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试验对半放牧饲养条件下云南地方成年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肉的理化特性和风味品评进行研究。新出生的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16头用于本试验。试验山羊90日龄断奶后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 MJ/kg。饲养360 d后,选择体重最接近的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8头屠宰,取背最长肌分析肉品质。试验结果显示,宰后45 min,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的肉色评分(P=0.04)、CIELAB L*(P=0.05)、a*(P<0.01)、b*(P=0.03)、H°(P=0.03)显著低于龙陵黄山羊。宰后24 h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CIELAB a*(P=0.02)、b*(P=0.04)和C(P=0.03)显著低于龙陵黄山羊。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龙陵黄山羊(P=0.05)。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P=0.04)和香味评分(P=0.03)显著大于龙陵黄山羊。以上结果显示,云岭黑山羊与龙陵黄山羊相比,具有较高粗脂肪含量和较优的风味,但肉色偏浅。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生长及屠宰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成年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的生长及屠宰性能进行研究。新出生的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16只用于本试验。试验山羊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MJ/kg。饲养360d后,屠宰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8只。结果表明:虽然云岭黑山羊出生体重显著高于(P=0.03)龙陵黄山羊,但成年羊屠宰体重2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胴体品质和组成各项指标云岭黑山羊与龙陵黄山羊差异不显著。非胴体组织器官相对重量,云岭黑山羊除肠重比显著大于龙陵黄山羊外(P=0.03),其他指标2品种差异不显著。本试验表明,成年云岭黑山羊与龙陵黄山羊生长及屠宰性能相似,均具备培育肉用山羊的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龙陵黄山羊在不同营养水平和饲养方式下的生长速度和生长潜力,笔者在龙陵县碧康牧业,庞龙牧业,乌木山基地3个羊场开展了全舍饲、放牧补饲、全放牧条件下供给不同营养水平饲料的断奶羔羊生长潜力研究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全舍饲高精料条件下,断奶羔羊均表现出较高的日增重水平,全舍饲优于放牧补饲,优于全放牧;在相同饲养条件下,供给相同营养水平饲料的断奶羔羊公、母羊生长速度不存在明显差异,可同年龄同期育肥出售;在不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羔羊育肥经济效益全舍饲优于放牧补饲,优于全放牧;按照龙陵黄山羊最佳出栏体重35 kg计算,预期出栏时间完全可以控制在周岁以内。所以,龙陵黄山羊生长潜力和优势可以通过改变饲养方式,提供优质、营养平衡的精补料,加强饲养管理等措施来充分挖掘和发挥,缩短出栏时间,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对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羔羊的生长及屠宰性能进行研究。新出生的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16只用于本试验。试验山羊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MJ/kg。饲养150d后,屠宰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8只。结果显示,云岭黑山羊出生体重显著高于(P=0.03)龙陵黄山羊,但断奶体重2个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云岭黑山羊宰前体重(P=0.05)、宰后空体重(P=0.05)、热胴体重(P=0.04)、胴体脂肪重(P=0.02)和胴体脂肪沉积率(P=0.03),显著大于龙陵黄山羊。云岭黑山羊肝重比(P=0.03)、肠重比(P=0.03)和胃重比(P<0.01)显著大于龙陵黄山羊。本试验表明,云岭黑山羊较龙陵黄山羊更具备生产羔山羊肉的潜能。  相似文献   

