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基因组选择是动物育种领域的一项前沿的选种技术,在家禽育种中的研究和应用正在积极开展。文章综述了基因组选择的基本原理、鸡DNA分型的方法、目前基因组选择在国内外家禽育种企业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基因组选择在家禽育种产业化应用所面临的成本、算法、人才等挑战。尽管基因组选择在家禽育种中存在这些挑战,但是随着基因组选择的模型和算法完善以及基因型测定技术成本的日趋下降,基因组选择必将在家禽育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加速品种培育进程。  相似文献   

2.
随着分子标记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分子育种进入了全基因组选择时代。全基因组选择相对于传统育种手段,具有育种值估计准确率高、有效提高育种工作效率等优点,与牛和猪比较,全基因组选择在家禽育种方面的研究和应用相对较少。本文回顾了分子标记、传统育种和分子育种发展历程,展示了家禽分子标记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总结了全基因组选择的计算方法以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介绍了家禽全基因组选择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相信随着测序成本降低和统计方法的改良和研发,未来全基因组选择方法有望在家禽育种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遗传力和标记密度对估计基因组育种值的影响和探讨基因组选择在家禽育种中的效果,运用QMSim软件分别模拟不同遗传力、不同标记数目的群体结构数据、基因组信息数据及相应的表型数据;运用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估计(GBLUP)方法估计基因组育种值,并计算基因组育种值的准确性;比较基因组选择与表型选择在育种成本以及遗传进展的差异。结果显示,随着遗传力和标记数目增加,估计育种值准确性明显提高,同时基因组选择在遗传进展上具有明显优势,但是在对表型选择与基因组选择进行成本分析时,基因组选择的成本并没有明显提高。因此,基因组选择育种在家禽育种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基因组选择是当前畜禽育种领域一项热门的分子育种方法,已经在实际育种中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基因组选择使用数学模型计算出覆盖全基因组范围内的高密度标记的效应值,从而得到个体基因组估计育种值,再进行高效的选种选配工作。该方法可以提高传统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实现畜禽育种早期选择,缩短世代间隔,从而加快遗传进展。同时,随着第二代测序平台和基因芯片技术不断成熟,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标记已成为普遍且重要的动植物研究手段,SNP芯片检测成本也不再高昂。文章综述了常见的基因组选择模型及其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讨论了其面临的挑战,并且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为我国地方家禽保护、评价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基因组选择在我国种猪育种中应用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种猪育种对我国养猪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基因组选择在我国猪育种生产中的应用水平尚不及欧美发达国家的种猪企业。完整的性能记录、高效的数据系统和资金投入的缺乏是制约基因组选择在我国猪育种生产中应用的重要因素。基因组选择能够增加不同性状遗传评估的育种值准确性,尤其是增加低遗传力性状的准确性。基因组选择在杂交优势、选配和多品种评估方面均具有应用优势。我国种猪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表型和性能数据的收集,制定长期的育种规划。通过区域性的联合评估和基因组选择技术的应用,加速群体的遗传进展,加速提升我国商品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近一个世纪的传统选育使家禽的各项生产性能接近表型选育极限,基因组学领域的发展成为突破这一瓶颈的新途径。自2004年第一个鸡的基因组草图发布以来,鸡、鸭、鹅等家禽的基因组参考序列在近年相继发布,且质量逐步提升。基于家禽高质量的基因组参考序列,研究学者进一步对家禽的重要性状展开了系列研究,这些研究加速了我们对家禽重要性状的认识和理解,并为在家禽基因组选择育种中应用筛选出有效的分子标记。本文就家禽的基因组参考序列研究、重要性状的基因组学研究及其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正日前,国内首个肉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该育种联盟将致力于推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在肉鸡产业中的应用,为家禽产业培育更多肉鸡品种。联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联合组成。  相似文献   

8.
正国内首个肉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该育种联盟将致力于推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在肉鸡产业中的应用,为家禽产业培育更多肉鸡品种。联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联合组成。  相似文献   

9.
《中国家禽》2008,30(13)
近期,全球三大家禽育种公司安伟捷、海兰和罗曼公司达成一项协议,联合他们在家禽育种方面的资金和技术优势推进新的遗传学技术一全基因组选育的开发。当前,3个公司都已对自己独特的家禽品系开发了一系列的标记。这项计划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优化全基因组选育技术,最终实现对家禽基因组的全面评估,以及在家禽选育计划中采用这种技术。这项计划的顾问团汇集了来自爱荷华大学、  相似文献   

10.
畜牧     
正国内首个"肉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联盟"成立国内首个肉鸡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联盟在北京正式成立。该育种联盟将致力于推动全基因组选择育种技术在肉鸡产业中的应用,为家禽产业培育更多肉鸡品种。联盟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康普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广东温氏南方家禽育种有限公司、江苏立华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联合组成。目前,我国鸡肉主要来自于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两大体系,其中占我国肉鸡出栏量50%的白羽肉  相似文献   

