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选用同一牛场的荷斯坦公犊牛25头,饲喂添加不同浓度低聚果糖(FOS)的日粮,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血液理化指标及肠黏膜形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FOS极显著提高犊牛的体重及日增重(P<0.01);各FOS组犊牛牛血清IgG、IgA含量肠绒毛高度、固有膜厚度、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说明FOS能提高犊牛的生长性能,能防止早期断奶犊牛肠道萎缩、维持肠道的正常形态结构,能影响犊牛代谢,提高犊牛免疫性能;缓解断奶对犊牛的应激。  相似文献   

2.
早期断奶犊牛血液谷氨酰胺含量和血清D-木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选用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3头中国荷斯坦犊牛,(40±1)d一次性断奶,研究了早期断奶应激对犊牛血液谷氨酰胺(Gln)含量以及小肠主动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断奶应激引起犊牛血液Gln含量显著下降(P<0.01)。同时,早期断奶应激也使犊牛小肠吸收功能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没食子酸对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及血浆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体重(39.52±1.68) kg的新生荷斯坦犊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6头。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组开食料中添加1 g/kg没食子酸,同时2组每头犊牛均饲喂牛奶6 L/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第29~56天,没食子酸组开食料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第56天,没食子酸组血浆过氧化氢酶(CAT)活性(P=0.05)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浆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28天,没食子酸组血浆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第56天,没食子酸组血浆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TNF-α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没食子酸可以提高断奶前犊牛生长性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增强犊牛免疫力。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暴露对断奶仔猪血清及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30头21日龄临床检查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体质量(6.87±0.41)kg,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饲喂含1,2 mg/kg的DON日粮,试验期为60 d。试验结束时,所有仔猪经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用于检测免疫因子含量;同时每组随机选择5头仔猪进行屠宰,收集免疫器官及各段小肠,用于检测免疫器官指数及小肠组织中免疫球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ON处理组仔猪血清中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补体3(C3)及补体4(C4)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试验组仔猪脾脏指数较对照组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小肠各段肠黏膜中免疫球蛋白表达水平均随DON含量的增加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DON可降低断奶仔猪的体液免疫及肠道黏膜免疫水平,改变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选取21日龄断奶长白仔猪37头,按表皮生长因子(EG 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 F-Ⅰ)、基础日粮、自然哺乳随机分为4组,每组3重复,每个重复3头。EG F和IG F-Ⅰ的剂量为17.86μg/d,研究其对早期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EG F组和IG F-Ⅰ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极显著(P<0.01)高于基础日粮组,空肠后段肠黏膜SIgA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基础日粮组而且EG F组脾淋巴细胞转化率高于IG F-Ⅰ组。EG F组小肠各段黏膜上皮间淋巴细胞数极显著(P<0.01)高于基础日粮组;IG F-Ⅰ组空肠和回肠黏膜上皮间淋巴细胞数极显著(P<0.01)高于基础日粮组;EG F组回肠黏膜上皮间杯状细胞数极显著(P<0.01)高于基础日粮组;IG F-Ⅰ组回肠黏膜上皮间杯状细胞数极显著(P<0.01)低于自然哺乳组。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能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6.
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犊牛断奶前后瘤胃发酵和酶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在犊牛瘤胃中可能的作用机理。选取24头7日龄左右中国荷斯坦奶牛公犊牛,分为试验1、2组及对照组。试验1、2组犊牛直接饲喂N1型和Na型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照组不饲喂菌液,当各组犊牛开食料采食量达到规定要求时断奶。断奶时每组随机选取4头犊牛屠宰,剩余12头犊牛继续饲喂,8周后屠宰。结果表明:①在断奶时及断奶后8周,试验1组犊牛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②断奶时及断奶后8周两处理组犊牛瘤胃总挥发性脂肪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断奶早期3组犊牛瘤胃食糜中乙酸的摩尔百分比差异不显著,而断奶后8周试验1组犊牛瘤胃中乙酸的摩尔百分比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断奶时试验组犊牛瘤胃中丙酸的摩尔百分比显著降低(P<0.05),而断奶后8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③断奶早期试验2组犊牛瘤胃中氨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氨氮浓度较对照组略低,但无显著差异;断奶后8周两处理组犊牛瘤胃中氨氮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④整个试验期对照组犊牛瘤胃中性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两试验组(P<0.05),而外切葡聚糖酶活性显著低于两试验组(P<0.05),各组犊牛瘤胃中β-葡萄糖苷酶和内切葡聚糖酶活性无显著差异。本试验说明在犊牛生长的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纳豆枯草芽孢杆菌的饲喂效果不尽相同。