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台安县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义 《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9-39,41
台安县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台安县水稻100 kg经济产量的需肥量为纯氮2.07 kg/667 m2、五氧化二磷1.15 kg/667 m2、氧化钾3.38 kg/667 m2;最高产量施肥量为纯氮13.47 kg/667 m2、五氧化二磷8.55 kg/667 m2、氧化钾9.16 kg/667 m2;最经济施肥量为纯氮10.36 kg/667 m2、五氧化二磷6.18 kg/667 m2、氧化钾7.45 kg/667 m2。  相似文献   

2.
紫砂泥田水稻“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水稻肥效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建立了氮、磷、钾因素与稻谷产量的三元二次、一元二次水稻肥料效应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滇中广大紫色土区紫砂泥田的农业生产实际,得出水稻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5.13 kg/667 m2、五氧化二磷2.15 kg/667 m2、氧化钾3.69 kg/667 m2,对应稻谷产量为586.0 kg/667 m2;最高施肥量为纯氮16.3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99 kg/667 m2、氧化钾8.92 kg/667 m2,对应稻谷产量608.6 kg/667 m2。  相似文献   

3.
博乐市中肥力滴灌棉田“3414”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乐市中肥力滴灌棉田"3414"试验结果表明,博乐市中肥力滴灌棉田最大施肥量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1.91、6.09、3.61 kg/667 m2,最大产量是299.71 kg/667 m2;最佳施肥量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分别为11.95、6.22、3.28 kg/667 m2,最佳产量是299.56 kg/667 m2。  相似文献   

4.
邱勇 《现代农业科技》2012,(17):22-23,25
2007年在潼南县灰棕紫色半沙半泥田进行了水稻"3414"肥效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的主要因子是氮、磷、钾,在氮、磷、钾3个因素中影响效应以氮最大,而磷和钾的影响效应相似。随施肥水平的提高,钾的影响效果呈现高于磷的影响效果。水稻最高经济产量为531.01 kg/667 m2,对应施肥量为纯氮10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5 kg/667 m2、氧化钾4.5 kg/667 m2。最佳经济产量为519.27 kg/667 m2,对应施肥量为纯氮7.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0 kg/667 m2、氧化钾1.5 kg/667 m2。氮磷、氮钾、磷钾交互作用对水稻的产量均无促进作用。土壤养分丰缺指标为土壤全氮含量为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为高。  相似文献   

5.
大土黄泥田水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对夹江县大土黄泥田水稻栽培施用的氮、磷、钾肥肥效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纯氮9.91kg/667m2、五氧化二磷3.53kg/667m2、氧化钾3.76kg/667m2,可获产量540.3kg/667m2。  相似文献   

6.
水稻"3414"肥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南通市通州地区中等肥力的石灰性灰潮土夹沙土种最佳施肥量为纯氮20.4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5 kg/667 m2、氧化钾7.2 kg/667 m2,最佳产量为571 kg/667 m2。在该地区建议施纯氮20~22 kg/667 m2、五氧化二磷4.5~5.0 kg/667 m2、氧化钾7.2~8.5 kg/667 m2。氮素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效应主要表现在增加单位面积有效穗和每穗实粒数上,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提高结实粒和增加千粒重上。  相似文献   

7.
通过油菜"3414"田间试验结果,建立了氮磷钾三元二次综合效应及一元二次效应模型。两效应模型方程的相关系数、复测定系数显著,表明该方程用于类似肥力类型土壤油菜施肥量的推荐可靠。根据当地肥料及产品价格,三元二次方程推荐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6.72 kg/667 m2、五氧化二磷3.13 kg/667 m2、氧化钾1.34 kg/667 m2,最佳产量182.85 kg/667 m2;一元二次方程推荐的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5.8kg/667 m2、五氧化二磷7.2 kg/667 m2、氧化钾3.4 kg/667 m2,最佳产量187.7~191.5 kg/667 m2,氮磷钾比为1.00:0.45:0.22。  相似文献   

8.
泾川县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豫玉22号为试验品种,开展了泾川县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获得了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数学模型得出旱塬区玉米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3.4 kg/667 m2、五氧化二磷6.0 kg/667 m2、氧化钾7.6 kg/667 m2,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比例为1.00∶0.45∶0.57,最佳施肥量的产量为821.8 kg/667 m2。  相似文献   

9.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414"试验完全实施方案进行田间小区试验,以期指导水稻合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该试验条件下,水稻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纯氮18.6 kg/667 m2、五氧化二磷5.7 kg/667 m2、氧化钾3.5 kg/667 m2,此时水稻产量为549.2 kg/667 m2。  相似文献   

10.
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小麦肥效试验,获得肥料效应函数方程,由此数学模型得出理论氮、磷、钾最佳施肥量为纯氮12.31 kg/667 m2、五氧化二磷9.13 kg/667 m2、氧化钾0.55 kg/667 m2,最佳产量为598.19 kg/667 m2。综合分析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推荐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氮、磷、钾建议推荐量分别为纯氮12.31 kg/667 m2、五氧化二磷9.13 kg/667 m2、氧化钾5.50 kg/667 m2。  相似文献   

11.
"利"与"弊"     
有一次,著名人际关系交往专家卡耐基曾经长期租用红约一家饭店的大舞厅,用来举办一系列的讲座. 但是在某一季度开始的时候,他突然接到通知,饭店让他付出比以前高出三倍的租金.卡耐基当然不想付这笔增加的租金,可是他知道跟饭店的人争论是没有用处的.  相似文献   

12.
中华文化有两种精神相对峙,一种是刚健的,一种是柔顺的。《易经》"生生"学说所代表的正是中华文化的刚健精神。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以熊十力、张岱年等为代表的一批哲学家注重吸收《易经》"生生"学说,将生生与创造联系起来。他们从不同的视角论证创造与人的本性的关系,人应如何发挥创造性等重要命题,赋予中国哲学新的精神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Where" and "what" in vision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 Sagi  B Julesz 《Science (New York, N.Y.)》1985,228(4704):1217-1219
The mixture of a few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line segments embedded in an aggregate of diagonal line segments can be rapidly counted and their positions rapidly determined by a parallel (preattentive) process. However, the discrimination between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orientation (that is, discrimination of a single conspicuous feature) requires serial search by focal attention. Under recent theories of attention, focal attention has been assumed to be required for the recognition of different combinations of feature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of this experiment, knowing "what" even a single feature is requires time-consuming search by focal attention. Only knowing "where" a target it is mediated by a parallel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17.
18.
"数字地球"与"数字农业"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数字地球”就是信息化的地球,它包括全部地球资料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过程在内。数字地球的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手段整体性地解决地球问题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资源。“数字农业”是实施“数字地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别论述了“数字地球”、“数字农业”的源起、概念、内涵、特点及中国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