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创建适宜雏鸡生长的环境保持育雏舍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换气。在出壳的第1周雏鸡生长适宜温度为35℃左右,以后每周下降2℃~3℃。在保持育雏舍温度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通风换气,防止室内空气污浊。湿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头10天室内相对湿度保持60%~65%,中后期注意防潮。2适时"开饮",供给全价饲料刚出壳的雏鸡应在24h内饮水,促使其新成代谢,避免发  相似文献   

2.
1夏季育雏 进雏前,各项空间要计算好,尤其在夏季育雏,密度过大会影响鸡群生长发育及整齐度。雏鸡到达时尽快人舍,因长途运输等原因造成热应激时,可在每千克水添加0.5克电解多维,饮2天。育雏期间最关键的方法是温度,第一星期32~35℃,每星期下降2~3℃,直至21℃。  相似文献   

3.
随着集约化养鸡规模的扩大 ,应激性因素对鸡群的健康、生产能力均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1 不同生长期的应激的预防育雏阶段应激的预防。雏鸡 1~ 1 5日龄防止应激的重点是温度 ,其次是密度、水、料等其它因素。雏鸡刚出壳时 ,环境温度可在 30℃ ,1日龄温度为 30℃ ,3日龄 2 8℃ ,此后每 3天降1℃ ,直至常规育雏室温度 ,但是这一温度变化 ,不是绝对的 ,适宜温度的确定主要是根据雏鸡的行为来确定的 ,有经验的育雏员都懂得这一点 ,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下育雏 ,可减少雏鸡疫病的发生 ,提高雏鸡的成活率 ,同时又能降低料耗 ,促进增重 ,降低成本。实…  相似文献   

4.
提高鸡成败的重育雏成活要因素之一。率,是关系到养为此介绍一些技术措施,供参考。 一、创造条件是基础:1.温度。育雏室内的温度要适宜、平稳,控制在20~24℃内,不可忽高忽低。育雏器(保温伞等)中的温度在1~2日龄时为35℃;3~7天龄时为35~32℃;2周龄内为32~29℃;3周龄内为29~27℃;4周龄内为27~21℃。2.湿度。育雏室内空间相对湿度,一般在雏鸡10日龄内为65%,10日龄以后60%,20日龄以后55%,但在实际操作中,还要根据季节、饲养情况和雏鸡体质而适当调整。3.通风。舍内通风不良会影响雏鸡生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各地养鸡数量不断增加,为取得良好的育雏效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雏鸡的管理.1温度温度的掌握除看温度计外,还可根据雏鸡行为表现来判定.当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喘气,大量饮水,翅膀张开下垂;温度偏低时,雏鸡靠近热源,密集成堆,夜间不安静发出尖叫声,排稀便;温度适宜时,雏鸡精神活泼,饮水适度,羽毛平整光亮,采食正常,夜间休息时均匀分布在热源附近.温度要求尽量平稳,逐渐降低,避免雏鸡因受突然的温度变化而引起应激.进雏后前3d育雏器应保持在33~35℃,4~7d保持在31~33℃,2周龄保持在27 ~ 31℃,3周龄保持在23~27℃,4周龄保持在20~23℃,5周龄后保持20℃恒温.  相似文献   

6.
斗鸡又称咬鸡、打鸡,是我国特有的珍禽品种。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视野的开阔,人们玩斗鸡的热情不断兴起,斗鸡这一古老的娱乐活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使斗鸡娱乐活动的推广普及、人工养殖也展现出良好前景。1只斗鸡售价80~1000元不等,开发斗鸡产业颇有商机。现将斗鸡的饲养与驯斗技术介绍如下: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温度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提前预温。育雏舍温度应保持在35~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25℃。2湿度第1周最好在75%~80%,随雏鸡日龄的增长,应逐渐降低湿度,育雏后期湿度为50%~55%。湿度过高雏鸡易患真菌感染性疾病;过低易患呼吸道疾病。3通风在保证温湿度的前提下,要注意适当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以利于雏鸡新陈代谢。4光照雏鸡出壳后3天内应保持24小时光照,光照时间随日龄增长而逐渐缩短,以后每天减少1小时,直到利用自然光照为止。5饮水雏鸡应先饮水后开食。初次饮水要用温开水,温度为18~20℃,并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维或蒽诺沙星等抗菌药物,可预防雏鸡胃肠炎和痢疾的发生。6开食饮水后2小时即可开食。开食料可用煮熟的蛋黄或用开水浸泡的雏鸡料,并在料中加多种维生素。以后用雏鸡料直到育雏结...  相似文献   

