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南涧县是大理州茶叶主产县,也是《云南省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十三五"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中设定的30个茶叶产业重点县之一。2016年南涧县被评为全国十大生态产茶县,2017年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近年来,南涧县立足"高山、净土、生态"优势,按照"做精基地、做强企业、做活流通、做响品牌、做大市场"的思路,大力推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生态茶产业是我国生态农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茶叶高质量发展和茶叶强省发展的目标和必然选择。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视角,云南省生态茶产业具有供给生态优质茶产品、发挥高值生态服务效益、传承弘扬民族茶文化和支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的生态农业内涵特征。梳理和剖析云南省茶产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实践与挑战,从构建现代生态茶叶生产体系、系统推进生态茶园建设、打好民族茶文化牌和高质量发展生态茶产业方面,为云南生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多元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提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南涧县是大理州茶叶主产县、云南省重点茶叶基地县及全国茶叶百强县。文章基于南涧县2021年底的茶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查阅相关资料,剖析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营销网络建设滞后、品牌弱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等困难和短板,提出推进绿色有机茶园基地和专业村建设、提升茶叶绿色加工能力、实施区域公共品牌和企业品牌双推进、构建新型营销网络等对策建议,以期提升南涧县茶产业发展规模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永平县立足自然资源优势,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着力培育生态茶、中药材、水果和蔬菜等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增收。生态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县人民政府与永平县博南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高山生态茶产业开发项目合作协议,成立生态茶叶协会1个、生态茶叶专业合作社2个,建成茶叶加工企业2个(其中州级龙头企业1个),碧螺春茶、佛园香茶、龙岗翠羽茶被国家认证为A级绿色食品。  相似文献   

5.
泰顺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泰顺县茶产业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及挑战,对今后泰顺县茶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推动泰顺县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普洱市重要的经济作物,在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最近几年,受国际市场及地方产业体系影响,普洱茶产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如何合理利用自身优势、现阶段产业发展的机遇规避产业发展中的危机、弥补产业链中的不足对普洱市茶产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立足于普洱市茶产业内部环境中的优势和劣势,就现阶段外部环境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可行的普洱市茶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正>茶叶产业是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产业,也是全面打造最美"多彩贵州"的五大名片之一,大方县是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42个重点县之一。近几年来,大方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全省大力发展贵州茶产业,打造"最美茶乡"的契机,以大方县历史名茶"海马宫"贡茶和"九洞天仙茗"名优绿茶为突破口,建设高山生态有机茶示范县,全面推进大方茶产业发展,取得较好的效果。一、产业发展现状2013年,大方县茶园面积9.41万亩,投产茶园面积1.2万亩,幼龄茶园8.21万亩。茶叶产量80吨,产值800万元。其中,名优茶叶产量15吨,产值240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构建闽西高山茶经济圈,可化解高山茶供求之间的矛盾,带动西部山区脱贫致富。【方法/过程】通过问卷调查、数据收集、对比研究及资料整合分析等途径,探析建设高山茶经济圈的产业基础、优势特色及存在的问题。【结果/结论】提出开发休闲观光茶园、宣传养生旅游专线、打造茶叶品牌、推出生态茶、构建稳定的销售网络等在新经济常态下福建高山茶产业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6,(10):304-305
石台县是农业部《全国茶叶重点区域发展规划》中重点产茶县,全国绿色食品(茶叶)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介绍石台县茶产业"十二五"发展成效,分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一核三区"区域布局,建立"四大体系",实施"五大工程",走生态茶、健康茶、养生茶特色发展之路,使茶产业成为石台农民脱贫脱困的支柱产业,将石台打造成"梦里茶乡、休闲圣地、养生天堂"。  相似文献   

10.
黔北有着得天独厚的茶叶自然资源和生长环境,茶叶经济已成为黔北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针对黔北地区茶叶发展现状,对黔北茶产业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从茶叶企业的发展的角度提出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1.
黔北有着得天独厚的茶叶自然资源和生长环境,茶叶经济已成为黔北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针对黔北地区茶叶发展现状,对黔北茶产业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从茶叶企业的发展的角度提出促进茶叶产业发展的策略思考.  相似文献   

