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和分析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 Dode)雌、雄株的解剖结构,阐明不同性别植株间在不同性状参数间的差异,为滇杨的遗传保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理及丽江两地采集的滇杨雌、雄株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观察雌、雄株茎和叶组织解剖结构,并进行测量及统计分析。结果(1)滇杨雌、雄叶片解剖结构组成相似,但在具体的细胞大小上却存在显著差异(P<0.05)。滇杨雄株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和海绵组织厚度均小于雌株,但雄株叶片的上、下表皮厚度、栅海比、组织结构紧密度及主脉木质部面积占维管束面积百分比等复合性状指标均高于雌株;不同地区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2)比较雌、雄株茎段解剖结构特征,发现雌株的表皮、皮层、木质部厚度、髓直径与茎直径显著高于雄株(P<0.05),但滇杨雌、雄株茎段的表皮厚度、木质部厚度与髓直径在茎段中所占的比例均无显著差异(P>0.05);丽江地区滇杨雌、雄株茎段的各项解剖结构参数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大理地区的雌、雄株茎段表皮厚度占茎直径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滇杨雄株在茎、叶解剖结构方面均比雌株有一定优势,该优势可能与自然界中雌株濒危的原因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滇杨叶片光谱参数、叶片组织结构以及光合CO2响应曲线对光质的响应,为深入揭示滇杨对高海拔分布区的适应性提供研究基础,也为不同光强条件下滇杨设施育苗的棚膜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蓝色、绿色和白色3种颜色的薄膜处理,观测分析透过薄膜的光质以及不同光质下滇杨当年生扦插苗叶片的光谱参数、叶片组织结构参数、光合—光响应(Pn-PAR)与光合—CO2响应(Pn-CO2)的差异。【结果】在不同颜色薄膜处理下,叶片的光谱特征参数与叶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维管束厚度显著负相关,与上、下表皮厚度、组织结构紧实度和栅海比显著正相关。滇杨在蓝色薄膜和绿色薄膜处理下对高CO2浓度环境的适应能力均较强。蓝色薄膜可促进滇杨对强光的利用能力,增加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组织结构紧实度和栅海比,更有利于叶片气孔开放进行气体交换;绿色薄膜可促进滇杨对弱光的利用能力,表现出更高的潜在光合作用能力。【结论】蓝膜处理可显著提高滇杨扦插苗对强光的适应能力,绿膜处理可显著提高滇杨扦插苗对弱光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3.
滇杨优树无性系苗期叶片性状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从5个产地收集滇杨优树52株,经扦插繁殖无性系化,对其1 a生苗木的叶长/叶宽、叶柄长/叶长、脉左宽/叶宽、宽基距/叶长、叶片厚及叶尖角等叶片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变异性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系间6个叶片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4~24.3,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表明滇杨优树无性系叶片性状的遗传变异较丰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滇杨优树无性系叶片性状变异主要体现在叶长与叶宽性状,其次为叶最宽处在叶片的位置;基于欧氏距离聚类的结果将滇杨52株优树在1.5阈值处聚为4类,且优树无性系的表型变异与其地理来源无关联.  相似文献   

4.
从5个产地收集滇杨优树52株,采用扦插繁殖法无性系化,对其1年生苗木的叶片性状变异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叶片长、叶宽、叶片长/叶宽、宽基距/叶片长、叶柄长/叶片长等性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根据单性状可将52个无性系分为不同的表型类型;基于欧氏距离聚类可将52个无性系在10聚类水平上聚为4类,无性系叶片性状表型变异与其优树地理来源无关;3个叶片导出性状相互组合构成了滇杨丰富的叶片类型.  相似文献   

5.
钙镁对番茄根茎叶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番茄根茎叶解剖结构的观察,发生在缺钙缺镁条件下,番茄植株根、茎、叶的内皮层和输导组织细胞结构不正常;髓部细胞变小,木质部导管木化程度深,薄壁细胞少,细胞壁变厚,细个体变小,细胞组织变形,叶片变薄,叶片上下产生较多的表皮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滇杨叶片在3种水分状态下挥发物成分及含量的变化,为明确杨树挥发物调控蛾类行为的作用机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提取并鉴定了滇杨新鲜、萎蔫和干枯3种状态下的叶片挥发物成分。[结果]从滇杨叶片挥发物中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其中新鲜叶片23种成分,萎蔫叶片28种成分,干枯叶片仅鉴定出6种成分。从新鲜叶片和萎蔫叶片提取到的挥发物中,醛类物质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60.24%和42.47%,其次是醇类物质;烯烃类物质释放量较少,但成分种类最多。[结论]在滇杨挥发物成分中,己醛、反-2-己烯醛、顺-3-己烯-1-醇、2-羟基苯甲醛、反-罗勒烯、芳樟醇氧化物、丁香酚、反-β-石竹烯、反,反-α-法尼烯等化合物可能是萎蔫杨树枝叶调控蛾类行为的关键性物质。  相似文献   

