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东北刺人参的物候期。[方法]通过对东北刺人参物候期的观测,研究其与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的关系,掌握其生长规律。[结果]刺人参芽萌动期从5月7日开始,为期8 d,日均气温15℃,空气湿度41%,地温8.5℃;展叶期从5月15日开始,为期9 d,日均气温26℃,空气湿度43.5%,地温15.7℃。结实期从8月8日开始,日均气温26℃,空气湿度81%,地温26.7℃。落叶期从10月15日开始,日均温14℃,空气湿度53%,地温13.1℃。[结论]芽萌动期是5月7日,展叶期5月15日,结实期8月8日,落叶期10月15日。 相似文献
2.
东北刺人参对失血性贫血小鼠的补血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东北刺人参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眼眶静脉取血法制造失血性贫血小鼠模型,然后用0.5、1.0、2.0g/ml东北刺人参水煎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处理,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造模使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东北刺人参水煎液灌胃处理后,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1.0 g/ml东北刺人参水煎液对失血性贫血小鼠的补血作用最明显。[结论]东北刺人参具有一定的补血作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明濒危植物东北刺人参(Oplopanax elatus Nakai)组培的可行性,为快速繁殖其种苗提供依据。[方法]以东北刺人参无菌播种苗为材料,研究了BA与NAA的组合浓度和接种方法对不定苗增殖的影响及NAA、活性炭和WPM培养基浓度对生根的影响。[结果]WPM培养基中加入1.0mg/LBA和0.2mg/LNAA,将试管苗顶端去除后进行培养可促进不定苗的形成。3/4WPM培养基中加入0.1mg/LNAA,1.0g/L活性炭时,试管苗生根率达到100%。[结论]利用组培方法扩繁东北刺人参具有可行性,该方法是保护和利用东北刺人参资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6.
东北刺人参茎耐缺氧及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东北刺人参茎对小鼠的耐缺氧、抗疲劳作用,为开发利用其药用资源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剂量东北刺人参茎给正常小鼠连续灌胃14 d,测定其负重游泳时间、耐缺氧时间;检测运动小鼠血乳酸含量。[结果]东北刺人参茎5.2、2.6、1.3 g/kg剂量组能延长小鼠的耐缺氧时间和负重游泳时间,且能降低小鼠血乳酸含量。[结论]东北刺人参茎有提高耐缺氧、抗疲劳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东北刺人参试管苗叶片为材料,建立东北刺人参RAPD反应优化体系.结果表明:20.0μL反应体系含250.0μmol/L dNTP,2.0μmol/L MgCl2,1×Buffer,0.3μmol/L引物,10.0 ng DNA模板,1.5 U Taq DNA聚合酶,9.8μL ddH2O;扩增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5min,94℃变性45 s,36℃退火1 min,72℃延伸1.5 min,40个循环,最后72℃延伸7 min时获得的RAPD指纹图谱带型清晰、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9.
东北刺人参播种苗移栽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刺人参当年生播种苗移栽到其原产地能够完全成活和正常生长。移栽后3a内苗高生长表现出快速增加的趋势;地径生长表现出缓慢的增长趋势;主根长增长量年度间差异不大;单株鲜质量呈增长趋势,但增长幅度小于苗高。2、3年生播种苗移栽到分布区外与原产地相似的生境条件下完全能够成活,但2年生播种苗栽后第一年生长受阻。移栽到原产地的播种苗比在温室内培养的播种苗生长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东北刺人参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分别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东北刺人参中多种氨基酸和元素的含量。[结果]东北刺人参茎和根的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3.6135%和3.2906%,天冬氨酸、谷氨酸、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的含量分别为0.4501、0.4486、0.3021、0.2016、0.2259、0.0390、0.1744、0.2082、0.2502和0.3476、0.4036、0.2752、0.1727、0.2134、0.0394、0.1570、0.1801、0.2439mg/kg,必需氨基酸约占氨基酸总量的40%。东北刺人参茎的元素总合量比根高。东北刺人参茎和根中常量元素Ca、K、Na、Mg的含量分别为15045.19、3698.97、1310.95、474.23和14326.47、1957.22、1438.51、586.36mg/kg,微量元素Zn和Cu的含量分别为355.45、62.64和250.79、40.73mg/kg。『结论1该研究为东北刺人参产品的开发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东北刺人参组培快繁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S培养基中加入BA1.0mg/L时可产生3个健壮的丛生苗。采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殖刺人参幼苗具有可行性,这对保护和开发濒危的刺人参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东北刺人参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目前东北刺人参的研究进展,包括种子休眠和萌发、分子生物学、栽培、生长环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并对东北刺人参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东北刺人参人工扩繁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结合5年来对东北刺人参有性繁殖研究结果,综述了近20年来国内东北刺人参人工扩繁技术,包括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态习性,分布特点,有性繁殖技术,无性繁殖技术以及仿生栽培等内容,为东北刺人参人工栽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东北刺人参体细胞胚状体的诱导及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以东北刺人参叶芽和带有叶柄的幼叶为外植体,研究6-BA浓度对东北刺人参体细胞胚状体诱导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对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形态学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以带有叶柄的东北刺人参幼叶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上附加4.0 mg/L 6-BA和0.5 mg/L NAA,可获得健状的胚状体,并且胚状体经过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和子叶形胚的胚胎发育时期,最终形成可发育成完整小植株的成熟胚. 相似文献
15.
东北刺人参苗木分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探讨东北刺人参当年生容器苗苗木的分级标准,以地径和根系长度作为分级的质量指标,得出3级分级标准,即Ⅰ级苗:地径≥0.83 cm,根长≥23.67 cm;Ⅱ级苗:0.75 cm≤地径〈0.83 cm,15.10 cm≤根长〈23.67 cm;Ⅲ级苗:地径〈0.75 cm,根长〈15.10 cm.在生产中,可将地径〉0.75 cm,根系长度〉15.0 cm的苗木视为合格苗用于造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