12.
安顺市是贵州省中高档优质绿茶产区,茶产业已成为安顺市农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促进安顺市茶产业发展提供决策参考,运用SWOT-PEST分析法,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分析安顺茶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以及所处的宏观环境,并从提升茶叶生产标准化、加强龙头企业培育和推进茶旅融合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南涧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南端,是大理州茶叶主产县,云南省重点茶叶基地县,全国茶叶百强县。2019年全县有茶园7333.33 hm2,全县种茶农2.6万户11万人,占全县农户和人口的50%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衣食万户"产业。近年来,因茶叶市场总体供大于求,普通茶叶价格长期处于一个偏低的价位,加上劳动力的大量外移、农村可用工人减少、工人工资上涨,导致茶园生产环节的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极大挫伤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如何拉长茶叶产业链,破解茶产业利润增长瓶颈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休闲农业逐步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对于南涧县来说,广阔的茶园及丰富的古茶山资源是发展休闲农业最大的资源优势。充分整合资源,探索茶旅融合发展的休闲农业,对于拓展茶农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南涧县茶旅融合发展现状,分析制约茶旅融合发展的痛点、难点问题,从完善基础设施、挖掘旅游景点、丰富茶旅休闲形式等方面探析茶旅融合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4.
茶叶是贵州省传统优势产业,也是贵州省重点打造的五张名片之一。新时期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对贵州省茶产业的出口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阐述贵州省茶产业的出口现状,分析"一带一路"战略给贵州省茶产业出口带来的机遇以及挑战,并提出促进茶产业出口的对策,能够促进贵州省茶产业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云南省茶叶的调研,发现云南省茶产业出现新的变化特点:茶叶已经作为云南省农业"走出去"的重要作物;茶产业成为云南省精准扶贫的重要产业;电商成为重要的营销渠道;茶叶长期成为游资炒作的对象;云南省茶叶市场供过于求,茶叶消费两极化现象明显。随后,从云南省茶产业生产、加工、营销、监管和成果转换等环节,分析云南省茶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应用企业战略管理研究SWOT分析工具,对安康富硒茶产业发展优势、劣势、机遇、威胁进行态势分析。提出产业提质增效要壮大龙头企业,促进茶企规模化、标准化经营,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职业化、专业化的茶产业人才,组建安康富硒茶品牌联盟,加快茶叶品牌整合,推进三产融合,延伸茶产业链,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开拓茶叶市场等对策。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提出,对我国茶产业而言是一次重大的历史机遇。但是近年来我国茶产业面临着诸多困难,特别是与世界茶叶知名茶企相比,在"品牌竞争力"建设中明显处在下风。打造茶叶品牌,必须将"品牌竞争力"建设融入茶叶的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要在提高品质上下功夫,推进茶树良种化、茶园生态化建设;要在提升产品附加值上下功夫,把精深加工作为品牌建设的突破口;要在产品销售上下功夫,完善营销体系,构建多元的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毕节市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的整体情况,从重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强机制,激发内生活力;树品牌,打造精品名茶;兴文化,增强产品内涵4个方面阐述了毕节市在高山生态茶产业发展方面采取的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并提出发展对策,主要包括正确树立起高山生态茶板块经济发展、大力提高基地质量和效益、全面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努力发展壮大龙头企业、努力扩大品牌知名度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毕节市茶产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泾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东接黄山,西连九华山,是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生态县,茶文化历史悠久。近年来,泾县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把茶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产业集群"之一,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突破7.2万亩,2018年茶产业产值突破3亿元,先后荣获"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生态茶园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泾县兰香茶营销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就是叫响当地茶产业品牌的典型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20.
贵州生态茶园建设及其发展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生态茶园是提高茶叶品质、保障安全卫生和确保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道,近年来,生态茶园建设的标准、技术及其模式已在不断地发展。本文根据文献报道和研究实践,分析了生态茶园的内涵、原则、标准和技术等,探讨了适宜贵州发展的"茶+果林"生态茶园、"茶—草本作物"生态茶园、"猪—沼—茶"生态茶园、"茶+家禽畜"生态茶园、"农业观光"生态茶园等几种生态茶园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