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育成的春秋兼用蚕品种川蚕23号进行了春秋季实验室和农村比较试验,实验室试养表明:川蚕23号属中等茧型,中丝量蚕品种,龄期经过短,健康好养。与对照品种871×872相比,5龄经过短27h,万头蚕产茧量、万头蚕茧层量分别低1.04%、2.91%,100kg桑产茧量提高8.58%;与夏芳×秋白比较,川蚕23号万头蚕产茧量、万头蚕茧层量、100kg桑产茧量分别提高4.31%、3.62%、3.70%;与洞庭×碧波比较,川蚕23号万头蚕产茧量、100kg桑产茧量分别提高1.27%、2.85%。农村试养表明:该蚕品种耐粗食能力强,食桑快、用桑少、上蔟涌、营茧快,特别为养蚕大户所欢迎,是1对适于全年多次省力化养蚕的优良蚕品种。  相似文献   

2.
张正国  魏斌 《四川蚕业》2004,32(4):13-15,18
为了显著提高单位桑园面积的产叶量和养蚕收益 ,以优质、超高产、适应性强为引种选拔目标 ,近年来对丰田系列等多倍体桑品种的实用经济性状作了比较选拔试验。结果证实 :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 2号与对照种荷叶白比 ,每亩 (1亩≈ 6 6 7m2 ,下同 )桑园产叶量增加36 6 % ,万头蚕产茧层量提高 6 6 % ,5龄 5 0kg桑产茧量高 9 2 % ;人工四倍体桑品种丰田 5号与荷叶白比 ,每亩产叶量增加 2 7 2 % ,万头蚕产茧层量提高 3 9% ,5龄 5 0kg桑产茧量高 3 1%。且抗逆性较强 ,综合农艺性状好 ,是两个优质高产的良种。现已在生产上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3.
实钴11-6优良变异单株,经多年的室内及农村栽培、养蚕鉴定,证明该品种具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发条数较多,树势强健,耐阴蔽,产叶量高,增产桑叶27%,全茧量、茧层量增加3%~5%,五龄担桑产茧量增加4%~9%。万头产茧量增加7%~10%,全年亩桑产茧量比对照湖桑32高35%~39%,  相似文献   

4.
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98-1”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激光诱变选出的优良单株台激761、激7681和丰产型鲁桑品种湘7920为亲本,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了优质、高产桑树新品种川桑98-1。该品种在四川省桑品种区域试验和农村生产试验中均表现出丰产性好的特点:枝条直立,节距密,发条能力强,生长势旺;全年平均产叶量为35 311.62 kg/hm2,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增产20.25%,并且秋叶硬化迟。该品种的养蚕试验成绩为万蚕产茧量18.38 kg、万蚕茧层量4.475 kg、4~5龄50 kg桑产茧量3.65 kg,分别比对照品种湖桑32号提高6.98%、6.04%、11.96%。新品种已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于在四川盆地主要蚕区栽植。  相似文献   

5.
引进由二倍体品种国桑21号(2n=2x=28)嫁接苗诱导的四倍体植株若干枝段,经单芽嫁接进行株系比较,其中看到编号为国桑21号4x-1的株系枝长叶大,再经系统选择育成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圃桑11号(2n=4x=56)。经品试园多年栽培和养蚕鉴定表明,该品种发芽率高,生长旺盛,与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产26.7%,桑叶养蚕的万蚕产茧量提高3.8%,万蚕茧层量提高4.5%,100kg桑产茧量提高5.5%;抗逆性强,叶片肥大,采叶省工,实属综合性状优良,高产性能稳定的人工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  相似文献   

6.
<正> 实钴11—6优良变异单株,经多年的室内及农村栽培、养蚕鉴定,证明该品种具有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发条数较多,树势强健,耐阴蔽,产叶量高,增产桑叶27%,全茧量、茧层量增加3%~5%,五龄担桑产茧量增加4%~9%,万头产茧量增加7%~10%,全年亩桑产茧量比对照湖桑32高35%~39%,叶质优良。1989年该品种因各项性状优良居四川省第二批桑品种区域鉴定总分第一名,鉴定为合格优良新桑品种并在全川大力  相似文献   

