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草甘膦防除肇东苜蓿田菟丝子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英辉  穆丹  薛勇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8):124-125
试验选用不同剂量的草甘膦对肇东苜蓿田的杂草菟丝子进行化学防除,旨在筛选草甘膦除草剂的经济合适的剂量和使用方法。研究表明,从防除效果和安全性考虑,草甘膦水剂400mg/kg和800mg/kg的剂量处理可以有效防治肇东苜蓿田的恶性杂草菟丝子。  相似文献   

4.
2005年5月份,沙县风岗镇庙门村一片蔬菜地发生菟丝子疫情。受害作物为空心菜,发生面积约6平方米。空心菜植株繁密,但因遭受菟丝子寄生危害.叶片偏黄,长势不好,菟丝子紧紧缠绕空心菜茎秆生长。空心菜园养分流失而生长不良.寄生的菟丝子当时已处于花期。我站随即启动植物检疫应急预案,一方面督促该农户对发生菟丝子危害的作物立即作彻底的割除销毁处理:另一方面于当日及时将疫情上报三明市植保植检站,经鉴定,确定为田野菟丝子危害。因该地段过去从未发生过菟丝子疫情,初步分析该疫情的发生。可能是由于播种的空心菜种子内混杂有少量菟丝子种子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杞柳是泰州市沿江地区的重要经济灌木,全市江边种植513hm2.在江边种植,既能收获柳条,又能防止沟渠及江堤受冲击和侵蚀.柳条又是良好的编织材料,编织品是重要的外贸商品.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日本菟丝子开始侵入本市,到八十年代沿江柳区受害严重,受害面积160多hm2,占杞柳面积的30%.日本菟丝子(Cuscuta japonica choisy)人工清除难度大,1987年以来,笔者对其发生规律和防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菟丝子是亚麻田间常见的一种恶性杂草,俗称黄缠。近年来,随着当地亚麻纤维加工企业的引进、生产和亚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菟丝子发生呈逐年加重的趋势。部分地区发病面积占种植面积的30%~40%,个别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一、亚麻被害症状菟丝子将幼茎缠绕于亚麻茎上,常把植株成簇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豫西地区大豆菟丝子的生物学特性 ,在试验的基础上 ,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防除技术 ,筛选出了有效药剂、浓度及配方。  相似文献   

8.
9.
选用22 种除草剂各设低量和倍量两个梯度对接种菟丝子的盆栽黄素梅进行定量茎叶喷雾处理,药后 30 d 调查黄素梅抑制率和菟丝子防除效果。结果表明院6%菟丝特AS 30、60 mg/L、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 364 mg/L, 10%双草醚SC 28 mg/L,对黄素梅抑制率约20%,对菟丝子防效跃80%,药效高,药害可以接受;10%双草醚SC 56 mg/L, 21.4%三氟羧草醚EC 618 mg/L、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 729 mg/L、56%2 甲4 氯钠盐WP 374、746 mg/L、48%百草敌 AS 427 mg/L、20%氯氟吡氧乙酸EC 178、356 mg/L、50%特丁噻草隆SC 1111、2 222 mg/L、90%环嗪酮WP 1000、2000 mg/L 效果达到80.36%~100%,抑制率达到20.37%~100%,药效高药害严重;其他药剂处理抑制率约37.73%药效约 74%抑制率较低,药效较低。以高效、安全原则综合评价,寄主抑制率约20%,菟丝子防效跃80%的药剂处理为6%菟丝 特AS 60,30 mg/L、41%草甘膦异丙胺盐AS 364 mg/L、10%双草醚SC 28 mg/L,其综合值依次分别达到81.68,80.74, 80.03 和63.69,是安全高效防除黄素梅菟丝子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10.
菟丝子(Cuscuta L.)属旋花科(Convolvu- laceae),是典型的茎叶寄生性杂草,寄主范围极广,是国家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2002年首次在陕西省商南县发现,为进一步探索菟丝子在我县的发生危害情况,制定有效防除技术,我站在2002~2006年开展了菟丝子发生及防除技术的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对哈尔滨地区种植的紫花苜蓿进行了苗期除草试验,结果表明,4种除草剂对苗期除草效果达到50%以上;对紫花苜蓿生长发育和经济产量都有一定影响,影响程度因除草剂种类及剂量不同而异.综合多方面因素,优化筛选出5%普施特水剂和25%氟磺胺草醚乳油,可在紫花苜蓿田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2002年和2005年对WL232、苜蓿王、全能苜蓿、费纳尔、阿尔冈金、苜蓿王、新牧1号进行引种试验,并做了品种比较,筛选适合该地生产的优质、高产的苜蓿品种。结果表明:两年平均产量最高的是阿尔冈金,鲜草产量为27033.13 kg/hm2(干:7009.08 kg/hm2),最低的是WL232,为23770.4 kg/hm2(6004.99 kg/hm2)。鲜干比最小的是全能苜蓿3.83∶1,最高的是霍普兰德4.05∶1。陇东苜蓿、霍普兰德、新牧1号、宁夏苜蓿易感病;综合考虑产草量、鲜干比、茎叶比,阿尔冈金、新牧1号、全能苜蓿较好,但新牧1号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两种源多油辣木苗期生长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元江县红河流域干热河谷地区相同立地条件下的印度和缅甸两种源多油辣木苗期生长量的连续观测,比较实生苗株高、地径、枝下高、冠幅、开花数和结实量等指标,研究多油辣木苗期生长规律的变化。结果表明,从播种到1年生期间两种源多油辣木的株高、地径、枝下高和开花数在种源间无显著差异,各个时期的生长速率略微不同。两种源多油辣木的冠幅和结实量有较大的差别,印度种源1年生实生苗的冠幅东西向、南北向分别比缅甸种源高12.5%、16.9%,结实量是缅甸种源的5倍,t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源多油辣木的冠幅和结实量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通过第二茬和第三茬收割的鲜草在田间的晾晒、观测记录,探讨水分随晾晒时间的变化规律及其下降至54%左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表明,第二茬紫花苜蓿在上午收割的鲜草晒6 h,含水量从79.38%降至53.72%,下午收割的则在18 h后降至54.28%;第三茬在上午收割的鲜草晾晒8 h,降至53.60%。  相似文献   

