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3种黄连叶片表皮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三角叶黄连、峨嵋黄连、味连等3种黄连的叶片气孔长度、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及气孔周围细胞数等表皮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黄连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均为不规则型,叶片上表皮细胞垂周壁以波纹型为主;叶片下表皮细胞垂周壁有深波纹型、波纹型和浅波纹型,其中三角叶黄连以深波纹型为主。3种黄连叶片气孔分布在下表皮,属于无规则型。SSR测验气孔长度、气孔指数、气孔密度及气孔周围细胞数等均表现种内差异性比种间差异性大。  相似文献   

2.
以红果肉苹果‘红脆甜’二倍体及其同源四倍体植株为材料,利用临时装片和石蜡切片比较两种倍性植株叶片显微结构差异,测定表皮细胞和气孔器密度,测量栅栏组织、海绵组织以及上下表皮厚度,分析加倍后叶片结构的变异特征。结果表明,四倍体植株比之二倍体,叶片的表皮细胞密度和气孔器密度发生了极显著变化,表皮细胞和气孔器同步变大,使得单位视野的密度明显变小;四倍体叶片的上下表皮、栅栏组织、海绵组织均较二倍体明显增厚。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水青冈属2种植物间的叶片微形态特征和生态学适应性,并探讨米仓山自然保护区水青冈属植物种类的划分和亲缘关系。[方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对四川广元米仓山自然保护区2种水青冈属植物台湾水青冈和米心水青冈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测定了相应的数量指标。[结果]2种植物叶表皮形态的一致性表现为:上表皮细胞形状几乎为不规则形,下表皮细胞形状多为多边形,下表皮垂周壁多为近平直;2种植物均只在下表皮分布有气孔器,排列方式均为无规则型。2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的差异则主要表现在表皮细胞垂周壁式样、表皮毛的有无,角质膜附属物等方面,依此可以区分2个物种。[结论]叶表皮特征对于水青冈属植物种类的划分和亲缘关系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4.
木兰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木兰科Magndiaceae 7属16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木兰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垂周壁呈不同程度的波状弯曲;气孔器分布于下表皮,其长轴取向不规则,除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为平列型与无规则型并存外,均为平列型;不同属种的上下表皮细胞大小、细胞垂周壁的波状弯曲程度和气孔器密度均存在差异,可为属种的划分提供实验证据.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研究蒿属植物系统分类及植物适应极旱生环境的机理,运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毛乌素沙地12种蒿属植物叶的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2种蒿属植物的叶片分等面叶和异面叶两种类型,叶表皮细胞形状为长条形和不规则型,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浅波状和深波状;气孔器以不规则型为主,仅有1种为环列型,保卫细胞椭圆形或圆形,隆起,气孔排列方式为平列型和散乱型,气孔指数差异较大。12种蒿属植物叶片具有明显的强旱生植物结构特征,如叶面积显著缩小,表皮毛发达,角质膜厚,栅栏组织极为发达并具环栅结构,维管束多且具维管束鞘,气孔器密集,均生于表皮细胞水平下面,孔下室较大等。12种蒿属植物的叶解剖特征表现出一定的种间差异,如叶表皮细胞形状、细胞垂周壁式样、气孔指数等,这些特征为蒿属植物种间分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开展丝叶唐松草的生药学研究,为其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以野生丝叶唐松草为试验材料,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其各器官的石蜡切片和粉末临时装片进行观察。[结果]丝叶唐松草根横切面为典型双子叶植物次生构造不发达类型,内皮层细胞垂周壁弯曲。导管有网纹、螺纹或具缘纹孔等类型,茎中类型最多。叶分基生和茎生,基生叶为两面叶,茎生叶为等面叶,两种叶的栅栏组织细胞均为2~3列,叶表皮细胞表面有小颗粒,气孔横列式,基生叶叶脉为三出脉。花粉粒圆形,具散孔,花粉囊内壁细胞呈叉状。[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丝叶唐松草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药材鉴别以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7.
采用石蜡制片方法,对何首鸟幼苗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何首鸟幼苗类型为木兰型.根为四原型,通常无髓部.子叶和初生叶的上表皮无气孔器分布,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的表皮细胞垂周壁波浪状,有较多的气孔器,气孔器属无规则型.子叶柄中有3个维管束,初生叶的叶柄中有6个维管柬.何首鸟幼苗的过渡区位于下胚轴,根的4个放射维管...  相似文献   

8.
