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萜类化合物抗癌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综述了三萜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构效关系以及与其它抗肿瘤药物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茯苓是一种常用中药,在此将茯苓早期到近期特别是近3年来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发现,茯苓的化学成分主要为多糖、三萜、脂肪酸、甾醇、酶等,其中,已知多糖类化合物有1i种,已知三萜类化合物有42种;茯苓有多种药理作用,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茯苓多糖和茯苓三萜类化合物,茯苓多糖具有抗肿瘤、保肝、利尿、抗衰老、抗炎、降血脂、增强免疫、催眠等作用,茯苓三萜具有抗肿瘤、保肝、抗衰老、抗炎、增强免疫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山茶油营养成分丰富且售价较高,经常被低价植物油以次充好售卖。目前,鉴别山茶油真伪主要通过油酸含量来判别,而新型高油酸植物油的存在使得仅依靠脂肪酸含量难以判断其真伪。通过对山茶油和一些常见植物油的一类脂肪伴随物——三萜类化合物进行测定,通过三萜类化合物对不同植物油进行有效区分。其中β-香树脂醇、羊毛甾醇为山茶油的特征指标,可以为山茶油真伪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山茶油营养成分丰富且售价较高,经常被低价植物油以次充好售卖。目前,鉴别山茶油真伪主要通过油酸含量来判别,而新型高油酸植物油的存在使得仅依靠脂肪酸含量难以判断其真伪。通过对山茶油和一些常见植物油的一类脂肪伴随物——三萜类化合物进行测定,通过三萜类化合物对不同植物油进行有效区分。其中β-香树脂醇、羊毛甾醇为山茶油的特征指标,可以为山茶油真伪的鉴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山楂是山里红的果实,属于蔷薇科植物,山楂具有很多功效,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楂,文章介绍了山楂中的三萜类化合物成分的提取,并加以分析。另外,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山楂提取物,综合一系列分析,确定了山楂中存在有酸类、酮类、醇类、醛类、嫰类、甾体类、黄酮类、三萜类物质,其中,在三萜类化合物中还检测到熊果酸和角鲨烯。  相似文献   

6.
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分批发酵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PS软件,研究了灵芝三萜类化合物在摇瓶培养和发酵罐分批发酵中的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菌丝体质量浓度曲线均为典型的S型曲线;菌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均符合Logistic方程;发酵罐培养的菌体生长速率快,生物量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比较益气解毒方4种主要三萜类化合物齐墩果酸、熊果酸、茯苓酸、黄芪甲苷抑制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的效应。方法 实时无标记细胞功能分析技术(real-time unlabeled cell function analysis technique,RTCA)动态监测不同浓度的4种益气解毒方三萜类化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人鼻咽癌CNE2细胞生长的影响,高通量细胞成像多功能检测系统Cytation5(C5)监测不同化合物对鼻咽癌CNE2细胞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化合物对鼻咽癌CNE2细胞增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RTCA结果显示齐墩果酸、熊果酸、茯苓酸、黄芪甲苷均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呈剂量依赖性,不同单体发挥最佳药效的时间不同。茯苓酸和黄芪甲苷起效较快,茯苓酸在处理后24 h达到最佳药效,IC50值为7.51 μmol/L,黄芪甲苷持续作用36 h,抑制效果达到最佳,熊果酸在刺激28 h后IC50值最低,为0.70 μmol/L,齐墩果酸后期作用效果较好,且所需浓度低。C5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4种三萜类化合物在作用36 h后,CNE2细胞数量及形态均发生明显变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齐墩果酸、熊果酸、茯苓酸、黄芪甲苷能明显抑制CNE2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Survivin、XIAP、PCNA的表达。结论 益气解毒方主要三萜类化合物均能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降低增殖相关蛋白Survivin、XIAP、PCNA的表达水平,但药物的作用时间和浓度均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血芝液体深层发酵合成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先以单因素试验分析碳源、氮源、转速、p H、接种量对血芝液体深层发酵合成三萜类化合物的影响,选取其中3个主要影响因素,采取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优化血芝液体深层发酵合成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血芝发酵合成胞内三萜类化合物的最适条件为p H=6,转速为130 r/min,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尿素。响应面法优化的发酵条件为3%接种量、30 g/L蔗糖、1.9 g/L尿素,血芝三萜类化合物含量达16.51mg/g。[结论]该研究为血芝活性成分的研究提供实际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林倩倩  赵淑杰  朱鹤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69-9671,9804
[目的]研究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微波萃取法、浸提法、回流法和超声法研究了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条件,然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并比较了不同提取方法对三萜化合物的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微波萃取法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75%,提取时间15 min,提取温度75℃,料液比1∶20(g/ml);在此条件下三萜类化合物的平均提取率为0.748%;浸提法、回流法和超声法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分别是微波萃取法的74%、80%和83%。[结论]微波萃取法具有试剂用量少、时间短和提取效率高的优点,是树舌灵芝中三萜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4种不同维生素B诱导后的桦褐孔菌的生长量、三萜类化合物积累及三萜代谢途径相关酶活性进行检测。发现VB1、VB3、VB6、VB12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均能对桦褐孔菌的生物量和三萜质量分数积累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质量浓度为10 mg/L VB12诱导后效果最好,生物量是对照组的1.45倍,三萜质量分数是对照组的2.03倍;当质量浓度为20 mg/L VB12诱导后,桦褐孔菌生物量是对照组的1.42倍,三萜质量分数是对照组的2.64倍。发酵第10天,在这4种不同维生素B诱导下,桦褐孔菌的法尼基焦磷酸合酶、角鲨烯合酶的活性也受到一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有利于桦褐孔菌的生长,促进了桦褐孔菌三萜代谢过程的进行,提高了桦褐孔菌三萜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茯苓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皮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成分分离,用NMR、质谱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并鉴定了7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鉴定为biemnasterol(1),octadecanoicacid(2),triacontanol(3),octacosyl acid(4),pentacosanoic acid(5),β-sitosterol(6),daucosterol(7)。结论:为茯苓皮的再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茯苓产地适宜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生态因子数据库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方法,根据茯苓主要分布区的生态环境因子(如气温、海拔、土壤等),分析了茯苓的适宜产区及分布面积。结果表明,湖北、安徽、云南、贵州、四川等18个省(直辖市、区)是与茯苓原产区生态相似度最高的区域,这与实际生产情况基本一致。同时还预测出文献中没有记载的区域,如甘肃,为茯苓的引种扩种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数据支持。可见,利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地理信息系统(TCMGIS)分析茯苓产地适宜性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茯苓的引种栽培及科学区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通过收集经液体培养的茯苓1号[Poria cocos(Schw.)Wolf.Strain 1]、茯苓5.78号(P.cocos Strain5.78)菌株菌丝体,并干燥后称重,比较其生物量产率;采用苯酚-硫酸法,分别测定茯苓1号、茯苓5.78号菌株菌丝体的多糖吸光度,从而测定出其多糖含量。结果表明,茯苓1号比茯苓5.78号生长速度快,生物量大;茯苓5.78号菌丝体的多糖含量比茯苓1号高。说明在相同的液体培养基条件下,茯苓1号、茯苓5.78号菌株的菌丝体生长速度不同;茯苓多糖含量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皮中总三萜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考察了液固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茯苓皮干粉粒度对茯苓皮总三萜提取率的影响,并对部分工艺参数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50%乙醇为提取溶剂、超声波功率500 W、液固比15∶1(V/m,mL∶g)、干粉粒度0.150 mm、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0 min为最优提取参数组合,验证试验的提取率为2.6%,正交试验的优化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5.
九资河茯苓多糖的超声波提取工艺及抑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技术,最大程度的提取茯苓多糖,并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优选茯苓多糖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首先,对茯苓多糖提取的超声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进行单因素考察;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设计试验,以茯苓多糖得率为指标,得出最佳超声水提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120 W,提取时间27 min,料液比1:38,利用牛津杯法来探究茯苓多糖的抑菌性,在抑菌性研究中,茯苓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显著的抑菌性。  相似文献   

