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防治油菜跳甲和地下害虫是保苗的基础。临夏高寒阴湿地区发生危害的跳甲主要有油菜黄曲跳甲和油菜蚤跳甲。油菜跳甲发生危害的危险期在油菜三叶前期;跳甲活动危害的高峰期是中午至下午田间温度最高的时段,也是农药防治的最佳时段,药剂起到触杀和胃毒双重作用。当前,生产中广泛应用的油菜拌种药剂有5%甲拌磷颗粒剂(施用剂量为每亩5千克),40%甲拌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拌种剂量为种子量的1%),这些有机磷农药毒性高,使用不安全且破坏生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70%锐胜湿拌种剂防治油菜田虫害试验,结果表明:70%锐胜湿拌种剂对黄条跳甲、茎象甲的防效分别达到72.7%、76.1%.明显好于5%甲拌磷颗粒剂拌种,且对油菜生长有促进作用,较空白对照增产32.1%。  相似文献   

3.
针对青海春油菜主产区虫害逐年加重以及有机磷类高毒高残留农药—甲拌磷的长期单一使用带来的负面作用日益突出的现实,通过5 a试验筛选,由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新开发的锐胜70%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对油菜茎龟象的防治效果达80%以上,对黄条跳甲的防效达70%以上,比5%甲拌磷颗粒剂的防效高10.0%左右。对加快我省利用无公害农药替代剧毒、高残留农药的步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油菜是青海省门源县主要农作物之一,也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黄条跳甲、茎象甲是常易发生在油菜种植中的主要虫害。对锐胜包衣剂与甲拌磷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锐胜包衣剂处理方式干预的油菜田,在虫害的防治效果与油菜生长发育及其抵抗能力的提升上,相比较甲拌磷和对照处理方式而言,明显更优异。  相似文献   

5.
油菜生长苗期,使用几种低毒农药对田间油菜“三甲”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播种前采用600g/L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mL加10mL水再加0.4kg种子拌种防治黄条跳甲效果最好;用4.5%高效氯氰菊酯40mL/666.67m2在苗期叶面喷雾防治茎象甲效果最好,油菜四叶期前、后各喷一次,中间间隔一周,防治效果会更好;在六月上中旬油菜落尾甲在田间发生的高峰期进行防治更有效,在油菜盛花期慎用,以免误伤蜜蜂等授粉昆虫。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70%锐胜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对油菜田黄条跳甲的防治效果及对油菜的安全性,我们于2005后进行了锐胜防治油菜黄条跳甲药效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70%锐胜可分散性种子处理剂(先正达农药公司)1.2对照药剂36%跳甲立当杀乳油(上海正华农药有限公司)、10%甲拌辛粉粒剂(山  相似文献   

7.
拌种防治农作物苗期害虫的选药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采取甲拌磷颗粒剂拌种防治油菜黄条跳甲、克百威颗粒剂防治棉花等作物苗期害虫效果显著,很受农民欢迎。但随着农药使用时间的延续,害虫对这些农药的抗药性日益增强,以及一些高毒农药残留,不利于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筛选防效好、无公害的拌种药剂是防治农作物苗期害虫十分有效且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有机组合对玉米主要病虫的防效与增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卫国 《河南农业》2012,(16):50-51
通过高巧60%FS(悬浮种衣剂)与立克莠6%Raxil(湿拌剂)有机组合药剂拌种对玉米主要病虫的防效及其增产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巧60%FS"60ml+"立克莠6%Raxil"20ml防效极为显著,对玉米苗期蚜虫平均控制效果为75%,对后期蚜虫最好控制效果可达57.1%;对地下害虫平均防治效果为67.5%;对粗缩病和茎腐病等也有较好效果。通过二者最佳组合拌种处理,不仅达到"一次处理,病虫兼治,安全高效"的综合防效,而且表现出极为明显的促壮增产作用,最高增产幅度达到28.1%,为农药新品种的系列研发与合理应用带来新启示,对进一步提升玉米无害化生产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刘安梅 《现代农业》2011,(10):32-32
一、黄条甲,露尾甲,茎蟓甲油菜出苗后常常受黄条甲虫(土虼蚤),蟓甲(象鼻虫)的为害,花蕾期遭受露尾甲的为害,通常把以上三种虫害统称为油菜"三甲"。1.锐胜包衣1袋10克装的70%锐胜可散性种衣剂4袋(1.6千克)油菜种子,播前3~30天前均可包衣。包衣在阴凉处凉干即可,播种可直接与化肥混合后播种,再不需要加施"甲拌磷"。  相似文献   

10.
正蛴螬一直是危害玉米生产的主要地下害虫之一,每年因蛴螬危害造成玉米损失达到15%~30%,甚至绝收。目前防治玉米蛴螬的药剂以甲拌磷等高毒农药为主,大量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施用,对农产品、食用农产品安全影响极大,筛选高效、低毒的玉米蛴螬防治药剂,对农业提质增效十分重要。本文选用几种玉米种子悬浮种衣剂单剂防治蛴螬,以期为应用低毒农药防治玉米蛴螬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1.
棉大卷叶野螟繁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温度为25±2℃、光周期为L13:D11(光照时间为06:00~19:00)的条件下,初步研究了棉大卷叶野螟的繁殖特性。结果表明,雌、雄虫的平均交配前期分别为3.96±0.16d和3.56±0.16d;雌虫的平均产卵前期为4.00±1.52d;熄灯后40min,交配发生概率逐渐升高,交配高峰发生在20:00~22:00之间;雌成虫在熄灯后约30min开始产卵,产卵高峰发生在20:00~22:00之间。  相似文献   