7.
正养殖雏鸡的合适温度是多少?温度是决定雏鸡养殖的关健因素,因此要提高雏鸡的成活率,就要注意雏鸡舍的温度变动。育雏温度是指育雏室的温度,相比较而言,育雏室的温度要比育雏器边缘的温度低些,育雏器边缘的温度又要比育雏器内的温度低。通常情况下,育雏期间,育雏室的合适温度为:1~2日龄,温度为35℃;3~7日龄,32~35℃;7~14日龄,29~32℃;14~21日龄,温度为27~29℃;22日龄以后,温  相似文献   

8.
1温度新孵出的雏鸡的体温大约39℃,以后每天逐渐升高,直到3周时达到恒定的“成年”体温(40.6℃~41.7℃),雏鸡3周前无法保持自己的体温。因此,育雏第1周温度很重要,建议育雏温度32℃左右,以后每周降2℃~3℃,直至21℃。夏季至少提前一天,冬季至少提前两天提高室温,使舍内温度均匀。同时应注意昼夜温差不能太大,否则会引起雏鸡腹泻。应避免鸡舍出现贼风。雏鸡过度鸣叫,表明温度不正常。前10天温度过高,会造成雏鸡早期发育受阻,羽毛生长慢、蓬乱。控制温度应注意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测量相当于鸡背高的温度或离地面6~8厘米的温度,达到32℃;二…  相似文献   

9.
<正> 商品蛋鸡0~6周龄为育雏期,7~20周龄为育成期。育雏期头3周要求育雏舍的温度较高,在30℃以上。刚孵出的小鸡,体温低于成年鸡31℃,而且体温调节机能较差,对环境温度变化敏感,10天后才与成年鸡体温接近。雏鸡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因此,舍内必须维持较高温度,这样便于雏鸡正常采食、活动。1~2日龄的雏鸡环境温度可达35℃,以后每周降低3℃,到5周龄舍内温度维持到20℃。  相似文献   

10.
1.控制温度:温度对育雏至关重要。一般要求是1周龄内33~35℃;1~2刷龄30~33℃:2~3周龄27~30℃:3~4周龄24~27℃:4~5周龄21~24℃;6周龄以后直至出栏保持在20~25℃即可。要注意防止温度过高或过低。温度过高,造成雏鸡大量失水.食欲减弱,代谢受  相似文献   

11.
肉鸡饲养中的环境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温度管理1.加强早期温度的管理。育雏期温度的管理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育雏舍进鸡前要做好预温工作 ,预温时间视季节而定 ,寒冷季节应提前2~3天供暖预温 ;温暖季节需要提前24小时预温 ,在湿度60 %~65 %条件下 ,舍温要求达到28℃以上 ,最高不超过32℃。如果育雏期间的温度太高 (温度≥35℃时 ) ,卵黄囊与肠管连系的管道很快萎缩 ,易出现卵黄吸收不良、雏鸡发育不良 ,增重不达标现象。如果育雏期间的温度太低 (温度≤27℃时 ) ,卵黄囊与肠管连系的管道会收缩变细 ,也容易造成早期卵黄吸收不良。2.饲养管理过程中的温度应平稳过度。…  相似文献   

12.
(一)育雏期的饲养 1.温度:育雏温度开始为30℃,以后每隔2天可降温1℃,20日龄后过渡到20℃的常规育雏温度。 2.湿度: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育雏早期防止湿度过低,后期应防止湿度偏高。为保持地面干燥,应在地面铺垫稻草或米糠。 3.密度:1~10日龄40只/平方米,11~20日龄30只/平方米,21~30日龄25只/平方米。20日龄后,天气晴暖时可进行室外放牧,以50~100只为一群。  相似文献   

