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毛菊苣不同部位显微鉴定,将毛菊苣药材的根、茎及种子进行粉碎,粉末分别在显微镜下鉴别。结果表明,毛菊苣显微特征中油细胞、石细胞、表皮细胞等都可以作为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萃取和柱层析法制备毛冬青各提取部位;用Born比浊法,以ADP为诱导剂检测毛冬青根提取液各部位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从而确定毛冬青根抗血小板聚集的有效部位。结果表明,各部位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其中水部位和D101-95%乙醇部位活性最强,且在0.08~0.5 mg/mL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其活性也随之加强,抗血小板聚集活性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镜和偏振光显微镜对黑麂头部、颈部、背部、腹部和臀部5个部位被毛的显微结构进行观察,选用髓质指数、各类型鳞片长度占比、最粗处鳞片长度、最粗处宽度以及长宽比、最粗处鳞片数量6个形态学指标研究黑麂毛的显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5个部位的髓质花纹相似,髓质指数为69.1%~93.8%,除腹部和臀部外,其余部位间差异均显著;各部位被毛鳞片花纹的主要类型为杂波型和扁平型,其中头部的杂波形鳞片占比86.7%,其余几个部位的占比均在30%以下;鳞片长度为31.33~56.52 μm、宽度为7.56~12.91 μm、长宽比为0.14~0.28、鳞片数量为6.10~9.72,除颈部和背部的鳞片宽度、头部和腹部的鳞片长宽比、腹部和臀部的鳞片数量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指标在任2个部位间均存在差异。因此,利用黑麂毛发进行物种识别鉴定时,要确定样品的来源部位。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人工培养中国被毛孢Ophiocordyceps sinensis过程中出现的3种形态菌丝(基内菌丝、菌丝团与气生菌丝)的差别及产生机理,以分离自单子囊孢子的菌株为材料,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3种形态菌丝的显微与超显微形态.结果发现:菌丝直径和形态不同,表现为菌丝团>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排列疏...  相似文献   