7.
采用生态解剖学方法,分析滇西北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2 750、2 900、3 050、3 200、3 350、3 500 m)梯度内川滇高山栎叶片细胞解剖结构特征,探讨其对高山环境的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叶片总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的比值(P/S值)等均呈增大趋势;而栅栏细胞的长径、短径等的变化呈降低趋势;叶片解剖结构在不同海拔高度的这种差异表明,不同海拔梯度上复杂的环境条件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川滇高山栎通过叶片细胞结构组织发生的变化是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为扁桃引种栽培及抗旱亲本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通过观察比较6种扁桃优株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等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法对6种扁桃优株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6种扁桃优株中,株3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SR(叶片组织疏松度)最大,株1的表皮厚度最大,株...  相似文献   

9.
对莱州小草沟园艺场15个银杏雄株无性系枝丫材的应压木和对应木进行解剖分析。结果表明:银杏雄株无性系间应压木及对应木管胞的双壁厚、壁腔比、径向直径和弦向直径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38“木材的双壁厚、壁腔比、径向直径、弦向直径分别为8.66μm、0.34、22.54μm、24.12μm,综合质量最高,其次是91#和006#;009#综合质量最差,各指标数值分别为5.61μm、0.32、17.93μm、22.93μm。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高效的滇杨Populus yunnanensis离体叶片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有助于滇杨基因工程育种研究。【方法】以滇杨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对叶片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及生根的影响,从而获得滇杨再生组培苗;进一步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探讨菌液吸光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对滇杨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滇杨愈伤组织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05 mg·L-1噻苯隆(TDZ)+0.010 mg·L-1萘乙酸(NAA),诱导率达91.7%;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1/2 MS+0.002 mg·L-1 TDZ+0.010 mg·L-1 NAA,诱导率为75.0%;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0.010 mg·L-1 NAA+0.100 mg·L-1吲哚乙酸(IBA),生根率高达96.7%,平均生根数为2.57条。利用pBI121-GUS载体转化滇杨,最适转化菌液吸光度D(60...  相似文献   

11.
蒿柳雌株与雄株在高温胁迫下的生理差异及其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环境,研究40 ℃/30 ℃(白天温度/晚上温度)处理下蒿柳雌株与雄株叶片电导率(EC)、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速率、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差异,分析各生理指标在雌株与雄株间的变异系数(VC)及分化系数(VST)。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蒿柳EC值、O·-2产生速率显著上升,但雌株EC值和O·-2产生速率显著大于雄株;脯氨酸(Pro)含量、可溶性蛋白(SP)含量显著升高,但雄株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高于雌株;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活性显著上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下降,但雄株的4种酶活性显著高于雌株。高温处理下,蒿柳雌株与雄株各生理性状的变异系数(VC)较为接近,说明各生理性状在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间的变异较为一致。各生理性状的平均分化系数(VST)为17.06%,说明高温胁迫下各生理性状在雌、雄株间的变异小于雌、雄株内(无性系之间)的变异。综上所述,高温胁迫下蒿柳无性系在生理性状上存在丰富的变异,但雄株具有较强的调节、适应能力。因此,在育种工作中适当多选择雄株优树,有助于获得耐热性强的新种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该研究为研究野生豆腐柴茎叶的解剖结构。[方法]运用植物解剖技术对豆腐柴的茎、叶作解剖观察。[结果]结果显示茎为辐射对称的轴器官,初生结构均有表皮、皮层、维管柱三大部分组成;叶柄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束构成;表皮一层细胞,外具角质膜和表皮毛;阳生叶为两面叶,叶片具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阴生叶几为等面叶。[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野生豆腐柴资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解剖结构及抗旱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沙棘品种抗旱性,选取6个沙棘品种雌雄株叶片,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叶片角质层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表明:以上9个指标均呈现明显的抗旱特征,且雌雄株均存在显著种间差异;雌株叶片角质层厚度和栅栏组织厚度变化幅度较大,雄株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叶片厚度的变异系数较大,均在20%以上;雌株筛选出栅栏组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5个抗旱指标,按照隶属函数值法对6种雌性沙棘控水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抗旱顺序为浑金丘依斯克×中国沙棘中国沙棘楚伊太阳乌兰格木×中国沙棘;雄株以栅海比、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为抗旱指标,得到5种雄性沙棘抗旱顺序为丘依斯克×中国沙棘楚伊乌兰格木×中国沙棘浑金中国沙棘。   相似文献   