13.
一、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1.饲养要点。(1)温度:通常是第一周30℃~27℃;第二周是26℃~24℃;第三周是20℃左右,其后30日龄的鸭舍温度保持在15℃~18℃为宜。(2)湿度:饲养的环境不能湿度过大,在喂过饲料或下水游泳后回来休息时,一定要睡在干燥洁净的垫草上。(3)空气:雏鸭体温高,呼吸快,如不适当通风,就会缺氧,严重时会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14.
一、雏鸭的饲养管理要点1.饲养要点。(1)温度:通常是第一周30℃~27℃;第二周是26℃~24℃;第三周是20℃左右,其后30日龄的鸭舍温度保持在15℃~18℃为宜。(2)湿度:饲养的环境不能湿度过大,在喂过饲料或下水游泳后回来休息时,一定要睡在干燥洁净的垫草上。(3)空气:雏鸭体温高,呼吸快,如不适当通风,就会缺氧,严重时会造成中毒。  相似文献   

15.
<正>(接上期)(2)喂料第一次给雏鸡喂料称为"开食"(见表4)。雏鸡喂料量参考(表5)。3.育雏期的环境控制育雏期的环境控制包括舍内温度、湿度、光照、通风换气、饲养密度。3.1温度控制。供温的原则是:初期要高,后期要低;弱雏要高,强雏要低;夜间要高,白天要低,以上高低温度之差为2℃。同时雏鸡舍的温度比育雏器内的温度低至5℃~8℃,育雏器内的温度是靠近热  相似文献   

16.
庆增胺治疗雏鸡冷应激综合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化养鸡中,用标准化育雏舍、标准化温度来育雏时,雏鸡不受冷应激,可以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但在个体养鸡中,由于育雏温度不稳定,造成雏鸡冷应激综合症经常发生,即雏鸡体温升高、精神沉郁、腹泻等综合症状。为了解决常规药物对此病疗效差治愈率低的现状,在1...  相似文献   

17.
(一)温度 育雏舍应在接雏前2~3天预温。育雏舍温度第1日为33~36℃,以后每周下降1~2℃,直到降至自然温度。在保证温度的同时,必须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缺氧和有害气体中毒。保温的要求是:(1)看鸡施温,如果雏鸡缩颈藏头,拥挤扎堆,说明温度偏低,要提高温  相似文献   

18.
1育雏温度1.1温差育雏法采用育雏伞作为育雏区域的热源进行育雏。前三天,在育雏伞下保持35℃,此时育雏伞边缘约有30-31℃,而育雏舍其它区域只需要有25-27℃即可。这样,雏鸡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不同温层下进进出出,有利于刺激其羽毛的生长,将来脱温后雏鸡将很强壮并且很好养。随着雏鸡的长大,育雏伞边缘的温度应每3-4天降1℃左右,直到三周龄后,基本降到与育雏舍其它区域的温度相同(22-23℃)即可。此后,可以停止使用育雏伞。  相似文献   

19.
春季是山鸡育雏的黄金季节 ,但由于春季温度低 ,气候多变 ,雏鸡易患病 ,尤其是 3周龄内的雏鸡更容易得病死亡。为使雏鸡长得快、成活率高 ,在饲养管理上必须做好以上六点。1 注意保温适宜的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首要条件。雏鸡由于出壳时体小 ,绒毛稀短 ,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 ,抗寒能力差 ,容易感冒和拉稀 ,影响其生长发育或造成死亡。所以 ,一定要做好保温工作。最初几天 ,育雏室温度要高一些 ,一般维持在 32~ 33℃ ;随着其生长发育 ,温度可逐渐降低 ,通常每周下降 2~3℃ ,到 4周龄后 ,维持 2 3℃左右即可。2 保持干燥雏鸡喜欢干燥 ,怕…  相似文献   

20.
1温湿度1.1温度温度是鹧鸪育雏期间最关键的条件,合适的温度能够提高成活率。鹧鸪在1~2周龄时,室内温度应控制在33℃,3~5周龄室内温度28℃,6~7周龄为26℃,8周龄以后为24℃。1.2湿度湿度过大易感染真菌,湿度过小易得呼吸道疾病。一般1周龄时室内相对湿度为60%~70%,1周龄以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