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硒对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生产开发富硒农产品是解决硒缺乏症、改善人类硒营养的主要途径。文章综述了硒在自然界的自然分布、存在形态,在植物中的吸收转运和转化规律,富硒农产品的开发现状,旨在研究硒的食物链传递规律,为富硒农产品的开发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植物对硒的吸收和耐受是生产富硒食物的关键因素,从生物化学、生理遗传与生态角度对国内外关于植物富硒吸收代谢、分子机制、生态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植物与硒方面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植物中硒的形态及其生理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硒是植物体内十分重要的微量元素.文中介绍了硒在植物体中的含量、存在形态、吸收、运输、转化、生理作用及提高植物体内硒含量的一些方法,为富硒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文献,从硒对植物的生理作用、植物含硒量和影响因素以及植物硒形态分布和转化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今后应该继续对硒在植物体内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分子和基因手段以及硒同位素技术,探索培育富硒作物品种的可能性以及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价值。继续在自然土壤条件下加强富硒作物生产技术的开发,为合理利用硒资源提供可持续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5.
植物硒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硒是人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植物硒资源的状况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硒营养状况,植物将土壤中吸收的无机硒转化为有机硒,对植物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我国在植物硒资源研究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  相似文献   

6.
硒的生物学功能及植物的富硒机理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综述了硒在植物体内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对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植物吸收聚集硒的影响因素,并就植物吸收富集硒的机理作了阐述,对今后植物硒的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硒的生物有效性及植物对硒的吸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文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23):46-47,67
硒是植物体内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是植物生长所需的一种有益元素。硒具有刺激植物生长发育和提高作物产量与品质,促进植物新陈代谢,增强植物生物抗氧化作用和植物对环境胁迫的抗性。从硒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在植物体中的含量、存在形态、吸收、运输、转化、生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并阐述了植物吸收、富集硒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硒作为人类和动物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硒缺乏和硒污染均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文章从硒的生物学功能、硒在人体中的作用及其含量安全标准、土壤中硒的含量及有效性、植物中硒的含量及吸收转运、硒与磷、硫的营养关系等进行综述,提出今后应加强土壤硒形态及形态转变、硒蛋白及含硒氨基酸分离和纯化、植物体内硒的生理生化作用机制及农作物富硒机理研究;同时,应从筛选富硒突变体人手,优选出富硒的植物新品种,为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硒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植物富硒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富硒植物的种类、富硒能力、植物体内硒的吸收、代谢、积累过程及施硒方法等.为今后富硒作物高效栽培管理及富硒产品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植物对硒的吸收转运和形态转化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阐述了植物对不同形态硒的吸收、转运和形态转化机制。植物主要吸收水溶性硒,包括部分有机硒、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多数研究表明植物对硒酸盐的主动吸收是通过高亲和力的硫酸盐转运子完成,最近的研究表明磷酸盐可以调节亚硒酸盐的吸收,磷酸盐转运子在亚硒酸盐的主动吸收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植物吸收的硒酸盐很快从根部转移到地上部,在叶片中被还原成亚硒酸盐,进而转化为有机硒化物进入其他组织;而亚硒酸盐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积累在根部,极少转移到地上部。进入植物体中的硒转化为含硒氨基酸和硒蛋白参与植物的代谢。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研究油菜植株各部位硒含量和富硒能力的分布特征,为富硒油菜专用肥的研究及低硒地区规模化生产富硒菜籽提供可行性参考。[方法]油菜生长不同时期施用等量有机-无机复混腐植酸硒肥,分别采集根、茎、叶、果皮、果实等不同部位样品,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固相萃取原子荧光光谱法分别测定总硒、有机硒、无机硒含量,考察油菜植株各部位的富硒能力。[结果]油菜植株各部位富硒能力表现为:总硒含量果实>根、叶>果皮、茎,有机硒果实>叶、果皮>根、茎,始花期施肥时硒含量达到富硒标准。[结论]施用外源腐殖酸硒肥有利于油菜植株各部位硒含量的增加,在始花期施肥时效果最佳,为后续富硒油菜的种植提供参考,选择出芽期施用常规基肥,始花期追施外源腐殖酸硒肥。  相似文献   