12.
赤斑黑沫蝉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1998~1999年的仔细观察、系统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赤斑黑蝉的习性及危害特点。通过试验、示范,提出一套防治措施。即:冬耕田土、清除四周杂草,冬前和春后深挖田埂、土坎杀伤卵粒;在卵盛孵期(泡沫大量出现时)用以敌氧菊酯复配剂为主的药剂防治若虫,在成虫盛期分别在玉米和水稻上用敌氧菊酯复配剂进行统防统治;在玉米施返青肥时,根施3%呋喃丹颗粒剂,在水稻施返青肥时,撒施3%呋喃丹颗粒剂等。  相似文献   

13.
棕榈红棕象甲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棕榈红棕象甲(Rhynhophorus ferrugineus Fabricius)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室内饲养观察与室外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棕榈红棕象甲在广西南宁市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蛹、成虫在寄主植物组织内越冬。成虫对频振式诱虫灯、黄色光灯具有较强的趋性;卵散产,多产于寄主幼嫩叶鞘组织内;室内常温条件下,平均每雌虫产卵量为(370.6±0.8)粒;在26 ℃恒温条件下,幼虫共有13龄。1年内各代幼虫出现期为:3月中旬至5月、5-9月和7月至翌年3月。成、幼虫均可为害寄主植物的心叶和茎秆内组织。该虫在南宁市主要为害国王椰、老人葵、加拿利海枣、霸王棕等植物。[结论]为棕榈红棕象甲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杨扇舟蛾生命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扇舟蛾1年中第1代至第2代种群数量保持增加趋势;幼虫3龄期是影响下一代种群数量变动的关键虫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3龄幼虫期的捕食因子为关键因子,决定系数F^2为0.5588捕食因子(b值)为0.4232。  相似文献   

15.
棕榈红棕象甲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及时有效地控制棕榈红棕象甲在广西南宁的发生与为害。[方法]在广西南宁展开棕榈红棕象甲分布及为害情况的调查,同时进行传播途径的检测,再进行灯光诱杀试验、人工结合药剂防治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目前南宁市70%的苗圃及景区已有红棕象甲分布;在已栽种的棕榈科植物中,受害品种达80%。带虫棕榈苗木输出是扩散为害的主要途径。采用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成虫,有效可行。采用药剂喷施寄主喇叭口(即心叶处),然后用老叶鞘或农用薄膜包扎寄主茎杆的叶鞘,可达到防治红棕象甲的目的。[结论]对红棕象甲的防治策略,应以防治树苗和树龄在10年以下的植株为主;对高龄树和高大植株,必要时采用药剂挑治,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6.
不同时期鸡法氏囊与脾脏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地从分子水平上掌握法氏囊和脾脏的各组织结构、发育过程和协助作好中草药制剂对鸡感染IBDV防治效果的研究,取21,28,35日龄鸡脾和法氏囊,制作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逐一观察其组织结构,用摄像软件对脾小结和动脉周围淋巴鞘进行了系统测量和分析,比较了不同时期法氏囊和脾组织形态的区别.结果表明,随着鸡的日龄增大,脾脏的各组织结构更加完善,细胞排列更加紧密;法氏囊淋巴滤泡面积逐渐增大,皮质部和髓质部的面积也增大,淋巴细胞增多,免疫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17.
棉卷叶野螟是绿篱植物——木槿的重要害虫。在福建大田,室内饲养1年发生5~6代,野外世代重叠,每代历期31~47天,以老熟幼虫在地上或草丛中结薄茧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出现笫1代幼虫,10月下旬部分老熟幼虫开始越冬,部分继续发育为下代,直至12月中旬才越冬。幼虫6龄,卷叶为害,在室内对2~6龄幼虫喷洒90%的敌百虫晶体3000或5000倍液,80%敌敌畏3000或5000倍液和2.5%溴氰菊酯5000或10000倍液,田间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00倍液喷洒,均有良好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开展螳蝎蝽属(Ranatra Fabricius)昆虫的形态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这一类群的比较形态学研究,探明该属一些疑难物种的分类地位,还有助于推动这一水生半翅目天敌昆虫的生物学及生态学研究。对河南省分布的2种螳蝎蝽,中华螳蝎蝽(R.chinensis)和一色螳蝎蝽(R.unicolor),进行了重新描述,绘制阳茎、抱器等形态图共17幅。除了形态特征,还介绍了螳蝎蝽的生物学特性、生态意义及分布地区。  相似文献   

19.
囊素三肽(Bursin,BS)是法氏囊组织提取物(相对分子量为1000以下)中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能促进禽类和哺乳动物B细胞的分化发育及免疫器官的成熟,天然和人工合成的囊素三肽均可诱导哺乳动物淋巴细胞分化,且细胞内cAMP和cGMP能伴随诱导过程的发生而升高。高奋  相似文献   

20.
斜纹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述了国内外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概括了斜纹夜蛾的主要自然天敌种类,论述了植物源提取物、性信息素、转基因技术、诱集植物、抗虫品种防治斜纹夜蛾及其应用,并讨论了生物防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持续控制斜纹夜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