应用扫描电镜技术、植纹鉴定技术和石蜡切片法对两种野豌豆属植物:山野豌豆(Vicia amoena)和大叶野豌豆(V.pseudo-orobus)叶片作比较解剖学研究,旨在了解其种间叶片结构差异及其生态适应性,为野豌豆属植物资源保护及园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野豌豆叶片均为异面型;气孔突出,为无规则型且主要分布在下表皮;栅栏薄壁组织1层,海绵薄壁组织发达;主脉由机械组织、基本组织和维管束构成;山野豌豆表皮细胞垂周壁类型为浅波状、C型,气孔长宽比较小,叶片表现较原始;角质层较薄,纹饰为线状、颗粒状;无表皮毛;栅栏薄壁组织较薄,海绵薄壁组织有明显胞间隙,耐阴性较强;大叶野豌豆表皮细胞垂周壁类型为深波状、F型,气孔长宽比较大,叶片表现较进化;角质层较厚,纹饰为线状、脊状,下表皮细胞较厚,有单细胞表皮毛,气孔指数、气孔密度、栅海比和细胞结构紧密度较大,细胞结构疏松度较小,主脉及维管束较发达,抗旱性、抗虫性和抗寒性较强.研究表明,两种野豌豆属植物叶片表现出的结构特征是对生境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落葵(Basella rubra L)别名:胭脂藤、藤菜。是一年生缠绕草木花卉植物,既可作庭院栽培,美化环境,又是蔬菜,其叶子可供食用。但其叶表皮构造,至今尚未见报道。我们于1987年和1988年夏秋采用临时装片法,经碘液或醋酸洋红染色,观察了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的构造:落葵的表皮只有一层细胞,表皮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侧壁成波状,彼此嵌合,表皮外有角质层。叶子的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的分化,有些气孔器比周围的表皮细胞稍突出。同时,在同一叶片的表皮上,可以看到各种不同发育时期的气孔,且呈混合镶嵌状态。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天南星科马蹄莲属、海芋属、龟背竹属的3种代表植物的叶表皮形态进行观察,同时用显微分析技术对3种植物细胞大小进行了测量。结果显示,3种气孔类型变异较大,有平列型、胞环型及平列型和胞环型间的过渡类型,表皮细胞大小有一定差异,垂周壁平直或弧形。虽然气孔器类型对天南星科分类上的意义不大,但与表皮细胞垂周壁形状、副卫细胞数目等特征相结合对种间分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媛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76-9578
[目的]考察GA对元胡块茎萌发的影响,以及在不定根发生过程中NO的作用。[方法]以元胡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用不同浓度的GA处理元胡,考察其对元胡萌发的影响;利用NADPH-黄递酶作为NOS的标志酶,研究NO在不定根发生中的作用。[结果]室外低温(4℃)和室内温度(16℃)下,不同浓度的GA对元胡的萌发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恒温(22℃)不适宜元胡萌发。各温度下,0.6 mg/LGA处理下元胡萌发率较高。元胡不定根发生区域存在有类似动物NOS的酶,且阳性反应集中在根的分生组织中,尤其是在根原基先端的分生组织,遍及整个胞质。[结论]GA对元胡萌发具有促进作用,NO在元胡不定根的发生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刘冰  吴方评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377-1378,1389
[目的]对延胡索伪品黄独零余子进行性状、薄层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鉴别。[方法]采用TLC和HPLC法进行检测;色谱条件:色谱柱为安捷伦HC-C18(4.6 mm×250 mm,5μm);以无水甲醇-浓度0.1%磷酸溶液(55∶45,V/V)为流动相;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粉末置紫外灯下观察显黄绿色荧光;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0.082%,而黄独零余子未检出延胡索乙素成分,证明黄独零余子中不含延胡索乙素。[结论]市场上出售的黄独零余子不能替代延胡索作药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的枝叶性状,可了解峨眉含笑种群枝叶之间对资源的权衡利用情况,预测枝叶性状的空间分布情况。  方法  以四川省雅安周公山不同发育阶段的峨眉含笑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主轴分析(SMA)、主成分分析(PCA)和地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峨眉含笑枝叶性状的相关性和空间特征。  结果  ①不同发育阶段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叶干鲜比、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厚度、1年生小枝密度、2年生小枝密度、2年生小枝干鲜比之间差异显著(P<0.05),1年生小枝干鲜比差异不显著(P>0.05)。②不同发育阶段叶性状间呈显著相关(P<0.05),小枝性状间呈显著相关(P<0.05),叶片性状与小枝性状相关不显著(P>0.05)。③整体种群枝叶性状的最优半方差拟合函数以线性模型为主,呈随机分布。大树阶段以指数和球状模型为主,呈聚集分布,而中小树阶段的空间相关性差。  结论  峨眉含笑种群的生态策略随着发育阶段的增加由快收益向慢收益转变,采用半方差函数能够预测枝叶性状的分布情况。图2表7参3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ODS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1%磷酸缓冲液-甲醇(65:35,三乙胺调pH值至6.0),检测波长为280m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结果]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77和0.651mg/g,2种成分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2%(RSD=1.87%)和98.63%(RSD=1.43%)。[结论]陕西产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原阿片碱含量与其他文献资料相比较高,符合2005版药典含量要求。  相似文献   

15.
