.根据原农业部畜牧总局的指示,我们承担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的检疫任务.在检疫过程中,我们于四月首次从新西兰进口奶牛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其致细胞病变作用可被匈牙利Bartha Nu/67 IBR标准毒抗血清所中和.五月,周泰冲等同志也从新西兰进口牛中分离到了IBR病毒.本文就IBR病毒的分离及鉴定作一简要介绍.一、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4.
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是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牛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的一种致死性疾病,该病原主要侵害患病牛的胸膜和肺部,因此而得名。感染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的患病牛只在临床中主要症状为出现毒血症和纤维素性胸膜肺炎。本文对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牛支原体感染引发的以坏死性肺炎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接触性牛呼吸道疫病。该病对养牛业的发展有较大的危害,一旦牛群有该病感染,较短时间内难以消除病原体,且对该病的疫苗研究以及检疫方式、措施尚不完善,同时,该病的病原体对抗生素敏感性较低,导致该病难以防治,对养殖户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综合防治措施进行综述。1病原  相似文献   

6.
为了调查宁夏地区流产肉用母牛5种流产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通过采集不同地区92份有流产史的基础母牛血清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5种流产相关病原抗体/抗原进行检测和分析。ELISA检测结果表明,92份样品中,5种病原抗体阳性率为98.91%(91/92),抗体阳性率由高到低分别为牛犬新孢子虫(82.61%)、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69.57%)、衣原体(44.57%)、布鲁氏菌(30.43%);未检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混合抗体阳性率中主要以2种病原混合抗体阳性率最高(50.00%),其中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和牛犬新孢子虫混合抗体阳性率最高。研究结果表明,宁夏主要肉牛养殖地区均出现不同流产相关病原感染的情况,主要以混合感染为主。在肉用母牛养殖过程中,应加强对以上病原的检疫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肉牛患传染性支原体肺炎是因为感染了牛支原体所导致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其最为主要的特征就是坏死性肺炎。病牛可以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等将病原排到体外,如果健康肉牛和感染牛近距离接触,就有可能感染该病。只要牛群之中有个体感染了该病,就会持续带菌而成为传染源。继续感染其他的健康牛。因此只要出现该病,就很难将牛群之中的病原进行彻底的清除。为此,本文主要就肉牛传染性支原体肺炎展开详细的分析,以期为该病的防止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8.
牛传染性水疱性口炎是由水泡性口炎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也可感染马、羊和猪,人偶可感染。其特征是口腔黏膜、乳头皮肤以及蹄部发生水疱,口唇水肿、化脓、糜烂,流泡沫样口涎。本病很少发生死亡。文章通过对该病病原、流行特点、诊断做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即牛(α)疱疹病毒1型(BHV-1)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感染的牛群临床表现形式多样,以呼吸道为主,伴有眼结膜炎、脑膜脑炎和流产等临诊症状。本文简要概述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病原特性、临诊症状以及诊断方法,结合国外对该病的防控策略,为我国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防控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来,我国牛呼吸道疾病病原不断增加,牛呼吸道疾病已经发展成为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牛呼吸道综合征,其中有多种病毒、细菌及支原体参与疾病的发生.论文讨论了牛病毒性腹泻、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副流感、牛呼吸道合胞体病等牛主要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分别从单一传染病的病原学、血清学、分子生物学方面讨论主要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又从多病原混合感染的方面介绍了当前主要的多重诊断技术,为牛呼吸道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