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介绍了海南五针松的资源分布和在东风林场的引种栽培情况,在贵州省黎平县国营东风林场相同立地条件下,同龄优势木高、径生长量与其他几个松科树种比较均占优势。评述了海南五针松原产地和引种地的环境因子;分析评价指出,海南五针松是木材利用(极有可能是理想的纸浆材)、松脂利用和松籽利用的兼用树种、多用途树种,可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推广栽培。对海南五针松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莫干山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因其特殊的开发历史,荟萃了大量的外来树种,是我国最早栽培日本冷杉、刚松和晚松的地方。其他引种树种有长叶松、悬铃木、日本五针松和日本晚樱等,在我国树木引种史上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摘要:本文结合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的意义,概述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状况,对西安植物园多年来迁地保护的62种稀有濒危植物进行了引种适应性评价,并提出了植物园对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4.
1引种简况 奉化市五针松栽培始于1920年,是全国最早繁殖五针松的地区之一。当时,奉化市溪口镇的三十六湾村花农傅福如从上海黄园引入五针松接穗3个,接活1株,仅此1株母本,经精心培育,不断繁殖,逐步形成了该村的五针松王国,并经过多年的栽培.形成了一套五针松生产栽培的专业技术,现将多年来所积累的五针松嫁接最佳方法总结归纳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5.
五针松(拉丁学名:Pinus parviflora),隶属于松属下植物,顾名思义因五叶丛生而得名。其深受国外市场钟爱,但由于病虫害和受到检疫壁垒的原因,导致国内栽培量日益减少,因此为了提高五针松栽培量需要对其发生的病虫害进行调查及防治  相似文献   

6.
西安植物园陕西省稀有、濒危植物的迁地保护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概述了陕西省稀有、濒危物种的地理分布和区系特征。重点阐述了西安植物园在挽救陕西省 稀有濒危物种的行动中所做的研究工作,对植物园多年来迁地保护的31种珍濒植物进行了引种结果评述,并提出了陕西省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对华南农业大学树木园这一重要的植物种质资源保存基地引种的稀有濒危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种类及生长状况做了跟踪研究.结果表明:现有维管植物171科608属1200种;稀有濒危植物88种,分属46科75属,其中濒危植物14种,渐危植物49种,稀有植物2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8种,分属35科39属,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5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43种.对树木园在植物的迁地保护方面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日本五针松(Pinus parviflora)栽培圃地调查松褐天牛(Monochumus alternatus),并取样镜检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揭示日本五针松感染松材线虫病的可能性和扩散风险,为开展检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日本五针松圃地采集枯死或濒死的日本五针松植株,采用分离镜检法检测枯死或濒死日本五针松木质部的线虫种类;剖木检查天牛危害,观察留在日本五针松松枝上的补充营养伤口,同时鉴定天牛幼虫特征,解剖检验羽化的天牛成虫携带LⅣ状态。【结果】在枯死或濒死6株日本五针松枝条样本中有3株样本分离到松材线虫或拟松材线虫,检出率为50%,其中1个样本检出纯松材线虫,1个样本检出纯拟松材线虫,1个样本为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混合寄生,检出率各为33%。侵入枝干的天牛幼虫为松褐天牛幼虫,该幼虫能在日本五针松上顺利羽化为成虫,并携带松材线虫L_(Ⅳ)型耐久型幼虫。【结论】日本五针松能被携带松材线虫的松褐天牛危害并感染松材线虫病,应加强检疫管理,杜绝通过人为调运苗木扩散传播松材线虫病。  相似文献   

9.
湖南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仿生护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人为破坏和环境条件的恶化,许多植物资源处于濒危灭绝状况,一种植物和灭绝,又将导致10 ̄30个生物种的消失。为了保护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生态环境,根据迁地护存植物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其原产地的生态环境条件,应用植物引种原理。从1986年开始,在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对湖南和邻近省的一些珍稀濒危植物进行了迁地仿生护存的初步研究。共迁地护存珍稀濒危植物124种,现保存118种,保存率95.16%,其  相似文献   

10.
厦门园林植物园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据厦门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引种经验,适于迁地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应以南亚热带、北热带地区分布的物种为主,适当引种部分中亚热带和热带成份,北亚热带及以北地区、中高山地区分布的种类不作为本园保护对象.本国现存44科88种珍稀濒危植物,对其中10多种进行了播种或扦插繁殖试验,成功地繁殖出一批苗木,并推广在园林方面应用;准备推广利用的有千果榄仁等10多种.  相似文献   