7.
对家蚕多丝量品种鲁七×9202与菁松×皓月的对比饲养表明:鲁七×9202张产57.2kg、张产值1289元、50kg桑产茧量3.1kg、万蚕产茧量19.2kg、干壳量9.8g、公斤茧颗数460粒,与对照种菁松×皓月相比,张产高9.9kg、张产值高244元、50kg桑产茧量高0.4kg、万蚕产茧量高2.9kg、干壳量高0.5g、公斤茧颗数少80粒。张产茧量、张产值优势非常明显,但洁净成绩仅为92.5分,比对照种低1.5分。  相似文献   

8.
人工无性系四倍体品种圌桑11号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引进由二倍体品种国桑21号(2n=2x=28)嫁接苗诱导的四倍体植株若干枝段,经单芽嫁接进行株系比较,其中看到编号为国桑21号4x-1的株系枝长叶大,再经系统选择育成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圌桑11号(2n=4x=56)。经品试园多年栽培和养蚕鉴定表明,该品种发芽率高,生长旺盛,与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产26.7%,桑叶养蚕的万蚕产茧量提高3.8%,万蚕茧层量提高4.5%,100kg桑产茧量提高5.5%;抗逆性强,叶片肥大,采叶省工,实属综合性状优良,高产性能稳定的人工无性系四倍体桑品种。  相似文献   

9.
利用钴60-γ射线一万伦照射处理鲜桑种子,通过育苗选优筛出实钴11-6优良变异单株。经多年的室内及农村栽培、养蚕鉴定,证明该品种具有生长特旺、根系发达、发条数多、树势强健、耐阴蔽、产叶量高,增产桑叶27%,全茧量、茧层量增加3%~5%,五龄担桑产茧量增加4%~9%,万头产茧量增加7%~10%,全年亩桑产茧量比对照湖桑32高35%~39%,叶质优良等特点。1989年该品种各项性状优良以四川省第二批桑品种区域鉴定总分第一名通过鉴定为合格优良桑品种,1989~1995年参加全国第二批桑品种鉴定,在江苏、浙江、四川、山东、陕西五省,通过五年多栽培和生物养蚕试验,表现产叶量高、叶质优良、抗性强、适应性较广等特点,1995年10月被全国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为国家级优良合格品种。  相似文献   

10.
用辐射与杂交育成新桑品种川799,其树型紧凑,枝条粗壮、直立,生长旺盛,易采摘,平均年667m2桑园产叶1551.53kg,比对照荷叶白高11.64%,万蚕产茧量和万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6.84%和7.88%,5龄50kg桑产茧量比对照高9.45%,667m2桑园产茧量和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16.18%和17.83%。秋叶硬化迟,属晚生桑品种。  相似文献   

11.
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人工诱导和杂交育种的方法 ,育成优质高产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 2号 ,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该杂交组合的桑叶产量比对照组合塘 10×伦 10 9增加 11 1%,万蚕收茧量增加 6 4 %,万蚕茧层量增加7 8%,5 0kg桑产茧量增加 7 6 %,6 6 7m2 桑园产值增加 2 5 4 %。  相似文献   

12.
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多倍体诱导技术与杂交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桑树多倍体杂交组合粤桑11号。该杂交组合群体整齐,生长势旺,叶大肉厚,产量高,叶质优,耐剪伐,种子产量高且发芽性能好。在同等栽培条件下,粤桑11号的单位面积桑叶产量平均比对照种沙2×伦109提高22.5%,春秋季平均万蚕产茧量提高7.3%,万蚕茧层量提高6.6%,100kg桑产茧量提高8.4%,100kg桑茧层量提高6.2%。  相似文献   

13.
以鲁桑系二倍体湘7920为母本,以化学诱导广东桑组合塘10×伦109获得的四倍体诱59为父本,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了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湘桑6号(2n=3x=42)。该品种具有丰产优质的特点:桑叶产量比对照湖桑32号提高30.8%;养蚕试验万蚕茧层量提高6.2%,100 kg桑叶产茧量提高6.5%,单蛾良卵数提高7.8%;桑叶干物粗蛋白的含量提高2.35%。  相似文献   