5.
矿物质、微量元素、含硫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缺乏或饲养密度过大是引起鹿只咬毛、食毛并继发前胃弛缓、瓣胃阻塞的主要病因。鹿食毛症一般多在3~4月份发病,发病率高达90%以上,导致公鹿鹿茸品质和产量下降,仔鹿生长发育不良,严重的甚至在真胃和小肠内形成大小不等的毛团,阻塞消化道造成死亡,给养鹿业带来严重危害,造成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主要防治措施有合理分群管理,饲养密度适当;补充矿物元素和含硫氨基酸,平衡饲料营养;患病鹿只可以灌胃泻药排除毛球,严重的需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侯森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83-19884
[目的]为猪獾、狗獾和鼬獾的鉴定提供参考,并为打击非法猎捕獾类动物的犯罪行为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对猪獾、狗獾和鼬獾的背部和腹部毛的鳞片花纹类型进行观察研究。[结果]3种獾的背部和腹部被毛的主要鳞片类型均为杂波型,但鳞片的高度和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结论]同种类型鳞片的高度和密度等信息可为动物的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貉直针毛的显微形态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貉毛的进一步鉴别、研究及犬科各属间的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及偏振光显微镜,对貉背部和腹部的直针毛的毛髓质指数和鳞片类型进行观察,同时观察了貉颈部和臀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结果]貉背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为65.7%,腹部为52.3%,颈部为35.1%,臀部为36.4%,4个部位的髓质指数区间为34.5%~66.7%。貉背部、腹部的直针毛的鳞片排列顺序基本相同,背毛的主要鳞片类型是杂波型和杂瓣型,腹毛的主要鳞片类型为杂波型,背毛、腹毛的毛尖均为冠状型,毛根均为扁平型,与其他犬科动物同部位的直针毛鳞片类型相比,差别明显。[结论]动物毛发的鳞片类型及髓质指数可为动物的分类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紫貂直针毛的扫描电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扫描电镜对紫貂背部和腹部直针毛的鳞片花纹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个部位的鳞片类型、排列方式、高度和密度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一致性。鳞片花纹类型较复杂,背部和腹部主要鳞片类型均为长瓣型和杂波型,但二者比例差别较大,其他类型的鳞片在2个部位均不够显著。与同科、同属的其他种类同部位毛相比,主要鳞片的类型及主要鳞片类型的多寡存在差异,可为物种的鉴定提供依据,但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沙狐毛的进一步鉴别、研究及犬科各属间亲缘关系的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及偏振光显微镜,对沙狐背部和腹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鳞片花纹类型进行观察。[结果]沙狐背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为81.7%,腹部为72.0%,2个部位的髓质指数区间为71.4%~82.9%,说明同科动物的髓质指数存在一定的差异。沙狐背部、腹部直针毛的鳞片排列顺序基本相同,长瓣型鳞片所占的比例最大,其次是杂波型和方瓣型,冠状型仅见于毛尖,扁平型仅见于毛根部,过渡型所占比例较小,与豺同部位的直针毛鳞片类型相比,差别明显。[结论]动物毛发的鳞片类型及髓质指数可为动物的分类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灵猫科动物直针毛显微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扫描电镜及偏振光显微镜对大灵猫、小灵猫和果子狸的背部、腹部、颈部和臀部直针毛的毛髓质指数和鳞片花纹类型进行研究。[结果]大灵猫背、臀、腹、颈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68.8%~87.5%,小灵猫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62.5%~87.5%,果子狸4个部位的毛髓质指数区间为42.9%~61.6%;毛鳞片形态在属间和种间存在差异,同一种类身体不同部位毛的鳞片形态也有差异,同一根毛的不同部位也存在差异。用毛的显微形态学特征对3种动物进行识别具有可行性,但鉴别有一定的难度。[结论]在物种鉴别中,毛的纤维形态结构如鳞片类型、髓质花纹可作为兽类分类的佐证,在野生动物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忍冬的鉴别和种质选育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和显微鉴别的方法从叶片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进行对比研究,探究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与忍冬叶的异同点。结果 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与忍冬叶在外部形态(叶形、叶大小)和内部构造(毛茸、气孔指数等)均存在差异,其中灰毡毛忍冬与其变异株间差异相对较小,灰毡毛忍冬及其变异株与忍冬差异较大。结论 灰毡毛忍冬、灰毡毛忍冬变异株、忍冬叶外部形态和内部显微特征存在差异,可为三者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贺兰山岩羊(Pseudois nayaur)颈部、背部、腹侧部、腹下部、臀部、腿部、蹄部7个部位冬毛及夏毛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表明:除过鳞片花纹类型及排列顺序表现出一致性外,贺兰山岩羊7个部位冬毛和夏毛在毛长度、毛伸直长度、卷曲度、毛细度、髓质细度、毛髓质指数上均存在一定差异。贺兰山岩羊上毛髓质指数较高,除蹄部外,其它6个部位保持在90%以上。躯干部毛长度和毛髓质指数显著高于腿部和蹄部(P0.05),主要起到保温功能。腿部和蹄部杂波型鳞片比例最大,皮质发达,主要起到保护功能。这将为贺兰山岩羊的形态学及物种鉴定研究提供一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Cu在小麦不同部位的分配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郑州9023为材料,研究了小麦不同生育期植株不同部位Cu的含量、累积量以及不同生育阶段的吸 收量。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小麦不同部位Cu的吸收、分配和累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至灌 浆末期,各部位Cu含量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叶、废弃物、颖片>叶鞘>籽粒>茎、穗轴,地上各部位Cu累积量 从大到小依次为籽粒>茎、颖片>废弃物、叶鞘>叶>穗轴,因此,在小麦植株中较易富集Cu的部位是根、籽 粒和颖片;小麦在拔节-灌浆中期Cu吸收量及吸收速率明显高于其他时期。  相似文献   

14.
烟叶不同部位成熟时期的外观特征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鲜烟叶淀粉含量变化的研究表明,烟叶在淀粉含量达到最大值后,上、中、下部叶平均每天下降0.28、0.55、1.14个百分点。因此上部叶较耐熟,中部叶居中,下部叶不耐熟。据此提出烟叶不同部位成熟时期的外观特征及采收标准。  相似文献   

15.
烟叶不同部位成熟时期的外观特征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熟度是影响烟叶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掌握好各部位烟叶的成熟度是提高我国烟叶品质的关键措施。以鲜烟叶淀粉含量变化为依据,根据鲜叶淀粉含量达最大值前或后采收天数作为界定不同部位成熟时期,描述烟叶田间外观特征,并结合烟叶产、质量效果,确定各部位最佳成熟采收的田间特征标准。  相似文献   

