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为材料,研究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及4种水稻缓释肥对舟山滨海平原地区单季常规晚稻产量、构成因素、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水稻缓释肥可减少肥料施用量30%以上,产量能保持稳定,有利于转变农民生产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2.
为达到化肥减量增效目的,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在武义县开展鲜食玉米缓释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缓释肥处理及添加脲酶抑制剂处理,玉米农艺性状指标相对常规施肥处理均有所提升;缓释肥基施、缓释肥等氮一次基施和常规施肥+脲酶抑制剂处理相对常规施肥处理玉米分别增产11.6%、5.0%和7.8%。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缓释肥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设置100%尿素、25%缓释肥+75%尿素、50%缓释肥+50%尿素、75%缓释肥+25%尿素和100%缓释肥5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缓释肥施用比例的增加,小麦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50%缓释肥+50%尿素处理时达到最大值,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高,因此,缓释肥适当配施能够促进小麦产量形成和土壤养分提高,是较好的施肥模式,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籼型杂交水稻上应用3种施肥模式进行效果试验,比较有机缓释水稻专用肥在水稻上氮肥减量增效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个施肥模式处理当季氮肥利用效率为42.5%~47.6%,667 m2产量均在600 kg以上,较无氮模式增产11.0%~13.8%,具有明显的减肥增效效果。3个施肥模式间产量差异不大,有机缓释肥+流体缓释氮液模式,减肥效果明显,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有机缓释肥侧深施肥模式没有表现出相对有机缓释肥模式的增产增收优势,但其明显提高了水稻磷钾肥利用率,与有机缓释肥模式和有机缓释肥+流体缓释氮液模式相比,磷肥利用率上分别提高9.0和5.0百分点,钾肥利用率上分别提高1.5和5.9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机械直播定位施肥对水稻生育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缓释肥100%撤施、缓释肥100%机施、缓释肥80%机施、习惯施肥和无氮处理,研究了机械定位施肥节氮精量穴直播水稻的生育特性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在水稻生长中后期缓释肥100%机施处理和80%机施处理的单穴植株地上部干重、水稻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a+b的含量、水稻倒一叶和倒二叶叶绿素SPAD值高于习惯施肥处理.缓释肥100%机施处理和80%机施处理较习惯施肥分别增产9.50%和8.20%.缓释肥机械定位施用比习惯施肥极显著提高氮肥的农学利用率,同等用肥量条件下提高3.84 kg/kg.  相似文献   

6.
针对玉米种植中化肥施用过量,利用效率低导致的产量下降、经济效益降低的问题,在宁夏同心县开展田间试验,分析比较不施肥(CK)、常规施肥(A0)、基施+追施(A1)、施加缓释肥(A2)、基施缓释肥+追施常规肥(A3)5种施肥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A1、A2、A3处理可显著提高作物生殖生长期的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干物质积累量;与CK相比,A0、A1、A2、A3处理的产量增长了36.71%、62.32%、66.67%、69.71%;不同施肥方式处理产值大小依次为A3、A2、A1、A0、CK;不同施肥方式处理净收入大小依次为A2、A3、A1、A0、CK。可见,施加缓释肥和追肥可以提高滴灌玉米生殖生长期叶面积指数,减缓SPAD值下降,进而促进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小麦常规施肥存在氮肥施用量大、施肥次数多、施肥方式落后的问题。为小麦生产的节本增效提供科学依据,设计不同的施肥模式,于2020—2021年在睢宁综合示范基地种植,进行不同缓释肥施用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并通过大面积示范筛选出适应于大面积生产、节本增效的推广模式。结果表明:缓释肥2次施用是小麦增产增效较为有效的施肥方式,其中缓释肥60%基施,40%返青期追施综合效益较高,适合睢宁当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每667 m2缓释肥用量比常规施肥用量减少10%左右,综合效益增加10%左右,达到省工、节本、减肥、增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缓释肥在水稻甬优12上的应用效果,进行控释肥、配方肥和常规施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将缓释肥作基肥一次性使用,虽省时省工,但并没有带来水稻产量和收益的增加,配方施肥仍然是本地区水稻栽培的较佳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9.
赵福康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077-16078
[目的]比较6种不同施肥模式对盆栽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产量和辣椒N、P和K含量的影响。[方法]施肥模式共分6种:CK,园试配方营养液;14-14-14缓释肥;14-14-14缓释肥+15-5-15Ca5Mg2水溶性肥;15-5-15Ca5Mg2水溶性肥;20-20-20水溶性肥;有机肥+20-20-20水溶性肥。[结果]利用有机肥+20-20-20水溶性肥、20-20-20水溶性肥、14-14-14缓释肥+15-5-15Ca5Mg2水溶性肥施肥模式,都能得到比较高的产量。辣椒果实内N、P和K含量随着施肥水平的升高而逐步升高,同时N、P和K元素间也存在互作效应和拮抗作用。[结论]相比较而言,14-14-14缓释肥+15-5-15Ca5Mg2水溶性肥施肥模式,采用14-14-14缓释肥,干净、卫生,肥效长,配合水溶性肥料,更加适合现代家庭。  相似文献   