11.
杨宁 《中国家禽》2002,24(22):1-5
分子生物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科学研究手段,在各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家禽常规育种选育难度加大,迫切需要更好的选育方法,将分子生物技术应用于家禽育种,其潜力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基因组选择作为我国种猪遗传评估的一项实用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应用,近年来国家和区域种猪基因组联合育种平台相继建立,作为该技术落地应用的技术支撑。在企业层面,需要根据自身育种工作基础和育种目标等情况,合理制定本企业的种猪基因组选育方案,利用好种猪基因组育种平台,通过该技术的落地应用来加速育种进展,更快更好地达到既定的育种目标。本文根据基因组选择技术基本原理和种猪育种的特殊情况,对集团化种猪企业基因组选择技术方案制定关键环节进行总结;此外,基于杜洛克种猪群体数据,系统分析了基因组早期选择的准确性和种猪选留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基因组早期选择,断奶时提前阉割排名靠后的45%小公猪的情况下,依然能准确选出top5%和top10%的优秀公猪,表明可以通过基因组早期选择,同时达到准确选出优秀公猪和降低测定量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13.
2014年,世界家禽遗传资源保存和利用仍然以活体原位保种为主,而评价方法继续推行分子标记方法。传统遗传育种技术与信息技术、统计学手段以及分子遗传等多学科的结合则越来越密切。大规模高通量的SNP检测技术相继建立和应用,全基因组选择已成为肉鸡遗传育种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基因组选择的计算方法和基因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方面。而在我国国内,分子遗传育种仍是肉鸡遗传育种技术研究与开发的主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鸡遗传育种团队,在对中外鸡种全基因组重测序的基础上,整合对重要经济性状功能基因的显著位点,开展了自主芯片设计,研制出我国首款鸡55KSNP芯片。近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检测技术不断发展,分子育种进入了全基因组选择时代。相对于传统育种手段,全基因组选择具有育种值估计准确率高、有效提高育种工作效率等优点,已应用于奶牛、生猪的品系选育中。而与牛和猪比较,全基因组选择在家禽育种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则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5.
罗俊  刘金玲  郑鹿平  罗琴  滕蔓 《畜牧兽医学报》2022,53(10):3335-3344
基于CRISPR/Cas9系统的基因编辑是最新一代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向导RNA (gRNA)的介导下几乎可以靶向编辑任何一种基因,实现基因组的定点突变、敲除或插入。近年来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大基因组DNA病毒的研究,尤其是用于疱疹病毒的基因编辑已成为病毒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国际热点。自2016年首次报道利用CRISPR/Cas9系统改造家禽疱疹病毒如马立克病病毒(MDV)基因组以来,短短5年时间已全面应用于家禽疱疹病毒的蛋白编码基因和非编码RNA基因的编辑、基因缺失疫苗和重组疫苗研发、抗病毒治疗以及抗病育种等领域。本文详细综述了当前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在家禽疱疹病毒中的应用进展和最新成果,并对其面临的问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家禽分子育种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家禽育种起步于二战前后,伴随着遗传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家禽的育种技术经历了表型选择→育种值选择→基因型选择的过程。基因型选择是通过确定性状所对应的基因型进行选择,即分子育种。狭义的分子育种技术仅指DNA改组,广义上则包括DNA改组、DNA改组的改良和基因组新技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7.
邸超  宋迟 《中国家禽》2011,33(10):61-63
1 科学问题和先进技术同样重要 <中国家禽>:您作为家禽育种专家,近些年的工作重心发生过哪些变化? 胡晓湘:不仅是我个人,就是从整个国际肉鸡育种的大趋势来看,科技投入在育种工作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了.我们从事育种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希望研究成果能够直接指导育种工作,为农业服务.但目前的研究仍较偏重基础,希望今后能够尽快向应用转移,把应用和基础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水禽是世界家禽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水禽产业包括肉鸭、蛋鸭及鹅三大产业。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禽生产国,中国的鸭和鹅饲养量和出栏量稳居世界第一。基因组选择作为一项重要的育种技术,已经在奶牛、生猪等家畜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利用覆盖整个基因组的SNP位点,通过固态芯片、液态芯片、全基因组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等多种基因型测定手段,通过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早期选择并为难以度量性状的提供基因组育种值等方法来加快性状改良速度,显著加快了性状遗传进展。然而,水禽基因组选择刚刚起步,如何根据水禽育种特点,加快基因组选择在水禽育种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综述了水禽基因组育种相关技术发展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水禽育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畜禽资源分子鉴定、物种进化、全基因组育种等热点领域的逐渐兴起,准确的全基因组SNP分型成为了畜禽基因组研究的关键。基因芯片、重测序、简化基因组测序及靶向捕获测序等全基因组SNP分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畜禽基因组研究中。本文概述了全基因组SNP分型技术的原理及其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选择信号分析和畜禽遗传资源背景分析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畜禽基因组研究和育种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30多年来,在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家禽产业化水平迅速提升,产业化遗传育种的新理论、方案、方法等,业已成熟,并走向了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我国家禽产业化育种正在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如“联合选育法”,它是将我国先进的遗传理论研究成果,系统地转化为育种制种技术,是新发明,新发现,新创造(已申报发明专利)值得应用研发.为此特拟出我国家禽产业化遗传育种的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