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5 毫秒
1.
在黔东南地区进行水稻增产氮肥施用技术的田间试验,对不同总氮占比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孕穗期施用氮肥能使植株生长旺盛,有效穗和成穗率增加,总粒数增多,产量增加19.9~47.9kg/667m2,增幅达3.5%~8.4%。施氮占比为15%和20%时,增产效果较好,与不施氮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但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病虫害发生略有加重,结实率略为减少,生育期稍有延长,并随着穗肥施氮占比的增加而有所加重。应根据不同气候、土壤以及产量水平,确定最佳氮肥施用总量,在孕穗期选择适宜的总氮施用比例,适当提早施用氮肥。  相似文献   

2.
在黔东南地区进行水稻增产氮肥施用技术的田间试验,对不同总氮占比穗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孕穗期施用氮肥能使植株生长旺盛,有效穗和成穗率增加,总粒数增多,产量增加19.9-47.9kg/667m^2,增幅达3.5%-8.4%。施氮占比为15%和20%时,增产效果较好,与不施氮对照相比,差异达显著水平。但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病虫害发生略有加重,结实率略为减少,生育期稍有延长,并随着穗肥施氮占比的增加而有所加重。应根据不同气候、土壤以及产量水平,确定最佳氮肥施用总量,在孕穗期选择适宜的总氮施用比例,适当提早施用氮肥。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对高效氮肥响应的整合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运用整合分析方法(meta-analysis),首次在大尺度范围定量研究高效氮肥施用对中国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的影响,以评估高效氮肥施用的经济效益并为高效氮肥在中国推广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搜集整理国内外48篇文献的大田试验数据资料,建立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数据库,进而应用整合分析方法,比较分析高效氮肥施用对中国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的整体影响及高效氮肥的有利施用条件。【结果】与施用常规化肥相比,高效氮肥施用使中国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分别增加了7.5%(95%置信区间:6.7%-8.4%)和10.5%(95%置信区间:9.5%-11.4%)。分析其影响因素,发现在碱性土壤(pH≥7.5)施用高效氮肥使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分别提高了约10.5%和18.8%,其效果好于在酸性(pH≤6.5)和中性(pH 6.5-7.5)土壤上施用;包膜缓/控释氮肥较稳定性氮肥有效,尤其在氮素吸收量方面,硝化抑制剂与常规氮肥相比没有影响,而包膜缓/控释氮肥则使氮素吸收量提高17.9%;高效氮肥仅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使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较分次施入土壤分别提高了4.2%和7.5%,同时可以考虑将高效氮肥与常规肥料混合施用,既节省费用,又可以取得同样的增产效果;当施氮总量为120-180 kg•hm-2时,高效氮肥的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分别使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提高6.5%和12.1%;就地域分布而言,在中国北方施用高效氮肥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使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较南方施用高效氮肥分别提高了3.4%和3.0%。【结论】在中国稻田中(尤其是碱性土壤)施用高效氮肥,尤其是包膜缓/控释氮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壤),且控制施氮总量在120-180 kg•hm-2时,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氮素吸收量效果较好。在中国稻田中,硝化抑制剂,尤其是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对提高水稻氮素吸收量效果不佳;高效氮肥在中国稻田中的施用受水稻种植方式(直播或移栽)以及高效氮肥施肥方式(仅施高效氮肥或者与常规肥料混合施用)的影响较小;在中国北方施用高效氮肥效果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4.
氮肥运筹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氮素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为揭示精量穴直播栽培过程中不同氮肥运筹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与氮肥利用的作用机制,研究在氮肥施用总量相等的情况,考察氮肥以基肥、分蘖肥、穗肥不同施用比例以及油菜秸秆还田作基肥对水稻生长的茎蘖动态、光能利用、氮肥吸收以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后期氮肥的施用比例(氮肥后移),能显著降低无效分蘖的数量、提高功能叶叶绿素含量、LAI和光合速率,灌浆期叶片氮含量和植株氮积累量明显提高;采用油菜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水稻光合速率(灌浆期)和千粒重。增大穗肥在氮肥施用总量中的比例或以油菜秸秆还田部分代替氮肥施用可显著提高直播水稻群体光合效率和提高氮肥的利用率,最终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5.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研究氮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及氮磷钾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产量不断提高,但是当氮肥的施用量达到一定量后产量不增反减;施用的氮肥越多,氮肥利用率越低,磷钾肥利用率的表现和产量一样到一定量后不增反减。  相似文献   