5.
保山市2013年畜牧兽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积极推进布局区域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实现全市山地牧业跨越发展,”同时指出“转变发展方式是各地竞相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处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结合2013年4月1日在龙陵县碧寨乡召开的龙陵黄山羊发展座谈会精神和龙陵黄山羊发展实际,认为转变龙陵黄山羊发展方式,由传统的粗放式放牧饲养向适度规模舍饲半舍饲圈养转变,实施“五化同步”战略,是加快龙陵黄山羊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龙陵黄山羊羔羊痢疾的发生、主要症状、诊断措施和发生原因,并提出加大饲养管理力度、做好消毒管理工作、重视预防护理工作等措施,确保羔羊痢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羔羊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羔羊肉的理化特性和风味品评进行研究。新出生的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16头用于本试验。试验山羊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 MJ/kg。饲养150 d后屠宰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羔羊各8头,取背最长肌分析肉品质。结果表明:宰后45min和24 h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背最长肌的肉色评分、CIELAB L*、a*和C值差异不显著(P>0.05)。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龙陵黄山羊(P=0.05)。云岭黑山羊背最长肌粗脂肪含量(P=0.03)、多汁性评分(P=0.03)和总体口感评分(P=0.04)显著大于龙陵黄山羊。本试验结果表明,云岭黑山羊羔羊肉与龙陵黄山羊相比具有较高粗脂肪含量和较优的风味口感。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很多农户选择养殖龙陵黄山羊,但是大部分的农户延续以往有啥喂啥的习惯,只有少数农户会适当补充少量的谷实类精饲料,从而造成山羊日粮营养成分供给不均衡,山羊养殖周期长,养殖付出的精力大,经济效益低的现象。为进一步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缩短饲养周期,促进农民增收,推动龙陵黄山羊产业发展,在云南省  相似文献   

9.
龙陵黄山羊作为云南省的地方优良品种资源,是当地农户重要的家庭经济来源。为了解龙陵黄山羊的养殖现状,采用入户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龙陵县7家规模户和25户农户进行调查,发现存在创新利用不足、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较低、养殖效率及效益不高和动物疫病防控存在薄弱环节等问题。提出了加大遗传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积极开展“三品一标”行动、加大科技投入的建议,为龙陵黄山羊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龙陵黄山羊这一地方优良品种的可持续发展方法,本研究以龙陵黄山羊为母本,分别以黄色波尔山羊、黄色波尔山羊与云上黑山羊的F1代黄色公牛为父本,开展杂交组合试验,测定初生重、断奶重,并进行均数t检验和最小二乘均数差异分析.均数t检验结果显示,龙陵黄山羊原种公羊和母羊平均断奶重均极显著低于波龙二元组合(P<0.01),波...  相似文献   

11.
龙陵黄山羊为我国典型的肉用型山羊品种,传统以放牧为主。通过在龙陵县低热河谷地区——碧寨乡实施黄山羊圈养技术的推广运用,总结出一套圈舍建造、饲养管理、适宜规模养殖的技术和经验,为云南省低热河谷地区的山羊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正>龙陵黄山羊是云南的优良地方山羊品种,曾先后录入《云南省家畜禽品种志》《中国山羊》《云南省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是云南六大名羊之一。它具有被毛为黄褐色或褐色,毛色靛丽,肉质细嫩多汁、膻味小,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深受市场消费者的青睐。龙陵黄山羊历来处于  相似文献   

13.
保山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被誉为"动植物王国"。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当地孕育了众多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山猪、龙陵黄山羊、槟榔江水牛、明光小耳猪、腾冲雪鸡、腾冲绵羊、腾冲马等七大优良品种已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志;保山猪、龙陵黄山羊、槟榔江水牛分别被选入云南省"六大名畜"。  相似文献   

