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水稻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显微镜观察水稻花粉粒的萌发、花粉管在雌蕊中的生长以及授粉后不同时间剪除柱头处理对颖花结实率的影响。 水稻花粉粒在授粉2 min后开始萌发;5~10 min后花粉管穿过柱头进入花柱生长;约经30 min花粉管顶端到达子房基部;40 min时有些花粉管顶端可接近胚囊,此时花粉管内胼胝质形成,但数量较少;50 min后花粉管内胼胝质塞大量形成,花粉粒萎缩干瘪。水稻花粉管在柱头、花柱和子房中的生长速率分别为1500、5000、5400 μm/h。水稻授粉后10~15 min剪除柱头的处理只有极少量颖花结实,授粉后20~50 min剪除柱头处理的颖花结实率随处理时间推迟而升高,授粉后50 min剪除柱头处理的结实率达60%以上,接近正常。  相似文献   

2.
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牛角瓜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内硼酸、硝酸钙、蔗糖、硫酸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有抑制作用;钾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蔗糖和硝酸钙对牛角瓜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和硫酸镁对牛角瓜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牛角瓜最适花粉液体培养基为:15% 蔗糖+350 mg/L Ca(NO3)2?4H2O+60 mg/L H3BO3+150 mg/L MgSO4?7H2O;在30~35℃温度条件下,牛角瓜花粉块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3.
西番莲花粉粒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以陆川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花粉为试验材料,检测不同湿度、不同贮藏温度和时间下的花粉活力,确定适宜的花粉贮藏方法;采用离体培养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筛选适宜花粉萌发的培养条件。结果表明:短暂的泡水(时间≤3 h)对花粉活力的影响不大,长时间(时间6 h)泡水或干燥严重影响陆川油茶的花粉活力。各贮藏温度下不同贮藏时间花粉活力差异显著,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贮藏温度下新鲜花粉和干燥花粉活力均逐渐降低,在相同贮藏时间下,贮藏温度越低,花粉活力下降速率越慢。在室温和4℃贮藏温度下,干燥处理花粉能够适当延长花粉保存时间,采集新鲜花粉直接置于-80℃冰箱贮藏180d花粉活力仍有69.64%,与其他处理相比,较利于陆川油茶花粉保存。陆川油茶花粉离体萌发最适条件为:蔗糖150 g/L,H3BO3 0.15 g/L,MgSO4 0.04 g/L,pH=6.4,温度25℃。研究结果可为今后陆川油茶花粉的收集、贮藏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有效解决花期不遇的问题,保障人工杂交育种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利用不同蔗糖浓度、硼酸浓度、Ca2 浓度、温度对6个不同熟性的大麻品种的花粉进行萌发研究,结果表明:大麻花粉培养以15%蔗糖 80mg/L硼酸的液体培养基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则以硼酸浓度为20mg/L时最快,加入Ca2 则抑制花粉萌发,培养温度25℃最好。花粉储存中,常温下,未干燥的大麻花粉生活力只能保持3d(天);干燥、密封后在1—4℃条件下花粉活力最多可保持30d;干燥、密封后在-20℃条件下,储存120d后的花粉还有较高的萌发率(34%)。  相似文献   

6.
大麻花粉萌发的影响因子及花粉储存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蔗糖浓度、硼酸浓度、Ca2 浓度、温度对6个不同熟性的大庥品种的花粉进行萌发研究,结果表明:大麻花粉培养以15%蔗糖 80 mg/L硼酸的液体培养基时花粉的萌发率最高.花粉管的生长速度则以硼酸浓度为20mg/L时最快,加入Ca2 则抑制花粉萌发,培养温度25℃最好.花粉储存中,常温下,未干燥的大麻花粉生活力只能保持3d(天);干燥、密封后在1-4℃条件下花粉活力最多可保持30d;干燥、密封后在-20℃条件下,储存120d后的花粉还有较高的萌发率(34%).  相似文献   