10.
为不断优化萝卜在潢川地区的肥效,确定适宜的肥料施用量、养分配比及施用方式。本试验以"嫩头青"萝卜为试材,设置了"2+X"动态优化施肥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在63.2~180.0 kg/hm~2范围内施用氮肥对萝卜苗期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不同氮肥配比均显著提高萝卜的产量,且呈现出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缓释肥优化氮区的处理产量最高为29 133.33 kg/hm~2,在氮肥等量的情况下,比优化氮区处理施肥增产3 866.66 kg/hm~2,增幅15.30%,施用优化氮+硼肥的处理产量与常规施肥和优化氮区施肥处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缓释肥优化氮区的处理共减少施肥次数2次,节约人工成本900.00元/hm~2,获得总经济效益比常规处理提高28.46%,比优化氮区处理提高19.34%;根据萝卜平均产量与纯氮施用量效应曲线计算出当纯氮施用量为150.7 kg/hm~2时,产量为23 791.0kg/hm~2,达到最大值。因此,施用缓释肥优化氮区的处理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为萝卜的高产、高效、环保、轻简化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新型缓释肥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不同肥料和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的功能叶影响、节间影响、产量影响、净效益的影响等,得出与常规施肥相比,应用水稻新型缓释肥实现一次性施肥是可行的。水稻新型缓释肥——草酰胺应用效果较好,应用配方施肥与常规施肥相比也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缓释肥料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缓释肥料是一种新型复合肥料,最大特点是采用"异粒变速技术"使肥料养分释放时段与作物各生育期需肥规律相吻合,只需一次作基肥使用,可满足作物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无需追肥,省工、省时、省力[1,2].玉米是黔西南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施肥方式为常规施肥,为提高黔西南州玉米施肥水平,改进施肥方式,于2006年引进5种缓释肥在黔西南州玉米上进行试验.  相似文献   