日粮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瘤胃的发育,从而促进犊牛生长。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讨布拉氏酵母对犊牛腹泻率、血清免疫、抗氧化指标及粪便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取了48头新生重(38.16±3.73)kg相近且健康状况良好的中国荷斯坦犊牛,随机分成四组,每组12头且公母对半。各处理组饲粮中分别添加0(对照)、1、3、5 g/(d·头)的布拉氏酵母。试验周期为42 d。结果表明:1~21 d时,3、5 g/(d·头)试验组犊牛的粪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1、3、5 g/(d·头)试验组犊牛腹泻率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5%、52%和42%(P0.05)。试验第21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介素-2(IL-2)和白介素-4(IL-4)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犊牛的血清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试验组(P0.05);试验第21 d和42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21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粪便的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42 d,3、5 g/(d·头)试验组犊牛粪便的乳酸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可见,在犊牛早期(1~21 d)饲粮中补充布拉氏酵母可以通过提高肠道有益菌的数量,抑制肠道致病菌的定植,从而降低犊牛的腹泻率、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力,3 g(1.38×10~(10)CFU/g)布拉氏酵母的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低聚木糖对犊牛腹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选用7日龄左右的母犊牛15头,分为3组,每组5头。要求胎次、体重相近或相同,遗传组成基本相似,健康状况良好。其中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试验组分别添加5g(/d·头)和10g(/d·头)的低聚木糖,研究低聚木糖对犊牛腹泻和免疫功能的影响。3组犊牛的初始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每组采食相同的精料补充料(开食料)和粗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42d。试验结果表明:两个添加组的腹泻指数低于对照组,表明添加低聚木糖有利于抑制犊牛腹泻;添加低聚木糖对犊牛血液IgA、IgG、IgM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
选用陶赛特F2代断奶公羔40只,随机分成4组,研究低聚糖对断奶羔羊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低聚果糖FOS(0.3%)、低聚异麦芽糖IMO(0.3%)和复合低聚糖(0.1%FOS+0.2%IMO)均可提高断奶羔羊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及小肠黏膜上皮内sIEL数量(P<0.05);FOS可提高小肠黏膜上皮GC的数量I,MO和复合低聚糖可降低GC数量(P>0.05)I;MO和复合低聚糖可提高断奶羔羊小肠黏膜中MC细胞的数量(P>0.05)。提示断奶羔羊日粮中添加低聚糖可增加其小肠黏膜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增强断奶羔羊小肠黏膜免疫功能,提高其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菊糖合生元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72头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平均体重为(4.25±0.71)kg],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各组试猪分别灌喂培养基(对照组)、培养基+3.5 mg/mL菊糖(菊糖组)、培养基+1.25×108 CFU/mL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组)、培养基+3.5 mg/mL菊糖+1.25×108 CFU/mL枯草芽孢杆菌(合生元组),各组灌喂量为16 mL/d。试验期为14 d。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组和合生元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菊糖组(P<0.05),料重比和腹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菊糖组(P<0.05);各处理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合生元组IgG含量显著高于菊糖组和枯草芽孢杆菌组(P<0.05),枯草芽孢杆菌组和合生元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菊糖组(P<0.05),合生元组补体C3、C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知,枯草芽孢杆菌-菊糖合生元可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与体液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
低聚木糖对犊牛生长性能及粪便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哺乳犊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聚木糖,研究其对犊牛生产性能和粪便菌群的影响。试验选用7日龄左右的荷斯坦母犊牛15头,分为3组,每组5头。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不添加任何添加剂;第2、3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5g/(d·头)和10(g/d·头)的低聚木糖。3组犊牛的初始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每组采食相同的精料补充料(开食料)和粗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试验期42d。结果表明:与其他2组相比,添加5g/(d·头)低聚木糖组可显著提高犊牛平均日增重(P<0.05),其腹泻指数也低于对照组和添加10g/(d·头)组;整个试验期内,试验组犊牛粪便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分别呈下降和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母牛补饲维生素E和硒对新生犊牛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年龄、胎次、体况评分、顸产期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成2组,一组自由舔饲维生素E富硒舔砖,一组不补饲舔砖,研究维生素E(VE)和硒对新生犊牛生长和免疫的影响.