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演进过程及投入体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的先进经验,提出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应采取提高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比重,优化教育投入的内部结构,建立事权与财权对等的政府间分担投入体制,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等措施.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对国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普及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在经历了"谁掏钱谁负责","以县为主"的两个阶段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国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经费收入与支出失衡、经费投入结构失衡、政府之间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模糊等。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县政府的财政压力过重、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中主渠道作用的弱化、保障教育经费方面做得不够、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对称。  相似文献   

3.
"十七大"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已全面实现",但是义务教育的覆盖面仍然不够,不能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依然存在着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民负担的教育投入太重,教育财政体制与国家财政体制不相适应等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强化国家教育投资主体作用,提高国家财政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实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经费管理。  相似文献   

4.
浅析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公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珩 《广西农学报》2007,22(4):66-69
当前"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暴露出其内在缺陷,导致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从而造成了"义务教育,农民买单"和各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不等的不公平现象,要实现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的公平,就要充分强调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主要面临以下困境:教育负债增加,归还缺乏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发放存在问题;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教育经费挪用问题突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义务教育差距仍然存在,农村义务教育处于相对不利境地。主要的体制原因有:财政投入总量不足、投入结构存在偏差、权责划分不科学、转移支付不完善等。建议加强义务教育投入法制建设,构建以中央、省级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体制;改进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体制,大力拓宽农村义务教育融资渠道,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投入。  相似文献   

6.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严重的失衡,尤其是城乡之间差距显著。改善农村义务教育的弱势地位,减轻农民教育负担的关键在于建立规范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福建省扫盲和农村成人教育、财政对农村成人教育支持覆福建省全面启动“阳光工程”等现状,分析了造成农村成人教育办学的种种问题的原因。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加快农村成人教育的法制化建设等促进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村义务教育作为农村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之一,提供这一公共产品是国家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其经费的需求和供给一直处于尖锐的矛盾之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财政责任的发展历程中存在着利益的冲突与合作,为改善这种博弈的关系,应制定义务教育财政法,实行项目管理,建立资金承担责任的追究机制以及完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的监督管理制度,以规范各级政府的责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淮南市凤台县农村小学师资状况的实地调研和相关资料分析,发现当地农村小学存在师资配置不均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偏低等问题。为了有效解决凤台县农村小学师资问题,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提出增加对农村小学的财政性投入、调整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行城乡统一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以1995~2006年安徽省农业产出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数据为基础,在向量自回归的分析框架下,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由于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偏低导致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指出政府一要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二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社会资本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政府对于教育更加重视。在当前教育组成中,农村义务教育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保障学生的受教育权益,提升整体的知识文化水平起着重要作用。从实际来看,我们党在义务教育发展上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加大,但是,在当前许多西部农村地区,在义务教育发展上,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在教育公平上体现的不够明显。本篇文章主要从教育公平的原则出发对实际的西部农村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按照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理论,公共物品可由政府、私人和第三部门供给。根据对安徽省霍邱县农村义务教育1999年至2007年供给情况的调研分析,我国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供给主体为政府、农民和第三部门,近十年来政府供给渐居主导地位,农民供给逐渐消失,第三部门供给持续薄弱。其中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政府供给增加完全取决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县级财政缺失;农民供给强度变化直接影响农村义务教育供给质量;第三部门供给受自然灾害影响而起伏。  相似文献   

13.
教育财政公平是指教育资源在不同团体闻分配及教育成本的分担情况,教育财政不公平是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义务教育财政运行的结果表明.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居民之间在义务教育生均经费、办学条件、经费负担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虽然政府为提升义务教育财政公平进行了努力,但力度和成效还不大,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对贫困学生的资助制度.以减少义务教育财政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探讨地方政府发展农业保险的激励问题,为地方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借鉴思路。选取近年来各省具体数据构建数学模型,对政府财政分权制度、异质性区域的财政竞争情况和专项转移支付3个方面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地方农业资产的固定投资对保险财政未产生明显负面影响,反而能通过财政分权制度的牵引,共同促进农业保险的激励;在区域农业保险分配方面,地方政府没有明显偏向;总体的保险市场发展状况与地方农保具有密切联系。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空间异质性特征完善保险激励体系,从而帮助农业保险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教育经费的来源与使用两方面,对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发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有很强的政策性因素。政府不仅是最主要的投入主体,并且通过政策影响着整个资金投入量和收支结构。因而,政府应利用自身的政策优势地位,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采用1978—2011年数据的状态空间模型,对我国政府支农投入与农村消费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农投入总体上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的挤入效应,但其弹性系数却呈现出倒V字形波动轨迹;政府支农投入是农村消费需求的单向Granger因,我国的农村消费需求呈现出财政约束型特点。研究基于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建国初期开始,我国一直加大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投入,各项政策都非常有利于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到本世纪初,"两免一补"资助政策逐步完善,并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普及,实现了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教育机会的公平。面对不同地区教育投入差异及不同地区财政能力差距,采取国家支持政策和明确财政分担责任是落实农村义务教育贫困生资助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基于萨缪尔森条件及供给-需求模型,采用SSM信息准则及动态主成分对财政分权、教育产出及受益指标进行优化,对江西省农村义务教育配置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来自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更多地流向经济相对领先的地区;在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普遍短缺的情况下,提高地区财政分权度产生了两个方向的结果,一些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配置效率提高,而另一些地区则导致配置效率降低;相关变量分析表明,农业市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受益程度具有负面影响,而农民收入的提高有助于增强农村对有限公共产品的偏好与能力,从而提高义务教育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对福建省部分县(市)农村金融市场运行情况调查的基础上,从利率、产品、网点设置、服务程序、信贷覆盖率等几个方面分析农村正规信贷存在的问题,从信贷需求者和信贷环境角度剖析了农村正规信贷问题产生的原因,从政府对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引导和激励,发展多样化的农村金融组织,促进农村担保体系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打破农村信贷约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农村公共法律服务实践探索的深入,政府逐步加大对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投入,目前福建省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基本建成,但相较于城市,农村法律资源的供给仍显不足。文章以福建省南平市将口镇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建设为例,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试从组织建设、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购买等方面如何提升供给能力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