14.
桑树杂交组合桂桑优12的育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遗传互补和杂种优势原理 ,育成桑树新品种 (杂交组合 )桂桑优 12。其F1群体整齐、发条数多、枝高节密、叶大叶厚、耐剪伐、再生能力强、发芽较早、收造较晚、产叶量较高、叶质较优、繁育较易 ,适宜常规栽培以及加速生丰产和省力化养蚕栽培。与对照沙 2×伦 10 9相比 ,每公顷桑叶产量增产 11 36 % ,桑叶养蚕万头蚕产茧层量增加 4 4 2 % ,10 0kg桑叶产茧量增产 3 18% ,每公顷桑园产茧量增产 19 6 3%。  相似文献   

15.
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嘉陵20号的选育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嘉陵 2 0号是用化学诱变与人工杂交相结合的染色体工程育成的人工三倍体桑树新品种 (2n =3x =4 2 )。母本为 792 0 (2n =2x =2 8) ,父本为人工四倍体西庆 4号 (2n =4x =5 6 )。该品种营养生长旺盛 ,枝条直立粗长 ,叶形大 ,叶肉肥厚 ,全年公顷产叶量比对照品种湖桑 32号 (2n =2x =2 8)增加 31 81%。养蚕试验万头蚕产茧层量比对照提高 5 84 % ,4 - 5龄蚕 10 0kg桑叶产茧量比对照提高 7 4 5 %。桑叶 (干物 )蛋白质含量 2 7 5 2 % ,比对照高 4 14百分点 ;可溶性糖含量 5 5 3% ,比对照高 1 0 4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域性鉴定,育成早熟桑树新品种农桑10号。与对照荷叶白相比,全年公顷桑产叶量高17.09%,春产片叶量高23.11%,万蚕茧层量高279%,公顷桑产茧层量高2421%,百蚕良卵数相仿,抗桑黑枯型细菌病、黄化型萎缩病力强,抗旱耐瘠,生长势旺,适应性广。  相似文献   

17.
桑园专用复合肥料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吴惠就  韩良杰 《蚕业科学》1992,18(3):150-158
在多年(1986—1991)对桑园土壤、桑树营养特点进行研究,获得大量分析数据的基础上,提出桑园专用复合肥的配方。以专用复合肥与等量氮肥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1)盆栽试验:复合肥区增产桑叶21.69%—41.70%。(2)小区试验:复合肥区增产桑叶10.35%—23.22%。(3)中间试验:复合肥区增产桑叶14.67%—22.83%。(4)养蚕试验:复合肥区春秋两季平均,万头蚕产茧量提高3.95%、全茧量增加4.15%—11.79%、茧层量增加5.00%—12.50%、茧层率提高2.81%—7.40%。  相似文献   

18.
以优质、高产、抗逆性强,果用性状好为引种育种目标,从引进品种中筛选出若干优良的叶果兼用桑品种,其中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16号的中试结果表明:与标准二倍体对照种荷叶白相比,全年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增加29.8%,桑叶养蚕的万头蚕茧层量提高6.5%,100kg桑产茧量提高8.1%;与三倍体叶果兼用桑品种大10相比,单位桑园面积产果量增加9.5%,产叶量提高24.7%,表现出三倍体桑叶片肥大,桑果大,生长旺盛,品质优,抗性强等优良特性,是一个叶果综合经济性状和抗逆性良好的高效桑品种。  相似文献   

19.
桑树新品种农桑12号、农桑14号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单株选择、系统选择、区试鉴定 ,育成早生中熟桑树新品种农桑 12号、农桑 14号。 2个新品种分别比对照种荷叶白每公顷桑叶增产 39 2 6 %和 44 0 1% ,万蚕茧层量高 12 84%和 12 70 % ,在自然种植桑园中 ,桑黄化型萎缩病、桑黑枯型细菌病、桑蓟马、红蜘蛛等的为害明显轻于对照。新品种生长势旺 ,可扦插繁殖 ,农艺性状优良 ,适应性广 ,已通过全国和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0.
夏秋用家蚕品种湖·滨×明·光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杂交、回交、系统分离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长江流域夏秋蚕饲养的家蚕新品种湖.滨×明.光。经实验室多年夏秋季饲养鉴定,新品种的虫蛹率与对照品种9.芙×7.湘相仿,主要经济性状均超过对照种,万蚕收茧量16.73 kg,万蚕茧层量3.947 kg,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5.5%和28.4%;一粒茧丝长1153.5 m,解舒丝长932.5 m,分别比对照种增长210.5 m和166.5 m。该品种具有强健好养、产量高、茧丝质优良、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