试验期90 d,从预产前60 d到产后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牛血清中VE的含量在产后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硒的含量在产前30 d和产后12 h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母牛分娩后12 h,血清中IgG、IgM的含量,初乳中IgM、IgG、IgA的含量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犊牛出生后12 h,血清中VE和硒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IgG、IgA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犊牛初生体质量和体尺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日龄体质量和体尺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犊牛的发病率比对照组降低了50%.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饲喂模式对犊牛肠道及胰腺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择24头体重和出生日期相近的犊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12头,其中Ⅰ组采用传统饲喂模式(干草+粉状开食料),4 d开始补充开食料,10 d开始补充苜蓿干草,干草自由采食。Ⅱ组采用现代饲喂模式(颗粒型开食料)犊牛于4 d开始补充开食料。60 d断奶。各组分别在0、15、30、60 d屠宰3头犊牛。结果表明:Ⅰ组犊牛中性洗涤纤维以及酸性洗涤纤维日均摄入量均显著高于Ⅱ组(P<0.05),粗蛋白、消化能、粗脂肪、钙和磷的日均摄入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Ⅱ组犊牛小肠以及胰腺内淀粉酶、糜蛋白酶、胰蛋白酶、脂肪酶均高于Ⅰ组,尤其是胰蛋白酶以及糜蛋白酶在60 d时显著高于Ⅰ组(P<0.05)。结果提示,断奶前饲喂颗粒开食料有利于促进犊牛小肠以及胰腺内消化酶的分泌,利于提高犊牛对饲料的消化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寡果糖对人源菌群仔猪肠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影响。通过无菌剖腹产获取15头无特定病原菌(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仔猪,随机分为三组。第一组为SPF组,经口灌服磷酸钠缓冲液(内含10%甘油)以示对照;第二组为人源菌群(human flora-associated,HFA)组,经口服途径接种人源菌群;第三组为寡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组,口服途径接种人源菌群且灌喂寡果糖。仔猪饲养于屏障系统内,无菌条件下人工哺育45天。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所有仔猪小肠和结肠的固有层中均分布有IgA和IgG分泌细胞。(2)IgA和IgG分泌细胞在十二指肠中分布最多,随着肠段的向后推移IgA和IgG分泌细胞数量有逐渐下降趋势。(3)HFA组和FOS组IgA分泌细胞数量在回肠显著高于SPF组(P<0.01);十二指肠中HFA组IgG分泌细胞数量显著高于SPF组(P<0.01)。(4)FOS组IgA分泌细胞数量在空肠显著高于HFA组外(P<0.05),其他肠段总体上低于HFA组,但差异不显著。本结果提示给新生仔猪接种人源菌群能促进仔猪肠道中IgA和IgG分泌细胞的发育,而寡果糖使肠道IgA和IgG分泌细胞数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致病性大肠杆菌01(E.coli 01)对犊牛肠黏膜功能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48头体况相近的犊牛,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头。通过口服致病性E.coli 01建立腹泻模型试验组,对照组未接菌,仍然常规哺乳。酶联免疫法检测肠黏膜功能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致病性E.coli01能够显著降低犊牛肠道Occludin、Claudin-1和ZO-1水平(P<0.05),显著降低回肠组织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和白介素4(IL-4)水平(P<0.05),显著升高回肠组织中IL-6水平(P<0.05),显著降低回肠组织中SIgA和ITF水平。由此可见,致病性E.coli 01能够增加犊牛肠黏膜细胞的通透性,损伤肠道黏膜功能及促发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围产期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对奶牛生产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和奶牛、新生犊牛血清指标的影响,为异位酸添加剂在奶牛生产中的合理添加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18头健康、第3胎次、预产期相近的经产荷斯坦围产期奶牛,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饲喂基础饲粮+30 mL/(d·头)的异位酸,Ⅱ组饲喂基础饲粮+60 mL/(d·头)的异位酸。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从奶牛产前21 d开始到产后21 d结束。结果表明:1)在产后10和21 d,Ⅰ、Ⅱ组产奶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Ⅰ、Ⅱ组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Ⅱ组瘤胃氨态氮(NH 3-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Ⅱ组瘤胃微生物蛋白(MCP)、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产前10 d,Ⅱ组奶牛血清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奶牛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在产前10 d和产后21 d,Ⅱ组奶牛血清尿素氮(UN)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21 d,Ⅰ、Ⅱ组奶牛血清葡萄糖(GLU)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产前10 d,Ⅰ组奶牛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0和21 d,Ⅱ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和产后10 d,Ⅱ组奶牛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Ⅰ组奶牛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产后10 d,Ⅱ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在产前10 d和分娩当天,Ⅱ组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分娩当天,Ⅱ组奶牛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5)。6)Ⅰ、Ⅱ组新生犊牛血清GSH-Px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新生犊牛血清IgA、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在围产期饲粮中添加异位酸可提高奶牛产奶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奶牛的抗氧化及免疫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新生犊牛的抗氧化和免疫能力。本试验中,奶牛围产期饲粮中异位酸适宜添加量为60 mL/(d·头)。  相似文献   

17.