13.
袋控缓释肥对克瑞森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4个不同施肥处理,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袋控缓释肥对克瑞森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袋控缓释肥可提高克瑞森葡萄的产量和品质,产量达到37 257.4kg.hm-2,比不施肥提高了51.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22.23%,高于其他处理;袋控缓释肥处理提高了叶片N、P、K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袋控缓释肥简单易行,省工节肥,减少污染,有效解决了葡萄施肥中养分的平衡供应问题,是一种理想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甘肃省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后期脱肥的问题,开展了"金正大"缓释肥一次性施肥研究。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施用"金正大"缓释肥具有省时省力、增产增效等特点,小区试验增产率达到18.4%,大田示范增产率达到19.0%,同时后期未出现脱肥现象,表明"金正大"缓释肥可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生产中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香石竹种植中普通化学肥料养分利用率较低、多次追肥费时费工等问题,以香石竹"马斯特"品种为试验苗,采用常规施肥为对照,选用4种缓释肥开展缓释肥料的香石竹生长与开花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美乐棵缓释肥的香石竹的株高、叶面积、花蕾、花冠和切花产量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和其他施肥处理(P0.05),切花产量达144.17万支/hm~2,高常规施肥3.4%,奥绿肥效果次之,其他缓释肥与常规施肥差异不显著。因此,可以以一次基施的形式施用美乐棵缓释肥代替多次追肥的常规化学肥料,以满足香石竹生长与开花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普通化肥底施+追肥、普通化肥底施、缓释肥分层底施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缓释肥分层底施更有利于玉米后期的生长,可促进干物质积累,提升玉米产量,同时缓释肥分层底施可有效减少施肥次数,减少人工投入,是一种有效的玉米简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基于缓释肥的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0  
研究了侧条施肥技术条件下不同缓释肥用量对水稻产量和氮素流失特征的影响.与不施肥处理(CK)和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比较,利用侧条施肥技术高缓释肥处理(HF)水稻氮素投入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FP)降低约40%,水稻产量没有降低,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比农民常规施肥处理增加17.0%和16.6%.缓释肥各处理氮素回收率在54.5%~63.5%之间,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的36.9%.常规施肥处理田面水N4+和TN在施肥后3d内即可达到最大值,随时间推移下降较快,而高缓释肥处理田面水NO3-含量在施肥30d后才降到最低;以尿素为氮源,施肥后的前9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关键时期,以缓释肥为氮源,则前30d是防止氮素流失的重要时期.氮素渗漏淋失主要发生在生育前期,以NO3--N形态为主,占全氮流失量的64.8%~70.3%之间,高缓释肥处理的全氮渗漏损失量( 14.86 kg·hm-2)比当地农民常规施肥处理(23.43 kg·hm-2)减少8.57kg·hm-2.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和环境效益,侧条施肥技术可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施肥技术在水稻种植上应用.  相似文献   

18.
轻简化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轻简化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简化施肥技术利用缓释肥能够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比不施氮肥对照增产5.0%~7.9%。一次基施缓释肥+一次尿素追施处理增产效果大于一次基施缓释肥和尿素处理,在减量10%的条件下仍表现较好。缓释肥还能提高水稻籽粒吸氮量,其氮肥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肥料,并有助于水稻吸收的氮向籽粒转移。  相似文献   

19.
特旱年旱地小麦缓释肥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1999~ 2 0 0 0年 ,就德国引进的缓释肥和自研缓释肥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自研缓释肥与德国缓释肥料 2号 (N16 +P8+K12 )的肥效较高 ,较好地协调了旱地小麦产量三因素之间的关系 ,较对照 (当地习惯用肥 )增产 2 1.5% ,水分生产率较不施肥提高 10 %。  相似文献   

20.
以鲜食糯玉米苏玉糯11号为材料,设6种施肥处理[不施肥(T0)、常规施肥(T1)、缓释肥(T2)、有机肥(T3)、有机肥50%氮替代+缓释肥(T4)和有机肥50%氮替代+常规肥(T5)],研究肥料施用方式对玉米产量、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籽粒组分和籽粒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T1处理相比,T4、T5处理鲜果穗产量分别提高6.8%和3.9%,鲜籽粒产量分别提高8.5%和5.3%,同时玉米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及氮素积累量显著增加。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T4处理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及利用率最高。施肥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组分含量,其中T4和T5处理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最高。与T0处理相比,施肥显著提高糊化黏度特征值,降低回生热焓值和回生值,其中T4处理影响最大。综上,有机肥与缓释肥配施更有利于生物量及养分积累、籽粒中碳水化合物合成及籽粒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