16.
侯森林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72-15274
应用扫描电镜及偏振光显微镜对沙狐、狼和貉的背部和腹部直针毛的髓质指数及鳞片花纹类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狐2个部位的髓质指数区间为71.4%~82.9%,狼的为43.6%一62.9%,貉的为51.2%~66.7%;毛鳞片形态在属间和种间存在差异,同一种类身体不同部位毛的鳞片形态也有差异,同一根毛的不同部位也存在差异,沙狐背毛主要鳞片类型为方瓣型,腹毛主要鳞片类型为长瓣型;狼背毛的主要鳞片类型为方瓣型,腹毛的主要鳞片类型为杂波形;貉背毛的主要鳞片类型为杂波型、杂瓣型,腹毛的主要鳞片类型为杂波形。用毛的显微形态学特征对3种动物进行识别具有可行性,但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7.
玫瑰是重要的芳香植物,其精油成分虽已被广泛关注,但玫瑰花朵不同部位对精油整体质量的影响尚未有深入研究。为阐明玫瑰花器官不同部位内源挥发成分的差异,以‘丰花’玫瑰为材料,采用溶剂萃取法分别提取花瓣、雄蕊和花萼的挥发成分,并用GC-MS对主要芳香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丰花’玫瑰盛花期花瓣、雄蕊和萼片分别含有多种挥发物质,花瓣中主要成分有香茅醇44.20 μg·g-1、苯乙醇123.09 μg·g-1、香叶醇38.33 μg·g-1、橙花醇15.76 μg·g-1,雄蕊中主要含丁香酚245.10 μg·g-1和甲基丁香酚57.43 μg·g-1。‘丰花’玫瑰芳香成分主要储存部位是花瓣和雄蕊,二者挥发成分含量及组成差异明显,各部位挥发成分对花朵整体精油品质贡献不同。研究结果可为国产玫瑰精油生产以及高附加值开发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部位棉铃性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不同遗传背景和世代的棉株为材料,研究了棉花不同部位棉铃的性状规律和5室铃与4室铃的性状比较。试验结果,第二圆锥体铃重最大,子指、出苗率和棉苗生长高度以及子指与出苗率的关系,因材料而异。果枝不同节位的铃重,第1果节最大,依次为第2、3、4果节。5室铃与4室铃相比,铃重大,每铃种子数多,子指大小因材料而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硬毛粗盖孔菌(Funalia trogii)子实体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物学特性及脂溶性化学成分的变化,为深入了解其生长过程中内部化学物质的变化规律及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方法】采用徒手切片法对不同生长时期的组织结构进行显微镜观察并记录;通过GC-MS检测硬毛粗盖孔菌不同生长时期的脂溶性成分,并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子实体个体发育过程中,表层菌丝首先分化出盖面组织,经过3次从白色蜂窝状结构至浅黄褐色菌毛的转变过程,菌肉逐渐增厚,内部空腔数量增多、总空间增大。灰褐色或浅黄褐色的齿状菌管起源于盖面组织边缘的菌丝组织。待子实层发育成熟后,部分栅栏状细胞层变为普通丝状菌丝,互相靠近交织,在齿状菌管之间相连,最终形成与自然状态下形态、结构相近的子实体个体。GC-MS分析显示,硬毛粗盖孔菌不同生长时期共检测出10种脂溶性化学成分,其中菌球期检测出8种,盖面组织发育完成期全被检测出(10种),子实体形成期检测出8种,3个时期共检测出56个脂溶性化合物。【结论】硬毛粗盖孔菌个体经过盖面组织分化、菌管与子实层分化以及子实层中菌丝变化3个阶段,可以发育形成类自然状态的子实体;且不同生长阶段的脂溶性成分种类和含量都不同。  相似文献   

20.
针对黄平县烤烟品种云烟85烟叶成熟特征,设置不同主体变黄温度和定色黄筋温度处理,研究下、中、上部位烤后烟叶外观质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下部叶采用主体变黄恒定温度36℃(湿球温度35℃),主体定色黄筋恒定温度46℃(湿球温度37℃),其余按三段式进行烘烤,较习惯烘烤的上等烟率提高8.97个百分点,均价提高2.14元/kg,杂色烟减少16.77个百分点;中部叶和上部叶采用主体变黄恒定温度38℃(湿球温度35℃),主体定色黄筋恒定温度48℃(湿球温度37℃,其余按三段式进行烘烤,较习惯烘烤的上等烟率分别提高30.32、25.64个百分点,均价分别提高5.49、3.03元/kg,杂色烟减少5.28、4.47个百分点。建议在烘烤过程中,根据烟叶的变化情况对温湿度进行灵活掌握,才能有效烘烤出优质烟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