试验研究功能性寡糖和复合益生菌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粪便评分、免疫功能及断奶应激的影响。30头娟西杂犊牛,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犊牛饲喂正常开食料,试验组开食料中添加2 g/(头·d)甘露寡糖、3 g/(头·d)果寡糖及15 g/(头·d)的复合益生菌,试验正式期60 d。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犊牛平均日增重、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试验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整个试验期,试验组的粪便得分低于对照组。与断奶前2 d相比,断奶后4 d对照组血清中IL-1、血中超敏C蛋白、结合珠蛋白和皮质醇水平显著升高(P<0.05);断奶后4 d试验组血中超敏C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但是血中IL-1、结合珠蛋白和皮质醇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表明,断奶前期在犊牛开食料中补充复合微生态制剂和功能性寡糖可以提高犊牛的生长的性能,降低粪便评分,增强犊牛的免疫,缓解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18.
酵母β-葡聚糖对早期断奶犊牛胃肠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器官发育、胃肠道形态发育及直肠中微生物数量变化的影响.选取42头新生荷斯坦犊牛,按照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添加量不同分为:0(对照组)、25、50、75、100和200 mg/kg 6个组,每组7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期56 d.试验结束时屠宰,取瘤胃前背盲囊、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做肠道组织切片,收集直肠内容物经稀释后做微生物计数.结果显示:瘤网胃相对比重有随日粮中酵母β-葡聚糖含量升高而上升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小肠各段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V/C)以75 mg/kg组显著大于其余各组(P<0.05),各组直肠内容物中大肠杆菌数以75 m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乳酸菌数也以75 mg/kg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试验结果提示:在早期断奶犊牛日粮中添加75 mg/kg酵母β-葡聚糖可提高早期断奶犊牛的小肠绒毛高度,增加小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从而减少疾病发生,促进犊牛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日粮添加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CHA)和橙皮苷(hesperidin,HDN)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与肠道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择40头健康长白×大白×荣昌猪三元杂交断奶阉公仔猪((28±2) d,(8.97±1.48) kg),按单因素随机分组分为4组:基础日粮组(CON)、杆菌肽组(BT)、绿原酸组(CHA)、橙皮苷组(HDN)。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采用单栏饲养。试验期共33 d,其中预试期5 d。测定生长性能、血浆和肝生化指标、肠道黏膜组织形态、肠道黏膜相关蛋白含量与mRNA丰度、肠道微生物区系。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CHA和HDN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胸腺指数和仔猪小肠长度指数(P<0.05);显著提高血浆和肝组织中总抗氧化能力、总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P<0.05)。2)CHA、HDN和BT组仔猪空肠绒毛高度和完整性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3)CHA组仔猪β-defensins 2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CHA组仔猪空肠黏膜TNF-αmRNA丰度显著高于HDN组和对照组(P<0.05),HDN组仔猪空肠黏膜IL-8 mRNA丰度高于BT组(P<0.05)。仔猪空肠黏膜HSP90和TLR4蛋白质水平以及TGF-β1 mRNA丰度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4)CHA和HDN能维持断奶仔猪结肠微生物区系的多样性,保护肠道微生态平衡。研究结果显示,日粮添加绿原酸和橙皮苷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空肠黏膜绒毛高度,显著降低料肉比。绿原酸通过促进肠道上皮BD2的表达发挥其抗菌作用,绿原酸通过提高TNF-α发挥抗炎作用,绿原酸和橙皮苷具有抗氧化作用,能维持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日粮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犊牛消化道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试验旨在研究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对犊牛断奶早期和断奶后8周消化道生长发育的影响。选取24头7日龄中国荷斯坦奶牛公犊,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8头犊牛,试验1、2组犊牛分别饲喂Na型和N1型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对照组不饲喂菌液。饲喂的牛奶中添加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菌液,连续饲喂直到开食料采食量达到规定要求时断奶;断奶时各组随机选取4头犊牛屠宰,余下4头犊牛继续饲养,8周后屠宰,称胴体重。结果表明,试验1组犊牛断奶早期瘤网胃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组犊牛断奶早期及断奶后8周瘤胃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断奶早期皱胃pH显著下降(P0.05);试验1组犊牛断奶早期及断奶后8周十二指肠长度较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断奶后8周两处理组犊牛回肠长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此外,饲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还可显著降低犊牛十二指肠和空肠前段食糜的pH(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饲喂纳豆枯草芽孢杆菌有利于营养物质消化,促进犊牛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