6.
氮肥施用时期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道中  郭熙盛  王文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7929-17930
[目的]为氮肥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两优6号为试材,采取田间小区试验方法,在施用等量氮肥的条件下,共设7组处理,研究氮肥施用时期及用量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基肥施氮比例过高,促进水稻前期的生长特别是地上部分的生长,容易导致营养生长过旺;增加分蘖肥和穗肥的比例,可以促进水稻后期生长,保持根系的活力和提高根系的总量,能够使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衡发展;降低基施氮肥比例,增加分蘖肥和穗肥比例,能够满足水稻生长后期对养分的需求,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增加,水稻产量提高。[结论]在沿巢湖流域坡岗地区,以处理⑦(30%氮肥作基肥+30%氮肥作分蘖肥+40%氮肥作穗肥)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不同形态的氮肥对水稻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设脲铵和尿素两个氮肥处理,且各处理均设置了小区和大方两种种植模式,进行了不同形态氮肥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施用脲铵较施用尿素其每穗实粒数、结实率、水稻产量显著提高,且施用脲铵还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在施用1 kg纯氮条件下,施用脲铵比施用尿素多增加水稻产量24.1 kg,说明脲铵具有显著的节肥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盘锦盐碱水稻土上,采用田间微区的方法,研究了氮肥不同用量和不同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施氮肥处理较不施氮肥处理增产38.79%~84.97%,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氮肥用量为255 kg/hm2,采用40%N基施、40%N为分蘖肥、20%N为穗肥的施用方法水稻产量最高。适宜的蘖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粒肥应酌情而用,且氮肥用量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在弥渡县弥城镇龙泉村实施水稻常规5处理试验得出,氮肥的施用对水稻产量影响最大,增加氮肥的施用可增加小区产量,而在施用同等氮水平(2水平)的条件下,磷、钾肥的施用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通过效益分析得出,处理4(N2P2K0)和处理3(N2P0K2)是相对比较经济的肥料配比,可以在弥渡县弥城镇龙泉村水稻生产上进行示范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对中稻的生长和产量均有显著的效果。施用氮肥对水稻叶片数、分蘖数和产量的形成影响最大,钾肥次之。在一定氮肥用量基础上,增加钾肥用量有利于水稻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不同氮肥用量对杂交中籼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氮肥用量对杂交中籼水稻经济性状的影响,对丰两优1号和皖稻153开展了3个氮肥水平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氮肥水平对水稻叶龄、生育期、产量等经济性状均有所影响。水稻氮肥施用过多产量增加,但病虫害多发,影响稻米的品质,产投比不合理;不施氮肥,水稻产量低。建议根据不同水稻品种的需肥特性制定合理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12.
<正>本试验通过不同密度和施肥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插秧密度对水稻平方米穗数和结实率影响较大,插秧密度越大结实率越小,并且随着密度的增加,精米率下降,密度和氮肥增加,垩白率和垩白度升高,稻米外观品质变差。就氮肥施用来看,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有增加的趋势,产量最高的是氮肥16kg/亩;从种植密度水平上分析,株行距9×3处理时产量较高。氮肥施用和移栽密度作为水稻生产的主要栽培技术,一直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氮肥运筹对水稻品种越光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品种越光为材料,在氮肥施用总量不变的条件下,研究不同基肥、蘖肥、穗肥、粒肥比例对机插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提高生育后期氮肥施用比例能提高水稻成穗率、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籽粒产量、氮肥利用效率,基肥∶蘖肥∶穗肥∶粒肥=3∶3∶2∶2是越光合理的氮肥运筹方式。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灵川县氮肥后移技术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引导农民科学用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各肥料元素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调整氮肥的施用时间,观察其对水稻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灵川县传统施肥模式的基础上,将10%的氮肥调到幼穗分化Ⅲ~Ⅳ期施用,对水稻有增产效果,平均产量为8 166.67 kg/hm~2,较常规施肥对照处理高500 kg/hm~2,增幅6.52%。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水稻生产中氮肥适宜施用量和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特开展此试验。结果表明,因试验地土壤供肥能力有限,需辅助施用适量肥料来弥补地力不足,而水稻生产上施用氮肥可促进其植株生长发育,加快分蘖发生,增加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进而提高水稻产量;在化肥减施条件下,施用有机肥作基肥替代化肥,可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施用有机肥还可起到改善土壤、提升稻米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缓控释氮肥对水稻生长发育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速效氮肥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用量大、损失途径多、损失量高等特点,造成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相较而言缓控释氮肥养分释放缓慢,可减少氮素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应用于水稻也能够一定程度地增加产量。施用缓控释氮肥对水稻的影响是全方面的,从稻田氮素损失、氮素吸收利用到产量形成均产生不同的影响。本文概述了缓控释氮肥对稻田氮素损失、水稻氮素利用、器官生长、群体变化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探讨了水稻上施用缓控释氮肥产生不同效应的原因,阐述了缓控释氮肥在水稻上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通过减少氮肥施用量、增施硫酸镁肥和施用生物有机肥,来研究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食味值评分整体趋势是减少氮肥用量和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处理高于常规施肥,硫酸镁对水稻食味值的影响并不显著。氮肥的施用量对水稻产量有明显的作用,减少氮肥用量直接导致产量的降低。在氮肥减量20%的条件下,归复记生物有机肥对产量性状的效果略好于基施旺。施用硫酸镁对水稻产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技》2015,(16):226-22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下氮肥用量及不同基追比的施肥效果,为秸秆还田下氮肥合理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可增加水稻产量和地上部干物质重。氮肥用量一定时,分3次施用配合秸秆还田水稻增产效果最好,氮肥不同施用方式对水稻氮、磷吸收影响不同,秸秆还田条件下分2次施用有利于磷素吸收,分3次施用有利于氮素吸收。  相似文献   

19.
为制定合理的"秀水123"氮肥运筹方案,在氮肥施用总量相同的前提下,进行了不同氮肥分配比例对"秀水123"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分配比例以基面肥∶分蘖肥∶穗肥为3.5∶3.5∶3较为适宜,可获得较高的水稻产量和较优的产量结构。  相似文献   

20.
《农技服务》2017,(1):12-14
氮肥运筹方式是水稻栽培的一项重要环节,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两个大穗型水稻品种Q优5号和内5优H25为材料,氮肥总量设3个处理,分别为纯氮240 kg/hm~2、285 kg/hm~2和330kg/hm~2,在氮肥总量相同的情况下,设置两个穗肥施用比例,分别为7:3和8:2。结果表明:总氮量的大小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主要因素,通过穗肥调控,可以改变水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在较低氮素水平下也能得到较高产量。两个大穗型水稻品种最佳总氮水平是285 kg/hm~2,最佳穗粒肥施用比例为S1(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