冯自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245-1246,1251
[目的]分析陕西汉中地区延胡索生长期块茎中的干物质含量变化及生物碱的积累动态。[方法]用称重法测定延胡索块茎的干物质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块茎的延胡索乙素和原阿片碱含量,进而研究干物质和生物碱在延胡索块茎中的积累动态。[结果]延胡索块茎的干物质积累呈“S”型变化,3月21日到4月30日,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最快,含量从21.95%增加到了37.65%。3月1日至4月10日块茎的延胡索乙素含量缓慢增加。4月15日到4月30日块茎的延胡索乙素含量快速增加,由0.074%增加到了0.142%,5月7日后块茎的延胡索乙素含量出现下降趋势。原阿片碱的快速积累期略晚于延胡索乙素,但其在块茎中的含量明显高于延胡索乙素。[结论]生育后期延胡索的干物质和次生代谢产物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王娟  周丽娟  李文娟  朱聿振  梁晓琴  邓国宾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570-16572,16631
[目的]全面掌握云南烟区烟叶物理特性差异。[方法]选取云南2010、2011年不同产区不同品种上、中部1 058个烟叶样品进行物理特性指标系统分析评价,并探讨不同品种、不同产区烟叶样品物理特性质量的主要差异。[结果]云南地区烤烟上部烟叶各物理特性值的一般范围是:厚度0.109~0.229 mm,平衡含水率12.35%~16.22%,含梗率21.44%~35.31%,填充值2.43~4.37 cm3/g,叶面密度71.370~125.518 g/m2,抗张强度0.109~0.224 kN/m;中部烟叶一般范围是:厚度0.087~0.197 mm,平衡含水率12.47%~16.46%,含梗率24.93%~36.95%,填充值2.35~4.37 cm3/g,叶面密度52.995~107.127 g/m2,抗张强度0.099~0.205 kN/m。多数物理特性指标在测定的2年间相对稳定。品种差异比较方面,红大、K326、云85都表现出较显著的物理特性差异。不同产区间各物理特性值差异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正确定位生态区域种植规划下各个烟区烟叶质量特色以及中式卷烟差异化之烟叶原料差异化的特色定位特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半夏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方法]从半夏单株叶面积与块茎鲜重两方面考察了4种不同叶型半夏的农艺性状。[结果]4种叶型半夏中,单位叶面积块茎鲜重以桃叶叶型和竹叶叶型较高,分别为108.457、106.757mg/cm^2,而双珠芽叶型和芍药叶型均较低,分别为44.859和57.991mg/cm^2。[结论]光合作用产物在桃叶叶型、竹叶叶型半夏块茎中得到了有效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温室葡萄不同受光架式和冠位叶片组织结构及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为温室葡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温室的棚架、单篱架、双篱架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光学显微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测不同架式和冠位叶片的显微结构和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结果】温室葡萄棚架受光优于篱架,篱架下部叶片受光极差,阴天对篱架受光的影响比棚架大,对下部影响比上部大;温室葡萄叶片的总厚、栅栏组织厚、组织密度CTR值及栅栏海绵组织比值等光合组织结构有所退化,但不同受光架式间和冠位间有差异。棚架的叶片质量均匀,光合组织发达,篱架的下部叶片结构严重退化;叶片总厚、栅栏组织厚与光照强度呈显著正相关;葡萄棚架叶片和篱架上部叶片的叶绿体数、基粒数、基粒片层数明显高于篱架下部的叶片。【结论】温室葡萄采取棚架栽培时整体叶片的叶绿体发育正常,而篱架下部叶片因长期弱光胁迫导致叶绿体结构发生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赤霉素对冬枣叶片叶面积与比叶重的影响。[方法]采用叶面积仪和烘干法,对施用不同浓度赤霉素后的冬枣叶面积与比叶重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20、40mg/L赤霉素处理对冬枣叶片叶面积增长有促进作用,其中40mg/L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差异极显著。60、80mg/L处理则降低了冬枣叶片叶面积的增长速度和幅度,其中80mg/L赤霉素处理效果最明显。就赤霉素对比叶重的影响而言,影响效果不明显,处理后1~7d,比叶重上升,40mg/L处理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但差异不显著,80mg/L处理则低于对照,但差异也不显著。随后各处理和对照经过不同幅度的下降后,最终各处理与对照数值相近。[结论]20、40mg/L的低浓度赤霉素处理显著提高了冬枣叶面积的增长速度,而各浓度赤霉素处理对叶片比叶重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冯自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4):1418-1419
[目的]研究微波增压溶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延胡索中的重金属元素。[方法]以采自陕西省汉中市的延胡索为样品,利用混酸消解样品,采用微波增压溶样-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延胡索药材中微量铅和镉的含量,并对微波消解的试剂和条件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结果]以HNO3+HClO4作为消解试剂效果最佳。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检测出铅和镉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947和0.074μg/ml,含量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咒妨)分别为0.41%和1.32%,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2.2%和89.8%。分析结果显示,采自陕西省汉中市的延胡索样品中微量铅镉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结论]用微波增压溶样-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药材微量元素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并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