11.
濒危植物岩报春的引种栽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加强对濒危植物岩报春(Primula saxitilis Kom)的保护。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于1989-1993年对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岩报春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迁地保护是成功的。用分根繁殖宜在8月中下旬进行,而播种繁殖在早春室内盆播出苗率最高。该种植物适应性强,繁殖容易,而粗放管理,且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优良的早春花卉。  相似文献   

12.
兜兰属是兰科植物中较原始的属之一,也是最奇特的观赏兰花,其花期长、花型奇特,备受世界花卉爱好者的钟爱.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人们对其过度的采挖,使兜兰濒临灭绝,而迁地保护是兜兰种质资源保护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对野生兜兰属植物进行引种栽培和植物学性状鉴定评价,摸索出一套野生兜兰异地保存和栽培驯化的技术,获得了94%以上的存活率,且部分种类已开花.连续4年的栽培驯化表明,广西南宁作为兜兰属植物迁地保护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人类活动影响,长江流域水生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生物多样性持续下降,部分物种已极度濒危。通过文献收集法,梳理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物种现状,发现多个物种的自然种群数量已极低,部分物种已极度濒危,亟待进行保护。分析造成长江流域水生野生动物濒危的主要原因,并展望相应的保护对策:①加强对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重视,提倡综合流域保护模式;②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尽早颁布《长江保护法》;③以就地保护为主,迁地保护为辅;④呼吁拆除部分水利设施,建立专项补偿;⑤加强相关执法监督;⑥加强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的科研投入;⑦鼓励公众参与,加强公民保护意识,促进长江流域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武  李莹  张秀芝 《吉林农业》2011,(5):247-247
五针松的树势潇洒苍劲,叶色深绿,姿态翠丽清雅,富有诗情画意,是观赏价值较高的树种。五针松生长过程中喜欢阳光、温暖和高燥的环境,同时还稍耐阴,但是不耐低湿,适于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地块种植。因此,五针松的栽培管理需要做好土、肥、水以及光照等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南部地区,是鄂东南地区现今保存下来的唯一一块中亚热带森林植被,也是较为理想的珍稀濒危植物长期迁地保护区.  相似文献   

16.
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南部地区,是鄂东南地区现今保存下来的唯——块中亚热带森林植被,也是较为理想的珍稀濒危植物长期迁地保护区。  相似文献   

17.
五种荒漠珍稀濒危树种引种及育苗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合木、半日花、绵刺,沙冬青,蒙古扁桃是分布在我区荒漠地区的重要珍稀濒危树种,均被列为国家级保护植物,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几年来通过在内蒙古琳科院树木园引种栽培,对它们的生态特性,适应性及生长表现有了新的了解,也摸索到育苗栽培引技术要点,为今后更广泛地开展对荒漠植物的引种栽培积累了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8.
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从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方面论述了植物园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和对策.植物园把搜集和保存植物多样性作为首要任务,全国已保存了18000余种和品种,特别是在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共迁地保存了300种以上的植物.同时还应注意保护动物、微生物多样性,维持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保护遗传多样性方面,植物园引种应挑选个体差异大的植株和不同生态型的植株,以获得最大的遗传基因资源,同时应积极开展各种育种工作,创造新的遗传资源.植物园在建园时应尽量保存原有植被,利用各种条件,模拟自然,创造多样性的人工生态群落,发挥其最佳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中国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是世界许多物种起源中心。据五针松组树脂道分析,认为华山松为五针松26个树种原始种,故五针权组起源中心。五针松组亲缘关系与地缘关系高度一致性,证明泛大陆时亚洲东侧与北美侧是联成一体,并非是其东西外侧。美国西部竞有8个同一树脂道类型五针松树种,表明其西海岸外曾有岛屿,是基因隔离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墨西哥垂松引种试验研究初报杨允武尹贵福彭丹刘丽春(云南省丽江地区林科所,丽江,674100)林木引种栽培是人为丰富树种资源,提高林业生产力,改造自然的一种重要手段,亦是外来树种基因异地保存的方式与途径.为此,笔者曾先后引进火炬松(Pinustead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