14.
以收集于云南和四川的52株滇杨优树为试验材料,并以1株大叶杨、1株北京杨和2株黑杨做类外对照,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进行基因组DNA水平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出的8对EcoRⅠ+3/MseⅠ+3引物组合对52株滇杨优树共扩增出264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74条,多态带百分率为64.52%,检测到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84,基因多样度(H)为0.121,Shannon信息指数为0.201,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77;对56份杨树样本共扩增出325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共247条,多态带百分率为75.21 %,检测出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185,基因多样度(H)为0.122,Shannon信息指数为0.209,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876。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除滇杨优树QXB007与QXJ030外,其余杨树分析样本均能够被鉴别。基于采集地和遗传相似系数的模糊聚类分析表明,52株滇杨优树除开远采集地外,丽江采集地样本与其他采集地样本之间均有交集,说明丽江可能是滇杨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该研究结果为滇杨人工选择育种、遗传改良、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康定杨、滇杨、西南杨花粉形态的计算机量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康定杨(P.kangdingensis)、滇杨(P.yunnanesis)、西南杨(P.schneideri) 等三种杨树花粉作计算机量化分析后的结果表明:康定杨、滇杨,西南杨花粉 的平均等效圆面积直径分别为18.48um、21.10um和25.64um.该结果对三种 杨树数值分类的量化提供了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16.
采用改良石蜡切片方法制片、光学显微镜观察,对广西姑辽野生茶树资源13个株系叶片进行解剖学研究,通过叶片解剖结构特征鉴定和分析它们的潜在生产力、适制性和抗逆性.结果表明,姑辽野生茶树资源的生产力指数为2 471.31~4 295.05,潜在生产力普遍较高,达到或超过广西茶树新品种品系的水平;茶多酚含量特别高,主要适制红茶;叶片均具有明显的抗旱、抗寒和抗病虫结构特征,表现出较强的抗逆力;生产性状在株系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中,生产力指数高、抗逆性强、红茶品质兼优等综合性状较好的株系是姑辽41、姑辽37和姑辽39.  相似文献   

17.
6种灌木叶片解剖结构的抗旱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选择叶片厚度、气孔密度等14项叶片旱性结构指标对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沙木蓼(Atraphaxis bracteata)、蒙古岩黄芪(Hedysarum mongolicum)、花棒(Hedysarum sco-parium)、互叶醉鱼草(Buddleja alternifolia)、四翅滨藜(Atriplex canescens)等6种灌木5月份的生长叶片进行了解剖结构观测,依据可比性、可测性、变异性及相关性等原则筛选出3项在反映6种灌木基于叶片解剖结构的抗旱能力上具有代表性的指标上表皮细胞层厚度、叶片厚度和气孔密度,并应用隶属函数值法对6种灌木的抗旱性大小进行了排序,结果为:花棒>沙木蓼>蒙古岩黄芪>四翅滨藜>柠条锦鸡儿>互叶醉鱼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石蜡切片的基础上采用光学显微摄影技术,对生长在阴生与阳生2种不同生境下的蒙古栎叶片和叶柄进行结构解剖实验。结果表明,阳生环境下蒙古栎较阴生环境蒙古栎表现出角质层加厚,晶体数目增多等多种特征,这些均是植物为适应干旱环境而演化出的特定结构。  相似文献   

19.
白重炎  周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36-3338,3379
[目的]研究陕北分布的一种含有剧毒物质的植物雀儿舌头(Leptopus chinensis)营养器官的结构特征,为深入研究与利用这种植物资源提供基础生物学依据。[方法]运用石蜡切片法制片,显微镜观察雀儿舌头根、茎、叶结构,随机选择20个视野测量相应数据,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和标准差。[结果]雀儿舌头根的初生木质部为二原型,次生结构中维管组织发达;茎中皮层所占比例较大,维管组织排列成近圆环形,髓部较发达;叶片为异面叶,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气孔主要分布于下表皮,下表皮被丰富的表皮毛;贮藏细胞和分泌细胞密度较大。[结论]雀儿舌头营养器官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使其表现出极为良好的生态适应性,生命力强、繁衍快、分布广,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芍药属叶片解剖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芍药属(Paeonia L.)8种、变种及15个品种叶片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1)本属植物叶片上的气孔位于下表皮,属无规则型。其长宽比值可作为种、变种的特征性状。(2)星状晶簇异细胞仅存在于本属牡丹组植物中。因此,晶簇异细胞可作为芍药属分组的解剖学依据。(3)本属野生种类由于长期生活于高山林下灌丛中,形成了其阴性叶的基本结构。因此,引种驯化时应避免强光条件下栽培。此外,发现本属植物叶片栅栏薄壁细胞的形态,不仅有柱状,还有分枝状及不规则型,是其适应荫蔽环境,充分利用太阳光能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