12.
不同价态外源硒对冬小麦生长及生理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硒(四价和六价)处理土壤对小麦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旨在为富硒小麦的种植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外源硒抑制了苗期小麦的生长(株高和生物量);而在生长后期,随外源硒浓度增加表现为先促进后抑制作用。Se(Ⅳ)和Se(Ⅵ)处理对小麦生物量影响的EC10分别从苗期的1.40mg·kg-1和0.28mg·kg-1增加到收获期的28.48mg·kg-1和4.56mg·kg-1,表明小麦对硒的耐受浓度随生长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Se(Ⅵ)低浓度(≤1mg·kg-1)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及高浓度(≥2.5mg·kg-1)对小麦生长的抑制作用均大于Se(Ⅳ)。小麦籽粒产量随外源Se(Ⅳ)和Se(Ⅵ)浓度的增大先升高而后降低,分别在2.5mg·kg-1和1mg·kg-1浓度处理时达到最大。低浓度硒处理(Se(Ⅳ)≤5mg·kg-1和Se(Ⅵ)≤0.5mg·kg-1)能促进拔节期小麦叶片中GSH和POD等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叶片过氧化物质MDA(Se≤2.5mg·kg-1)含量,高浓度硒处理则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13.
广西鹿寨水稻及其种植土壤中硒含量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广西鹿寨水稻及其种植土壤硒含量的分布特征,为广西富硒有机稻的产业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广西鹿寨具有代表性的28套水稻植株及其对应的根系土样品,采用氢化物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水稻植株各部位的硒含量,并与其对应根系土中的硒含量进行对比,考查水稻生长过程中的富硒能力。【结果】28个水稻根系土样品的足硒率、富硒率及硒中毒率分别占样品总数的3.57%、92.86%和3.57%;28个水稻籽实样品中有26个样品达富硒标准值,富硒率达92.86%,剩余的2个样品硒含量低于标准值(占7.14%)。水稻植株不同部位及对应根系土硒含量的分布规律为:根系土>根须>茎叶>籽实;水稻籽实、茎叶、根须硒含量与对应根系土硒含量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随着根须、茎叶、籽实与对应根系土距离的增加,其相关性随之依次减弱。【结论】广西鹿寨水稻田土壤富硒率高,其平均值(1.002 mg/kg)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29 mg/kg),产出的水稻有92.86%达国家富硒水稻标准,具备生产天然富硒水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吴文江  王磊  孟海军  揭波  陈国秀 《农学学报》2021,11(12):109-117
为全面了解中国作物富硒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CNKI和SCI-E数据库收录的中国作物富硒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92—2020年中国作物富硒研究总发文量1085篇,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0—2020年发文量占67.0%,SCI文献逐年增多。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较强。中国作物富硒研究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包括硒对作物的生长、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研究,作物对硒的吸收、转运及分配研究,硒对作物吸收镉、铅和汞等有害元素的拮抗作用研究,硒对作物的抗氧化效应研究,硒对作物光合特性效应研究,富硒作物的硒种类和含量研究,硒与锌、钼和硫等元素的相互作用研究,作物富硒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中国作物富硒研究SCI文献逐年增多,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中国作物富硒研究已由生理生化水平深入到分子生物学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5.
微量元素硒对水稻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微量元素硒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对动、植物生长发育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微量元素硒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的影响,水稻富硒能力,硒与其他元素的相互作用,富硒水稻的选育,水稻籽粒硒含量基因的遗传及QTL定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对富硒水稻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硒源栽培模式下紫芝的富硒情况。[方法]微波消解-ICP-MS法对不同栽培模式富硒紫芝中的Mg、Ca、Fe、Cr、Co、Cu、Zn、As、Cd、Pb、Se、Ag、Hg 13种元素进行测定和基质中的Se检测。通过添加无机硒元素(亚硒酸钠、活化硒矿)富硒栽培和天然富硒原料富硒栽培,研究不同硒源栽培模式下紫芝的富硒情况。[结果]14个富硒样品中检测出Mg、Ca、Fe、Cr、Co、Cu、Zn、As、Cd、Pb、Se,未检出Ag、Hg这2种元素。添加亚硒酸钠为硒源时,当基质中硒含量为41.00 mg/kg,富硒效果最佳;当基质中硒含量大于110.00mg/kg,富硒效果较差。在添加活化硒矿为硒源时,富硒效果较差。其他元素含量较接近。[结论]添加亚硒酸钠硒源比添加活化硒矿硒源的富硒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藻类硒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人体生长必须的基本元素。硒蛋白是由硒代半胱氨酸插入特异结合的蛋白。它在动物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研究,而高等植物和酵母只有少量的相关研究。通过对藻类富硒机理、硒代谢途径、硒分布和形态、藻类硒蛋白等方面内容的总结、概括,重点介绍了藻类几种重要的硒蛋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硒肥施用模式对马铃薯产量、富硒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为南方冬种马铃薯标准化富硒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大田试验,以雪川3号马铃薯种薯为研究对象,以6000 kg/ha普通有机肥配施1500 kg/ha复合肥作基肥为对照,设8个不同配比的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复合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组,成熟期测定不同处理的马铃薯产量、硒含量及品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成本和效益核算。【结果】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且喷施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富硒效果优于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但马铃薯产量和块茎硒含量未与硒肥用量成正比,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马铃薯总产量最高(41.08 t/ha),同时其块茎硒含量也相对较高。喷施硒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淀粉、蛋白质及维生素C含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不显著(P>0.05)。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硒含量与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及干物质量呈显著(P<0.05,下同)或极显著(P<0.01)正相关,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对照相比,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处理均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配施处理的种植效益最高,达119052.0元/ha。【结论】施用富硒高钙型有机肥和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对提高马铃薯块茎硒含量及淀粉、蛋白质和维生素C含量等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以6000 kg/ha富硒高钙型有机肥+1500 kg/ha复合肥作底肥,膨大期喷施6000 mL/ha氨基酸螯合硒叶面肥的施肥方式相对较优,可兼顾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且符合广西地方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  相似文献   

19.
叶用莴苣富硒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射手101’、‘大像生一号’、‘美国大速生’3种叶用莴苣的富硒效果进行比较。分别采用叶面喷施浓度梯度为7.5、15.0、22.5 g/hm2的硒酸钠与亚硒酸钠溶液,进行1次或2次叶面喷施,利用原子荧光光谱仪标准曲线法测量硒含量。结果显示:不同浓度的2种硒源均可以提高3种叶用莴苣含硒量。其中,浓度为22.5 g/hm2的亚硒酸钠富硒效果最好。喷施1次,‘射手101’效果最佳,含硒量为(11.33±1.52753) μg/100 g。喷施2次,‘大像生一号’效果最佳,含硒量为(14.33±0.5774) μg/100 g,约为喷施1次时含硒量(4.87±0.3215) μg/100 g的3倍。  相似文献   

20.
硒肥对谷子产量因子及其籽粒富硒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指导富硒谷子生产中硒肥的合理使用,探究硒肥对谷子生长及其籽粒硒吸收的影响,对谷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15、30、60、120g·hm-2)的有机硒肥(生物富硒增效剂)和无机硒肥(亚硒酸钠),分析不同硒肥对谷子穗部性状、籽粒硒含量、硒存在形态及叶黄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两种硒肥均可增加谷子的出谷率和籽粒硒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