7.
硝酸钙对荔枝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钙及EGTA处理对‘妃子笑’荔枝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通过电镜观察并测定花粉的萌发率与花粉管的生长长度。结果表明,低浓度(0.5~2.0mmol/L)硝酸钙较对照(无钙处理)提高了花粉的萌发率,促进花粉管的生长,以2.0mmol/L硝酸钙处理的花粉萌发率最高(68.5%),与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而以1.5mmol/L硝酸钙处理的花粉管生长长度最长(255.4μm),比对照达到显著水平。但是加入1.0mmol/LCa2+鳌合剂EGTA时,花粉萌发率为0。以上结果表明钙信号可能调控荔枝的花粉萌发与花粉管生长。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柠檬不同种质花粉的形态特征及各种质之间的亲缘关系,为柠檬种质的鉴定和创新利用提供重要的参考,本研究以10份柠檬种质的花粉为试材,通过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对花粉形状,花粉大小及花粉外壁纹饰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柠檬花粉存在形式为单粒,花粉粒外部形态呈圆球形、近长球形或长球形,具有4~5条萌发孔沟,萌发孔沟沿极轴方向以等距环状分布,沟长直达两极。不同种质的花粉形状、花粉大小、花粉外壁网眼密度和网眼大小等均存在差异。极轴长33.56~41.20 μm,赤道轴长22.06~33.70 μm,花粉大小(P×E)为844.90~1385.98 μm2。花粉外壁纹饰为网状雕纹,网脊宽为0.39~0.88 μm,网眼直径为0.87~1.68 μm,网眼表现为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多角形。花粉大小等级为中等,极面观为四裂圆形或五裂圆形,赤道面观为圆形,椭圆形或长椭圆形。10份柠檬种质在花粉形状、大小、外壁纹饰等方面表现出多样性,可作为区分柠檬不同种质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过去,不少学者对花粉的人工萌发进行过许多工作.但对苎麻(Boehmeria nivea(L.)Gaud.)花粉的人工萌发,未见报导.本试验从培养基的选择、花粉播种的密度、花粉不同的贮藏条件和时间等方面来探讨苎麻花粉人工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适宜条件,期望能为苎麻的杂交育种,苎麻遗传学,生理学及细胞学等的研究提供某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对油杉花粉管中的微管、微丝骨架进行观察.结果表明:伸长的花粉管大致可分为3个区,即位于顶端的管细胞区、体细胞区和其后的退化区;花粉管中微管与微丝的分布样式不同;微管骨架主要分布于管细胞区和体细胞区,而退化区的微管较稀疏;管细胞区内微管呈网状结构,微管一直延伸至花粉管极顶端;体细胞具独立的微管系统.花粉管内微丝骨架呈轴向排列于整个花粉管,自花粉粒内一直延伸至花粉管顶端,粗微丝束几乎平行于花粉管的长轴.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微管与微丝骨架系统在油杉花粉管顶端极性生长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ICP-MS法测定油茶植物不同组织中的28种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开发利用油茶,延长其产业链,通过微波消解处理茶油植物样品,以Be、Y、Sc、In、Re作为内标进行基体效应补偿,通过ICP-MS法首次测定了油茶植物的叶、枝、果及栽培土壤中的28种元素含量。结果表明:在油茶植物的叶、枝、果中都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中有11种元素的含量在2 mg/kg以上,尤以Na、K、Al、Ca、Mg等元素含量较高;28种元素微波消解的方法定量限在0.002~0.13 mg/kg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4.98%~110.00%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植物中元素含量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寻油茶无性系扦插育苗与保留不同叶面积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对油茶不同无性系扦插育苗与保留不同叶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3个油茶无性系、4个处理扦插育苗当年成活率在74.1%-86.3%之间,其中A,B1处理扦插成活率较高,达86.3%;各处理扦插苗当年抽梢率和抽梢高度均低,3个油茶无性系、4个处理扦插苗抽梢率和抽梢高度分别仅0.4%~3.2%和1.2—2.3cm。[结论]油茶无性系扦插育苗宜选择B,处理.即1片叶子保留1/2叶片面积。  相似文献   

13.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植物,良种油茶接穗少限制了大规模高质量油茶产业的发展。从园区选址、园区规划、良种选择、苗木培育、造林、整形修剪、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论述了油茶高密度采穗圃园艺化营建技术体系,以期在短期内获取大量的油茶良种穗芽,满足油茶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多年生油茶对酸雨的耐受能力,以pH为5.6、4.0、3.0、2.0和1.0的模拟酸雨喷雾处理5年生油茶植株,以pH6.6的自来水为对照,测定叶片的生理生态指标。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pH为5.6~2.0处理的叶片脱落率不超过0.7%,pH1.0处理时则急剧增大至70.19%;随着模拟酸雨pH值的减小,含水量、蜡质、叶绿素、N、P、K、Mg、 Fe、可溶性蛋白的含量,硝酸还原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呈下降趋势;而NO3-、O2•-、丙二醛含量和质膜透性 呈增加趋势;脯氨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呈先略下降后上升趋势,Ca和可溶性糖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又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合分析表明,pH≥2.0的模拟酸雨处理会干扰油茶植株相关生理代谢,但不会导致叶片脱落,因此5年生油茶植株能耐受pH≥2.0的模拟酸雨;而pH=1.0处理对其相关生理代谢干扰程度加重,且导致叶 片大量脱落,但不会导致植株死亡  相似文献   