14.
云南三个地方山羊品种产肉性能及肉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韬  彭和禄 《中国养羊》1998,18(2):35-37
对龙陵黄山羊、云岭山羊、圭山山羊产肉性能及肉质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龙陵黄山羊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最高(P<005),肉中干物质和蛋白质含量较低(P<005),但干样中氨基酸含量与云岭山羊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中赖氨酸和组氨酸含量在3个品种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理想蛋白质的含量。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肌纤维直径龙陵黄山羊最小(P<005),肉的嫩度和膻味在3个品种之间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拥有丰富的山羊品种资源,如龙陵黄山羊、师宗黑山羊等。近些年在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得到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山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已经现成为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的收入来源。但进入冬季后,天气日渐变寒冷,牧草量减少并逐渐枯竭、饲草营养价值也随之变低。同时羊体热量散失较多,羊群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多,一旦饲养管理不当,就会掉膘甚至造成羊只死亡。因此,在冬季要做好羊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适宜龙陵黄山羊生长的地理环境和饲粮营养水平,在3个地理条件不同的羊场同时进行动物试验,每个场分2组,分别饲喂低能低蛋白日粮和高能高蛋白日粮,每组2~3个重复,每个重复6~8只龙陵黄山羊,试验时间90 d。结果表明:低营养水平下,中海拔组和低海拔组的平均日增重、精料日均摄入量和干物质日均摄入量均极显著高于高海拔组(P0.01)。中海拔组料重比显著低于高海拔组(P0.05),极显著低于低海拔组(P0.01)。低海拔组的精料增重比极显著高于高海拔组(P0.01)和中海拔组(P0.01)。高营养水平下,中海拔组和低海拔组的平均日增重、精料日均摄入量、干物质日均摄入量均极显著高于高海拔组(P0.01)。综上,龙陵黄山羊在年均气温约20℃的中海拔和低海拔地区,生产性能优于高海拔地区;高营养日粮有利于提高龙陵黄山羊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龙陵黄山羊是在南亚热带季风湿热气候区独特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经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是大自然赋予龙陵人民的宝贵财富。自1982年龙陵县开始对该品种进行保种选育,1987年开始进行较系统的本品种选育工作。“九五”和“十五”期间实施了《龙陵黄山羊良种基地建设项目》和《云南肉山羊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课题,建立了龙陵黄山羊核心种羊场和乌木山扩繁基地。“十五”期间,在国家计委及省、市的投资扶持下,实施了“龙陵县人工种草养羊开发项目”,在各级部门及云南农大和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的关心支持下,实施了“云南肉山羊高效繁育技术研究与集成示范区”,建成了勐蚌、乌木山两个种羊繁育基地,核心群种羊达3200多只,扶持带动400多户规模养羊户,有力地促进了黄山羊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养殖规模的扩大,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效益,促进了黄山羊生产的发展。2005年全县黄山羊存栏达5.8万只。其中,能繁母羊存栏3万只,种公羊0.5万只,具备了批量供种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实验采用龙陵黄山羊耳缘组织块贴壁培养法首次对龙陵黄山羊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通过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冷冻保存建立了龙陵黄山羊耳缘成纤维细胞系;并对其细胞形态、细胞活率、细胞核型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细胞倍增时间48 h,生长曲线为"S"型;染色体中正常二倍体染色体2n=60所占比例为91.68%。  相似文献   

19.
根据罗平黄山羊的品种特性和产地条件,结合多年养殖技术推广实践经验,总结了罗平黄山羊的圈舍建造、繁殖配种、饲养管理、防疫保健等养殖技术要点,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云南省10个山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应用微卫星标记技术,选取15个微卫星位点分析云南省10个地方山羊品种(弥勒红骨山羊、圭山山羊、马关无角山羊、师宗黑山羊、威信白山羊、龙陵黄山羊、罗平黄山羊、云岭山羊、宁蒗黑头山羊、昭通山羊)以及参照群波尔山羊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关系。结果表明:除MCM200外,其他14个微卫星位点均属于高度多态位点;11个群体观测杂合度值(0.573~0.692)、期望杂合度值(0.608~0.69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0.562~0.655)均大于0.5,表明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群体间遗传变异系数为0.112,处于中等以下分化程度,群体近交系数均为正值(除马关无角山羊),表明云南省地方山羊品种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近交;群体间的基因流大于1,说明品种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基因交流;基于Nei氏遗传距离计算和UPGMA聚类分析,波尔山羊与10个云南地方山羊品种亲缘关系较远,单独为一支;10个云南地方山羊品种分为2个类群,弥勒红骨山羊、圭山山羊和马关无角山羊聚为一支,师宗黑山羊、威信白山羊、龙陵黄山羊、罗平黄山羊、云岭山羊、宁蒗黑头山羊、昭通山羊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