16.
对辽宁、河南、湖北、湖南、福建和安徽各地引进的9个茯苓[Poria cocos(Fr)Wolf]菌株进行了12次筛选,结果证明,用PDA加20克/升松根煮液的培养基、在28℃下培养的编号5—(湖北)和编号6—(安徽)菌株,生长快、质地好。将转管3—4次、培养达20天的菌种,置于28℃以上、湿度85%以上,继续培养7—10天,形成子实体,进行有性繁殖,基本上解决了茯苓无性繁殖菌种易老化的问题。从各菌株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析可以看出:有性繁殖中编号1菌株,具强、中、弱三条酶带、酶的活性强,在各菌株中最为优良。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提取过程中时间、温度、碱浓度、浸提次数对茯苓皮中茯苓多糖提取量的影响,在提取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设计优化茯苓皮中茯苓多糖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水提法最佳工艺条件为时间30 min,温度60℃,浸提1次;超声波提取法最佳工艺条件为功率350W,时间30 min,水温60℃.水提、碱提和超声波提取3种方法中以0.8 mol·L-1 NaOH浸提的碱提法效果最好.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茯苓多糖浸提液进行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其中主要含D-葡聚糖和D-木糖.  相似文献   

18.
张江丽  明月梅  白静  张海涛  和聪聪  刘靖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502-11503,11505
[目的]优选提取可溶性茯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可溶性茯苓多糖,考察料液比、pH、提取时间、提取温度等条件对茯苓多糖得率的影响。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影响茯苓多糖得率的因素主次顺序为DCAB,即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pH;提取可溶性茯苓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组合为A3B2C2D2,最佳提取工艺为加35倍水,在80℃、pH 9.0条件下提取2.0 h。[结论]该研究工艺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操作,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宁平  程水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9):4887-4888
以茯苓菌为材料,采用Giemsa、番红O-KOH、结晶紫、石炭酸碱性复红以及Hoechest 33258 5种染料对茯苓菌丝进行染色,研究其核相及锁状联合现象。结果显示:Giemsa染色效果最好,番红O-KOH和Hoechest 33258次之,结晶紫和石炭酸碱性复红最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以及荧光显微镜下,采用Giemsa和Hoechest 33258染色可见茯苓菌丝为多核菌丝体,但难以辨别茯苓是否具有锁状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