15.
对不同品种的苜蓿种子在蒸馏水及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萌发时超弱发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蒸馏水中它们之间发光值无显著差异;在盐胁迫下各品种发光值均低于蒸馏水中的发光值,品种之间差异明显。超弱发光测定有可能作为苜蓿耐盐性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人工苜蓿草地土壤理化性状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西北旱地种植苜蓿对土壤物理性状、水分和养分的影响,对其进行了较为详尽地探讨。种植苜蓿能增加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通气透水能力。苜蓿生长发育时需要大量消耗土壤水分,连续多年种植苜蓿会导致土壤干燥化;种植苜蓿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水平,降低土壤磷、钾含量。施肥既能平衡土壤养分又能增加产草量。  相似文献   

17.
我国苜蓿抗霜霉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霜霉病的症状和发生规律及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提出苜蓿霜霉病的防治更侧重于“防”,更依赖于科学的田间管理与草地利用等综合防治措施,即牧草混播、合理施肥、合理利用、搞好田间卫生、种子处理,最后指出了苜蓿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在伊犁河谷的生产性能,本研究选择了10个紫花苜蓿品种作为研究材料,对其物候期、株高、草产量、叶茎比和干鲜比等生产性能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0个苜蓿材料在试验区均能完成生活史,生长节律变化比较一致,在第2年进入高生长期;并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植株高度和产草量逐渐降低。在生长第2年,可刈割3茬,冰驰、骑士、勇士、三得利、标靶的干草产量均在11 500 kg?hm-2以上,具有植株高大、产草量高、干鲜比高等特点,综合表现较好,适宜推广种植;拉迪诺、5010、FY310、岩石,各项指标居中,可作为补充候选品种推广种植;敖汉在试验区表现较差,不适宜在本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四种化感物质对苜蓿和菟丝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四种化感物质: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和香豆素,分别设置浓度为50、100、200和400 mg/L的处理液.结果表明:四种化感物质不同浓度处理液对苜蓿和菟丝子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影响.在高浓度时(200、400 mg/L),四种化感物质对苜蓿和菟丝子种子的发芽指数的抑制作用强度为:香豆素>肉桂酸>阿魏酸>对羟基苯甲酸.在低浓度时肉桂酸和对羟基苯甲酸对苜蓿种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肉桂酸和阿魏酸对菟丝子种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四种化感物质对苜蓿和菟丝子幼苗长度的抑制作用强度为:香豆素>肉桂酸>对羟基苯甲酸>阿魏酸,随着处理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增强.香豆素50 mg/L处理液促进了苜蓿幼苗胚根横向生长,使幼苗鲜重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优化超声辅助提取菟丝子黄酮和多糖的连续提取工艺。[方法]以菟丝子黄酮和多糖为提取对象,利用超声辅助法连续提取菟丝子黄酮和多糖,并通过设计正交试验优化了菟丝子黄酮和多糖超声辅助法连续提取工艺。[结果]试验表明,菟丝子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600 W,乙醇浓度80%,提取时间40 min,固液比1∶30 g/ml。菟丝子多糖进行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条件为在提取温度为60℃条件下,超声功率200 W,提取2次,提取时间75 min,料水比1∶35 g/ml。[结论]研究可为菟丝子黄酮和多糖的综合研究开发提供依据,促进菟丝子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