15.
油茶落果严重,是导致油茶产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阻碍油茶产业的发展,影响经济效益。可从保护引放传粉昆虫,喷洒微量元素、生长调节剂,病虫害防治等方面采取措施,以提高油茶坐果率。  相似文献   

16.
芝麻花粉附着、萌发与花粉管伸长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芝14号为试验材料,采用荧光显微镜和石蜡切片法研究芝麻花粉在柱头上附着、萌发、伸长及在花柱内生长全过程.于授粉后不同时间段连续取样固定,并进行显微观察和数据统计.结果表明,在芝麻柱头上,授粉后5min基本无花粉萌发,10min有极少量花粉萌发,30min大量花粉开始萌发,并长出花粉管.花粉管具明显的绿色荧光,进入羽毛状柱头后继续生长于花柱基部至子房顶部的引导组织内.授粉后2h,生长最快的花粉管已经到达花柱基部,花粉管的平均生长速度约为3.0mm/h.授粉后4h,大量花粉管进入子房.即使在授粉后24h,仍有部分花粉在萌发和生长中.  相似文献   

17.
山茶属8种1变种花粉形态比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陈亮  童启庆 《茶叶科学》1997,17(2):183-188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对山茶属Camelia8个种1变种植物花粉形态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山茶属植物花粉粒为中粒或大粒,多为长球形,极面观多为三裂圆形;具3孔沟,沟较细长,内孔有多种形状;表面多具网状或拟网状纹饰,网眼和网脊的大小、形状在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本属植物花粉形态较为一致,表明是一个自然类群。茶组植物花粉形态是从表面较光滑的小穴网状类型向较为突起的网状演化的。  相似文献   

18.
以10种轻基质材料为原料配置16种配方,并在全光照间歇喷雾条件下研究这16个配方对普通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3号’扦插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轻基质对油茶扦插生根有明显的影响,生根率从6.67%到100%不等,含有椰糠的轻基质配方生根情况明显优于不加入椰糠的配方。在含有椰糠的5种配方中,配方12(椰糠∶菌渣∶泥碳土体积比为4∶2∶1)的生根率最高,达100%,且成本在5个配方中从高到低位列第4,成本较低,最适合作油茶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的基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海林2号油茶园艺化栽培技术进行研究,从定干、培育主枝、副主枝、辅养枝、拉枝整形及疏梢、短截、回缩、截干修枝等方面,总结海南油茶良种园艺化整形修剪技术,为海南油茶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20.
北部产区长林系列油茶良种果实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第一大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为了选择适宜北部产区推广应用的油茶品种,以河南省光山县、新县和安徽省金寨县3个试验地的8个长林系列油茶品种(长林3号、4号、18号、23号、27号、40号、53号、55号)为材料,对果实性状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筛选综合品质优良的品种。结果表明:(1)不同试验地对鲜果果径和鲜果出籽率的影响显著,对鲜果质量、鲜果果高、鲜籽质量的影响极显著;(2)不同试验地对茶油脂肪酸各组分含量的影响不显著;(3)不同品种在鲜果质量、鲜果果高、鲜果果径、鲜籽质量、鲜果出籽率、干出仁率、干仁含油率等指标上差异极显著;(4)不同品种在茶油脂肪酸各组分含量上差异不显著,长林53号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值最大;仅从不饱和脂肪酸的角度分析,金寨县的长林53号表现优良;(5)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仅考虑第一主成分,长林55号评价值(0.935)最高;各试验地排名依次为:金寨县(1.103)>光山县(0.032)>新县(-1.153)。综合评价认为,在北部油茶产区,长林53号、长林4号、长林18号和长林55号的果实性状综合表现较其它4个品种优良,可作为该产区优先推广应用的良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